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0例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2014-09-05陈燕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8期
关键词:表面活性血氧插管

陈燕梅

·临床护理·

80例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陈燕梅

目的 分析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体会。方法 80例进行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新生儿患者, 按照数字排列的方式,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40例, 给予对照组患儿普通的吸氧治疗, 治疗组的患儿选择不同的体位, 通过气管插管注入固尔苏药剂进行治疗, 并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治疗, 两组患儿比较分析得出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与护理是此病治疗的重要前提。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体会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被叫做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一旦有肺透明膜的征象, 其病情危急, 病死率高[1]。本文选取本院新生儿患者80例, 给予对照组患儿普通的吸氧治疗, 治疗组的患儿通过气管插管注入固尔苏药剂进行治疗, 并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2月进行治疗的新生儿患者80例, 其中男47例, 女33例, 患儿体重均在1300~2500 g左右, 平均年龄为(16±0.17)h。所有患儿均无严重的心肝肾脏器的损害, 评估有价值。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进行普通的吸氧, 抗呼吸衰竭的治疗。治疗组患儿应用天然的PS 混悬药剂, 低温避光保存, 在常温下进行使用, 通过气管插管注入固尔苏药剂进行治疗, 最大化的吸收药性, 改善肺部的通气功能, 减轻患儿的缺氧症状。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 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儿疗效的比较[n (%)]

3 护理体会

3.1 用药前护理 肺活性药液需要在2~8℃的温度下保存,使用前需要置于常温下达到37℃才可使用, 临床上急需使用时, 可以放在暖箱中预热, 护士将药液摇匀, 但不可剧烈摇动, 防止气泡的产生, 应用2 ml的生理盐水配置,经气管插管注入治疗[2,3]。

3.2 用药时护理 将患儿取平卧的方式, 维持患儿的氧饱和度在95%左右, 在药液吸入前, 清理干净患儿呼吸道的分泌物, 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更好的在肺内分布吸收。给药过程中需要检测患儿的血氧饱和度, 呼吸、脉搏等, 半小时检测1次血氧分压, 对患儿缺氧改善程度进行评估。

3.2 用药后护理 在用药后对患儿的呼吸节率、三凹征、面色发绀现象、皮肤颜色、血氧饱合度等进行及时的观察与分析, 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的测得值, 根据病情每6小时做1次血气分析[3-5]。同时需要护理人员及时指导拍片发现患儿是否有合并肺出血现象的发生。

4 小结

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缺乏将会导致呼吸窘迫症的发生, 通常的表现特征是肺泡壁上有嗜伊红透明膜与肺不张。在使用固尔苏药剂前后需要注意观察呼吸运动、血氧饱和度、呼吸道分泌物及皮肤颜色, 在用药前需要备好氧气、吸痰和气管插管装置等, 以便发生异常及时进行抢救。防止患儿感冒的发生, 随时监测体温的变化情况, 加强呼吸道护理, 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营养支持治疗也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重要环节。

[1] 王春香.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临床肺科杂志, 2009, 14(8):1106.

[2] 卓志强, 王瑞泉.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30):55-56.

[3] 朱冬卉, 付志萍.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5例临床分析.当代医学, 2 010, 16(3):53-54.

[4] 蔡伟良, 陈兰, 李光霞.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 15(12):113-115.

[5] 高明榕, 李向芝, 陈仙, 等.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呼气末正压联合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9): 804-805.

Nursing experience of pulmonary surfactant in the treatment of 80 cases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CHEN Yan-mei.
Ward of Newborn, Dongguan Taiping People’s Hospital, Dongguan 5230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treatment and nursing experience of applying pulmonary surfactant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Methods A total of 80 newborns with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ccording to the digital arrangement wa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nd each group contained 4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oxygen therapy,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curosurf drug treatment through trachea intubation injection by different postures.The curativ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Clinically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nursing are

2014-07-07]

523000 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新生儿室

猜你喜欢

表面活性血氧插管
改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法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影响
表面活性类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奶牛子宫角和卵巢子宫静脉插管方法的研究》图版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