APP下载

用“意象思维”提升教学品质

2014-09-19魏星

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筏子意象文本

魏星 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教研室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基础教育小学语文学科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江苏省数字化学习专家组成员,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委。

多年来致力于“言语生成性教学”研究,主张“按照言语生成的规律来教,以语文的方式教出语文味儿”,提出了“言意共生”的语文观、“个体内生”的学生观、“活动创生”的教学观、“有无相生”的哲学观、“生生不息”的生命观,形成了“灵动大气,活实兼备”的教学风格。在《人民教育》等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系列论文获得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专著《寻求语文的敞亮境界》获得全国小语会成立30周年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古代文论中,“意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一般指用来表达情感的物象或事象。文学创作的过程是一个主客观交融的意象产生的过程,是作家的生命伴随着意象运动、完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即是“意象思维”。意象思维是诗人、作家所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与抽象思维不同,它始终伴随着丰富的想象、浓烈的情感,是一种跳跃的、顿悟的、创造性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文本创作中的“意象思维”转化成一种教学思维,即充分关注文本中的审美意象,用之打开课程的想象力,引领学生与语言亲密接触,从而提升言语学习的品质。

一、以意象思维架构教学主线

[教学现场]《普罗米修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从默写两组词语开始,一组描写普罗米修斯的词语:高加索山、决心、触犯、决不屈服;一组描写宙斯的词语:奥林匹斯山、决定、惩罚、大发雷霆。学生发现两组词语一一对应。“两个人的战争与什么有关?”学生将目光聚焦在“火种”上。“这个神话故事与火种有关,作者会先写什么,重点写什么?”学生参与文本的创作,把握住了文本结构:无火、盗火、受罚。然后围绕“火种”展开文本细读,学生悟出神话故事具有“拯救——殉难”的特点,“火种”含有光明、文明、希望等内涵,画家、作家、演员、运动员等以不同的方式,讲述着这个“火种”的故事。最后设置情境让学生讲述故事。

教学《普罗米修斯》这一课,一般以复述课文为主要手段,重点落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上。这种教学思路没有问题,但往往由于缺乏整体语境的引领,学生很难进入文本的内在结构,与文本也就存在着“隔”。在上述教学中,我以“火种”统摄全篇,一拉到底,一气呵成,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心理张力。这种张力与文本的内在张力实现对接,“隔”的问题就解决了。抓住了“火种”这个意象,也就站在了创世神话教学的制高点上。学生是在阅读,也是在进行意象创造,始终充满着参与感、生长感。

文本不是对世界的被动反映,而是人在精神活动中“按照美的规律精神生产”(马克思)出来的生命体。意象则是“人化”并“美化”了的“文本生命体”的集中体现。以意象思维架构教学主线,它具有重要的教学论的意义:在文本理解方面,它直指文本的审美形象,具有吸引学生整体感悟、探究的牵引力;在教学过程中,用之贯穿始终,可以形成教学板块的支撑力;在课堂活动方面,具有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意象思维是有形的思维。用意象思维设计教学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将语文课上得浅显一些、感性一些、形象一些,从而有效发展学生的“言语图式”,提升学生的言语学习品质。

二、以意象思维营造审美情境

[教学现场]《黄河的主人》(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船工号子》音乐响起,课件上呈现咆哮的大黄河、若隐若现的羊皮筏子,文字立体滚动,教师引读课文。

师:背景,生存的大背景,母亲河对孩子的磨炼就这样震撼着我们的心——

生(读):黄河滚滚……令人胆战心惊。

师:(镜头切换,拉近)你的心是否也被这个小东西震住了?

生(读):像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磁力似的……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

师:(聚焦)刷,一个大浪涌来,心啊,又被提到了半空——

生(读):从岸上远远望去……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师:这个冲击凝聚成一句话——

生(读):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师:镜头拉长、放大,目光定格。惊讶,担心,揪心,提心吊胆——

生(读):再定睛一瞧……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师:是谁那么从容,让羊皮筏子在波涛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

生(读):那艄公却很沉着……

这是教师引读教学的一个片段。声音裹挟着形象,文字生发着情感,朗读造就着美感,营造出非常美好的审美情境。

《黄河的主人》原题为《筏子》。文本中的“羊皮筏子”,带着作者的情感,引发人生的道理,它就不是普通的物品了,而成了文章的意象。作为一个原型意象,它促使作者完成构思,写成文章。因此,我采用意象叠加的方法,通过引读将“黄河”“黄河上的羊皮筏子”“羊皮筏子上的人”组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审美的“场”,有力地撞击学生的心灵,形成生动的“内心视像”,进而思考“一张小小的羊皮筏子,怎么会给作者带来那么大的震撼呢”这样的问题,由文学审美的“形象层”进入“意蕴层”,完成文本的整体解读。

让语文课堂教学出彩,这是许多教师的追求。要让课堂出彩,必须创设与文本相似的教学情境,营造出浓厚的语文气息,让学生浸润其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文情境就是教学情境。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若脱离了文本的整体语境,加入了很多外在的东西,就会造成“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最语文”的方式,就是把握文本的审美因子——意象,选择朗读、补白、生成矛盾等不同方法来“造境”,让学生充分拥抱文本。文本中的意象是丰富多彩、摇曳多姿的,有事物意象、事件意象、自然意象、人物意象等,教师应根据文本的特点找到适切的方式,创造审美情境。

三、以意象思维整合教学资源

[教学现场]《墨梅》《石灰吟》

教学《古诗两首》,教师让学生比较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找到第四句都有一个“清”字,作者借石灰、墨梅这两种事物的形象来表达内心的清白、清气。还有学生发现第三句都有一个“不”字,前两句描写一种事物,第三句用了一个“不”字转入抒情。“这是偶然的现象吗?”师生共读同类的古诗,师: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师: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生: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师: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师: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生: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最后出示“野菊、竹子、荷花、胡杨”等描写自然物象的词语,让学生写一首诗或一段文字。

在上述教学中,我采用了比较的方式,以“清”的主题整合两首诗一起教学,让学生感悟诗中的意象以及特有的表达方式。之后展开“群文阅读”,拓展了诗歌的意象,并且学习了“转”的写法,将“借物喻人”这种学科知识转化成了学生的主体知识。课堂容量很大,却充盈灵气,疏密有致,多姿多彩,呈现出丰富、和谐的美感。

墨梅、石灰是人文化了的自然物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象即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文化载体。诗文中的月亮、梅花等意象寄托了丰厚的人文意识和民族记忆,它具有“根”的性质,衍生着、传播着、创造着文化。把握住诗文中的意象,也就把握住了一种文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意象相同或相似的课文“植入”整体教学之中,展开“大单元”听、说、读、写实践活动。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形成了单篇精读教学形态。这种形态有其独特的价值,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不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而以意象组合形成群文阅读、基于整体语境建构语文课程的做法,是破解单篇精读教学问题、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四、以意象思维提升言语品质

[教学现场]《祖父的园子》

学习“太阳在园子里显得特别大……只见天空蓝幽幽的,又高又远”这一节后,我出示“生气、高兴、嫉妒、讨厌、自由”等一组描写心情的词语,指导学生展开联想,用自然界的事物形象来表达心情。如指导学生写“生气”:

师:“生气”看得见吗?

生:我看到雷公公吐下火舌,像要把整个世界都吞了。

生:我看见一颗豌豆生气了,“嘭”的一声,肚皮炸开了,连它的小孩子也抛出去了。

生:我看到了红辣椒。

师:哦,“生气”是红辣椒的颜色。——“生气”听得到吗?

生:海浪猛烈地拍打着岩石,发出惊天动地的声音。

生:我听到了水壶里的水烧开了,“滋滋”地冒着蒸汽。

师:把“生气”放在鼻子上闻一闻,有气味吗?

生:我闻到了火药味儿。

生:我好像闻到塑料烧焦了,发出非常刺鼻的味道。

师:把“生气”放在手上摸摸,什么感觉?

生:粗糙的感觉,冰凉的感觉,发烫的感觉……

《祖父的园子》的第13节是借物抒情,强烈的情感引发了感觉的变异,“园子中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萧红用了陌生化的、富有新鲜感的语言,将“自由”意象化了。学习这段文字后,我让学生试着打开看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各种感觉,美妙的语言也就生成了。意象思维需要联想、想象作为中介。不同于心理学中的联想、想象,语文课特别强调学生进入语用环境,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感情,得体地、优美地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汉字具有“以形表意”的特点。每个视觉符号的背后,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义,蕴含了特有的形象和情感。汉字以意取象的建构原理,形成了“立象以尽意”的思维模式,决定了文学、文章、修辞,乃至民族精神气质与哲学思维的诗性存在方式。因此,在识字、阅读、写作教学中都可以运用意象思维,用意象思维激活儿童思维,“复活”语言文字的生命,提高言语学习、表达的品质。

我们强调意象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非否定分析思维、理性思维的功能。不同文本的表达方式具有不同的教学价值取向及不同的教学方式。言语作品的类型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即日常语言、科学语言的传达型和文学语言的表现型。不同类型的文体具有不同的教学功能,实现不同的教学功能需要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思维方式。文学类文本的语言富有形象性、隐喻性、情感性等特点,一般可以运用意象思维来设计教学,同时融入其他思维方式,追求融通、自由和美的语文教学境界。♪

endprint

猜你喜欢

筏子意象文本
抚远意象等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一条筏子的浮生若梦
兰州羊皮筏子
坐羊皮筏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