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过程教学”法处理弹簧类问题
2014-09-04张其凤
张其凤
与弹簧有关的问题,是高考考查的一个热点。因为,弹簧涉及力学、简谐运动、功和能关系、动量等问题。弹簧类问题历来是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之一,这大约是因为与弹簧本身这种特殊的东西有关系,它的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形变不可突变。我们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细化弹簧作用的过程,形象地说,就是将整个作用过程进行“过程”处理,将主要的细节充分展示出来,最终落实到受什么样的力和做什么样的运动上。
下面以一竖直的弹簧模型为母题实例,分别分析了物体受力,运动情况,做功与能量转化,以及振动等“过程教学”。正确解答近年来福建高考命题中弹簧类题型。
一、实例“过程教学”分析
例1.小球自A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设此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以内,那么在小球压缩弹簧的过程中,试求:
(1)物体受力情况?物体的加速度呢?速度如何变化?
(2)请粗略画出小球从开始下落到最低点时的v-t图像。
(3)能量如何转化(提示整个过程分成三个过程)?
(4)试分析小球在最低点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关系。
分析:本题是一个多过程问题,过程虽多,但每个过程的界限都是很清晰的。
(1)最高点A点,静止下落,速度为零,受重力作用,加速度为g;
第一个过程,从A下落到B,自由落体运动,受重力作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过程。
原长点B点,小球刚接触弹簧;
第二个过程,从B下落到O,受重力和弹簧弹力共同作用,但弹力小于重力,作变加速度直线运动;重力势能继续减小,动能继续增加,弹性势能也增加。
平衡点O点,速度最大点,但弹力等于重力,加速度为零;动能最大。
第三个过程,从O下落到C,受重力和弹簧弹力共同作用,但弹力大于重力,作变加速度直线运动;重力势能在减小,动能开始减小,弹性势能继续增加。
最低点C点,速度为零,受重力和弹簧弹力共同作用,但弹力大于重力;弹性势能最大。
3.在B点,设小球运动加速度为g,等于重力加速度,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关于平衡位置O的对称点B'点加速度也应为g值。而最低点C应比B'点加速度更大。
二、近年来福建高考命题中弹簧类题型
例2(2010).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分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和传感器的应用,重点在于考查考生对图像的理解。图像具有形象快捷的特点,考生应深入理解图像的含义并具备应用能力。破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电场中斜面上的弹簧类问题。涉及匀变速直线运动、运用动能定理处理变力功问题、最大速度问题和运动过程分析。破题原则:运用“过程分析”法,将甲图中标出弹簧问题的各特殊点及过程,最高点A、原长点B、平衡点O、最低点C,如左图所示。
例4(2014).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斜面固定不动。质量不同、形状相同的两物块分别置于两弹簧上端。现用外力作用在物块上,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若撤去外力后,两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弹出并离开弹簧,则从撤去外力到物块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两物块( )
A.最大速度相同
B.最大加速度相同
C.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同
D.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不同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弹簧功能关系,即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与守恒,因弹簧弹力是变力,求变力做功问题首先想到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定律,同样分析弹簧物理量(势能)的变化及过程时,只要运用“过程教学”法分析,注意把握原长位置、平衡位置、最低位置和最高位置特殊点,把这个过程分析清楚之后,其余的问题就好解决了。依据题设可知,初始状态弹性势能相同。在上冲至最高点的过程中: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因为质量不同,所以C选项正确。endprint
与弹簧有关的问题,是高考考查的一个热点。因为,弹簧涉及力学、简谐运动、功和能关系、动量等问题。弹簧类问题历来是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之一,这大约是因为与弹簧本身这种特殊的东西有关系,它的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形变不可突变。我们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细化弹簧作用的过程,形象地说,就是将整个作用过程进行“过程”处理,将主要的细节充分展示出来,最终落实到受什么样的力和做什么样的运动上。
下面以一竖直的弹簧模型为母题实例,分别分析了物体受力,运动情况,做功与能量转化,以及振动等“过程教学”。正确解答近年来福建高考命题中弹簧类题型。
一、实例“过程教学”分析
例1.小球自A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设此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以内,那么在小球压缩弹簧的过程中,试求:
(1)物体受力情况?物体的加速度呢?速度如何变化?
(2)请粗略画出小球从开始下落到最低点时的v-t图像。
(3)能量如何转化(提示整个过程分成三个过程)?
(4)试分析小球在最低点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关系。
分析:本题是一个多过程问题,过程虽多,但每个过程的界限都是很清晰的。
(1)最高点A点,静止下落,速度为零,受重力作用,加速度为g;
第一个过程,从A下落到B,自由落体运动,受重力作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过程。
原长点B点,小球刚接触弹簧;
第二个过程,从B下落到O,受重力和弹簧弹力共同作用,但弹力小于重力,作变加速度直线运动;重力势能继续减小,动能继续增加,弹性势能也增加。
平衡点O点,速度最大点,但弹力等于重力,加速度为零;动能最大。
第三个过程,从O下落到C,受重力和弹簧弹力共同作用,但弹力大于重力,作变加速度直线运动;重力势能在减小,动能开始减小,弹性势能继续增加。
最低点C点,速度为零,受重力和弹簧弹力共同作用,但弹力大于重力;弹性势能最大。
3.在B点,设小球运动加速度为g,等于重力加速度,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关于平衡位置O的对称点B'点加速度也应为g值。而最低点C应比B'点加速度更大。
二、近年来福建高考命题中弹簧类题型
例2(2010).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分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和传感器的应用,重点在于考查考生对图像的理解。图像具有形象快捷的特点,考生应深入理解图像的含义并具备应用能力。破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电场中斜面上的弹簧类问题。涉及匀变速直线运动、运用动能定理处理变力功问题、最大速度问题和运动过程分析。破题原则:运用“过程分析”法,将甲图中标出弹簧问题的各特殊点及过程,最高点A、原长点B、平衡点O、最低点C,如左图所示。
例4(2014).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斜面固定不动。质量不同、形状相同的两物块分别置于两弹簧上端。现用外力作用在物块上,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若撤去外力后,两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弹出并离开弹簧,则从撤去外力到物块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两物块( )
A.最大速度相同
B.最大加速度相同
C.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同
D.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不同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弹簧功能关系,即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与守恒,因弹簧弹力是变力,求变力做功问题首先想到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定律,同样分析弹簧物理量(势能)的变化及过程时,只要运用“过程教学”法分析,注意把握原长位置、平衡位置、最低位置和最高位置特殊点,把这个过程分析清楚之后,其余的问题就好解决了。依据题设可知,初始状态弹性势能相同。在上冲至最高点的过程中: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因为质量不同,所以C选项正确。endprint
与弹簧有关的问题,是高考考查的一个热点。因为,弹簧涉及力学、简谐运动、功和能关系、动量等问题。弹簧类问题历来是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之一,这大约是因为与弹簧本身这种特殊的东西有关系,它的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形变不可突变。我们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细化弹簧作用的过程,形象地说,就是将整个作用过程进行“过程”处理,将主要的细节充分展示出来,最终落实到受什么样的力和做什么样的运动上。
下面以一竖直的弹簧模型为母题实例,分别分析了物体受力,运动情况,做功与能量转化,以及振动等“过程教学”。正确解答近年来福建高考命题中弹簧类题型。
一、实例“过程教学”分析
例1.小球自A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设此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以内,那么在小球压缩弹簧的过程中,试求:
(1)物体受力情况?物体的加速度呢?速度如何变化?
(2)请粗略画出小球从开始下落到最低点时的v-t图像。
(3)能量如何转化(提示整个过程分成三个过程)?
(4)试分析小球在最低点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关系。
分析:本题是一个多过程问题,过程虽多,但每个过程的界限都是很清晰的。
(1)最高点A点,静止下落,速度为零,受重力作用,加速度为g;
第一个过程,从A下落到B,自由落体运动,受重力作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过程。
原长点B点,小球刚接触弹簧;
第二个过程,从B下落到O,受重力和弹簧弹力共同作用,但弹力小于重力,作变加速度直线运动;重力势能继续减小,动能继续增加,弹性势能也增加。
平衡点O点,速度最大点,但弹力等于重力,加速度为零;动能最大。
第三个过程,从O下落到C,受重力和弹簧弹力共同作用,但弹力大于重力,作变加速度直线运动;重力势能在减小,动能开始减小,弹性势能继续增加。
最低点C点,速度为零,受重力和弹簧弹力共同作用,但弹力大于重力;弹性势能最大。
3.在B点,设小球运动加速度为g,等于重力加速度,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关于平衡位置O的对称点B'点加速度也应为g值。而最低点C应比B'点加速度更大。
二、近年来福建高考命题中弹簧类题型
例2(2010).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分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和传感器的应用,重点在于考查考生对图像的理解。图像具有形象快捷的特点,考生应深入理解图像的含义并具备应用能力。破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电场中斜面上的弹簧类问题。涉及匀变速直线运动、运用动能定理处理变力功问题、最大速度问题和运动过程分析。破题原则:运用“过程分析”法,将甲图中标出弹簧问题的各特殊点及过程,最高点A、原长点B、平衡点O、最低点C,如左图所示。
例4(2014).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斜面固定不动。质量不同、形状相同的两物块分别置于两弹簧上端。现用外力作用在物块上,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若撤去外力后,两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弹出并离开弹簧,则从撤去外力到物块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两物块( )
A.最大速度相同
B.最大加速度相同
C.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同
D.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不同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弹簧功能关系,即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与守恒,因弹簧弹力是变力,求变力做功问题首先想到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定律,同样分析弹簧物理量(势能)的变化及过程时,只要运用“过程教学”法分析,注意把握原长位置、平衡位置、最低位置和最高位置特殊点,把这个过程分析清楚之后,其余的问题就好解决了。依据题设可知,初始状态弹性势能相同。在上冲至最高点的过程中: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因为质量不同,所以C选项正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