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探索

2014-09-03陈凯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16期
关键词:体制机制探索思考

陈凯

摘要:“2011计划”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又一项国家工程,该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来实施。协同创新中心作为新生事物,其运行的模式和机制需要通过不断探索来加以完善。从组织机构、人才聘用考核、科研管理、人才培养、资源和成果共享几个方面介绍了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机制,并提出从建设多层次的协同创新中心和争取更多资源两个方面着手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关键词: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体制机制;探索;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6—0114—01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相继在大学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国家战略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发展,大学整体科技实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大大增强,科学研究水平迅速提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急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创新能力是提升质量的灵魂。为此,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转变高校的发展方式。高校应牢牢把握住此次机遇,通过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努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1协同创新中心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要积极推进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为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提出了“2011计划”。“2011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以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2011计划”的实施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围绕重大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机构的合作,建设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形成多学科、多团队合作、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重大研发和应用平台。

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不同于以往“985工程”、“211工程”。申报过程当中,不再限定范围,固化单位,而是面向全国各类高校开放,这有利于打破国内高校之间的等级层次,有利于高校之间进行相对公平的竞争。

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急需,世界一流”,高校要围绕国家急需和科学前沿的重大问题,组织和聚集最优秀的科研团队,创造最先进的成果,培养最顶尖的研究人才,打造最好的研究氛围,推动将我国高校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各创新要素的发展缺乏有效结合,管理分散,高校间同质化趋势明显,综合性、多功能的优势没有得到体现。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重点是机制体制改革。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2完善协同创新中心体制机制建设

2.1健全协同创新中心组织机构

协同创新中心是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国际创新力量等合作建立起来的,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才能确保中心的高效有序运行。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管理机构主要包括:理事会、科学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管理委员会、运行服务部、创新团队。理事会的主要职责是:审批中心的工作计划和报告;对中心建设进行宏观指导;聘任中心主任;协调解决中心的重大问题。科学咨询委员会的职责是:把握中心学术方向和目标、指导人才培养、参与学术带头人遴选和考核、促进国际合作等。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是:负责中心的研究方向、研究目标和任务的确定,组织人员的聘用、管理和考核,研究任务的组织、分配与协调,运行经费的管理、分配和使用监督等。运行服务部包括财务管理办公室、人事管理办公室、人才培养办公室、项目管理办公室等,各部门分工明确,为中心运行提供服务和保障。

2.2多元化的人才聘用考核方式

中心的人才聘用方式可以采用流动岗位与固定岗位相结合的方式。流动岗位包括访问学者和开放基金承担团队等;固定岗位包括兼职人员和专职人员。专职人员包括实验辅助人员、行政工作人员和科研团队。中心人员实行聘任制,对聘任人员,采取“流动不调动”的原则,中心岗位工作与人事关系相对分离。聘期内,聘任人员人事关系保留在原单位,与中心签订聘任合同。

针对科研人员的评价,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中心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比如工科院校牵头或参与组建的协同创新中心,科研评价应以科研产出为主要内容,重点考核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注重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贡献,以技术推动和市场牵引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与集成水平、知识产权产出和经济、社会效益等要素为主要评价标准,同时考核授权知识产权、科研专著和发表论文等。对于探索性较强的基础研究,应从科学和创新的规律出发,减少数量和形式的硬性要求,适当延长评价周期,使评价工作与科研本身的规律和特点相适应。

2.3创新科研管理模式

中心科研管理可以实行“平台主任-PI-科研人员”的模式。中心根据研究目标,设置一些科研平台或科研方向,每个方向或平台由主任来负责管理。每个科研平台下包括几个科研团队,科研团队的管理实行“PI”负责制。中心根据创新任务和研究计划聘任高水平专家作为“PI”。“PI”可根据研究需要,向中心提出科研岗位需求,由中心从参与单位人才资源中选取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对于科研人员的考评采取团队与个人考评相结合的方式,由“中心”考核团队,团队来考核成员。考核采取年度报告进展和聘期目标考核的方式;PI每年向所在研究平台提交本年度工作总结和下年度工作计划。各研究平台主任在平台下属PI工作计划基础上确立平台工作计划,并上交“中心”主任委员会。聘期结束后,由中心组织分级分层实施考评。

2.4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中心人才培养的方向为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对于本科生,除完成规定的课程之外,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实践当中;通过聆听专家学术讲座等方式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对于硕士研究生,主要招收直博生、硕博连读学生,在中心参与单位之间实行课程资源共享,学分互认。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是中心科研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的奖励之外,中心可单独给予研究生一定额度的奖励,激发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

2.5中心资源和成果充分共享

协同创新中心统一整合参加单位的仪器设备、科研设施、科技成果、种质资源、图书文件等资源,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研究人员可根据需求在中心选择所需资源,使各单位能在科研资源上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对于科技成果,中心参加单位可以优先使用,如中心内的企业可以优先选择中心内的成果进行产业化生产,大大提升中心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

3积极推进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3.1建设多层次的协同创新中心

为更好的发挥协同创新中心的示范带动作用,根据教育部“2011计划”的整体实施框架,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包括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和校级协同创新中心三个级别。三个层次的协同创新中心数量呈类似金字塔形的排列,国家级数量最少,省级居后,校级中心数量最多。因此,高校的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要分层分步来进行。首先要从需求出发,真抓实干,积极在校内培育组建协同创新中心,在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申报省级和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

3.2努力争取更多资源

“2011计划”和“985工程”“211工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在一个学校内部进行建设而是要整合校内外甚至国内外的各种创新力量。因此,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只有牵头高校一家的积极性是不够的,必须调动其他协同单位的积极性。此外,还要积极争取企业、行业、政府的政策和资金等支持,为中心争取更多资源,为中心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4结语

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必将会影响和波及到高校其他学科、其他人员。因此,要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中心的示范带动作用,将协同创新中心的改革成果、改革经验甚至是失败挫折等及时地进行总结和转化,带动高校的整体改革,让更多的师生来分享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王秀翠.浅谈2011协同创新中心[J].科技风,2013,8(下):252253.

[2]许日华.地方大学构建协同创新中心的意义困境与实践探索[J].重庆高教研究,2013,(5):2933.

[3]张文显,张保生,王树义等.突破机制体制壁垒组建培育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J].中国高等教育,2013,(9):3033.

猜你喜欢

体制机制探索思考
欠发达地区创新型政府体制机制优化策略
检察机关不规范司法行为的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探索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