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2014-09-04张国栋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聚乙二醇丙型肝炎利巴韦

张国栋

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张国栋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获得EVR者治疗过程中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从而了解有效抗病毒治疗对患者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 μg, 皮下注射, 1次/周联合利巴韦林片900~1200 mg/d, 口服, 疗程48周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者46例, 分析其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CD3+T淋巴细胞在治疗12周时较治疗前下降, 但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其后CD3+T淋巴细胞呈上升趋势, 到治疗48周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过程中CD4+T淋巴细胞、CD4+/CD8+逐渐升高, CD8+T淋巴细胞逐渐下降, 治疗48周与治疗开始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8周疗程结束时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P均>0.05。结论 通过有效抗病毒治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逐渐接近正常水平。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T淋巴细胞亚群

我国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约1%~3%可发展为原发性肝癌[1], 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丙型肝炎的进展与细胞免疫有密切关系。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是目前治疗该病理想方案之一, 有研究证明使用该方案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early virologic response, EVR)者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 SVR)率为74%[2]。作者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8月~2013年6月期间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获得EVR者治疗过程中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以观察抗病毒治疗对此类患者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8月~2013年6月期间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获得EVR者46例, 男17例, 女29例, 年龄20~61岁, 平均(43±14)岁。所有患者均为初治, 符合2004年中国《慢性丙型肝炎防治指南》[1]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排除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癌、合并其他病毒性肝炎、合并严重心脏疾病、合并免疫性疾病、合并精神疾病、合并严重甲状腺疾病者, 并排除对干扰素、利巴韦林或其成分过敏者及酗酒或吸毒者, 所有患者均无高胆红素血症。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案 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派罗欣, 上海罗氏公司)180 μg, 皮下注射, 1次/周联合利巴韦林片900~1200 mg/d, 口服, 疗程48周。

1.2.2 检测 使用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Coulter Epics XL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 试剂使用法国Immunotech公司的CD4-FITC/CD8-PE/CD3-PC5单克隆抗体;OptiLyse C免洗溶血素原液。使用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系统CX5 PRO及其配套试剂检测血生化学指标。使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监测下限5×102IU/ml),试剂盒由上海科华公司供应。

1.2.3 观察指标 观察正常对照组、开始治疗前、治疗12周及48周疗程结束时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对比;治疗12周与48周疗程结束时的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对比。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组间及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治疗开始前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CD8+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D3+T淋巴细胞在治疗12周时较治疗前下降, 但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其后CD3+T淋巴细胞呈上升趋势, 到治疗48周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过程中CD4+T淋巴细胞逐渐上升, CD8+T淋巴细胞逐渐下降, CD4+/CD8+逐渐升高, 以上指标治疗12周与治疗开始前、治疗48周与治疗12周、治疗48周与治疗开始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48周时与对照组相比较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CD8+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上结果显示在治疗过程中, 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逐渐恢复, 到治疗结束时, 已接近正常水平。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治疗过程中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s,%)

表1 治疗过程中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1;与治疗前比较bP<0.05,cP<0.01;与治疗前比较dP<0.01;与治疗12周比较eP<0.01

例数CD3+CD4+CD8+CD4+/CD8+对照组4364.38±6.3545.17±6.0022.11±3.312.09±0.45治疗开始前4663.09±5.9035.87±4.57a31.81±3.94a1.15±0.18a治疗12周4661.83±4.7438.61±3.74b26.39±3.79c1.49±0.24c治疗48周4667.70±4.06de47.01±5.13de23.38±4.50de2.09±0.52de

2.2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在治疗开始后均出现不同程度发热、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候群, 随着治疗时间延长, 上述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 于使用利可君、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后可继续抗病毒治疗;所有患者均出现食欲减退、脱发等症状, 均于对症治疗或解释病情后继续抗病毒治疗。

3 讨论

HCV病毒的直接致病作用和宿主的免疫机制被激活而破坏感染的肝细胞是参与HCV致病过程的两种主要机制。HCV感染可导致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3], 丙型肝炎的慢性化是由多种免疫细胞参与的复杂过程。T淋巴细胞是细胞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CD3+T淋巴细胞可代表T淋巴细胞总数;CD4+T淋巴细胞代表Th/Ti, 具有诱导抑制性T细胞产生和分泌IL-2的功能;CD8+T淋巴细胞代表Ts/Tc, 具有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T淋巴细胞各亚群间的相对稳定是机体发挥正常免疫功能的重要基础,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反映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和免疫调节状态。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药物之一[4]。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 主要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干扰素受体结合诱生多种抗病毒蛋白, 抑制病毒复制;同时干扰素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主要通过I型人类白细胞抗原表达增强和增强免疫细胞活性来杀伤病毒感染细胞而清除病毒[5]。利巴韦林在该方案中主要起协同抗病毒作用。在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利巴韦林联合抗病毒治疗丙型肝炎时, 通常通过观察患者是否获得EVR来判断远期疗效, 获得EVR者获得SVR率最高可达74%[2]。在本研究中, 入组患者均为使用该方案治疗获得EVR者, 在治疗过程中CD3+、CD4+T淋巴细胞呈上升趋势而CD8+T淋巴细胞呈下降趋势, CD4+/ CD8+呈上升趋势, 至48周时, 与治疗开始前相比较P均<0.01, 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而治疗48周疗程结束时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P均>0.05, 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似[6],提示通过有效抗病毒治疗, 慢行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可逐渐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 从而为抗病毒疗程结束后维持SVR提供免疫学基础, 但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4,12(4):194-198.

[2] McHutchison JG, Lawitz EJ, Shiffman ML, et al.Peginterferon alfa-2b or alfa-2a with ribavirin for treatment of hepatitis C infection.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9,361(6):580-593.

[3] 金波,王慧芬,王福生,等.慢性丙型肝炎患者Ⅰ型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及临床意义.传染病信息, 2008, 21(2): 115-118.

[4]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委员会.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09, 3(3):343-352.

[5] Kamal SM, Ismail A, Graham CS, et al.Pegylated interferon alpha therapy in acute hepatitis C: relation to hepatitis C virus-specific T cell response kinetics.Hepatology, 2004,39(6):1721-1731.

[6] 胡敏涛,毛燕群,裴豪,等.聚乙二醇干扰素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1, 21(4): 209- 211.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猜你喜欢

聚乙二醇丙型肝炎利巴韦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利巴韦林 服用之前要三思
聚乙二醇渗透胁迫对苜蓿幼苗营养器官离子含量的影响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甘露醇在结肠镜检查准备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普拉洛芬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