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治疗与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2014-09-04杨青松张颖蒋珂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高压氧脑组织神经功能

杨青松 张颖 蒋珂

早期康复治疗与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杨青松 张颖 蒋珂

目的 对早期康复治疗与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采用高压氧治疗)与参考组(仅早期康复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BI)。结果 治疗前,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改良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参考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改良BI评分均明显优于参考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早期康复治疗同时给予患者有效高压氧治疗, 能够明显促进其神经功能及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早期康复;高压氧;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脑梗死作为缺血性脑卒中, 是由脑组织缺血、血液供应障碍、缺氧等引起的局限性脑软化、脑组织缺血性坏死[1]。临床致残率及致死率极高,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为提高患者肢体及脑组织功能的恢复, 通过早期康复治疗与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作者对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给予早期康复治疗, 早期康复治疗与高压氧联合治疗,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患者入院后均经相应影像诊断, 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 均存在神经功能缺损, 发病时间在7 d内,患者均为首次发病,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 各为45例。观察组:男24例, 女21例, 年龄58~73岁, 平均年龄(58.32±2.14)岁, 参考组患者:男23例, 女22例, 年龄56~74岁, 平均年龄(59.11±3.02)岁,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进行比较。

1.2 排除标准 存在严重的认知障碍患者;合并严重出血及心肺肾功能障碍患者;高压氧禁忌证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立即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剂、抗凝剂及神经营养等常规治疗, 对于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进行控压及控糖治疗, 抗自由基, 脱水降颅压。患者基本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后, 可给予相应的功能锻炼及偏瘫训练, 具体如下:①双手交叉上举训练;②肢体放置并及时帮助其更换体位;③坐起及翻身训练;④平衡站位及平衡坐位训练;⑤进行步行, 在患者体力满意的前提下可进行楼梯练习。所有训练均由本院的专业性医师对患者进行指导, 1次/d, 50 min/次, 每周进行6次训练。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采用空气加压舱, 常规压力控制在0.2 MPa, 升压后维持20 min, 压力稳定后患者戴面罩进行为期1 h的纯吸氧, 每次吸氧为30 min, 中间间隔5 min, 减压20 min, 1次/d, 每周6次, 连续治疗1个月。

1.4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Barthel指数评定(BI)进行观察。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参考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各评分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 具体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4520.65±3.6811.92±4.05参考组4520.71±3.2417.52±2.37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改良BI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改良BI评分比较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4517.68±6.2544.15±8.69参考组4517.91±5.9429.06±7.15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为当今社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 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在所有脑卒中中占据80%左右。脑梗死生理病理机制为在出现脑缺血时, 脑组织同时伴随脑水肿、脑缺氧现象, 脑组织受到影响, 脑有氧代谢障碍引起脑细胞系列性功能改变、病理形态[2]。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 经过积极治疗仍可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肢体瘫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等, 生活质量明显下降[3], 而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 因此通过任何单种药物及治疗手段, 都无法从根本上对这一问题解决, 通过综合手段促进康复成为脑梗死后的重要手段。

早期康复治疗是在脑梗死患者病后及时给予有效的康复训练, 同时给予有效的神经内科治疗, 从而促进脑梗死患者受损功能的恢复, 有效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促进患者康复[4]。国家课题在研究中发现, 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效果与发病后介入时间有着重要作用, 康复介入越早, 其整体疗效及康复情况越良好[5]。综合康复治疗的早期实施, 能够促进病灶周围组织、侧支循环、健侧脑细胞的代偿及重组,从而实现脑组织再次塑造[6]。脑部神经细胞受损具有不可逆转性, 因此在此时进行康复功能训练, 主要依赖与神经系统的代偿功能, 而其功能代偿依赖于再次训练及学习[7]。本次研究中, 在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时, 通过作业治疗与肢体功能训练, 虽患者日常生活技巧、认知水平均有所提高,而脑梗死后早期康复治疗效果仍不能让人满意, 患者术后残疾率仍然较高, 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有着重要作用, 如何更好促进缺血脑组织的再次关注成为临床治疗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脑梗死病理生理机制要求在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时, 需要对脑组织的缺氧缺血进行纠正, 从而有效缓解脑水肿, 促进受损脑组织功能的恢复[8]。高压氧治疗原理是通过物理作用,使得分子氧快速渗透进深层缺血组织中, 从而有效改善组织缺氧现象, 降低脑水肿现象的发生, 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微循环状态进行进一步改善, 对自由基的产生进行抑制;高压氧治疗能够促进脑组织血氧的明显改善, 缺血组织重新得到能量供应, 缺血组织自身修复功能得到恢复, 侧支循环有效建立,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血管再通, 脑梗死面积明显缩小, 缺氧所导致的病情得到有效缓解, 其进展被抑制。崔大明等在对脑梗死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显示高压氧治疗可致脑水肿、梗死面积及自由基所致脑损伤得到明显改善。目前临床关于高压氧治疗的最佳时机尚未明确, 多数临床研究显示, 脑梗死后早期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对于脑组织梗死体积的缩小有着重要作用, 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薛连璧等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 提出在发病后6 h内是最佳治疗时间。本次研究中, 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2 d内进行治疗, 效果显著。然而由于参与研究样本数较小, 因此对于高压氧治疗时机未进行进一步明确分组。

本次研究中, 两组患者发病后立即给予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 结果显示, 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改良BI评分相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 观察组患者上述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 由此可见,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 早期给予有效的康复治疗及高压氧治疗能够促进脑神经功能的恢复,患者生活能力明显提高, 效果显著。

[1] 胡晓峰, 沈亚雯, 陈庆青, 等.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11, 18(2):119-121.

[2] 刘英春.血栓通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11,18(2):123.

[3] 武连华, 高春锦, 葛环, 等.低分子肝素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08,15(1):37-38.

[4] 陆磊, 孙晓江, 张进, 等.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时间窗研究.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7,29(9):618-621.

[5] 崔倩, 张志强.超早期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2,34(5):380-381.

[6] 蒋功达, 陈晓, 段喜森.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55例临床观察.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07,14(4):229.

[7] 关素清.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6,26(8):1126-1127.

[8] 董泽华, 于帮旭, 孙运波, 等.早期康复训练对机械通气的患者的影响.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22(10):1153-1156.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curative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combined hyperbaric oxyge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YANG Qing-song, ZHANG Ying, Jiang K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qiu, Shangqiu 476100, China

Objective To compared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with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 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since December 2011 to December 201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early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ombined 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 ); 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eural function defect scale and modified Barthel index (BI).Results The nerve function defect grade and modified BI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wer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neural function defect scal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 (P<0.05), and modified BI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P<0.05).Conclus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s combined effective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neurologic function,promote the recovery of their daily living and help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Early rehabilitation; Hyperbaric oxyge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Clinical observation

476000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杨青松 E-mail:yangqingsong2518@163.com

猜你喜欢

高压氧脑组织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高压氧治疗外伤性癫痫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