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4-09-04陆庭
陆庭
摘 要: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是《三角恒等变换》第一节内容,也是最重要的一节内容。它是前面三角函数知识的延续,又是推导正弦和(差)角公式、正切和(差)角公式及倍角公式的基础。
关键词: 角 余弦 数学 教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一数学必修4(苏教版)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第一节的内容,重点放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和证明上,其次是利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
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函数及向量的有关知识,从而为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联系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本章我们将使用这些工具探讨三角函数值的运算。本节内容不仅是推导正弦和(差)角公式、正切和(差)角公式及倍角公式的基础,对于三角变换,三角恒等式的证明,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等三角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且其推导过程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及证明”,用到的工具有“单位圆中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坐标表示”,都属于基础知识,内容简单,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在向量法证明的过程中,向量夹角的范围是[0,π],与两角差α-β的范围不一致,学生对角的范围说明不清,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设计思想
教学理念: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学原则: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小组合作共性的融合。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师生互动。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用向量法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过程,掌握两角和(差)的余弦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表现形式,经历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过程,并能独立利用余弦的差角公式推出余弦的和角公式,理解化归思想在三角变换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和感受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感悟事物之间普遍联系和转化的关系。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及证明。
难点:引入向量法证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及两角差范围的说明。
六、教学程序设计1.情境创设,课上展示。
课前探究:
课上展示: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课前所得到的结果吧。
设计意图:课前以问题串的形式给学生指明研究方向。问题层层递进,从特殊到一般,使学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坡度性。既让学生容易上手,又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慢慢深入与提高。
主要目的:让学生自主发现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表达形式。
通过课上展示,学生把课下研究出来的成果与全班同学共享,产生共鸣,为进一步研究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做好准备,同时增强表达能力及自信心。
2.合作探究,小组展示。
探究一: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
问题4:问题2中我们所得到的结论对于任意角还成立吗?你能证明吗?
问题5:观察我们得到结论的形式,你能联想到什么呢?
探究二:两角和的余弦公式的推导
问题6:你能根据差角的余弦公式推导出和角的余弦公式吗?
问题7:比较差角的余弦公式与和角的余弦公式,它们在结构上有何异同点?
通过小组展示,各个小组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迸出火花,得到新的灵感与智慧。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与小组合作的能力。
3.巩固知识,例题讲解。
例1: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证明下列诱导公式:
例3:化简cos100°cos40°+sin80°sin40°
设计意图:教师对各小组展示内容做适当点评,并且对“向量法证明的优点”,“向量法证明过程的完善”,“向量法中向量夹角与两角差的范围的统一”做简要讲解。
例1,例2都是公式的直接应用。例1让学生体会诱导公式将余弦的和差角公式推导出正弦的和差角公式,为下节课埋下伏笔。例2中根据cos15°的值求sin15°的值,tan15°的值的过程都是为推导正弦和差公式,正切和差公式做铺垫。
变式将例2中具体的角变成抽象的角,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公式求解。在由sinα的值求cosα的值或由cosβ的值求sinβ的值时,要注意根据角的范围确定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例3:是公式的逆用,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对公式结构再认识。
4.提升总结,巩固练习。
提升总结:针对上面的3个例题,谈谈你学到了什么?
(2)利用两角和差的余弦公式求值时,应注意观察、分析题设和公式的结构特点,从整体上把握公式,灵活的运用公式。
(3)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角的范围,确定三角函数值的符号,以防增根、漏根。
设计意图:主要以学生总结为主,老师做适当点评及补充。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为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创设中利用三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前提前熟悉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是什么”,“我能得到哪些结论”,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但是
但是如果给出图像,则又会限制数学优秀的学生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这对矛盾是由学生的差异所决定的。教师在课堂上应指导、启发学生,注意教学的示范性,明确解题的规范性,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跨越。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法带动教法,为高效课堂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