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率震荡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014-09-13姜吉琳何进伟周文华努尔阿米娜艾海提许金辉
姜吉琳 葛 淼 何进伟 周文华 努尔阿米娜·艾海提 许金辉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健康地理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2)
窦性心率震荡(HRT)是指一次伴有代偿间歇的室性早搏后出现的窦性心率先加速后减速的现象〔1〕。目前定量测量窦性心率震荡的指标主要包括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近年来,窦性心率震荡被认为是反映自主神经调节功能较为客观的有效手段之一,对心血管死亡危险的预测价值已被多项临床实验证实〔2〕。许多研究者已研究了窦性心率震荡与性别、年龄、测量方法、室早数目、室早前基础心率、昼夜规律以及吸烟嗜酒等因素的关系,也有学者做了一天内不同时段的窦性心率震荡及其重复性和稳定性的研究〔3~8〕,但是对窦性心率震荡与地理因素的关系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文探讨窦性心率震荡与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为统一该参考值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收集的健康人窦性心率震荡参考值数据来源于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图书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等相关网络数据库,整理出我国47个市(县)级医院和有关科研单位4 152例健康成年人(20~86岁)窦性心率震荡指标的参考值。所选健康人均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经病史、体检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片、血液生化检查均无器质性心脏病、糖尿病和电解质紊乱及其他脏器疾病,1 w内均未服用影响自主神经及心律的药物。在收集的资料中,西部高原区的资料少于东部平原区,其中高原区收集的资料占19.58%,东部平原区占80.42%;且小城市的资料少于大城市。以我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为依据,对相关城市进行划分,在中小城市搜集到的资料占33.14%,大城市占66.86%。
同时搜集了包括这47个市县在内的全国2 322个市县的地理因素指标,包括海拔高度(X1),年日照时数(X2),年平均气温(X3),年平均相对湿度(X4),年降水量(X5),气温年较差(X6),年平均风速(X7)。地理资料取材于有关地理著作和辞典〔9~11〕以及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
1.2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成对样本t检验。
2 结 果
2.1相关分析 中国健康成年人TO 指标与各地理因素之间相关性不显著;TS参考值与X1呈极显著正相关,与X7呈显著负相关,与X2、X3、X4、X5和X6相关性不显著。见表1。
表1 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与各地理因素的相关性
应用成对样本t检验比较健康成年人TS参考值的预测值与实测值,t= 0.002,P=0.998,可以认为两组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即健康成年人TS预测值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对中国十几个典型地区成年人TS参考值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见图1。
图1 TS参考值实测值与预测值对比图
2.3空间分布规律 选取全国2 322个市县作为观测点,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出这2 322个市县健康成年人TS参考值的预测值,在已矢量化好的地图上准确定位这2 322个市县;应用ArcGIS10.0软件进行克里金(Kriging) 插值,拟合出中国成年人TS参考值的空间趋势分布图,见图2。
图2 成年人TS参考值的空间趋势分布图
颜色越深的区域表示TS参考值越大,色彩变化越快表明参考值变化越快,反之变化越缓慢;位于同一等值线上的区域TS参考值相等,同一等值线附近的区域参考值相近。TS参考值的空间分布总体呈东西走向逐渐升高趋势,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TS参考值也逐渐增大。较之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TS参考值明显升高,以青藏高原地区参考值最大。在西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出现明显的浅色区域,是由于吐鲁番盆地特殊的地理环境,该地区海拔仅有34.5m低于乌鲁木齐地区,年平均气温14.4℃也明显高于乌鲁木齐市区的6.9℃,这两个因素成为影响吐鲁番地区TS参考值的主要因素。
3 讨 论
窦性心率震荡是机体对单次室性早搏这样一个微弱的内源性刺激,自主神经做出的迅速和敏感的反应。通过窦性心率震荡的测量,可进而判断受检者体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4〕。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布规律性,人体生理和病理活动与自然界的时间过程的周期性变动是统一的,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不同,必然会影响自然过程的周期性,也将影响到人体内在的生理和病理活动。
4 参考文献
1Schmidt G,Malik M,Barthel P,etal.Heart rate turbulence after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 as a predictor of mortality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Lancet,1999;3539(9162):1390-6.
2刘 福,赵瑞平.窦性心律震荡的临床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2):260-2.
3王无锡,吴为民,朱湘竹.窦性心率震荡的多因素分析〔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6;15(5):323-4.
4董 京,王红宇,吕晓琴,等.窦性心率震荡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7;16(1):11-4.
5王 军,唐丽萍,钱斐鸿,等.窦性心率震荡检测方法学重复性和稳定性研究〔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0;24(4):333-6.
6邸丕凡,朱秋茹,赵兴洲,等.昼夜规律和性别对健康人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9;31(15):1884-5.
7吴雅琴.吸烟、嗜酒患者窦性心率震荡检测的临床意义〔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8;8(4):249-51.
8秦孝智.吸烟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检测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4):1955-6.
9颜 宏,沈国权,毛耀顺,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2-250.
10赵 济,陈传康,伍光和,等.中国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391.
11张 超,杨秉赓.计量地理学基础〔M〕.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86-129.
12Schwab JO,Ei chner G,Balta O,etal.Determinants of heart rate turbulence after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 in healthy volunteers〔J〕.Hellenic J Cardiol,2005;46(1):31-4.
13邱晓霞,赵 晋.不同海拔高度对学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5):117-20.
14沈晓玲,陆映红.高原低氧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J〕.高原医学杂志,2008;18(3):54-7.
15关秀兰,朱可云,陈华发,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窦性心律震荡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1):5-6.
16邱宇安,陈火国,黄绍烈,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震荡现象〔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8;24(12):946-7.
17毕学娜,刘玉洁.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早发冠心病患者心率震荡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4(4):329-31.
18蒲春伶,李法琦,王偕莲,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震荡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5):759-61.
19王 平,黄捷英,贾三庆,等.自主神经系统对窦性心律震荡的影响〔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6;20(5):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