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K6110型数控拉刀磨床检测系统设计

2014-09-04高天友

精密制造与自动化 2014年1期
关键词:齿形自动检测电路

高天友

MK6110型数控拉刀磨床检测系统设计

高天友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针对拉刀刃形的几何轮廓特点,介绍了MK6110型数控拉刀磨床的检测系统、测量机构、数据转换电路以及接触式测头的速度圆跟随算法。设计与研究结果表明,该磨床数控系统的自动检测功能适用于磨削各种圆拉刀、平拉刀、花键拉刀及其他内孔拉刀的刀齿,可以自动完成循环磨削。

数控磨床 拉刀 测头 检测

MK6110数控拉刀磨床系统软件采用汉字提示、工艺卡式对话编程,集编程加工于一体。在扩展功能菜单中加入了参数设置、PLC和故障诊断等,方便用户对机床的设置和调整。该数控系统具有自动检测功能、适用于刃磨各种圆拉刀、平拉刀、花键拉刀及其他内孔拉刀(螺旋槽拉刀除外)的前角、后角和齿背。操作者可根据被刃磨拉刀的不同要求输入相应参数,磨床就能自动完成循环磨削。

1 拉削表面的几何轮廓

拉刀是由许多尺寸逐渐增大的刀齿所组成的一种切削刀具。拉刀在拉力或推力的作用下沿其轴线作直线运动时,其刀齿便一个接一个地在被加工工件上切下一层薄薄的金属,从而使工件获得一定形状、尺寸、精度和光洁度的内孔或外表面。由于拉削加工余量大、生产效率高,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机械加工场合。常见的拉削表面(截形或外形)如图1所示。

图1 拉削表面的几何轮廓

2 拉刀检测系统方案

拉刀在切削时的主要磨损发生在齿尖刃带部,如图2所示。拉刀齿形刃带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但每一次修磨都会使刃带减小,刃带的长度也就决定了拉刀的寿命。如果每次修磨使刃带的修磨量尽可能地少,就会使刃带的修磨次数增加,相应地就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这对于价格昂贵的拉刀来说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检测系统应该分别从、两个方向对拉刀刃带进行数据采集,然后综合进行数据处理,如图3所示。

图2 拉刀的齿形磨损形式

图3 拉刀检测系统框图

3 测头的结构设计

采用合适的测头和测量策略对拉刀的齿形进行自动检测,进而实现其数控修磨加工。因而在设计测头时要根据拉刀刃形的几何轮廓(如图4所示)特点,提出测头的机械结构方案,如图5所示。

图4 拉刀齿形结构

4 数据转换电路的设计

图6为MK6110型数控拉刀磨床检测电路功能结构图。其中数据转换电路是模拟集成电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称为模拟接口电路), 起到将模拟和数字信号相互转换的作用。在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中, 如何将物理世界与计算机联系起来, 信号调制和数据转换电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品质和性能(另外还需考虑整个电路的屏蔽与干扰措施)。

图6 检测电路功能结构图

5 接触式测头的速度圆跟随算法

速度圆的矢量分解以及向物理驱动轴的分解如图7和图8所示。

图7 速度圆矢量分解图

图8 △ε与测头沿被测表面法向移动关系

1)根据测头的跟随性要求,在测量过程中测头应始终与被测齿面接触,测头的综合变形量应受到严格的约束,即min<<max(其中,min是测头允许的最小综合变形量,max是测头允许的最大综合变形量)。

2)测头控制算法就是采取适当的策略,控制测头综合变形量在最小和最大综合允许变形量之间变动,并且使综合变形量为0=(min+max)/2(0为测头测量运动中综合变形量的期望值)。在测量运动过程中,当测头欠压时,要使测头向测量齿面靠近;当测头过压时,要使测头离开被测齿面。

3)测头跟随调节算法的核心是在给定速度的基础上确定合速度的方向,实现合速度向物理驱动轴的分解。

6 结语

MK6110数控拉刀磨床系统是在华中Ⅰ型开放式数控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的结果。整个磨床检测系统的设计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机械结构、电气结构、软硬件的嵌入模式以及匹配方式等技术和要求。

猜你喜欢

齿形自动检测电路
一种钢管接头内、外径自动检测设备
基于传感器的船舶设备工作状态自动检测系统
电路的保护
航道整治工程齿形构建安装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正前角双圆弧谐波传动柔轮滚刀设计与齿形误差分析
浅谈齿形的质量对手表走时的影响
“简化法”巧解电路问题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齿轮降噪的工艺优化措施
巧用求差法判断电路中物理量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