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真的发现了吗?

2014-09-09钱荣春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编写者括号苏教版

钱荣春

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句提示语:“你有什么发现?”教材的编写者是想通过教材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但是在教学时,许多教师总是把这一类题目放在与其他题目同等地位去处理,很少引导学生研讨所做的题目并说出自己的发现。

下面就针对两位教师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5页第7题的教学进行分析,以找出这一类数学题的教学策略。

例:算一算、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1)180-36-44;180-(36+44)。

(2)159-(59+37);159-59-37。

【教学片断一】

师:解答这一道题目之后,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1:我发现每一组中的两道计算题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生2:我发现两组题目中,有一个没有括号,另一个有括号。

生3:我发现36+44=80。

生4:我发现用下面的计算方法计算比较简单。

……

从发言情况来看,学生确实发现了一些数学的东西,表面上看教师是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权,让学生自由发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师生的互动交流,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发现进行引导,造成了学生的发现都是一些浅层次的东西,这偏离了教材编写者编写这类题目的初衷。

【教学片断二】

师:通过自己解答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每一组的两个题目计算结果是相同的。

师:那你看看每一组的两个题目都有什么特征?

生1:我发现每一组中的两道题目的数字都是一样的,就是运算符号不一样。为什么它们的结果却相同呢?

师:我们先来看一看“180-36-44”与“180-(36+44)”这两道题,第二道题是如何由第一道题演变而来的?

生2:它是把后面的两个数先加起来,然后再减的,但结果是一样的。

师:为什么连续减两个数,就可以把后面的两个数相加,然后再减它们的和?

生3:比如我拿180元去买衣服,上衣用去36元,裤子用去44元,问我身上还剩多少元钱?我可以拿180元先减去上衣的36元,然后再减去裤子的44元,就求出身上还剩多少元。我还可以先求出上衣与裤子一共花去多少元钱,然后再拿180元来减。所以结果是一样的。

师:真了不起,你能够通过实例来证明为什么两道题目的答案是一样的。

生4:我发现每一组题目中如果按照第一个的计算顺序来解答比较麻烦,比如”180-36-44”,我得列两道竖式才能算出来,而变成”180-(36+44)”,我口算就可以算出得数了,因为36+44正好等于80。

师:完全正确,你的观察是非常仔细的。在演变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生4:如果括号前面是减号的,那么加上括号或者去掉括号时,括号里的加号就要变成减号,而减号就要变成加号。你看”180-36-44”变成”180-(36+44)”时,本来是“减44”的,但是因为放到了括号里面先计算,就得变成“加44”,而“159-(59+37)”变成“159-59-37”时,本来是“加37”的,去掉括号后就得变成“减37”。

师:对,这一点非常关键,我们要记牢了,否则计算时就会出错。

……

通过上面的教学片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道题目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学生一步步发现了题目的核心内容,圆满地完成了教材中提示语的教学。

对以上两个教学片断进行分析与比较,笔者认为在教学“你有什么发现”这一类内容时,要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研究教材内容,挖掘知识联结点。苏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编排体现了知识的逻辑层次,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往往一个内容在多册教材中都会有所反映,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分析与比较、探究与归纳,得出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与数学思想。比如该文的例题其实就是让学生了解一下减法的运算性质,这也正是这一册需要学生了解的内容,因为这一部分内容比较难,所以放在了高年级来完成。因此,教师要先研究教材,把握好教材的编排体系,找出这些知识的前后联结点,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学生学习后面的知识奠定基础。

其次,精心备课,预设知识的拓展点。在研究好教材的编排体系之后,教师就要精心备课,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与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相应的教学预设。像教学片断一,就是由于教师没有预设一些问题,任由学生随便发言,才造成许多无效的发现。而教学片断二中当学生回答“我发现每一组中的两道计算题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时,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预设的几个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有价值的发现中来。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围绕着教师的提问而展开,避免了一些无效的言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减法的运算性质。

(责编金铃)

endprint

猜你喜欢

编写者括号苏教版
括号填数
我曾丢失过半个括号
“入”与“人”
漏写括号闹出的笑话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苏教版化学必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