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构式的界定及其句法结构分析
2014-09-13皇甫素飞
皇甫素飞
(1.上海师范大学 语言研究所,上海 200234;2.淮阴师范学院 文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一、 紧缩句(结构)研究及构式语法理论
紧缩句研究由来已久,开始于二十世纪早期(刘复1920、金兆梓1922)。五十年代侧重于紧缩句的单复句界定。八十年代以来,胡裕树(1981)、黄伯荣(1991)、邢福义(1996)、宋仲鑫(1995)等对紧缩结构作了探讨。新世纪以来,张斌(2002)等注重紧缩结构的三个平面研究。但以往研究广度和深度都很有限,基本上仍是传统语法的思路,而从语义、认知等角度进行的研究还很薄弱,缺乏较成熟的理论框架。原来传统语法格局已束缚、限制了研究的进展,因此,迫切需要采用新的语法理论和分析方法来研究紧缩结构。
“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由C.J.Fillmore(1990)、Adele E.Goldberg(1995,2003,2006)等人提出的一种新兴语法理论与研究方法,是在对传统语法和生成语法理论反思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认知语法理论的重要发展。近十年来,以Goldberg为代表的构式语法研究迅猛发展,我国汉语界已有意识地运用构式理论方法分析汉语现象,在特殊句式研究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用构式语法理论对紧缩结构进行的研究还很少,且不成系统。因此文章在构式语法框架下提出“紧缩构式”这一术语,对紧缩构式进行界定,并对其语块构成、形式标记类型等句法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二、 紧缩构式的界定
紧缩构式是一种独特的口语表达方式,它用简练紧凑的形式表达了复杂特殊的语义内容。请看下列例句:
我们不见不散。我非你不嫁。他越想越气。他一有空就看书。你爱信不信。她说走就走。去就去,怕啥?你留也留不住。你们谁想去谁去。
以上例句结构紧密,言简意赅,在形式和意义的匹配上与单句和复句都不尽相同,表义上有字面构成成分推导不出的独特含义。我们将所要研究的这类语言形式称为“紧缩构式”。那么如何判定紧缩构式呢?我们认为,紧缩构式要符合两个条件:
(一) 属于紧缩结构
紧缩构式首先须是紧缩结构,包括前人所说的紧缩句和紧缩结构的一部分。在紧缩结构的范围问题上,前人提及三种观点:(1)宽式紧缩(王力1985)。连动句、动补式和一些包孕句也算在内。(2)紧、缩兼蓄(胡裕树1981、黄伯荣1991、赵元任1979等)。紧缩句是或“紧”或“缩”的,不限定任何删略条件。(3)紧缩并一(向若1958、朱德熙1999、张志公1953、张斌2002)。紧缩句是既“紧”又“缩”的,必须同时具备取消语音停顿、缩省后件主语两个条件。上述三种观点都没提到缩略关联词语。我们这里取第三种观点,即认为紧缩结构是既“紧”又“缩”的,但有些修正。我们所说的紧缩结构是由两套或两套以上表述性结构构成的中间没有语音停顿、压缩了某些成分(包括关联词语),且含有明显的逻辑配套关系的一种复核结构。
紧缩结构光紧不行,比如:不但要学而且要学好。只要你去我就不去。这些结构中间虽无停顿,但没有缩去词语,都不是紧缩结构,当然也就不是紧缩构式了。要有所缩略之后的凝缩式才算紧缩结构。如:(如果)爱去就去。(如果)谁想去谁就去。
紧缩结构前后两个表述性结构之间存在逻辑语义配套关系,而彼此互不做句法成分,无主谓、偏正、动宾等句法搭配关系,也不表达目的、方式等关系。如:不达目的不罢休。这个结构由两个动词性短语先后出现而构成,但与一般的连谓结构意义完全不同。它压缩了关联词语和后一结构的主语成分,是假设关系:(如果)不达目的,(那么)(我们)(就)不罢休。
(二) 具有构式属性
Goldberg(1995)对构式所下的定义是:“C是一个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意义的配对
紧缩构式既属于紧缩结构,又具有构式属性。根据(一)、(二)两个方面,我们对紧缩构式界定如下:紧缩构式指形式上又紧又缩,包含一定逻辑语义关系的两套互不做句法成分的表述性结构关联形成的有一定整体意义的序列配置。
紧缩构式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典型的构式,是在长期使用中形成的特定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其整体结构意义具有不完全推导性,形成了独立于其组成部分的固定的构式义,不知道其构式意义,即便了解字面所有词汇意义也还是不能理解。因此紧缩构式可用句法形式标准、语义辅助标准、语用参考标准来判定。
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进行构式确定,分析其作为构式存在的原因。
1) 他们家的孩子没有吃过虾。至于螃蟹,更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了。中午饭有什么吃什么,窝头、贴饼子、烙饼、馒头、米饭。(汪曾祺《讲用》)
这个紧缩结构是否是构式?
第一,结构的语义不可从其组成成分推导。
此结构仅用“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来解释行不通。疑问代词“什么”本身没有关联用法,并不表示特定的关系,但是一旦成对呼应使用就产生了关联作用,形成“什么……什么”的关联构式,相当于条件关系,表示“肯定、强调”。此意义不能从动词“V1”加上疑问代词“什么”再加上动词“V2”的意义推导出来,即“有什么吃什么≠有+什么+吃+什么”,而是构式所具有的整体意义。
第二,结构的语义不可从已有句式推导。
此结构不能从原有复句结构推导,它和复句表义是不同的,复句仅表条件关系,而此结构存在着复句所没有的“肯定、强调”义。
综上,“有什么吃什么”结构的语义不可从其组成成分和已有结构推导出,根据构式语法理论,其构式地位成立,是一种有着固定结构和意义的表述体。
再如,按照现代汉语语法理论,“非”作为否定副词,对它所修饰的名词有一定的要求。例如,我们可以说“非人类”、“非物质”等,而一般不说“非教室”“非你”“非公路”,但是在“非X不可”中,这些都可以成立。如:
2) 顺子被搞得一头雾水:“这有什么难的,还用我?”“不,非你不可。”(电视电影《冬至》)
这说明,“非X不可”是一个固化程度很高的格式,不能从构成成分推知其整体义。它是一个构式,是拥有独特句法、语义、语用特征的独立体。再看:
3) 我把话说完了,你爱听不听!(海岩《便衣警察》)
从形式上看,“爱V不V”不能从其组成成分“爱V”和“不V”中预测出来,构式表面是单层并列结构,而实际上是二重复句“如果爱V就V,如果不爱V就不V”的紧缩结构。从语义上看,紧缩后的“爱V不V”不仅表示“选择”义,还具有比原型结构更复杂的语义特征,蕴含说话人的不满情绪。例3)中“爱听不听”是“随便听不听”的意思。可见,此结构形式或意义不能从其组成成分及其他构式中推导出来,所以它是个构式,语法中必须设定这类构式。
(三) 紧缩构式辨异
那么所有紧缩结构都是构式吗?当然不一定。建立了判定标准,我们就可以甄别紧缩结构和紧缩构式了。紧缩构式具有特定的形式标记和特殊的构式意义。紧缩构式与紧缩结构之间有深层语义上的差异。紧缩构式表达的不是字面意义,而紧缩结构其整体意义和组成部分语义之和是相等的,是原结构意思的简单相加,意义上并没比原结构增加什么,是实指,意义可从字面上推测出来。如:
你怕丢人你走开。我们卖唱但不卖身。他作业没做好就去玩儿了。
再如,当“A一量B一量”包含“并列”义时,格式义是其字面义的加合,是实实在在的真值词汇意义,而不是虚指义,不违实,它就不能叫做构式。例如:
4) 他家门前有两棵树,东一棵西一棵,他小时候常爬到树上去玩儿。(网络)
例4)由于先行句中已说明了“有两棵树”,因此,这里的“东一棵西一棵”是确指“东边有一棵树,西边有一棵树”,格式的字面义与其整体义一致。
因此,表示现实意义特征的区别类对举格式没有产生超越字面的深层附加义,强调实际数量而非虚拟增量,所以不是紧缩构式,我们要将其分离出来。
和上述相反,有许多紧缩短语不管是从结构上还是语义上都不等于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这些就是我们要研究的紧缩构式。
当“A一量B一量”表达“交替”“周遍”等语义,整个格式发生语义增殖和异化,才可称作真正意义上的构式。其中的词汇义己经虚化、泛化。例如:
5) “你这人怎么就能红一阵儿白一阵儿,说狠就狠,翻脸不认人,什么揍的?”(王朔《永失我爱》)
如果我们用同类近义词和反义词替换A、B或量词,构式的整体意义也不会改变。上例中“红、白”可以互换,这说明这些颜色词的意义都不是真正表示人的脸色,而表示“人的心情变化”的构式义,它们已失去了原有的词汇义。再如:
6) “你们也说了不见不散?”(王朔《给我顶住》)
此例“不见不散”字面义是“如果不见,就不离开”,而整个结构的意义是“一定要见”,所以这是个构式。
综上分析,紧缩构式是紧缩结构中符合构式定义、标准的那部分结构,紧缩式与原式意义不同,当它有丰富的构式语义时,才是紧缩构式。
三、 紧缩构式的语块构成
陆丙甫(2008)指出,语块(chunk)是“人类信息处理能力的实际运用单位”[2]。按构式、语块理论,“每个构式都由语块构成,语块是构式的构成单位”[3]。每一个语块都负载构式内部语义配置的一部分,形成语块链。
根据紧缩构式内部实际的语义配置“事件—关联方式—事件”,紧缩构式主要由两个语块构成,并以对称形式出现。其形式框架可码化为:(J1)S1+(J2)S2。其中J代表关联词语,前置标J1、后置标J2能组成成对的关联标记,连接前件S1、后件S2。前标J1加前件S1称为前块,后标J2加后件S2称为后块。紧缩构式通过平行对称的形式来表达对称或不对称的语义,包括:
(一) 呼应对称式
1. 基式:J1—S1—J2—S2
紧缩构式前后件及关联词语成对出现,J1与J2、S1与S2相互照应,构成形式上的呼应对称,形成基础形式。
这种构式在省略原有关联标记,形式对称可能被破坏的情况下,代词、数词、否定词、动词等接替原关联标记充当前后标,以维持结构的对称。如:
7) “你怎会贪心?钱是你辛辛苦苦地去赚的呀!又不偷不抢,全世界的人都不想过苦日子。”(岑凯伦《还你前生缘》)
8) 谁像你那么有钱,爱去哪就去哪。(于晴《红苹果之恋》)
例7)由否定副词“不”充当J1和J2,继续保持形式的对称完整。例8)省去“如果”,由情态动词“爱”充当前标。
前标J1和后标J2有时也可以嵌入S1、S2里,后标一般都在后件主语后,插在后件中间,而不在两主谓结合部。如:
9) 一看到有庆我气就上来了。(余华《活着》)
* 一看到有庆就我气上来了。
后标少数在后件主语前。如:
10) 在他们的葬礼上,他们生前数十年的挚友白发苍苍的范妮拄着拐杖,上前发表了讲话。她一开口就语出惊人——(《作家文摘》1997A)
这里“她”和“语”有领属关系。
2. 变式:S1—S2
在基本形式上,省去显性关联标记,紧缩构式变化生成新的变式“S1—S2”,前后呼应对称。来体会几个例子:
11) 在这块宽绰的私人地盘上,他可以歪着、趴着、盘腿坐着,怎么舒服怎么来。(王朔《看上去很美》)
这是疑问代词前后呼应关联,是下文所说的准标。另外,还有数词对称结构:
12) 守住!只要南京能守半年,敌兵来一阵败一阵,日本就算败了!(老舍《四世同堂》)
(二) 中轴对称式
当紧缩构式没有前标J1,只有后标J2时则J2必须居于中轴位置,其他相互呼应的成分分居两边,构成形式上的对称,即“S1—J2—S2”式,前后件S1、S2以后标J居中为轴,呼应对称。如:
13) 老太太走过来敲门,乖孙啊,小两口吵几句就吵几句了,饭还是要吃的。(腾肖谰《蓝宝石戒指》)
14) 这位先生是真正教书的,已经在云城教过二十多年书,大家争都争不到手。(老舍《牛天赐传》)
紧缩构式不能省略后标J2而同时保留前标J1,否则对称的结构形式会损坏。“J1—S1—S2”式不属于呼应对称或中轴对称式,是不合法、不成立的。如:
* 一来(就)哭。
总之,不管怎么变,紧缩构式总体都包括前后两个语块,J1、S1为前块,J2、S2为后块,具体的可再分为两个、三个或四个部分。
四、 紧缩构式的形式标记类型
紧缩构式形式多样,我们按关联标记的特点,把紧缩构式分成有标、准标、隐标三类。
(一) 有标紧缩构式
紧缩构式虽形式短小,但常有句法形式标记——关联词语显现,以反映其内部的逻辑语义关系,这是语义的标记化,显性连接。
有标紧缩构式是由固定部分和嵌入部分共同构成的框架式结构:常项(框架)、变项(空位)。“虚词由于数量和位置的不同,组成不同的框架,而实词则按照框架的规约嵌入空位[4]”。有标紧缩构式分为两种:
1. 偶标紧缩构式。偶标紧缩构式是关联标记配对使用,组成固定强制关联格式。这是现代汉语中高频率使用、能产性很强的一种典型框式结构。“前后有两个不连贯的词语相互照应、依存,形成一个框架式结构,具有特殊的语法意义和特定的语用功能,如果去除其中一个(主要是后面一个),该结构便会散架”[5]。张谊生(2002)认为,“在意义上,固定部分规定了整个短语的格式义和关系义,可变部分表示了整个短语的具体义和实用义;两者配合互补,相辅相成。”常见偶标有:“没X没Y、不X不Y、非X不Y、越X越Y、V来V去、再X也Y、说(想、爱)X就X、一X就Y、爱V不V、又X又Y”等。如:
15) 当老师的确也挺没劲的,没名没利没成就感,整天就是备课讲课判作业。(《人民日报》1994/第二季度)
16) 韩愈的古文,每以气势胜,铺天盖地而来,逼得你无处可退,非读罢不能释卷,其风格以一个“潮”字了结,可以说是点睛之笔。(《读书》vol-111)
17) 戴高乐将军在内阁会议上高兴地说:“你们爱信不信,反正齐托纳这次得承我的情。”(《作家文摘》1996A)
18) 他一看就是那种肯做肯为一丝不苟的人。(琼瑶《梦的衣裳》)
19) 你说那时候,嘿,无忧无虑,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电视电影《编辑部的故事》)
例15)中“没X没Y”本来是一般并列结构,其内部结构比较松散,前后项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该结构逐渐凝固成为一种框式结构,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语义增殖,出现语义偏移。此固定组合并非简单地表示字面上的意义:对X、Y的否定,而是具有潜在的深层意义:通过否定所列举的“好处”义类中的典型代表事物“名、利”,从而否定整个语义类。所以该结构后面还紧接着出现“没成就感”,其整体意思表示没有任何好处。
偶标紧缩构式优选联项后嵌用法,通常是前置偶标成分成为框架,后置嵌入成分成为变项,只有“V来V去”是前嵌。
2. 单标紧缩构式。此类构式关联词语单用,后项关联词语一般在中间出现,包括副词“就、也、都、又、还”等,在前后项间起一个中介联系项的作用,两个变项分别嵌入单标关联词的前后两端,如“V就V、没有X就没有Y、V1副V1P、A就A在M”等。
单标的紧缩结构意义都没改变,就是字面义。如下面列举的都是紧缩结构:小王喝了一杯又上了一杯。他今年三十岁了还没对象。你等一会儿再出去。
因此,我们选取单标里几种意义独立于字面义之外,不同于字面义的紧缩构式来分析。单标紧缩构式都压缩了前项关联词语。前项连词语义负载相对较轻,因此常省略。单标紧缩构式的整体意义很难从其组成部分得到解释。如:
(1) X就(是)X
此构式一般无主语,前后项同形,前后项间用“就(是)连接。如:
20) 人家说我清高,清高就清高呗,只要自我欣赏,管他别人怎么说呢……哎哎,这幅画真俗。(陆文夫《清高》)
21) 曲强说自己是公安局的,那娘们说:“政治局的也不行,到点了就是到点了,这是制度!”不由分说挂了电话。(王朔《枉然不供》)
(2) A就A在M
此构式M与A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强调的是因,可以变化为“之所以A,是因为M”这种溯因式因果句。如:
22) 中国人早就知道:有些事坏就坏在嘴上。(《读者》合订本)
(3) 没有X就没有Y
此构式前面省略了“如果”,有字面上没有的含义,强调前项。因为构式中间有“就”,“没有”只是第二层次的关联标记,所以我们把它归入单标。如:
23) 是谁对我说过:“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作家文摘》1997D)
(4) V1副V1P
前后两个谓语重复,后项一般表示否定。如:
24) 可是在押送的路上,叔叔突然像发疯一样摆脱押送的人,一头扎到河里,他反绑着的双手动也不能动,连挣扎的气力都没有……(戴厚英《人啊人》)
例24)“动”和“不动”的动作一样,具有相同结果“不动”,强调对立情况下结果的类同性[6],这里“也”是一种不相应类同。
(二) 准标紧缩构式
除去普通关联词语和固定结构的实体手段外,还有一些特殊关系形式也可表示紧缩项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我们称为“准标”。准标是变项分别嵌入成对呼应的疑问代词前后。准标和偶标有相似之处,都是两个关联词语连接。因此我们把准标紧缩构式也看作是框式结构。准标虽然也是成对的,却没有偶标的句法位置、搭配形式固定。它随机性大,替换较灵活。构成准标式的常用语法手段有:
1. 重复
(1) 疑问代词复用
构式前后由一对嵌进构式的相同疑问代词“谁、什么、哪里、哪儿、怎样、多少、怎么”等前后呼应关联,构成连锁关系的关联构式。第一个疑问代词任指、虚指,第二个定指,后一个代词随前一个变化而变化。如:
25) “什么漂亮穿什么。”他说。她又成了他班子里的角儿,他很高兴。(老舍《鼓书艺人》)
26) 沉草蒙住眼睛听见爹说,“把米仓都给你,要多少给多少。”(苏童《罂粟之家》)
27) “都别动!冤有头,债有主,不动没关系,谁动打死谁!”(冯志《敌后武工队》)
(2) 数量词复用
<1>A一量B一量
28) 胡亦叫着,也哭起来。接着打起逆嗝,跑进卫生间,开始呕吐,吐一阵哭一阵。(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2>一量A一量B
29) 二嘎:我这就去,等我先说完了!妈,刚打这儿过去,扛着小红旗子,跟一节红一节白的长杆子,还有象照像匣子的那么个玩艺儿。(老舍《龙须沟》)
<3>一A一B
30) “什么意思,还不明白?”齐女士把上身探向前,头一点一冲地大声说,“我——爱上你啦!”(王朔《我是你爸爸》)
2. 对举
刘丹青(1982)指出对举和语序、重叠、虚词一样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对举格式指的就是“两个字数相等或相近、结构相同、语义相反相成的语句”[7]。紧缩构式的对举都属内部对举。对称的节律与语义有提升构式合法度的作用。对举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形成了整齐的固定格式,有的已凝固为熟语。如:
31) 那你最好采取分散投资的方法来降低风险,即使有不测风云,也会“东方不亮西方亮”,不至于“全军覆没”。(应用文《股市基本分析知识》)
对举和准标中的数量词复用等有交叉。我们看:
32) 几个彪形大汉每人手拿一根绳子走上比赛台,同时动手将选手们翻倒,骑在身上左一道右一道地捆起来。(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
(三)隐标紧缩构式
省略压缩关联词语,前后两个语块直接凝合联结在一起,标记完全消失,只凭借意合方式,通过语义关系和语序表示其内部的结构关系。隐标状态下,受内在潜性语法支配,是隐性零式连接,关联标记是“隐形”的,构式隐含有潜在的逻辑关系。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隐标构式有其他代偿功能出现,使得紧缩构式关系很明确,关联词语可以省略或完全不必要,将高可及标记替换为低可及标记。隐标记都对应有标记形式,压缩后的句法结构有对应的句法结构支持,证明相应的隐标组合是隐含。关联词语以零形式出现,既避免了句法意义的关联形式倾向,也满足了紧缩逻辑关系的具体化要求,这大概是句法和语义双重作用下的最恰当选择。隐标分两种情况:
1. 一般形式
33) 又一想:不认不认吧,看这来头儿,认他也没有什么好处。(刘流《烈火金刚》)
上例虽然隐去了关联标记,但其中语气词“吧”起到关联标记的代偿作用。
2. 固定形式
如谚语、格言等习惯性用语,意义凝固:
34) 张俊臣原来沉默地吸着烟,这时也露出笑容,跟着说:“对!对!对!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雪克《战斗的青春》)
下面我们对老舍《骆驼祥子》《茶馆》,王朔《过把瘾就死》《永失我爱》等作品中的紧缩构式各形式标记类型出现比例进行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各类紧缩构式出现比例分布
以上统计表明:偶标在语料中出现最多,占66.7%;其次为准标,占20.4%;再次为单标,占9.4%;隐标最少,只有11例,都是习语构式,占3.5%。
五、 小 结
文章从构式语法视角提出、界定了“紧缩构式”这一概念,并对紧缩构式的语块构成、形式标记类型等相关句法结构形式进行了描写、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紧缩构式不同于紧缩结构,两者有深层语义上的差异。紧缩构式由两个语块构成,呈对称分布,可分为有标、准标、隐标三类。有标类由常项(框架)和变项(空位)两部分组成,分为偶标和单标两种。构成准标紧缩构式的常用语法手段有重复和对举。隐标类分两种:一般形式和固定形式。
[1]GOLDBERG A E.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M].吴海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
[2]陆丙甫.语序类型学理论与汉语句法研究[M]// 沈阳,冯胜利.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41-256.
[3]苏丹洁.构式理论、语块理论和语法教学[M]//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届全国语言语块教学与研究研讨会论文.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4]李振中.试论现代汉语框式结构[J].甘肃社会科学,2008(5):188-189.
[5]邵敬敏.“连A也/都B”框式结构及其框式化特点[J].语言科学,2008(4):352-358.
[6]王霞.动词重现话题化紧缩句“V也VP”[J].北方论丛,2008(5):68-71.
[7]张国宪.论对举格式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