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能力模型研究李良成

2014-09-18谭文立杨国栋

关键词:模型构建创业能力大学生

谭文立+杨国栋

摘要: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创业能力与大学生创业能力模型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大学生创业能力金字塔结构模型。该模型包括六个维度的能力,即自我效能、知识及专业技能、学习和创新能力、机会识别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以及组织与管理能力,并对这六个能力维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能力;模型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X(2014)04-0138-0710

一、大学生创业能力

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对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概念认知、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

(一)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概念内涵

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创业能力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延伸,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认识也是从对创业能力的认识开始的。创业能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创业能力的概念和内涵有所不同。我们认为,基于创业能力与管理能力的关系,创业能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而言,创业能力应该与管理能力区分开来,创业能力具有其特定的含义。Man等认为创业能力是开创公司所需的能力,而管理能力是发展公司所需的能力,虽然创业能力都需要以上两个方面的能力,但仍需要对创业能力和管理能力进行区分。我国也有不少学者持这种观点,如郁义鸿等认为,创业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发现和捕获商机,将各种资源组合起来并创造出更大价值的能力,即潜在的创业者将自己的创业设想成功变为现实的能力。罗志恒认为创业能力主要体现在机会的探索能力以及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两者综合作用构成了创业能力。这些观点就是将创业能力与管理能力进行区别认识的。

广义而言,创业能力是一种多元性、综合性的能力,与管理能力紧密相连,甚至管理能力是创业能力的一个方面。如Bird认为创业能力是指特定素质如特定的知识、动机、性格、自我形象、社会角色和技能等的基础上促使企业建立、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杨伦超也认为创业能力是一种与社会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一种与人的事业、职业紧密相关的综合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的各种生存竞争力的综合反映。这些观点未将创业能力与管理能力进行明确的区分。

至于大学生创业能力,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广泛认可的概念,现有研究大多综合大学创业培养教育和创业能力的内涵,认为是大学生离开学校后的首次创业的能力。大学生创业能力既具有创业能力的基本内涵,又因其自身的特点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如杨金焱认为大学生创业能力指大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是一种能够顺利实现创业目标的知识和技能。刘春花认为于大学生创业能力是以知识、学识或智识为基底,以综合的学术素养为依托,发挥学术资源优势,将学术资源转化为创新创业资本,自主开拓创新、自主创业立业的一种综合能力或本领。我们认为,大学生创业能力是指大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并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的培养,所形成的在首次创业取得成功所必备的一种综合能力。

(二) 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

由于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创业能力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延伸,所以一些影响创业能力的因素同样会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发展产生影响。倪锋认为个体的创业行为、创业认知和创业环境三者构成动态的交互决定关系,从而影响其创业能力的产生和发展。

除此以外,因为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还有一些独特的因素会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发展,这些因素是多方面的、多层面的。卢吾等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技能层面、动机层面、创业能力层面、环境层面和家庭层面五个方面。胡继承认为影响高职毕业生创业能力的因素有大学生自身的素质等内部因素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家庭社会状况等外部因素。

在诸多因素中,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Gibb基于美国、亚洲和欧洲的经验研究发现,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实现有赖于以下各种要素:社会上各种利益相关者积极广泛的参与;强有力的内部组织推动创业教育;促进科技园区,孵化器,技术转移办公室等的建立;招聘创业教师以推动教育模式的改变;对创业研究、出版和教学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确保创业概念嵌入到各院系的学科和综合课程中;鼓励广泛地开展跨学科活动。彭绪娟以大学—产业—政府的三螺旋理论为基础,探索从大学自身建设方面、政府方面和产业方面加强创业型大学的学生创业能力培育的措施。苟增强认为创业教育内容应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创业教育活动应体现在第二课堂中,创业教育成果应落实在社会实践中。安勇等认为创新性实验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国内很多学者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的针对性研究不多,但却从不同的侧面或多或少地触及了这个问题。然而,这些研究相对缺乏系统性和概括性。

二、大学生创业能力模型的构建

关于创业能力的构成模型,国内外学者都做了积极的探索,其中不乏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构成模型的研究,但还没有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成熟的理论成果,由于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认识存在广义与狭义的分歧,那么根据这种认识所构建的模型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因此,本文试图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创业能力模型的研究以及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综合的大学生创业能力模型。

目前对创业能力模型的构建主要有以下成果,而且其中很多都是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所构建的大学生创业能力模型。

国内外大学生创业能力模型统计作者构建方法模型维度冯华、杜红文献分析法承诺能力、情绪能力;概念能力;机会能力;关系能力;组织能力;战略能力木志荣调查分析法识别商机能力、创意激发能力、资金筹集和运作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管理能力+隋博文、董雄报德尔菲法、重要性排序法(IOM方法)专业技术能力;交往协调能力;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杨伦超文献分析法创业知识、创业技术;创业能力(狭义)、创业心理+张明林、关小燕理论分析法、单因素模糊分析法经营业务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领导和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续上表作者构建方法模型维度芮国星等文献分析法自我激励与自我突破;行业及技术知识;创造能力;关系能力、与重要客户建立关系能力;激励下属能力、决策与计划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人事管理水平、形成良好企业文化能力、领导与管理能力、对下属培养与选择能力、组织能力、授权能力、工作效率与时间管理水平;远见与洞察能力、个人适应能力、技术发展趋势预测能力+何忠伟等调查分析法、德尔菲法创业品质;创业能力(狭义)、创业意识、创业条件+苏益南等灰色模糊分析法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识别机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整合资源能力+杨雪、李文生文献分析法经营业务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领导和管理能力;表达能力+陈子彤、李娟调查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承诺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知识能力;概念能力;机会能力;关系能力;组织能力;战略能力+封伟令、梁迎春调查分析法、项目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成就导向;关系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服务意识与品格素质、领导能力;驾驭市场能力、客户导向和重视绩效细节+李芳凝、张建哲调查实证分析法反省和学习能力;机会识别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谋略决策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领导感召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王饮寒等模型实证分析法、调查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挫折抗压能力、情绪控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领导沟通能力、决策影响能力+ood, Young调查分析法业务能力、专业技能、准备商业计划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人际关系技巧;领导能力、管理技能、决策能力;目标设置技能Bau文献分析法自我管理能力;知识能力;认知能力;机会识别能力、机遇发展能力;行政管理能力、人力资源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Man等文献分析法承诺能力;概念能力;机会识别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组织能力;策略能力 hoas W Y M等比较分析法战略能力;概念能力;关系能力;机会能力;组织能力Siwan M, ennier R 文献分析法概念与关系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商业与管理能力;狭义创业能力 (+表示研究对象为大学生,其他研究对象非大学生)

在以上研究成果中,Man等通过文献分析法,在总结前人的相关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创业能力具有以下6方面的能力:机会识别、人际关系、概念、组织、策略和承诺等。冯华等进一步拓展了创业胜任力模型,其构成包括机会能力、组织能力、关系能力、战略能力、承诺能力、概念能力、情绪能力和学习能力等8个维度。Siwan M & ennier R在结合国外学者对创业能力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创业能力模型框架,其中也包含了狭义的创业能力,另外还有商业与管理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以及概念和关系能力。 王饮寒和李伟利用胜任素质模型将20个影响因素划分为个因子,构建了大学生创业能力指标模型,主要有领导沟通、自主学习、挫折抗压、情绪控制和决策影响能力这五个维度。其中,领导沟通能力对创业能力的影响力明显高于其他四种能力。这说明作为创业者,一方面要求具有较高的领导沟通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具备比较均衡的情绪控制能力、挫折抗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决策影响能力。

根据对以上创业能力模型的统计分析,我们将创业能力概括为六个维度的能力,即自我效能、知识及专业技能、学习和创新能力、机会识别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以及组织与管理能力。这些能力维度在上述研究成果中出现的频次统计如表2所示。表2创业能力维度频次统计创业能力维度出现的频次6组织与管理能力16/19人际关系能力13/194机会识别能力10/193学习和创新能力12/192知识及专业技能9/191自我效能9/19注:自我效能包括自我管理、抗压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成就导向、承诺能力、创业品质、自我突破等能力;学习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包含概念能力。

基于以上工研究,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是一个金字塔能力结构模型,越是处于底层的能力要素越是基础和广泛,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而越高层次的能力要素就是大学生创业成功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其能力要素趋向于专门性、独特性和实践性,是决定大学生创业成就高低的决定性要素,也是不同大学生之间创业能力水平高低的重要区分。图1大学生创业能力概念模型-2

三、大学生创业能力模型的阐述

本文所构建的大学生创业能力模型主要包括六个层次的能力:自我效能、知识及专业技能、学习和创新能力、机会识别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以及组织与管理能力。

(一)自我效能

在大学生创业能力结构模型中,自我效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个体在工作中或在处理问题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个体对自我能力及其信念的判断,可以说是决定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的基础能力。个人效能能力主要由自我管理能力、适应能力、承诺能力以及自我激励与突破能力这四种能力组成。

自我管理能力,也称为自我控制能力,是指在挫折、压力和诱惑面前,个人能控制负面的情绪和行动,保持冷静的能力。苏益南等提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意志力,王饮寒和李伟提出的情绪控制能力和挫折抗压能力都属于自我管理能力范畴。

自我适应能力,苏益南等称其为应变能力,是指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与不同的人或群体工作时所表现出的适应性和弹性,包括抗压能力、情绪控制等具体能力。自我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所必需的,有助于大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做事方式,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

创业品质,是指一个人有能力并愿意将个人的行为调整到与组织的需求和目标相一致,并在行动上符合组织的需求以及协助组织达成目标,包括承诺能力、自我激励、自我突破等具体能力。冯华与Man

此外,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必需具备自我激励与突破能力,怀着坚定的创业信念,积极向上,敢于冒险,通过不断地克服困难和自我进步,才能成功创业。

对成功创业者的特质和性格的研究是早期研究者们的重点,不同类型创业者拥有不同的特质,很少创业者拥有所有这些特质。

(二)知识及专业技能

创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创业者的必备条件,包括知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等具体能力。

知识能力是反映知识吸收和转化效率的重要指标,其含义是指知识拥有者具有的以知识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综合。有学者认为大学生创业应具有“”型知识结构,熟悉所在创业领域的有关专业知识,懂得企业管理的有关理论知识,并了解一定的法律知识,还需要市场经济理论知识。杨伦超认为大学生创业所必备的知识要素体系要以金融、商务、法律、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税收、企业设立程序和宏观经济政策等知识为主线,这是创业能力形成的社会知识基础,此外,还要具备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

专业技术能力指掌握本专业的知识,精通本行业业务,对从事的工作具有专门的技能和经验,是人们从事某一特定社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本领,创业者要重视在创业过程中积累专业技术方面的经验和所进行的职业技能的训练。

(三)学习和创新能力

学习和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学习能力,是指从以往自己或他人经历、关键事件中,主动学习并改变自己行为的能力,由狭义的学习能力、概念能力与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反省与解决问题能力等构成。概念与分析能力,是综观全局、认清事物发展和把握前进方向的能力,是创业者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能力。概念与分析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将复杂的情况简单化,将众多琐碎的信息进行提炼、抽象,通过权衡不同的方案,做出客观的决策,从而主导企业的发展方向。反省与解决问题能力,就是检查自身存在的错误,总结经验,并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创业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大学生创业者要不断进行自我反省,汲取失败教训,总结成功经验。李芳凝、张建哲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企业家和高校教师比大学生更加强调学习能力。由此可知,大学生还没意识到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必须加强大学生对学习能力的重视程度和培养。

创新能力,即革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新包括思想上的创新,即创意,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创新能力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及产品创新能力等。企业需要不断地开拓创新,才能不断地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创业本身就是创新的开始,故创新能力对于创业者尤为重要。Bau通过实证证明创业者的创新能力与企业的增长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新创企业要成长壮大,要不断开发新产品,这些都要求创业者必须具备创新能力。

(四)机会识别能力

创业机会是指对市场上可利用的机会的存在和感知。机会是创业的必要条件,但仅此是不够的。创业者须有必能力(动机和技能)将机会创建一个新的业务。

芮国星等认为机会识别能力指发现潜在的市场机会并作出客观评估的能力。我们认为机会识别能力不单单表现为发现机会的能力,还应该表现为把握机会的能力,即机会识别能力指能客观分析周围环境和各种信息,发掘潜在的市场机会,并能将潜在机会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Siwan M和 ennier R将识别与发展机会能力分解为识别可行的利基市场、开发适合选定的利基市场的产品和服务、构思,环境观测、识别和构思如何利用机会以及制定相关策略的能力。我们认为,信息分析能力是识别与发展机会能力最重要的体现。Bau通过研究发现创业者的机会识别能力与企业的成长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识别和利用机会是创业的中心概念,它将创业与管理区别开来。

(五)人际关系能力

人际关系能力,就是具有丰富的社交网络,善于与人沟通,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和维持生存的基本能力。与学习和创新能力主要体现为抽象思维能力不同,人际关系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更趋向于具体操作。

hoas W Y M等通过对比国内外创业者所反映出的创业能力,指出关系能力受到创业者的性格、行为态度和文化背景等影响,虽然关系能力是国内外创业者都具备的能力,但国内创业者更倾向于运用其人际关系网络。 从我国社会文化传统和大学生的角度出发,人际关系能力对于大学生创业者尤为重要,包括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表达能力(书面、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三大能力构成。

创业者在创业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与投资者、政府部门、客户和消费者进行沟通,不管是口头上的面谈,还是提供创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或企业其他公告等书面文件,都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ood和Young在对100名主要的企业家和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创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进行问卷调查时就发现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是这些成功创业者所较为看重的能力。

(六)组织和管理能力

组织和管理能力是一项综合性的创业能力,包含诸多具体技能,如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经营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等。可以将这些技能分为两类,即广义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组织能力,包括狭义的组织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狭义的组织能力指组织企业内外资源(人、财、物以及技术资源),还包括团队建设、领导下属、培训和监控技能。诸多学者均认为组织能力是创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创业者创业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资源整合能力指获取和组织各种所需资源的能力。创业者在创业之初总是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从事创业活动,必须借用外力,利用自身的资源去整合他人资源,达到1+1>2 的效果,整合资源能力的培养是创业能力重要组成成分。李芳凝、张建哲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校教师、创业企业家以及大学生本身都认为组织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是创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能力,包括经营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决策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商业与管理能力等诸多具体技能。一些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能力对大学生创业具有重要作用:领导沟通能力是对创业能力最具有影响力的能力;李芳凝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比较重视培养自己的领导感召能力;ood和Young发现,美国多数企业家和创业者都认为领导能力是最重要的创业能力。

hoas W Y M等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国外创业者比国内创业者更加注重组织能力,更趋向于运用控制来管理组织。 说明国内大学生创业者需要加强自身组织与管理意识。

总之,有关创业能力的研究相当多,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不同研究提出了不同的创业能力构成要素,这些研究框架之间彼此有一些重叠。本研究是在多数研究者所认同的创业能力的要素的基础上而总结的大学生创业能力结构模型,其中一些能力要素获得了实证支持,而另一些则是理论性和推测性的。事实上,创业成功与否,受一系列外在环境要素的制约,不同行业对创业能力的要求也不一致,在某种情况下,某些能力比其他能力相对更为重要。

(四)机会识别能力

创业机会是指对市场上可利用的机会的存在和感知。机会是创业的必要条件,但仅此是不够的。创业者须有必能力(动机和技能)将机会创建一个新的业务。

芮国星等认为机会识别能力指发现潜在的市场机会并作出客观评估的能力。我们认为机会识别能力不单单表现为发现机会的能力,还应该表现为把握机会的能力,即机会识别能力指能客观分析周围环境和各种信息,发掘潜在的市场机会,并能将潜在机会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Siwan M和 ennier R将识别与发展机会能力分解为识别可行的利基市场、开发适合选定的利基市场的产品和服务、构思,环境观测、识别和构思如何利用机会以及制定相关策略的能力。我们认为,信息分析能力是识别与发展机会能力最重要的体现。Bau通过研究发现创业者的机会识别能力与企业的成长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识别和利用机会是创业的中心概念,它将创业与管理区别开来。

(五)人际关系能力

人际关系能力,就是具有丰富的社交网络,善于与人沟通,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和维持生存的基本能力。与学习和创新能力主要体现为抽象思维能力不同,人际关系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更趋向于具体操作。

hoas W Y M等通过对比国内外创业者所反映出的创业能力,指出关系能力受到创业者的性格、行为态度和文化背景等影响,虽然关系能力是国内外创业者都具备的能力,但国内创业者更倾向于运用其人际关系网络。 从我国社会文化传统和大学生的角度出发,人际关系能力对于大学生创业者尤为重要,包括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表达能力(书面、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三大能力构成。

创业者在创业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与投资者、政府部门、客户和消费者进行沟通,不管是口头上的面谈,还是提供创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或企业其他公告等书面文件,都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ood和Young在对100名主要的企业家和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创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进行问卷调查时就发现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是这些成功创业者所较为看重的能力。

(六)组织和管理能力

组织和管理能力是一项综合性的创业能力,包含诸多具体技能,如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经营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等。可以将这些技能分为两类,即广义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组织能力,包括狭义的组织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狭义的组织能力指组织企业内外资源(人、财、物以及技术资源),还包括团队建设、领导下属、培训和监控技能。诸多学者均认为组织能力是创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创业者创业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资源整合能力指获取和组织各种所需资源的能力。创业者在创业之初总是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从事创业活动,必须借用外力,利用自身的资源去整合他人资源,达到1+1>2 的效果,整合资源能力的培养是创业能力重要组成成分。李芳凝、张建哲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校教师、创业企业家以及大学生本身都认为组织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是创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能力,包括经营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决策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商业与管理能力等诸多具体技能。一些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能力对大学生创业具有重要作用:领导沟通能力是对创业能力最具有影响力的能力;李芳凝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比较重视培养自己的领导感召能力;ood和Young发现,美国多数企业家和创业者都认为领导能力是最重要的创业能力。

hoas W Y M等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国外创业者比国内创业者更加注重组织能力,更趋向于运用控制来管理组织。 说明国内大学生创业者需要加强自身组织与管理意识。

总之,有关创业能力的研究相当多,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不同研究提出了不同的创业能力构成要素,这些研究框架之间彼此有一些重叠。本研究是在多数研究者所认同的创业能力的要素的基础上而总结的大学生创业能力结构模型,其中一些能力要素获得了实证支持,而另一些则是理论性和推测性的。事实上,创业成功与否,受一系列外在环境要素的制约,不同行业对创业能力的要求也不一致,在某种情况下,某些能力比其他能力相对更为重要。

(四)机会识别能力

创业机会是指对市场上可利用的机会的存在和感知。机会是创业的必要条件,但仅此是不够的。创业者须有必能力(动机和技能)将机会创建一个新的业务。

芮国星等认为机会识别能力指发现潜在的市场机会并作出客观评估的能力。我们认为机会识别能力不单单表现为发现机会的能力,还应该表现为把握机会的能力,即机会识别能力指能客观分析周围环境和各种信息,发掘潜在的市场机会,并能将潜在机会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Siwan M和 ennier R将识别与发展机会能力分解为识别可行的利基市场、开发适合选定的利基市场的产品和服务、构思,环境观测、识别和构思如何利用机会以及制定相关策略的能力。我们认为,信息分析能力是识别与发展机会能力最重要的体现。Bau通过研究发现创业者的机会识别能力与企业的成长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识别和利用机会是创业的中心概念,它将创业与管理区别开来。

(五)人际关系能力

人际关系能力,就是具有丰富的社交网络,善于与人沟通,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和维持生存的基本能力。与学习和创新能力主要体现为抽象思维能力不同,人际关系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更趋向于具体操作。

hoas W Y M等通过对比国内外创业者所反映出的创业能力,指出关系能力受到创业者的性格、行为态度和文化背景等影响,虽然关系能力是国内外创业者都具备的能力,但国内创业者更倾向于运用其人际关系网络。 从我国社会文化传统和大学生的角度出发,人际关系能力对于大学生创业者尤为重要,包括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表达能力(书面、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三大能力构成。

创业者在创业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与投资者、政府部门、客户和消费者进行沟通,不管是口头上的面谈,还是提供创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或企业其他公告等书面文件,都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ood和Young在对100名主要的企业家和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创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进行问卷调查时就发现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是这些成功创业者所较为看重的能力。

(六)组织和管理能力

组织和管理能力是一项综合性的创业能力,包含诸多具体技能,如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经营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等。可以将这些技能分为两类,即广义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组织能力,包括狭义的组织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狭义的组织能力指组织企业内外资源(人、财、物以及技术资源),还包括团队建设、领导下属、培训和监控技能。诸多学者均认为组织能力是创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创业者创业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资源整合能力指获取和组织各种所需资源的能力。创业者在创业之初总是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从事创业活动,必须借用外力,利用自身的资源去整合他人资源,达到1+1>2 的效果,整合资源能力的培养是创业能力重要组成成分。李芳凝、张建哲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校教师、创业企业家以及大学生本身都认为组织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是创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能力,包括经营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决策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商业与管理能力等诸多具体技能。一些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能力对大学生创业具有重要作用:领导沟通能力是对创业能力最具有影响力的能力;李芳凝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比较重视培养自己的领导感召能力;ood和Young发现,美国多数企业家和创业者都认为领导能力是最重要的创业能力。

hoas W Y M等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国外创业者比国内创业者更加注重组织能力,更趋向于运用控制来管理组织。 说明国内大学生创业者需要加强自身组织与管理意识。

总之,有关创业能力的研究相当多,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不同研究提出了不同的创业能力构成要素,这些研究框架之间彼此有一些重叠。本研究是在多数研究者所认同的创业能力的要素的基础上而总结的大学生创业能力结构模型,其中一些能力要素获得了实证支持,而另一些则是理论性和推测性的。事实上,创业成功与否,受一系列外在环境要素的制约,不同行业对创业能力的要求也不一致,在某种情况下,某些能力比其他能力相对更为重要。

猜你喜欢

模型构建创业能力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大学生移动学习模型构建
高中物理解题的模型构建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创业实训课程体系架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