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职高专瑜伽课程的设计分析
2014-09-09李文娟
李文娟
摘 要: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专业开设方面进行了很大调整,融入了多个创新型教学项目,瑜伽课程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在多元化教学发展道路上的高职院校,其教学优势不仅体现在实践能力上,还体现在趣味教学上,因为没有高等教育教学任务重,所以高职院校在选择专业课程设置上有很大的自由空间。本文结合高职高专瑜伽课程的发展动向,深度解析其设计内容。
关键词: 高职高专 瑜伽課程 设计分析
瑜伽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意为:“一致”、“结合”、“和谐”,瑜伽运动有助于修身养性,使人的意念集中,改变心理、生理、精神、思想等状态,让人身心合一,实现精神共鸣。
1.高职高专瑜伽课程发展现状
教育改革对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影响极大,从教学项目设置到教学模式改革,从教学内容创新改革到教育体系优化升级,特征鲜明、教育优势明显、教学内容广受学生欢迎,正在以强劲的发展态势席卷高职高专院校。瑜伽作为一项轻柔静态运动,深受高职院校学生,尤其是女学生的喜爱。据统计,在各高职高专院校选修课程中,瑜伽课程的选修率非常高,为76.45%,选修瑜伽课程的女学生比重为96.34%。
瑜伽课程看似是身体训练,训练学生呼吸、身体柔软度,让学生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高职高专在瑜伽课程设置上不仅敢于创新,还能大胆选择实践性教学活动,以充实瑜伽课程教学内容。如学生在瑜伽课程学习中,会习惯静下心思考问题,乐于保持良好的生活心态,愿意参与体育活动,这种生活习惯的转变,可以使学校整体教育水平提高一个等级,形成具有高收益价值的教学项目。目前,瑜伽课程在高职高专学校中的教育地位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
2.瑜伽课程设计
2.1教学内容
瑜伽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知识教学、动作教学、心理教育,这三部分教学内容是层级分明、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
2.1.1理论知识
老师在教授学生瑜伽动作之前,先要讲明动作原理,如基本姿势和手形、体位特征、动作要领等,从养生角度分析每个动作的生理原理和训练优势,让学生有个总体概念。
2.1.2动作教学
老师既可以根据规范的瑜伽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动作,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育心得设计动作。教学初期,瑜伽动作教学应从简到难,要特别注意在教学运动之前,带领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如跑步、拉筋、跳远等。
2.1.3心理教育
除传输学生科学、理论知识与动作之外,课程中还应穿插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内容,因为瑜伽运动自身对人心理影响就很大,所以在训练学生运动技巧时,老师要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将瑜伽运动的精神观念传导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锻炼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思想精神,从而使学生身体与心理保持很好的平衡状态。
2.2瑜伽课堂教学方法
2.2.1讲解示范法
因为瑜伽教学内容抽象、理论性强,所以老师需选择“示范”教学项目,利用演示方法向学生展示直观的动作形态,在做动作时配套讲解动作的呼吸要领、动作要领,这种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除此之外,因为没有进行特殊形体训练的学生,很难完成“复杂类”的基本动作,所以老师应对学习“吃力”的学生给予激励,有针对性地传授他们动作要领,让他们在平和的心态下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动作要领。
2.2.2启发式教学
学生掌握一定瑜伽基础动作之后,老师便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资质,恰当地引入启发式教学,将动作宗旨传教给学生,让学生依照简单动作,自创动作训练。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创作作品”提出意见,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瑜伽运动的精髓,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和自我独立意识。
2.2.3合作学习法
在瑜伽课程中引入合作学习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共同协作环境下完成瑜伽动作,认识到合作、配合、坚持思想的重要性。因为必须由一个或多个学生配合,在合作学习法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学习兴趣很浓厚。
2.3课程考核
高职高专院校在设置瑜伽课程考核内容时,应以考核学生能力、检测学生思想精神状态两大原则为主,综合评定该项教学项目的教育意义和作用。具体内容包括:瑜伽自编操考核、技能考核、小组合作表演、心理素质、体质能力考核测试几大内容。针对瑜伽课程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改变,学校还应当适量改变课程安排,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生理调试能力,选择瑜伽课程和参与课时。
3.结语
由此对高职高专瑜伽课程设计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可知,瑜伽课程在高职教育中发挥重要的教育作用,无论是传统模式的理论性教学,还是现代专业化实践教学,瑜伽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意志、训练学生的运动技能都有积极的作用。总之,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引入瑜伽课程,其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理念都会发生积极改变,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动积极性的专题型课程,其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田继红,张中国.高职院校瑜伽课程的设计与实施[J].辽宁高职学报,2009(01).
[2]龙宇.高职院校瑜伽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2(10).
[3]曲丽萍,崔俊杰.高职院校开设瑜伽课程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基于江苏省部分高职院校的调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3,23(01).
[4]张秀玲.郑州地区高职院校开设瑜伽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3,2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