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媒体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双重影响

2014-09-12周家旺金梦玉

新闻世界 2014年8期
关键词:民主政治新媒体

周家旺 金梦玉

【摘 要】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既给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和风险。如何更好地发挥新媒体在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正面作用,避免由于“数字鸿沟”等特点造成的不良影响,是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 民主政治 雙重影响

互联网络的发展带来了两种值得研究的现象:社会网络化和网络社会化。在对于社会影响的深度与广度上,博客、微博、微信以及社交网站等新媒体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体,新媒体因其庞大的受众参与、便捷的沟通方式、丰富的交流载体,在成为信息传播重要平台的同时,也成为了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活跃的载体,并扮演着双重角色。

一、新媒体对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新媒体具有网络的去中心化特性,同时在传播内容和形式上也有着碎片化的特点,这些特性使得新媒体打破了传统的一元传播模式,推动了舆情民意向多元决策模式的方向发展。“网络社会使得社会权力分散化,分权、民主、多元决策成为网络时代民主的题中之义。在这种扁平化趋势下,享有权力、民主的人也是同方向增长的,分权越发展,享有民主权利的人也就越来越多。”①从参与和变革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新媒体对民主政治建设表现出以下积极影响:

1、新媒体拓宽了人们的政治参与渠道

对民主政治建设而言,保证人民足够的政治参与是关键所在。传统媒体盛行时期,人们的表达渠道并不畅通,因此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方式都十分有限。新媒体则凭借其独有的优势,成为人们政治参与的一种优良渠道。

如:一些法案的出台,先将意见稿通过新媒体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公共节假日的安排制定,也通过新媒体广泛征求民意。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人们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并且这种广泛的政治参与也反过来促进了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产生了良性互动。

2、新媒体提升了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

新媒体丰富多样的政治参与形式,便捷迅速的参与途径,在提升民众政治参与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其政治参与意识。

新媒体时代,人们开始学习使用新媒体向社会传递来自“草根”的意见,更多的政治参与直接带来了人们“主人翁”意识的增强。开放的新媒体无疑为民众的政治参与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进一步提升了其政治参与的意愿。

3、新媒体汇总舆情促进改革

随着人们政治参与途径的扩宽和政治参与意识的提升,舆情民意在社会政治中逐渐凸显出重要性。新媒体正逐渐成为汇集舆情民意的公共空间,人们怀着极大的责任感和热情,通过多样便捷的形式参与到社会政治生活中来,表达心声,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以孙志刚事件为例,新媒体在此事件的传播和讨论中,显示了其巨大的公共话语力量,并且反思社会的不足、政策的漏洞和相关部门的失职等等,直接导致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正式公布,以及原《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止。

4、新媒体推动政府行政变革

对于政府来说,新媒体最初是作为新型宣传工具使用的。但是新媒体很快突破了单纯宣传工具的定位,并推动政府对其应用的方式按照“单向不定向——单向定向—双向互动—媒体反作用增强”的阶段性变动。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行政公开、服务社会的政治理念不断增长,民众也由被动的行政相对向主动的政治参与者的角色转换。②

新媒体同样发挥着媒体“监督政府”的作用,而且这种监督由于具有了新媒体特性,使其更加便捷和广泛。近来广受关注和热议的“微博反腐”正是其生动写照。同时,新媒体促进了民众的政治参与,政府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适应着社会的发展,变革着自己的职能,更多地放权于民。“小政府,大社会”成为一种呼唤,也逐渐成为一种现实。

二、新媒体对于民主政治建设的负面影响

我们在欣喜于新媒体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这背后隐藏的非理性、浮躁等不良现象。

1、数字鸿沟阻碍公民更广泛的政治参与

数字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通俗来讲,数字鸿沟就是在信息的获取和传播上能力和水平的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对于中国这样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问题显著,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状况来说,其负面影响尤其突出。

较低的社会阶层或弱势群体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在信息传播中天然地处于劣势地位,导致他们在民主政治的进程中民主参与的程度、能力和意识处于弱者地位,继而使其群体利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数字鸿沟产生马太效应,使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信息贫困者被阻挡在网络民主的大门之外,利益诉求无法得到表达,信息穷人与信息富人之间的权益差距越来越大。③新媒体本身为人们的政治参与拓宽了渠道,但是社会群体意愿并未因此而完全得以表达,甚至可能由于媒介受众的偏向性而受到压抑和制约。

2、无序的网络环境可能降低人们的政治参与意愿

新媒体的匿名性、自由性等特点使得人们以此为载体的政治参与也存在相同的特点。新媒体环境中,几乎所有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见,较少受到审查和把关。海量的数字信息使得这种把关和监控变得愈加艰难的同时,也给广大民众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进行良莠信息甄别加大了难度。

因此,新媒体信息传播中,虚假信息的泛滥常常使得人们无所适从。更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或团体,故意在网络上发布不实信息,引发社会恐慌或动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不仅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更容易引发人们彼此间的猜疑和不信任,失去民主政治的参与意愿和信心。

3、警惕“媒介审判”等的“多数人的暴政”

新媒体是舆情民意的汇集平台,但并不能因此就认定新媒体上所有的意见表达都应该得到实施。鉴于新媒体在民主政治的进程中愈发强大的威力,以及“数字鸿沟”带来的民意基础窄化等隐忧,更应该审慎、理性对待新媒体环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是多数人的暴政;二是“街头政治”——动辄闹上街头,游行示威或暴力破坏;三是“文革”式的“网络大字报”。④除此以外,诸如“李某某案”中出现的“媒介审判”现象也应该引起媒体的深思和关注。当人们凭借新媒体平台,通过舆论的力量干涉了司法的公正,这种行为对于民主政治的伤害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如何加强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身处新媒体环境中,民主政治建设呈现出新气象、新面貌、新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需要面对的挑战和风險。新媒体是社会和科技进步的结果,是发展的潮流和方向,但不能因噎废食。因此,正视问题以早定良策,当为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选择。

1、国家层面:善用新媒体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1)积极发展新媒体,保障民众言论自由。随着科技进步,新媒体的形式会进一步丰富,功能也会进一步加强。政府在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充分意识到新媒体的作用,给新媒体的发展以较大的空间和宽松的环境,同时注意合理引导,防范方向性的错误。

政府还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性,进一步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这也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只有民众的言论畅通无阻,舆情民意才能真实地被反映出来,才能更大程度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利用新媒体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民主政治建设越深入,公民对于政府信息公开的需求就越高。在国计民生方面,作为政府机构,理当接受人民的监督,阳光、透明地进行政府信息公开。而在新媒体时代,合理利用新媒体,能够有效快捷地实现政府信息公开。这既是政府增强服务意识的表现,也是公民更好实行民主政治参与的方式和途径。

(3)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政策咨询方面的作用。国家各项政策的制定实施,要想都经过全民讨论和协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注重发挥新媒体在政策咨询、社会评估等方面的作用就显得尤为必要。新媒体可以较迅捷、广泛地反映舆情民意,形成较大程度上的社会共识,从而利于国家政策的实施和执行。

发挥新媒体在政策咨询方面的作用,关键在于健全舆情民意收集与反馈机制,构建社会讨论平台。制度化、常态化、系统化,方能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

(4)注意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民主政治的建设应该最大范围地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而“数字鸿沟”现象的出现,使得弱势群体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而且这种弱势群体被侵害的现象愈发隐蔽和不易察觉。因此,需要政府和国家建立相应的应对体系,采取合理的弥补措施,让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保障,这才符合公平正义的民主政治要求。

2、民众层面:提升新媒体素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1)提升民众的新媒体素养。所谓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的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面对新媒体,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正确、有效地使用以促进其民主政治参与。因此,需要不断提升民众的新媒体媒介素养,也就是要理解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和规律,学会利用新媒体进行更准确的意见表达,更好地对新媒体中潮水一般的信息进行甄别和判断,善于利用新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等等。

(2)更多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新媒体中,个人可能出现情绪化等非理性现象,而且纷繁复杂的个人意见难以形成合力,反而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不利于民主政治建设。

因此,新媒体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应用要走向专业化、组织化的方向。更多建设社会组织,探索社会非盈利组织的发展,并发挥其化解矛盾、自我纠正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减少政府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

【本文是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微博客传播形态与影响机制研究》(2011SJD)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①聂德民,《网络舆论与社会引导》 [D].上海大学,2009

②刘阳,《从宣传工具到政策指针——新媒体政治功能发展及政府应对》[J].《兵团党校学报》,2012(2)

③李晓红,《新媒体:民主政治发展的双刃剑》[J].《湖北社会科学》,2012(9)

④胡正荣,《权利表达与协商民主:辨析新媒体时代的公民网络社会参与》 [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

(作者:周家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2013级新闻学研究生;金梦玉,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民主政治新媒体
反腐支出单列是一招好棋
西方民主出了什么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经验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我国公民参与行政的当前不足及对策建议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政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