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42例疗效分析

2014-09-05宋锡欣崔云峰程凯敏张凌燕庞亚楠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8期
关键词:胰岛肝功能胰岛素

宋锡欣 崔云峰 程凯敏 张凌燕 庞亚楠

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42例疗效分析

宋锡欣 崔云峰 程凯敏 张凌燕 庞亚楠

目的 探讨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初期用胰岛素(诺和灵30R)强化治疗, 序贯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对T2DM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84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2例,观察组先用胰岛素强化治疗, 使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达标后改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对照组初始即口服降糖药治疗, 疗程12个月。统计两组治疗前、血糖达标时和治疗后12个月这3个时间节点的FPG、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功能、肾功能。结果 血糖达标时间:观察组(15.3±1.2)d, 对照组 (22.3±2.7)d,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2 hPG、HbA1c: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T2DM患者初期用胰岛素强化治疗, 可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使受损的胰岛β细胞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 稳定血糖效果好。

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

2型糖尿病(T2DM)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 发病率高, 并发症危害极大, 需要长期用药, 故要求药物疗效肯定, 副作用小, 价格低。本研究对初发T2DM高血糖患者用胰岛素强化治疗, 待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PG)达标后改用口服降糖药继续治疗, 与一直口服药物的患者进行疗效和成本的对比分析, 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4年5月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1]T2DM住院和门诊初治患者84例, 男45例, 女39例, 平均年龄(58±4)岁, 糖尿病史<6个月, BMI(23±2), 排除糖尿病各种严重并发症、严重感染、严重肝肾疾患及心功能不全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病程等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在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前提下, 应用诺和灵30R(Novolin 30R, 含30%中性胰岛素和70%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混悬液, 德国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生产, 低温保存, 有效期内使用), 2次/ d, 于餐时或餐前15~20 min皮下注射, 早上用当日总量的2/3, 晚上用当日总量的1/3。初期用强生稳豪血糖仪每日于三餐前、后及睡前共7次测量血糖以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使3.6≤ FPG≤6.1~7.8 mmol/L, 2 hPG<7.8~11.1 mmol/L。当日胰岛素用量<0.3 U/kg后改用口服药物治疗, 以后每周测1次FPG、2 hPG, 每3个月测1次HbA1c、肝功能、肾功能。对照组:初始即口服1~2种药物控制血糖, 效果不佳时增到2~3种药物。口服药种类: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河北爱尔海泰制药限公司), 格列齐特缓释片(北京万生药业), 伏格列波糖分散片(江苏晨牌药业有限公司), 盐酸吡格列酮片(石药集团远大制药有限公司)。两组观察时间均为12个月。统计两组治疗前、血糖达标时、治疗后12个月这3个时间节点的FPG、2 hPG、HbAlc、肝功能、肾功能。

1.3 实验室检查 HbAlc测定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肝功能、肾功能采用日立公司7170A型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项检查应注意的事项均向患者说明, 确保在同样环境、同等条件下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测定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控制达标时间 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是(15.3±1.2)d, 对照组是(22.3±2.7)d,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疗效比较 FPG 、2 hPG、HbAlc, 治疗前2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达标时FPG 、2 hPG与治疗前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前三项指标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达标时和治疗后12个月血糖等指标比较( x-±s)

2.3 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 观察组发生低血糖反应25例, 有7例胃肠不适, 6例下肢水肿, 6例肝功能轻度异常, 3例心悸;对照组发生低血糖反应7例, 有16例胃肠不适, 5例肝功能轻度异常, 5例发热反应, 3例下肢水肿, 6例皮肤瘙痒。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及调整药物品种、剂量后能坚持继续用药。未发现心力衰竭, 严重肝功能、肾功能损害, 血尿和骨质疏松等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目前对T2DM的治疗模式是首先采用非药物治疗, 再在此基础上加用1~3种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最后过渡到胰岛素治疗[1]。常用药物有双胍类(如二甲双胍), 通过肝细胞膜G蛋白恢复胰岛素对腺苷环化酶的抑制, 减少糖异生及肝糖输出, 促进无氧酵解, 增加骨骼肌等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抑制或延缓胃肠道葡萄糖吸收, 改善糖代谢;磺脲类(如格列齐特), 能刺激胰岛素分泌, 但不利于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伏格列波糖),能竞争性抑制小肠黏膜刷状缘上的a-葡萄糖苷酶活性,使淀粉、麦芽糖、蔗糖等多糖和双糖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减慢, 从而减缓对葡萄糖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噻唑烷二酮类(如吡格列酮), 是胰岛素增敏剂, 为高选择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剂的γ型受体(PPARγ)的激动剂,能激活脂肪、骨骼肌和肝脏等对胰岛素所作用组织的PPAR核受体, 从而调节胰岛素应答基因的转录、控制血糖的生成、转动和利用[2]。

胰岛β细胞的演变是一个自然过程, 其功能在相当程度上是可以恢复或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功能相对稳定, 部分患者在患病初期, 经胰岛素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胰岛素用量减少甚至可以停止胰岛素治疗,此种现象称为“密月”缓解, 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葡萄糖毒性有关[3]。对新诊断FPG较高的T2DM患者予以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能明显改善糖毒性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损害, 受损的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恢复, 并可能有利于患者长期的血糖控制[4,5]。早期应用胰岛素能减轻高糖毒性对胰岛β细胞分泌的抑制、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使胰岛β细胞得到充分休息, 从而使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增加[6]。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T2DM患者短期持续胰岛素治疗具有快速稳定血糖和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这样尽早消除高血糖的毒性, 创造了一个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的有利条件[7]。因此, 部分T2DM患者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以后对口服降糖药仍有良好的反应[8]。

本研究表明:对T2DM患者, 初期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序贯口服药物治疗, 可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使受损的胰岛β细胞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 稳定血糖效果好。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T2DM防治指南(2010年版).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1:15-35.

[2] 宋锡欣, 夏淑敏, 庞亚楠, 等.联合用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中国医药防治指南, 2014, 9(3):94.

[3] 葛均波, 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737.

[4] Ryan EA, Imes S, Wallace C.Short-tern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in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Diabetes Car, 2004(27):1028-1032.

[5] 张艳霞.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衰的临床观察.医药论坛杂志, 2013, 34(7):45.

[6] 于学满, 赵晓娟, 王璐.胰岛素治疗与胰岛β细胞休息的相关研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5, 25(4):313.

[7] 谢艳红, 莫朝晖, 金萍, 等.初诊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

467000 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安装处医院内科

猜你喜欢

胰岛肝功能胰岛素
临床胰岛制备研究进展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受损
餐前门冬胰岛素联合睡前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非编码RNA在胰岛发育和胰岛功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