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部评估定级工作浅议天津市区县公共图书馆建设

2014-09-17刘良玉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天津市建设

关键词:天津市;区县公共图书馆;建设;评估定级

摘要:文章通过对天津市区县公共图书馆(成人馆)参加第五次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情况的调研,综述了部分区县公共图书馆近年来发展情况,同时指出了制约天津市区县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5-0012-03

收稿日期:2014-04-15

作者简介:刘良玉(1984-),天津图书馆助理馆员。区县公共图书馆在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中数量庞大,在文化惠民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环节。2013年上半年,按照文化部的统一部署,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组织开展了天津市区县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定级工作。文章基于评估定级工作中的调研情况,对天津市部分区县公共图书馆(成人馆)近年来发展情况进行综述,对制约天津市区县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1各区县图书馆近年来发展情况

1.1办馆条件明显改善

通过调研,武清区政府投资2.4亿元于2012年2月兴建武清区图书馆新馆,建筑总面积达24,000平方米,设计藏书100万册,于2014年初投入使用。东丽区图书馆新馆总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于2013年9月正式开馆服务。津南区政府于2012年12月投入78万元为津南区图书馆安装了读者室外电梯,同时,投资107万元用于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增设硬件设备。南开区发改委为提升南开区图书馆馆舍条件,于2012年3月投资100万元进行整体改造,提升了读者服务设施功能。滨海新区大港政府2012年4月出资100万元,对滨海新区大港图书馆馆舍从室内到外檐进行了全面装修改造,这是自1996年建馆17年以来的第一次改造,大大改善了滨海新区大港图书馆的办馆条件和服务环境,提升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1.2读者服务各具特色

河西区图书馆自2010年在空军部队建立第一个西岸图书漂流基地开始,先后建立 9个“西岸图书馆漂流基地”,同时在天津市首创了社区“城市书吧”,得到市区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广,积极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泰达图书馆策划、编辑了《信息摘编》等近十种决策类刊物,为数百家单位提供500余项科技查新服务,为滨海新区创新体系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供了基础性、系统性、专业性的海量信息资源保障。河东区图书馆利用馆内设施,注重为残疾读者服务提供方便,从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的建设到残障读物的采购,都投入了大量资金;连续三十年为残疾读者上门送书,在开展扶残助残活动中,与各街道办事处取得联系,挖掘和拓宽送书范围,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馆藏文献为更多的残疾读者提供服务。

1.3基层服务效果突出

静海县图书馆深入全县383个村调查了解种养殖户的种类、规模、图书资料需求情况,编印下发科技资料,开展咨询,同时搞活农村图书室,先后为20多个村送书1万多册,帮助他们建立图书室。蓟县图书馆以县图书馆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为纽带,依托农家书屋、社区基层图书室,规划建立遍布城乡的县、乡、村(社区)三级图书服务网络,并制定相关计划及建设制度。

1.4重点文化工程稳步推进

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启动以来,全市各级支中心建设初具规模。南开区支中心多次荣获各类全国奖项,已建立地方特色数据库6个。和平区图书馆在原有网站的基础上,建立了“和平区数字文化网”,和平区支中心依托“和平区数字文化网”,自建了6个特色数据库,充分反映和平区的特色文化,及时向国家管理中心报送高质量的信息资源。泰达图书馆利用文化共享工程基层点形成的区域数字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将先进的数字文化资源送到百姓身边,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文化工程带来的便利。

作为首批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示范点,2013年3月底,泰达图书馆在移动平台开通了“数图推广”栏目,读者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即可访问“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查询国家和各省、市级数字图书馆的全部数字资源。

南开区图书馆在天津古籍保护中心的精心指导下,进行了《中华古籍总目·天津卷》古籍著录工作的录入工作,并将其上传到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和平区图书馆普查古籍1,001册,其中有1册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并已将本馆古籍按标准全部数字化,上传天津图书馆历史文献部。

2发展制约因素

2.1经费投入普遍偏低

全市各区县财政部门对公共图书馆经费投入的力度存在不平衡性,仅有少数公共图书馆经费投入充足,大部分公共图书馆经费投入普遍偏低。部分区县公共图书馆的购书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图书年入藏量偏低,严重影响到公共图书馆业务开展,更谈不上文献入藏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个别公共图书馆由于经费来源有限,没有能力去更新和补充硬件设备来支撑重点文化工程建设,所用设备多是陈旧或濒临淘汰的。更有极少数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经费迟迟不能到位,严重阻碍了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的开展。

2.2基础建设有待提高

通过此次评估调研,笔者发现大多数区级公共图书馆(成人馆)普遍在“存储容量”和“总藏量”这两方面存在不足。有3家公共图书馆在“存储容量”这个指标上没有得分,有1家公共图书馆在“存储容量”这个指标上只得1分,对于这个满分为10分的指标来说,可谓失分严重,说明磁盘陈列设备的配备在部分公共图书馆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超过六成的区级参评公共图书馆在“总藏量”这个指标上得分都未超过8分,超过九成的区级参评公共图书馆得分未超过12分(指标满分20分),说明这些图书馆的文献藏有量与国家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偏低,与文献购置经费投入不足是息息相关的,根本问题还是经费投入过低。

2.3科研立项数量有限

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人才是关键。部分区县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学历水平虽然高于标准规定,但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仍有待提高。专业知识的欠缺,导致大多数馆员对本行业认识模糊,工作思路不清晰,缺乏创新意识。人才的匮乏又会直接影响研究性工作的开展。就“科研项目立项及获奖情况”这个指标而言,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均未拿到满分,有的公共图书馆甚至一分未得,充分说明各个区县公共图书馆的业务研究能力目前还比较薄弱,究其原因是人才的匮乏,以及图书馆研究工作的重视的程度还不够。

刘良玉:基于文化部评估定级工作浅议天津市区县公共图书馆建设刘良玉:基于文化部评估定级工作浅议天津市区县公共图书馆建设2.4重点文化工程建设良莠不齐

各区县公共图书馆“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开展状况良莠不齐,总体来说,大多数区县公共图书馆在“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两大方面的业务开展成效显著。然而,相当一部分区县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两大方面表现的略显不足。以此次评估调研为例,参评区级公共图书馆(成人馆)中,只有两成公共图书馆开展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业务。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方面,五成左右的区级公共图书馆得分均未超过25分(满分40分),部分图书馆不仅馆藏古籍匮乏,而且对当地的古籍普查工作也不够重视。

3对策与建议

3.1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确保经费长期稳定投入和增长

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并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各区县政府应当认真落实《决定》精神,充分认识到公共图书馆建设在全区(县)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将公共图书馆文献购置经费、免费开放经费、设备运行维护费和重点文化工程建设经费等纳入到地方财政预算,建立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并加强持续性投入,确保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资源的建设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3.2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队伍学术研究能力

与第四次评估相比,第五次评估中《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新增考查指标60个,“科研项目立项及获奖情况”就是其中之一,新增此指标说明区级公共图书馆应当在发展基础业务建设和读者服务工作的同时,注重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笔者建议公共图书馆的主要负责人应当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对现有人员进行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更新知识与技能。②鼓励员工结合工作岗位在职深造,对取得学历学位的员工进行适当奖励。③优化用人和聘用机制,积极引入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高素质、高学历人才。④重视骨干人员培训,加强馆际之间人才交流与沟通。⑤以人才建设为根本目标,探索“评聘分开、内评内聘”的职称评定机制,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到图书馆事业中。

3.3加强重点文化工程建设

与第四次评估相比,第五次评估中《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首次将“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和“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合并为“重点文化工程建设”予以考查,并单独作为一级指标列出,这暗示着重点文化工程的建设是未来公共图书馆的重要发展方向。各区县公共图书馆应当使当地政府充分认识到加强重点文化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保持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应做到:①加强“文化共享工程”的设备投入、资金投入和资源建设,通过资源整合、共享,努力扩大公共图书馆的文献数量。②依托“文化共享工程”的服务网络、设施和资源,按照《公共电子阅览室管理规范》要求,逐步推进和完善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加快市级数字图书馆的硬件平台搭建工作,并与国家数字图书馆进行网络链接,初步建成数字图书馆虚拟网。③在保护好现存古籍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古籍普查工作,通过古籍普查,摸清家底,建立和完善目录体系,并及时上传古籍保护中心,以便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3.4加强管理、转变观念,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2011年12月31日,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领域的第一个国家标准《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正式发布,对各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资源、服务能力、服务宣传与引导、服务监督与评价等进行了明确规范。各区县公共图书馆应当以《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为依据,加强内部管理,摈除“等、靠、要”的传统思想,转变观念,勇于创新,加强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通过为读者提供各种优良服务,把更多读者吸引到公共图书馆,从而更好地提升当地文化软实力。读者对公共图书馆需求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当地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经费投入的增加,使公共图书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 /OL], 2011-10-25. http://www.gov.cn/jrzg/2011-10/25/content_1978202.htm.

[2]李丹等.新起点新视野新任务——第五次全国公共图书馆( 成人馆部分) 评估定级标准解读[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3):4-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定级工作 的通知[EB /OL].2012-11-16.http://www.ccnt.gov.cn/sjzznew2011/shwhs/shwhs_tsgsy/201212/t20121210_268889.html.

(编校:马怀云)

猜你喜欢

天津市建设
天津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如果画笔会说话?
The Right Mindset is the Key to Success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地方志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天津市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天津市东丽中学“六·五”环境日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