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市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4-09-04曹旭平

关键词:苏州市苏州服务业

曹旭平,汪 浩

(1. 常熟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2. 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9)

苏州市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问题与对策研究

曹旭平1,汪 浩2

(1. 常熟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2. 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9)

通过分析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发现苏州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内生能力与品牌塑造能力不高、产业融合度及高端性偏低、人力资源与创新要素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创新要素向本土经济转移、强化产业品牌体系构建及金融支持、制定“绿色一票否决”标准等相应的对策措施。

现代产业体系;苏州;自主创新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建立“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目前,国内学者对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进行了研究探索,但并未形成统一认识[1-4]。本文认为现代产业体系是指在特定背景条件下构建的,适应特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具有高附加值、特色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性、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征的动态产业系统[5-6]。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一直是我国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苏州是长三角重要的开放型城市,2011年GDP已达10 716 亿,居全国同类城市第六名。虽然近年来苏州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诸多成绩,但其产业体系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和风险。以产业结构比合理度为例,国际上库兹涅兹权威标准模式认为:人均GDP达到1 000 美元时,三次产业结构比较协调的比例为11.7∶48.4∶39.9。2011年苏州市人均GDP已超1.5万美元,但当年苏州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55.6∶42.7,表明苏州市第一、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地区GDP中的比重仍然偏低。此外,外资加工制造业也是苏州产业体系中的主力军,消耗了大量的土地、能源资源,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对本土经济也产生了挤压效应。在当前欧债危机向纵深演变、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低碳贸易壁垒盛行和国内各类资源要素价格上涨等一系列新挑战因素不断涌现的背景下,构建苏州现代产业体系也变得十分迫切。

本文所构建的现代产业体系就是在苏州制造业长期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国内产业发展与环境资源矛盾加剧等背景下提出的,增强特殊竞争优势和坚持可持续发展性是该体系的核心特征。其中特殊竞争优势主要是指苏州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不可能做到所有产业都具有绝对竞争优势,而是构建彰显地区特色、拥有在国内或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的现代产业体系;可持续发展性是指苏州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要考虑到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保证子孙后代能持续分享现代产业体系的效益。

一、苏州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必要性与作用

(一)发展低碳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主要是针对地区现行产业发展中的问题而进行的改革,它是一个具有低碳、资源节约、科技创新、高端等理念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做到产业产出“数量”和“质量”均达到或领先于世界水平。苏州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在全国领先,但其外向型制造业总量偏大,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远高于江苏省平均水平,但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如今苏州产业发展面临资源瓶颈、污染等问题的严峻挑战,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需求尤为迫切。

(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改变国际分工格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以苏州为代表的沿海开放型经济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外贸易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推动力之一。当前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位于产业链高端,掌握着全球大部分的核心知识与创新技术(高级要素),而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高碳性、污染性产业却加快向新兴工业化经济体转移。以“苏州制造”为代表的中国产业整体上在国际分工中则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对发达国家的出口依赖严重。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至今仍在演变中,欧美等国市场需求下滑、国内外初级产品价格波动加大等问题严重影响苏州经济增速,这也是加快苏州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重要动因。研究表明,苏州现行产业体系与发达国家产业形成了垂直型分工模式,低水平要素禀赋的“苏州制造”获取的贸易利益远低于发达国家,而水平型分工模式有利于提高苏州的贸易利益。因此,苏州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目标之一是通过创新发展壮大苏州新兴和特色产业,掌握更多的高端人才、高新技术、新信息技术等高级要素,改变苏州现有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格局,实现垂直型分工向水平型分工的转移。

(三)合理化产业结构,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

以苏州为代表的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在工业化进程中,更多地关注了制造业的发展,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及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现代产业体系强调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以保证产业体系的效能最优。目前无论是“中国制造”还是“苏州制造”,均存在劳动密集型企业比例偏高的问题。近年来以苏州为代表的制造业相继出现了“用工荒”、“资金链断裂”等现象,而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更注重知识创新及其在各类产业中比重的合理调整。从发达国家的产业演进规律来看,产业结构呈逐步“软化”之势,高端化产业结构中的服务业占GDP比重基本上都高于70%。苏州所处国情不同于其他国家,其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也不能完全照搬他国指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是成正比的,现代服务业越发达的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就越高。苏州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其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迫切程度也相对更高。

此外,随着苏州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追求时尚和个性”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这给高技术含量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带来发展机遇。因此,苏州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另一目标是满足日益变化的多样化、个性化市场需求,真正地提高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而不是一味地追求GDP指标。

二、苏州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冲突

随着苏州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苏州地区的土地、水、能源等资源供需矛盾突出。2011年末苏州市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为0.035公顷,远低于联合国的警戒标准(0.053 3 公顷)。此外,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工业、生活和农田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除水质型缺水外,苏州水资源总量也出现短缺。目前苏州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年平均资源总量约30多亿立方米,而进入21世纪以来苏州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需求量就已超50亿立方米,可见苏州本地水资源供需矛盾极为突出。此外苏州还是个自然能源资源贫乏的地区,其所需的原煤和原油资源全部依赖外地。

(二)产业内生性发展能力不足

1.外资、台资经济本土根植性不强。苏州在构建开放型经济系统过程中,没有及时建立与内源性经济相互补充的产业结构,而是把更多精力花在了引资环节。这种植入式企业或产业没能与当地经济融为一体,因而产业转移的成本并不高,产业转移比较容易发生。以苏州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业为例,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完成地区工业总产值的34.42%,其中外资、台资总产值占比超80%。虽然多数企业30%以上原料采购已实现本地化,但这些本地供应商主要还是外企或台企,本土企业较难进入该产业链。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外企或台企除制造环节在苏州完成外,其余的关键元件、市场、核心技术和营销等环节多在外地,这对本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将大大降低。

2.本土经济实力不强,产业内生性发展能力不足。苏州外资经济比重偏高,对本土经济发展空间也产生了一定的压制。以产业增加值最大的工业为例,2011年苏州市外商与港澳台企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9 124.11 亿元,占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7.79%,而本土经济的比重仅为1/3。此外由于外资、台资享受了土地、税收、政府其他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措施,而相关资源的有限性,挤压了本土经济可享受的资源和发展空间。

(三)人才资源和创新投入不足

1.高级人才资源缺乏。据2011年苏州统计年鉴显示:苏州每万人中中专以上在校生数量仅列江苏省第八名。以苏州现代产业信息化为例,目前,无论是苏州政府部门还是企事业单位,都缺乏高层次、复合型的信息化人才。虽然在苏州市外资、台资企业中不乏高层次信息化人才,但苏州市内资企业非常缺乏高层次信息化人才,尤其缺乏能将信息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的管理人员。此外,苏州市本地科研机构的信息化研究能力较弱,缺乏信息化专业研究机构,专门从事信息化研究的科研人才很少。

2.科技投入、发明专利授权量与GDP规模反差较大。2011年苏州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为2.24%,落后于南京(2.91%)、无锡(2.58%)和常州(2.35%),与上海和深圳等城市差距更大。苏州企业R&D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在全省地级市中仅列第六名,这与其GDP在全省龙头地位不相称[7]。2011年苏州与国内主要城市发明专利授权量情况如表1所示。

表12011年苏州与国内其他主要城市发明专利授权量情况

城市专利授权量/件GDP/万亿元亿元GDP授权量/件北京158801 600 99深圳118261 101 08上海91601 950 47杭州45090 700 64南京34570 610 57广州31461 240 25西安27380 380 72武汉25850 650 40天津25281 130 22苏州24861 050 24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数据整理。

2011年苏州市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 486 件,居国内城市(不含直辖市)排名的第七名。2011年苏州GDP总量达1.05万亿元,高于杭州、南京、武汉、西安等省会城市,但其每亿元GDP发明专利授权量却仅为0.24件,远低于杭州(0.64件)、南京(0.57件)、武汉(0.40件)和西安(0.72件),表明苏州发明专利授权量与其GDP总量的地位不相匹配。

(四)品牌塑造能力低和低端加工贸易比重偏高

1.品牌塑造能力低,名企业家偏少。“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二流的企业卖品牌,三流的企业卖产品,四流的企业卖苦力。”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苏州的企业大多还是属于三流和四流的企业。与国内另一城市青岛相比,苏州缺乏内生性高端产品品牌和名企业家。企业家就是品牌,例如一提到青岛,就会自然联想到张瑞敏的海尔集团、李瑞荣的青岛啤酒、周厚健的海信集团、鲁群生的澳柯玛、汪海的青岛双星等具有代表性的大品牌和名企业家,而苏州则缺少非常响亮的国内企业家与其相联系。苏州品牌塑造能力偏低的另一主因是外资、台资对民族品牌产生的挤出效应,随着外资、台资导向型的“苏州制造”逐渐占据主导产业,苏州内生性的民族品牌却相继消失。

2.“苏州制造”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环节。苏州制造仍处在世界产业链的低端,即使产品本身是个高科技产品,但在苏州生产的环节也是低附加值。以苏州富士康工厂为例,苹果公司拥有产品设计、研发、品牌和市场等环节的高额利润,而中国代工厂仅能获得较少加工费。此外,作为苏州开放型经济主推动力的加工贸易主要为进料加工形式,其产品生产过程的重要机器设备、模具、加工主料和关键零部件大多依赖于进口,这种“两头在外”的模式也是“苏州制造”增值率偏低的一大主因。

(五)高端服务业发展不尽人意

虽然近年来苏州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逐年上升,2011年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的42.75%,但高端服务业比重偏低的现象仍值得关注。分析2011年苏州市第三产业GDP构成情况可知,在苏州第三产业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最大的是批发零售业,所占比例为32.22%,而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业等累计占比高达44.90%,再加上住宿、餐饮等相关传统服务业,苏州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占了约一半比重。除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3.82%外,其余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比4.57%)等为代表的新型、高端服务业比重偏低。

(六)产业融合发展有待提高

1.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度不高。近十年来,苏州第二产业发展的重工业化趋势明显,逐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交通运输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业、纺织和化工为主的制造业体系。但苏州快速发展的重工业并未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步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度仍然偏低。服务业中批发零售、房地产等传统产业比重仍然太高,而能代表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以苏州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例,多数苏州企业信息化运用主要停留在获取和发布信息上,而生产过程控制应用较少。调查显示:2011年苏州企业信息化投入资金占销售收入比重低于1%,而国外企业通常为2%~3%。

2.第二产业与金融服务业融合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近年来,苏州以电子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与金融业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但两者的融合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统计显示:2011年苏州市本外币贷款余额1.3万亿,其中6 100 亿用于中小企业,在江苏省排第一,在全国城市中排第九。但目前苏州市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过60万户,有贷款记录的仅有10万户,而真正活跃的贷款户则不到4万户,表明苏州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存在。此外,苏州地区中小企业的平均融资成本,包括银行利率、担保的费率大约在12%左右,而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2011年平均利润率仅在3.5%左右。此外,苏州产业发展还离不开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等资本市场的支持。近年来虽然创投企业数量和规模提升较快,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如本土创投基金规模偏小,创投退出机制不健全、政府扶持资金到位困难等。

三、苏州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面临的外部威胁

(一)周边及中西部城市的竞争压力

当前国内各个城市均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苏州经济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面临着国内同类城市的激励竞争。以长三角经济区为例,除上海外的南京、无锡、宁波和杭州均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其中南京和杭州分别为江苏省和浙江省省会城市。人才、技术、资本和政策等是各城市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核心要素,而这些都属于稀缺资源,哪个城市获取的多,自然就占据了发展的制高点。

此外,伴随着中西部城市大开发的脚步和苏北城市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苏州的部分产业开始向长江以北的城市转移。而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资金也开始向中西部城市转移,对苏州开放型经济形成巨大的竞争和挑战。以苏州电子信息企业为例,近年来苏州仁宝电子和名硕电脑遇到劳动力资源成本上升和招工难的问题,且国内电子产品加工贸易的订单也呈现向西部转移的趋势。目前重庆、成都等西部城市都在打造笔记本电脑的全产业链,吸引外商投资。目前仁宝电子已经在重庆设厂,且其业绩还在不断增加,名硕电脑同样在重庆也有关联企业。

(二)东南亚制造优势日益明显及外资撤离的产业空心化风险

近年来,随着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周边越南、印度、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投资环境和对外政策也出现了重大改变。如越南针对中国对外资企业实行的“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出台了更优惠的“五免七减半”税收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除了政策优惠外,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也远大于苏州,“东南亚制造”对“苏州制造”的替代威胁已经显现。

外资加工制造业是苏州工业的支柱,也促使苏州经济发展模式一度成为国内其他城市的学习榜样。廉价的土地、优惠的税收政策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当初外资进入苏州的主要理由。但近年来苏州外资加工业却开始面临土地资源稀缺、劳动力缺乏、原材料价格和工人工资上涨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困扰着苏州的外资加工业。以苏州经济的样板——工业园区为例,2011年工业园区国内生产总值达1 589.66亿元,相当于苏州GDP的15%。但2011年在一线操作工工资上涨25%情况下,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仍难以满足,许多企业因各类资源成本上涨过快和招工不足等因素而放弃订单,甚至出现企业裁员和倒闭现象。国外资本有追逐利润的天性,当苏州地区营商成本过高时,资本就会发生迁移,经济危机时更是如此,因此苏州产业空心化风险进一步加大。

(三)国际环境恶化与贸易壁垒增多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环境严重恶化,朝鲜核危机、伊朗问题、叙利亚危机、中日韩东盟岛屿之争等一系列危机席卷亚太,世界政治环境也日趋不稳定。国际安全问题对苏州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影响是多方面的,如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可能会导致苏州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强、中国与日韩及东盟国家岛屿之争升级后导致的苏州开放型经济亚洲客户减少、能源受遏制后的风险威胁苏州工业化进程及产业升级、发达国家对华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封锁进一步升级,等等。此外,伴随着“中国制造”席卷全球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以欧美日为首的发达经济体针对我国的贸易壁垒也日趋增多,对以开放型经济为主的苏州及其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带来诸多风险。统计显示:近年来苏州出口产品遭遇各类国际贸易摩擦,年涉案金额已超10亿美元,涉及电子、家具、木地板等多个领域。

四、苏州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具体路径

(一)引导创新要素向本土潜力企业流动,强化自主创新环境建设

苏州各级政府要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具体对策有:引导科研院所与苏州本土潜力企业共建人才培养机构或研发中心,共同承担国家、省级和市级重大科技项目;实施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措施,政府采购时优先购买具有自主创新和自由知识产权的本地产品;加强行业公共技术平台和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力度,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指导与服务支撑;加强财政对科技与人才的投入,提高研发投入GDP占比;建立和完善创新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和服务机制,提高一线人才的各种待遇,坚持人才使用多元化与国际化。

(二)推进核心技术创新与转化,强化产业品牌分级评价及激励机制

苏州要重点做好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积极推动原始创新,提高创新技术和成果的产业化比率,以实现产业技术及产业体系的跨越升级。要继续推广实施“科技镇长团”“教授博士下企业挂职”工程,使之成为一项成熟的、常态化工作。此外,要大力发展技术评估、产权交易、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机构,构建完善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平台。要加快制定苏州现代产业品牌体系发展规划,从产品、企业家、企业、产业和城市5个层面分别制定品牌评价与激励机制,对于获得国家级、省级等不同级别的知名商标和品牌,从项目申报、技术创新培训、产品认证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与重点支持。

(三)强化对现代产业的金融支持,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服务水平

政府主动设立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引导基金,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确保引导基金的稳步增长,并通过税收减免、政府采购等多种措施引导社会资本、风投资本进入苏州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基金。要根据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区域性集聚,引导资源要素向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集中,以产业集群模式发展苏州生产性服务业。要加快苏州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引导各类资本参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改组改造,重点支持分散、弱小、不同所有制生产性服务企业进行重组。

(四)全球配置产业发展所需资源及要素,制定“绿色一票否决”标准

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各类生产要素及资源正在全球范围内洗牌重组,为苏州企业缩短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差距提供了机会,苏州有实力的企业应积极走出去,重点配置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和高级人才、核心技术等“软资源”要素。此外,各级政府要坚决限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和企业,加大对生产型企业、新建项目、在建项目的环境评价力度,制定企业生产“绿色标准”,对于不达标的项目和企业,要制定和采取有力度的惩罚措施,并引导金融机构拒绝向其贷款,实现“绿色一票否决”制度[8]。

五、结语

现代产业体系是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其核心是产业结构的现代化。苏州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一定要处理好其面临的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冲突、产业内生性发展能力不足、人才资源和创新投入仍不足、高端服务业发展不尽如人意、东南亚制造优势日益明显及外资撤离的产业空心化风险、国际环境恶化与贸易壁垒增多等一系列问题与挑战,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与构建苏州现代产业品牌体系这一核心思路,力争实现其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双轮驱动。通过引导创新要素向本土潜力企业流动、强化自主创新环境建设、推进核心技术创新与转化、强化产业品牌分级评价及激励机制、强化对现代产业的金融支持、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服务水平、全球配置产业发展所需资源及要素、制定“绿色一票否决”标准等战略对策的进一步实施,从而构建具有融合化、内生化、高端化、生态化和特色性的区域开放型的苏州现代产业体系。

[1] 唐家龙.经济现代化与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与特征[J].天津经济,2011(5):14-17

[2] 张明哲.现代产业体系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0(1):42-46

[3] 陈建军.关于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考——以杭州为例[J].浙江经济,2008(17):43-45

[4] 刘明宇,芮明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5):57-66

[5] 刘钊.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与特征[J].山东社会科学,2011(5):160-162

[6] 程世勇,李伟群.地方政府引资偏好与产业结构优化[J].经济问题,2007(11):20-24

[7] 戴维,周欣,李海霞.江苏省R&D经费投入及优化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1-25

[8] 曹旭平.苏州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路径思考[J].江南论坛,2013(2):7-9

Researchonthe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EstablishingModernIndustrialSysteminSuzhou

CAO Xu-ping1,WANG Hao2

(1.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shu, 215500, China;2.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169, 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s of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in Suzhou, which is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s restrained, low endogenous capabilities and brand shaping ability not high, low level in industries combination and in high-end ability,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in human resources and inadequate innovation inputs.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set up Suzhou’s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which are to transfer innovation elements to native economy, to enhance industry brand system establishment, to strengthen financial support and set “green one-vote veto” standards.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Suzhou;independent innovation

2014-05-05

江苏省社科研究课题(13SQC-132);苏州市软科学基金项目(SR201230);常熟理工学院校级科研项目(QS1310)

曹旭平(1979-),男,江苏宜兴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国际贸易研究。

F127

A

1673-131X(2014)02-0016-06

刘 鑫)

猜你喜欢

苏州市苏州服务业
苏州市 多措并举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苏州市坚持“三聚焦” 为民服务办实事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实践与思考
苏州十二忆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