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建设研究
2014-09-17林彧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建设研究
摘要:当前高校图书馆主要应以知识经济时代为建设背景,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建设导向,以提高员工能力为建设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建设手段,以标准服务流程为建设内容,以信息流通共享为建设目的,全面提高读者服务水平。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5-0042-03
收稿日期:2014-04-02
作者简介:林彧(1979-),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1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特色
1.1图书馆工作人员受教育水平逐步提高
随着图书馆员文化程度的提高,直接影响到工作开展的质量与效率,包括对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与师生的交流沟通程度等。因此,许多高校在计划招聘图书馆工作人员时,会考虑对方的受教育程度,对于在岗馆员鼓励和督促其进行继续教育。
1.2图书馆藏数量的不断增加
时代的进步与知识的更新对文献的收藏数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的藏书扩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方式。电子设施与服务日趋多样,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提高了信息检索的效率,资源查找更加方面,电子阅览室受到更多读者的欢迎,数据库信息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
2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存在的问题
2.1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
体现在一些馆员的观念中,图书馆的工作就是分类与整理图书,包括新书上架、旧书下架、图书借还的手续办理等,对于涉及和读者沟通交流的工作,多局限于提供指引,回答疑问等,部分工作人员将图书馆的工作局限于管理图书这一方面,读者服务意识比较淡薄。
2.2服务模式单一,开放共享较少
目前多数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大都集中在信息导航、数据检索与自主服务这三大方面,即:读者可以利用馆内的电子设备查询到自己需要的书籍是否存在、具体摆放位置、目前处于何种状态、登陆各类信息平台、下载文献资料等。
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涉及面还不够广,与外界信息的沟通交流还不够顺畅,由此导致了读者服务范围相对有限。开放对象的范围较小,具有特定性,资源开放仅限于本校师生,部分文献甚至仅对少数读者开放。从广义角度来看,开放对象有所限制,不利于知识的分享与传播,不利于高校资源价值的开发与利用。
2.3评价反馈不够及时
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缺乏完整可行、科学合理的图书馆服务评价机制。图书馆没有及时搜集学生、教师对图书馆服务可能存在的问题,对读者服务所提出的批评建议,图书馆没有及时跟进采纳。评价反馈机制的缺失或不完善致使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与改进。
3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建设打造
3.1以知识经济时代为建设背景
知识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形态,其核心是以知识运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知识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将知识、信息与人民紧密相连并高度融合的时代,他对知识的呈现形式、信息的散播方式以及知识信息给人提供的系列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必须以此作为建设背景,满足读者个性化及多样化的需求。读者希望能够迅速有效地从复杂繁多的信息海洋中提取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希望被提取出来的信息是可直接利用的信息。对于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来说,代表着两大方面的挑战。其一,来自信息搜集整合的挑战。随着高校图书馆馆藏量的日益丰富,所汇集的信息量越来越庞大,但是要满足读者在短时间内获取信息的需求,就必需有一套高科技的管理系统,可用于信息的采集、分类、整理、挖掘、利用等。其二,来自信息分析处理的挑战,即系统在检索信息时已经按照读者的要求完成了二次加工,这就需要加大信息系统建设的力度,并以此为出发点,紧扣“智慧服务”这一新兴的服务理念,在服务的过程中以知识智慧作为生产力,从读者服务的系统开发到流程设计,从自助服务到人工服务,每一个服务环节都应该以提高技术含量为理念。
3.2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建设导向
3.2.1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都是随着读者需要的产生而产生,当师生对知识的查找借阅产生需求时,才会到图书馆。而人文主义思想的服务理念就是强调应当在读者需求产生之前提前为读者考虑。以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为例,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在论文撰写阶段对文献服务产生密集式的需求,如:图书馆若能为学生预先编好各个系列或重点专题,将有助于学生在撰写论文时提前进行材料搜集储备,从而缩短撰写的时间,提高写作效率。
3.2.2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开展个性化服务。根据服务的对象划分,学生需要的是学业深造以及就业服务等,教师需要的是教案设计以及学术科研等,学校领导需要的是各级各类政策性文件等。这些不同的读者群体所产生的不同服务需求,这决定了人性化的图书馆服务应当为各个群体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3.3以提高员工能力为建设基础
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提供主体是图书馆员,因此,要想打造高效的读者服务就必须提高馆员的综合能力。图书馆员应当具有情报学、图书馆学、档案学、心理学、管理学、外语、计算机等学科知识。例如:情报学有助于帮助工作人员鉴别大量信息流中有效信息与需求信息的形成、传播、利用规律等,以此来更好地对信息进行一次分类储存及二次文献加工处理。图书馆学有利于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完成文献检索建设工作、信息咨询服务、数据库建设等。档案学有助于对各类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组织利用、储存保管等,避免不可再生及不可复制信息的丢失或分散。心理学与管理学则有助于帮助于馆员更好地与读者沟通,更好地统筹图书管理工作。总的来说,读者服务的提升离不开工作人员综合能力的提升。
林彧: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建设研究林彧: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建设研究3.4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建设手段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开始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高校图书馆的系统建设中。通过云计算,图书馆可以将分散式的数据信息以一站式的方式嵌入到搜查检索界面之中,提高资源的整合度,读者也可以借助同一个入口到达多个服务界面,提高系统的便利性。在云计算运行环境下,读者可以自行选择需要的软件系统,并将个人文件不受地域及时间限制地存放在互联网上。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数字接口,将分散的数据以某个特征为归类标准自行向读者输出,减少馆员的工作量。云计算模式除了提高图书馆读者服务的便利性及高效性外,还有助于提高服务的特殊性,即以人文主义精神为导向,向不同的群体提供符合该群体特征的服务。总体来说,将云计算作为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主要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在信息咨询上,高校图书馆可利用实时交互技术来深化知识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解决各类文献需求。在信息检索上,同一入口可实现多个平台的登陆。除了云计算之外,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尝试参与到手机应用、平板功能上,更好地贴近学生、教师的工具使用倾向与资源获取习惯。
3.5以标准服务流程为建设内容
图书馆读者服务虽然具有难以精确衡量及准确界定的性质,但借助标准化的服务流程仍有助于提高读者服务的效率与质量。从宏观上看,完整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应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①方向的界定。在知识量呈爆发式指数型增长的时代,要求高校图书馆汇集所有信息显然是不可能也是不实际的,因此,要明确信息搜集的大方向,以此作为丰富馆藏量的基础。②信息的获取。要根据实际发展或读者的需求倾向,不断输入更多的图书及文献资料的信息,包括各类书籍与数据等。③信息的录入与整合。即书籍的分类整理,归档储存等。④信息检索与输出。⑤信息的回传与反馈。即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评价或传达的需求等。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将读者服务这一工作通过标准流程的形式进行开展,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对服务指引的可操作性,而且有助于提高读者对图书馆服务读者评价的科学性。在建设的过程中,图书馆可以设定科学的服务评价指标,如:读者反馈率、书籍利用率、用户满意率等。
3.6以信息流通共享为建设目的
3.6.1加强馆际交流。高校图书馆应与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本校和外校图书馆进行信息互通。加强馆际交流,馆际互借,给读者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数据信息,提高读者需求的满意度。
3.6.2加强与非文化领域的交流。有选择性地参与到经济、政治活动中,为经济调研、市场调查、政策拟定等提供阵地,在其过程中获取到不同层面的信息,有利于扩大读者服务的范围。除此之外,从大数据的角度上看,高校图书馆应降低自己的门槛,让更多的人群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
4结语
时代的发展对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作为高校的资源之一,在未来的建设发展中应当更加重视读者服务的建设工作,依托时代背景,根据发展需求,将服务的理念贯穿于工作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供更加多元化、人性化的服务,以发挥知识的最大价值,使读者能够在利用图书资源的过程中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周莉.基于读者档案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创新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2):29-31.
[2]孙金娟,江南.基于读者调研的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1(16):57-62.
[3]牛文花.“细节营销”理念与现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J].图书馆建设,2011(11):71-74.
[4]李亚青.论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兰台世界,2013(26):119-120.
[5]鄂丽君.高校图书馆开展校外读者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7):103-107.
[6]周立黎.单向街书店给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启迪[J].图书馆杂志,2013(6):62-63.
[7]吴瑾,刘偲偲.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须处理好几大关系[J].图书情报工作,2013(14):18-22.
(编校:马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