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初中数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4-09-09刘水华
刘水华
摘 要:多媒体具有交互性强、可控性好的特点,不仅可以令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科学素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本文就多媒体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问题进行浅显的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多媒体 课堂教学 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1
1 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优越性
第一,可通过多媒体的声像效果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多媒体具有声光、色形、音响等效果,可以将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生动、逼真,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大门,将他们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到新课程、新知识的学习当中。
第二,多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提高教学效率。由于多媒体具有强大的交互性,教师可以在互动的过程中自由调整、控制学习进程,还可以对重点、难点加以巩固性练习,将抽象转化为具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科学素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以往的“教”逐渐转向以学生“学、求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感知的优势,激发学生的猜想、联想的创造性思维,并在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1]
2 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有效途径
第一,加强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初中学生的心理还处于对新鲜事物的探究期,因此,教师在选择多媒体数学教学课件时,一定要侧重于生动性。这样可以通过多媒体的生动、逼真的动态演示与静态的画面来有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认知,并使其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实践能力的目的。
第二,通过多媒体完成知识点的教学。通常,教师在传统数学教学中直接给出一个教学结论时,由于讲解和板书过程中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往往存在着许多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或是概念。此时,教师可利用动态的多媒体课件,将一些教学结论加以动态的演示,使之更加直观、明了,从而也促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认知中,对抽象的知识了解得更加直观、深刻。[2]
第三,通过课堂的交互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往往都是一对一的交互行为,很难达到广泛性。而利用多媒体中,教师可利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成题组训练课件。而在机房的训练过程中,当学生选择正确答案之后,则在窗口立即弹出一段激励性的文字,如“你答对了,真聪明!”“你真棒,再接再励!”等。学生们在给出正确的答案之后,看到不同的激励的文字,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也自然提高。如果学生回答错误,可以提示他们“再想一想!”“想想别的方法”等,如果三次尝试都失败了,教师则可以给予解题步骤的提示设计。这样一来,那些没有给出正确答案的学生也会在提示下,提升其学习兴趣,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3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运用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切忌盲目追求直观效应,过于分散学生注意力。教师在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时,避免做得过分花哨,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喧宾夺主,而对多媒体教学产生干扰。[3]
其次,切忌侧重演示效果。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应避免过于侧重演示过程,而忽略了对数学方法、基础知识的传授,从而导致学生只会模仿做题,丧失了自主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4 结语
数学教师通过多媒体的较好的互动性、直观性、交互性、可控性来将数学中的概念以及各种几何图形的变换过程等抽象问题加以直观化、简单化,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更直接的操作示范,让学生在各种感官的认知中深刻理解其中的概念与变化,并在学习实践之中全面提升其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常红雁.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07).
[2]庞静.谈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1(23).
[3]刘锡凤.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