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见钟情爱上你

2014-09-03向守万

今日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研修课文

向守万

有些东西,只要一眼,就一辈子忘不了。我和她的相遇便是如此。她就是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主编的《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上海初识

闲来无事的雨夜,靠在床头细细品读《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喜欢一边听雨声淅沥,一边品茗闲读,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这让我想起和她的初遇。

初遇她,我正参加“国培计划(2013)”——重庆市农村义务教育教学名师异地脱产研修项目(小学语文)上海段培训学习。2013年10月9日,我怀着满心的敬畏和仰慕早早地来到上海师范大学文馨楼一楼报告厅,坐在第一排,当一名虔诚的学生,希望能取得真经。讲座前,学术班主任给我们发了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拿着书,嗅着油墨清香,立即被“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吸引住了。翻开目录,“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实施”和“语文教学评价”四大模块,更让我充满了期待。

课堂上,王荣生教授从“语文学科基础”“语文学习领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和“语文课程资源”四个方面重点阐释了模块一“语文学科知识”。静心倾听,用心领悟,我情不自禁地为精彩的论述、犀利的言辞、睿智的表达叫起好来!“把小说当小说教,把诗歌当诗歌教,把散文当散文教。”

从此以后,一有空,我就拿出《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细细品读,爱不释手。

重庆再识

回到重庆后的实战演练——案例研修,让我再一次认识她。

这次研修与往常的研修不一样:这里没有专家,我们的论点只有在说服所有同伴后才能得到认同;这里没有权威,最大的“官儿”就是我这个年纪最小的小组长。《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成了我们教学的主要参考用书。

首先进入了紧张的集体备课阶段。经过共同商定,我们确定教学内容为五年级下册的《祖父的园子》。拿到课文后,我满脑子的“本体性”“非本体性”“定篇”“文本样式”等一类专业名词,毫无“取回真经”似的感觉。突然间,我有一种被无情地“打回现实”的失落感,惶惶而不知所措。

为了找寻合适的教学内容,确定有效的教学方法,我再一次细读了《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明白了课文不仅是学习的材料,也是学习的对象。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面临两个相辅相成的学习任务:一是丰富、扩展生活经验,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二是学会与课文理解、感受相呼应的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使学生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使学生学会与课文理解感受相呼应的阅读方法。我们以此为理念,按照“依据文本体式定终点,依据学情定起点,教学设计搭台阶”的方法,进行备课,进行教学设计,进行试讲,进行修改、调适。最后,我们小组执教的《祖父的园子》,获得汇报课一等奖。

教学离不开她

面对涛声依旧的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成了我的“秘密武器”。

知名专家王晓春曾说:“语文论坛最热闹,语文教学最混乱,语文教师最焦虑。根源之一是,语文教学缺乏专业性,缺乏专业尊严。”如何确立或重塑语文教师的专业尊严,我们现在迫切需要建设性的探索。

王荣生教授领衔,一批新锐青年学者,如张孔义、荣维东、李冲锋等为主力合编的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指导用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立足于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前沿,为破解这一难题迈出了极为重要的步伐。

此书虽说是适用于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申请者,但对于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同样值得借鉴和参考。

是她教我解读文本:根据特定文本体式,找到理解文本最要紧的地方(涂上颜色)也就是理解的关键处(往哪里看),深入理解,获得与文本相符的感受(看出什么来),获得与文本相匹配的感受。

是她教我备课:语文备课必须备两头——教材和学生。“依据文本体式定终点,依据学生学情定起点,教学设计搭台阶。”

是她教我进行教学设计:内容落点和学的活动,即环节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方法。把终点目标分解成两个或三个分目标,即把握内容落点,选择相匹配的教学方式。对准终点目标,从起点出发,根据内容落点,中间设计相匹配的2至3个教学环节,主要环节15至20分钟。

是她让我知道课文功能及相应的路径:把课文当“定篇”教、把课文当“例文”教、把课文当“样本”教、把课文当“用件”教、把课文当“引子”教等等。

从此,我开始从对教学方法的关注转向对教学内容的关注;从对“教”的活动的关注转向对“学”的活动的关注;从对经验性观点的关注转向对实证性结论的关注。

经验就是思辨,是想出来的,谁都可以来说几句,它不安全,也不可靠。实证不是这样的,实证要求研究,实证方法的引入很重要。我们要研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形成理论,理论不仅仅是观点,还包括观点产生的过程,并要以这个过程来解释诸多现象,最后使问题得以解决。

如今,在我的床头、案头、茶几,甚至卫生间,都有《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身影。冬日暖阳,坐在藤椅上,沏一杯香茗,阅读此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细细品味,茶香袅袅,丝丝缕缕,沁人心脾;寒夜泡脚,阅读此书,心灵与双脚一起“洗礼”,水渐凉,意未尽,再添开水,直到把一壶水倒完,才恋恋不舍把书合拢;深夜难眠,披衣靠床,就着橙黄的壁灯,阅读此书,就像与心爱的人在耳畔私语。

“可读”“可用”“可存”,这是我对《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真实感受。

“于宁静中品味,于喧嚣中守候”,这是我与《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情缘。这份情会一直持续,因为凡尘俗世,我需要这样一个朋友、一名老师、一位智者,伴我前行,为我点亮一盏心灯。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研修课文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品读
背课文的小偷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