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4-09-09劳尔宁
劳尔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的知觉就会清晰而明确,思维就会精细而敏锐,记忆就会深刻而持久。反之则会抑制学生的学习活动,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教师首先要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就学生兴趣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以教学设计激发兴趣
(一)让教学永远有新鲜感
新鲜感是激发兴趣的主要因素,好奇是学生的特点,越是新鲜的东西越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讲课时语言陈旧、内容重复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1.设计多彩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挖掘、设计。教师如果因势利导,发挥主导作用,从课本中貌似枯燥的内容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二者之间架起一座师生互通的桥梁,将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实践证明,教师只要精心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用新、奇、妙的方法吸引学生,就能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知识,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如我在讲法律常识时,经常引用身边案例让学生分析,这样通过案例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取得很好的效果。
2.创设情境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所谓情景教学是指教师充分运用直观形象的具体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设障布疑,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需要。情景教学可分为局部创设、连续创设、整体创设三种形式。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選择最佳形式。把问题情景“故事化”、“生活化”、“活动化,使每位同学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角色,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兴趣,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如编写课堂小剧,由学生担任演员和旁白。整个教学过程气氛热烈,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3.利用多种手段
新的教具、新的挂图、新的演示及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都能增添课堂的新鲜感。特别电脑课件能再现声形、图文并茂,提取、使用教学资料灵活方便。若能恰当利用它并与信息系统中的语言、行为、符号、情感立体交叉排列、优化组合,协同作用于活动教学中,便可创设出能够刺激学生精神的活动情境,这种活动情境最易于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这种积极的心理体验能迅速形成求知欲望,在强烈的求知欲望的推动下,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到教学活动上,自觉运用多种器官——视觉、听觉、触觉、思维等,同时主动调动智力因素——感觉、知觉、语言、记忆、想象、思维。
除了采用新的讲法、情境教学,以及利用电脑课件教学增强教学的新鲜感、激发兴趣外,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让教学具有新鲜感。如提问旧课变换个角度,不简单重复前面讲的内容,这样可以使每堂课都讲出新内容,讲课中举的事例、出的习题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选择最具有新意的材料,也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复习课将知识重新编排,分析综合,找出规律。形成系统,旧知识便会以新的面貌焕发光彩,从而提高学生兴趣。
(二)让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让教材美起来
教材应该是美的,有的教材不够美,所以学生学起来没有兴趣,但更多的是教师对教材的美缺少发现、挖掘、展示、欣赏,埋没了教材的美。物理既有因高度的抽象、严密的推理展现的强烈的逻辑美,又有高雅的古典美和很强的实用美。这种美需要教师的教育、引导才能使学生认识、领略、欣赏。教师只要能充分展现教材的美,便能激发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
2.让教学活动美起来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不止有教材美,教师的讲课也能显示出一种教学艺术美,能有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语言应该是美的,用的教具、挂图、课件也应该是美的,教师本人也应该注意仪表、风度,体现教师应有的美好形象。一个教师应该使各种教学因素尽善尽美,并且把这些教学因素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教学艺术美。有了这种教学艺术美,就必定能激发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兴趣。
二、以师生互动关系支持兴趣
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师生情感的相互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真诚期望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一般来说,只要教师充分信任学生能提高学习成绩,学生便会满怀信心地克服困难,最后使教师的期望变为现实。学生遭受挫折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种消极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潜能,极大地影响学习兴趣。只有教师的期望和信任才能解除他们精神上的束缚,使学生的潜力和热情释放出来。这样学生的兴趣才能保持,学习成绩才能逐步提高。
三、以竞争激励方式提高兴趣
常见到这种情况:平时学习兴趣一般的学生,参加某种竞赛的时候,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这就是竞争机制在学习中起了作用。学生想在竞争中超过别人,夺取胜利的热情激发起学习兴趣。利用这种竞争机制,班级之间的竞赛和小组之间的竞赛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以学用结合强化兴趣
学习有用是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的根本,只有当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的作用,才能培养起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动摇的强烈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在现实的基础上,结合学生需要,引导他们认识学习的作用,提高学习兴趣。其次,要通过细致、深入的工作,学生的认识向更高层次发展,帮助学生满足各人需要,而在更深远的意义上认识学习的作用。如果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是发展自己、建设祖国的需要时,学生便能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持久的兴趣。他们就会不满足于好分数、好成绩,而主动、自觉地追求真知识、掌握真本领,形成越学兴趣越高、成绩越好的良性循环状态。再次教师要注意联系实际,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参观、访问、座谈、实习等多种活动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在学校学习的东西确实是将来实际应用不可缺少的,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在更坚实的基础之上。只有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自验证当前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学习兴趣才能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