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机制研究

2014-09-12王玮

新闻世界 2014年8期
关键词:居家养老社会组织

王玮

【摘 要】本文以南京市鼓楼区居家养老服务网为背景,以辖区内社会组织心贴心养老服务中心为对象,对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心贴心通过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两种渠道实现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参与,这种参与机制下,社会组织弥补了政府和市场职能的空缺,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果,受到老人们的欢迎。

【关键词】社会组织 居家养老 参与方式

鼓楼区是南京市人口集中、商贸发达的主城区之一,辖七个街道,六十五个社区,根据南京市人口普查报告,该区是老龄化相当严重的地区。积极的养老服务举措、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全社会的共治既是应对老龄化趋势严重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该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该区社会组织心贴心养老服务中心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为例,阐述其参与的机制。

一、 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南京市鼓楼区心贴心养老服务中心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案例,透视其作为一个典型的社会组织参与到公共服务当中的运行机制,便于调查对象、或是和本文调查对象同属一种机制的其他社会组织反观自身欠缺之处,有效地改进使组织得以更好的发展,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也为当前在我国发展得并不完善的社会组织提供理论参考。

2、概念界定

社会组织:即非政府组织,国内也称为民间组织、中介组织,由于它既不是政府组织,也不是企业经济组织,所以又被称为第三部门,简称NGO。

居家养老: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

3、研究对象

本文所调查研究的对象是登记注册在南京市鼓楼区民政局下的一个民办非企业组织——心贴心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于1998年,于2003年正式加入到鼓楼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的构建当中,是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典型代表。

4、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是实证研究中的个案研究法。实际调查的过程当中,采用了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前期搜集资料数百篇,完成访谈11个。(见表1)

二、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机制

统计数据显示,鼓楼区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0多万人,占全区人口比率约16%,其中空巢、独居、高龄、困难老人占老年人口的近50%。为了解决养老难、养老贵的问题,鼓楼区政府决定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心贴心养老服务中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顺势而入,进入到鼓楼区的居家养老服务领域。

1、参与养老服务的方式

鼓楼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网是由政府购买或补贴、社会组织运作、老人受惠的创新型社区养老模式。心贴心养老服务中心作为唯一被授权的社会组织,以承接项目的方式参与该网的运作。

社会组织和政府是服务网中的两个重要主体,心贴心养老服务中心的参与可以分为竞争性参与和非竞争性参与两种方式。

(1)非竞争性参与——项目委托。在这部分非竞争性的参与中,整个服务被塑造成一个项目的形式,鼓楼区政府是购买方(即项目发包方),通过年度财政预算,每年投入一定的经费,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心贴心”作为项目的承办方,组织一支专业护理团队为符合困难条件的老人(名单由政府提供给机构)提供免费服务(对于老人来说免费,实际费用由政府支付),为自行購买的老人提供低偿服务(因每小时服务仅为10元,远远低于一般劳动行业所得,属于福利性质)。

(2)竞争性参与——公益创投项目。近些年来,鼓楼区政府民政部门在社会养老服务方面出台新举措,即大力推广公益创投项目,在众多社会组织当中公开招标,每个项目着眼点可大可小(由于还处在试水阶段,大多为几万元的小项目),根据工程量大小设定一定额度的资金,分配给中标组织去具体开展实施。“心贴心”多年从事居家养老服务,丰富的专业知识、经验和强大的品牌公信使其在和区其他社会组织的角逐中非常有竞争力,拿下了不少项目的运作资格。

2、提供养老服务的方式

心贴心养老服务中心作为一个多年提供养老服务的专业社会组织,根据鼓楼区老人的实际需求,结合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为老人们提供形式多样、种类齐全的服务。

(1)按照服务费用划分。上门服务是居家养老服务网的主要工作形式,按照每次服务所收取的费用划分,“心贴心”所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可分为无偿的和低偿的两种类型。

(2)按照服务形式划分。上门提供服务是居家养老服务网的主要工作形式,但除此之外,“心贴心”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还提供多种形式、种类齐全的服务,可分为托养服务、援助服务、紧急求助服务、膳食服务、精神关爱、老年大学和助老职业培训六大类。

3、养老服务的评估机制

科学的监督评估机制是确保项目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心贴心养老服务中心所参与的居家养老服务各个项目受到一系列监督评估机制的检测和制约。

鼓楼区政府的做法是建立具体的区、街道、社区居委会三级评估网络,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居家养老服务网”进行前期需求、中期实施、后期效果的系列评估。

4、参与养老服务的效果

自心贴心养老服务中心2003年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以来,鼓楼区从未发生过老年人非正常死亡或去世多日无人知晓的事件,众多孤寡、独居、空巢、困难老人在服务网络的覆盖下享受到了生活照料。

(1)老人得到实惠,项目满意度较高。最初老人们对服务人员的上门是十分排斥的,凭借长期不懈的坚持和优质专业的服务,老人们感受到便利和实惠,逐渐接纳了这样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项目实施之后,政府、第三方机构包括“心贴心”自身组织过多次针对老人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均显示老人对“心贴心”提供的各项服务满意的占绝大多数。目前居家养老直接受益的老人近1600人,间接受益的家庭约7000户。

(2)分担社区压力,获得认可。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心贴心养老服务中心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参与曾经受到过基层组织——街道和社区的怀疑、基层工作人员的抵触,认为他们在和社区“抢饭碗”。“心贴心”秉持着为老人诚心服务的理念,积极和社区配合,以实际行动向社区表明态度。看到“心贴心”在养老工作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感到担子轻了,态度也由原来的“怀疑”变成“大力支持”。

(3)弥补政府职能的不足。鼓楼区老年人口数量大、需求层次广,养老压力非常沉重。在原本的需求和供给难以得到平衡的状况下,鼓楼区政府首创性地通过项目委托的方式购买心贴心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打开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渠道,改变了这种固有局面。民政部门的管理人员对“心贴心”有很高的评价。

(4)带动区域内下岗职工再就业。心贴心养老服务中心所招募的服务团队,其成员绝大多数都是鼓楼区四五十岁左右的下岗女职工,这部分群体往往是支撑一个家庭的核心力量,却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再就业难度很大。“心贴心”于是将她们招募进组织中来,由下属的协和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进行统一的专业培训,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并得到相应的报酬。

(5)完善区域内共治框架。在“心贴心”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当中,我们明确感受到了社会组织的参与给公共事业管理带来的新的活力。这种新生能量的注入,推动着新型社会管理模式的建立。社会组织通过动员社会力量、召集志愿者等方式,有效地积聚人力、物力,在政府和市场之外发挥促进社会福利、平等互惠的作用,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社会共治框架。

三、问题与思考

心贴心养老服务中心参与鼓楼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运作模式为区域内老人和其家庭带来了丰厚的实惠,但是在笔者的走访调查中,也发现这种机制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组织发展、影响服务层次提升,现提出和大家共同探讨。

1、服务购买方的问题

居家养老服务的购买方——鼓楼区政府没有出台一套制度化的购买政策。目前的情况看来享受鼓楼区政府专项财政补贴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只有“心贴心”一家,其参与方式是非竞争性的,且接受的评估机制并不完善。

除此之外,机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对照现行的法律法规,“心貼心”服务的项目不符合任何非应税项目,不能享受减免税费的优惠政策。社会组织享受各项政策优惠的制度,看上去很完善,实则漏洞很大,机构自成立以来一直被当做一般营利性企业看待,税收名目一项都没少。且政府针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购买资金常常不及时到位,这时为了工作能够维持下去,只有组织自己先贴钱做。

有鉴于此,政府方面当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对社会组织进行政策引导,加快制度建设,支持真正有生命力的社会组织出现,鼓励不同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投标。并且购买资金应及时快速到位,给予社会组织的政策优惠应落到实处。

2、服务提供方的问题

心贴心养老服务中心在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当中,面临很大的经营压力。一方面由于上文所提到的不能享受各项福利政策,另一方面政府补贴的标准偏低,常常不得不挪动机构养老的收入用以填补运营亏空。

没有组织竞争的现状导致“心贴心”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实际垄断地位,造成鼓楼区的养老市场中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和固定程序,缺少共同认同的行业规范。后果就是机制运行的效率低下,工作改进的动力不足。

因此,笔者建议服务的生产者——即心贴心养老服务中心应当力图向一个更加专业、更加高效的社会组织发展,增强竞争意识,制定严格系统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同时,应当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强融合社区各种资源的能力,包括吸纳企业和个人的捐赠,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与层次。□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研究生)

责编:刘冰石

猜你喜欢

居家养老社会组织
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居家养老调查与对策研究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困境探究
构建政府、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试析金华市社区养老问题
试析金华市社区养老问题
论社会组织在安置帮教工作中的功能定位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总体方向与具体路径
“互联网+”时代养老政策探究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社会组织有效参与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