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和国创业者的风采

2014-09-03

当代陕西 2014年10期
关键词:张家辉

文/张 帆(本刊记者)

文/张 帆(本刊记者)

文/张 帆(本刊记者)

文/窦 琨(本刊记者)

文/窦 琨(本刊记者)

文/田文洁

文/窦 琨(本刊记者)

共和国创业者的风采

[国庆·创业者风采]

编者按:国庆前夕,我社多名记者参加了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富裕陕西行——我的创业路”主题采访活动。欣逢共和国65年大庆,我们撷取其中的几个典型代表奉献给大家,以此向正在为实现“三个陕西”努力奋斗的创业者表示敬意。

张家辉参与公益活动

张家辉帮四万多人就业

文/张 帆(本刊记者)

“如果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勺,即便拥有一切,也不是成功;只有经过奋斗改变自己命运,并影响帮助他人,才是成功……”

2013年5月21日,刚满30岁的张家辉站在大学讲台上,感受着同龄人投来的羡慕目光,也透过这些目光,看到“昨天”的自己。

张家辉出生在淳化县御泉村。在幼年的记忆中,曾有两件事深“烙”心底:一个是开学典礼上学校大会点名催缴学费;一个是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奚落:“你能飞出村就不错了!”

“逃离”“远走”,这些词早早潜伏在张家辉幼小心灵中,给予他坚韧的性格,也造就他一颗“不安分”的心。

2003年职高毕业,张家辉留在徐州灯泡厂。而后3年,从徐州到南京,再到上海,他的“轨迹”始终向大都市移动;从国有企业普通操作工到人力资源公司总经理助理,他的“视野”随着平台的升高而拓展。其背后,是他对自己的“苛刻”——刻苦勤奋、加班加点,让“寒门农村娃”和“高层管理者”这两个不相干的身份成功“并轨”。

就在他顺风顺水时,一个噩耗传来:父亲突然离世!

“留下,回上海?”父亲的离世让这个家开始飘摇,作为家里“顶梁柱”,张家辉在平复完各种纠结后,重新度量自己的人生。“我还年轻,我想干事!”骨子里的本能,让他做出最终的决定:自立门户,留下创业。

创什么业,怎么创?他心里没底,只知道从业经历是唯一资本,也是留下创业的唯一“稻草”——开一个人力资源公司做劳务输出,把陕西青年送到上海挣钱。

经历了想得到、想不到的周折,忍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委屈,最终拿到“陕西汇丰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时,他觉得那些都不算什么。

他至今还清楚记得自己创业的第一桶金:2007年6月的一天,通过张家辉公司的搭桥联姻,淳化县向上海凤凰光学仪器厂劳务输出50人的队伍顺利出发,村民敲锣打鼓,张家辉也一炮而红。

从最初劳务输出几十个人到最多一次的1200多人,“蛋糕”越做越大,公司也逐渐从单纯就业中介机构转型为现代化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为全省80多家大型企业派遣了6000多名员工,劳务输出4万多人,为农村富余劳动力、高校大学生搭建起良好的就业平台,成为陕西就业再就业的龙头企业。

如今,张家辉开始了人生第二次创业——投资2000多万元创办咸阳新健康体检中心有限公司。相比之前,这次创业更显从容、更具担当。作为咸阳规模最大、设备最全、环境最好的体检中心,提供就业岗位147个,大学生就业占比达60%,并深入社区、养老院、孤儿院以及偏远地区资助弱势群体,免费送医送药,公益捐款捐物不计其数。

抓机遇、不放弃、懂感恩,张家辉用行动诠释奋斗,用能力回报桑梓。他说:“一个人不管成就大小,都应力所能及帮助他人,这是善举,也是收获快乐的途径,更是一个本土企业家的社会担当。”

郭惜光介绍公司生产的中药饮片

郭惜光的知名中药企业梦

文/张 帆(本刊记者)

在民营经济中,“子承父业”是家族企业一道独特的“风景”。然而,作为宝鸡向源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的“掌舵人”,郭惜光曾与大多数“创二代”一样,惧怕活在父辈的“光环”中。

2006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郭惜光坚持走自己的路。他应聘到陕西一家制药企业担任市场销售员,一边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一边历练自己的创业技能。不到1年时间,郭惜光凭借骄人业绩和优质服务,胜任西北片区市场经理。

看着儿子在外闯荡,父亲郭向源百般纠结,他动用所有亲友,甚至儿子同学,一起说服郭惜光回家“接班”。

2007年3月,不忍于父亲独自支撑企业的郭惜光回到向源公司,当时的情形令他记忆犹新:仅有的23名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水平低下,生产设备陈旧,质量工艺落后,市场份额有限。

“回来可以,给我发工资!”郭惜光向父亲开出条件。在他看来,家族企业要发展,管理就必须按照现代企业模式运作。

而后半年,郭惜光一刻没闲。他用自己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和从业管理经验,跑市场,搞调研,整改企业。“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才!”郭惜光即使自己每月才拿2000元,却开出每月4000元的高薪聘请经验丰富的老药工以及加工、销售人才充实团队。

2008年,国家药监局对全国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实施GMP认证,郭惜光清楚这是药企的新一轮洗牌,“要想不被刷,就得提高规范化水准。”经过精心策划,公司改造了1400平方米中药饮片生产车间和毒性中药饮片车间,新建2000平方米原料及成品库房,购置先进设备,建立起现代化向源公司的雏形,并一举通过国家药品GMP认证。

成绩总和付出成正比。截至2008年底,公司新增就业20多人,实现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自此,向源公司以每年30%的增速步入发展“快车道”。

“我们收购的都是农民从山里挖的野生药材,零散不成规模,收购时常要深入秦岭腹地,环境险恶。为什么不尝试种植药材,形成产业?”郭惜光说干就干,在宝鸡西山地区承包了200亩地种柴胡。第一次栽种失败后,他认真查找原因,争取当地政府支持,走街串巷宣传引导群众开发种植药材,并与种植户签订产销合同,利用自身人脉请外地药材商来收购药材。慢慢地,大家看到了种植药材的前景。

“当地村民以前不愿种药材,现在都主动种植药材了。”郭惜光说,目前在宝鸡西山地区已建起3万亩苍术、柴胡种植基地,并辐射太白、陇县、凤县、千阳等地,带动周边5000余户走上致富路。

2009年,宝鸡一家中药饮片厂申请破产,郭惜光敏锐捕捉商机,大胆收购,接手并重新注册了胆南星、建曲、半夏曲三个品种国药准字批准文号,使公司实力进一步壮大。

短短7年时间,郭惜光将年销售额仅500万元的小型药材厂发展成年销售额达3800万元的宝鸡市中药饮片龙头企业,主营国典中药饮片产品580多种,上缴利税85万元。

对企业下一步,郭惜光踌躇满志:“中药是国粹,把企业做成陕西乃至全国的知名药企是我最大的梦想,我会一直做下去……”

工人们精选中药材

计清用刺绣富裕乡亲

文/张 帆(本刊记者)

计清现场指导刺绣技艺

9月17日,连阴雨刚停,沉寂的武功县游凤镇游凤村街道上便热闹起来。留守家中的妇女们三三两两围坐一起,在闲话家常中刺绣纳鞋。

“谁也没想到在自家门口就能挣上钱,自从计总将刺绣公司建到咱这儿,每月挣300元不成问题。”62岁的马大妈做活计已3年,她口中的计总,名叫计清。

作为全国民间刺绣艺术大师、武功县馨绣民间手工布艺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计清曾当过美术教师、专业美工、文化馆员、艺术总监,不同的人生经历都离不开一样东西——刺绣。用计清自己的话说就是:“刺绣是门很能挖掘人潜能和灵气的学问,而这门学问已融入我的生命。”

2009年,计清应武功县招商引资邀请,从甘肃庆阳来到游凤村开始自己“馨绣”布艺的创业生涯。“刚开始,好多群众不理解,觉得天上哪儿有掉馅饼的好事,白教技术,还发工资。”计清回忆说,当时挨个走访村子、上门做工作,采取基地上班和在家作业两种用工形式。慢慢地,当地群众才发现手里的刺绣工艺品是个“香饽饽”,“每天接触美丽的绣品,姐妹们的心情自然是好的,况且还能自食其力挣些钱贴补家用,何乐不为。”

为何取名为“馨绣”?计清解释道:“一是出于本意:馨为飘散很远的香气,馨绣即带有香味的刺绣,因馨绣产品不仅有家居饰品、绣花鞋垫、绣花服饰、刺绣艺术画等,还有绣花香囊、香袋等,并有多种香味;二是出于心意:前秦才女苏蕙就是武功人,她倾心绣制的回文诗《璇玑图》841个字可组成4000多首不同的爱情诗句,其奥妙就在于一个“心”字,馨心相通,二者相融。馨绣沿承苏蕙灵智,让中国传统民间刺绣艺术源远流长,世代飘香。”

为了让馨绣布艺产业在武功及周边地区“开花结果”,她从苏州、甘肃等地聘请高级专业技师下乡入村巡回培训,悉心传艺,让受训学员掌握刺绣技术,大力开展民间手工布艺技能培训,先后培训农村妇女3000多人,还在各乡镇80多个村建起教学点,带动当地5000多名妇女从事民间手工布艺事业。

19岁的刘倩是众多“绣娘”中的一员,她的腿患有残疾。不久前,她刚刚代表公司参加咸阳市残疾人技能大赛,并荣获一等奖。“过些日子我还要代表市上参加全省的比赛呢!”刘倩自豪不已。

“也许在别人眼中,他们身体有缺陷,但在我这里,他们都如正常人一般。”计清说,公司100多名职工中,残疾人就有78名。公司平时包其食宿,每当返家时,都会安排车辆接送。“不仅要让其找回自信,更要帮其实现人生价值。”

这些年,计清和她的姐妹们用手中的一针一线,精心绣出25大类上百种产品,从民间艺术品、精品名画、艺术挂件,到绣花拖鞋、保健枕、民族服饰,每年制作量达3万多件,产值2000多万元,实现利税600多万。

最近,计清正着手在武功县城征地100亩,筹建馨绣民间手工布艺产业观光体验园,形成集产、学、研、供、销、宣、吃、住、游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刺绣业。

计清坦言,多年奔波往返于庆阳和武功之间,48岁的她曾想“停下来”,但很快打消此念头,因为现在不是她一个人在走,她要对许许多多与自己一起在创业路上打拼的姐妹们负责。“不论在外多劳累,每当回到基地,和绣工们在一起时,我的心就会感到平静。”

袁宏林身残无碍创业路

文/窦 琨(本刊记者)

城固县宏林木业公司董事长袁宏林,3岁时患小儿麻痹导致双腿残疾,14岁被迫辍学在家。目睹父母的愁苦和家庭的贫困,少年袁宏林暗暗起誓:“我再也不能靠父母亲养活了,我要谋生自立。”

一天,村里来了一个修鞋匠,好奇的宏林就拄着双拐跟着这个鞋匠走了几个村,细心观察人家怎样修鞋,讨教人家的修鞋技术。回家后,他壮着胆把自己想修鞋的想法告诉了父母,父亲凝视着儿子,喜极而泣。

1980年10月,袁宏林拿着40元买的修鞋设备和工具,到6里外的镇上摆摊,没想到第一天就赚了3.8元。在当时一碗面皮才1毛钱的年代,这笔钱让袁宏林兴奋万分,也让他对自己以后的路充满信心。

由于勤奋好学,袁宏林很快就掌握了修鞋技术,加之他收费合理,深受顾客信赖。修鞋的空儿,喜欢思考的袁宏林又购买书籍,学习钟表、电器的修理技术。他不要报酬给电器修理师傅打下手,通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逐渐掌握了修表、修电器技术,取得了修理行业技术合格证书。1988年,袁宏林办起了钟表、电器修理部。小店在他的苦心经营下,不仅能够满足自身生活所需,还能补贴家用。

1999年,张宏林承包了12亩责任田,全部栽上了优质的柑橘树苗。接着,他又购回了黄姜种、枸橘苗,在12亩新栽柑橘园里套种发展苗木和经济作物。4年的苦心经营,袁宏林积攒了近10万元的积蓄。

2002年,袁宏林以3.2万元购买了一座石英石矿的开采经营权。自此,他就吃住在山上,同工人们一起开山选矿,一干就是5年。5年间,他的矿发展到三处,年收入达到100多万元。

2007年10月,城固县宏林木业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年生产能力超过1000万元。有了自己的事业后,袁宏林把目光投入到关爱残疾人事业中。他的公司现有60多名员工,其中23名是残疾人。

当他发现老乡郭居安因事故瘫痪,只能靠老伴背着才能出门时,就为老郭送去了一副轮椅。他联系十几个创业成功的残疾人,对家乡的多名残疾人和家属进行资助,还出资3万元,承担村里水塘的维修,解决了附近300多亩橘园的用水问题。

最近,袁宏林又在着手培训残疾人,筹备上马木制工艺品项目。他打算把更多的轻度残疾人吸纳到自己的企业里,还计划建立一个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安置家庭贫困的重度残疾人。

袁宏林在工厂把关产品质量

陈涛打理食用菌原料

陈涛领办食用菌合作社

文/窦 琨(本刊记者)

2010年7月,陈涛从榆林学院毕业,回到家乡——汉阴县蒲溪镇蒲溪社区,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

得知有好几个青年人有创业的想法,他搜集资料,帮助他们寻找创业门路。他发现种植食用菌投资不大,风险小,适合青年人创业。2012年春节刚过,就向镇党委、政府提出室内种植食用菌的想法,得到了镇党委的积极支持。

他先后3次组织创业人员到市里参观大棚种植示范基地,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学习相关种植技术,并自筹资金10万元,租赁一个占地15亩的废弃学校,在原来的教室里种植了1000余平方米的室内立体式食用菌,在操场上搭建了12个立体式大棚,当年10月,第一批食用菌喜获丰收,产菌5吨,3个月获得3万多元的收入,他们首次尝到创业的甜头。

由于收获不错,当地很多村民也想跟着一起学习种植食用菌。2013年3月,陈涛向县委组织部门、镇党委、农业局汇报了成立农民合作社的事,得到大力支持,于当年4月成立了东升食用菌农民合作社,他全票当选合作社理事长。

如今,蒲溪镇掀起了大棚种植食用菌的热潮,几十户村民自发加入到大棚科技种植的行列中来,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现在食用菌种植规模达100余亩,由起初经营单一品种草菇到现在的双孢菇、香菇、鸡腿菇,合作社社员年均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

王思妮创办生态观光园

文/田文洁

阎良区关山镇粟邑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果蔬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被人们知晓是因为有一个生态观光园,园区的主人叫王思妮。“这么大个园子全是她前前后后的忙活。”粟邑村村民说着竖了个大拇指。

2012年5月,多年经商并小有成就的王思妮,决定在家乡粟邑村建一个现代化的农业生态观光园。“我们种了一辈子地,种地有啥出息?村里的人都往城里跑,你却往乡下钻,弄不好会把挣的钱都赔进去,到时候两手空空咋办?”许多村民不理解。

王思妮没有放弃,她大热天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说服农户,成功流转土地500多亩。她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争取支农贷款,整合了一批会经营、懂技术的种植能手、种植大户,组建果蔬专业合作社。

为了赶在天冷前把温室建好,王思妮夜以继日在工地上陪着工人,帮他们举着指示灯,好几次站着都睡着了。盛夏酷暑,她在大棚里带领大家劳作,热辣辣的太阳将她的皮肤晒得脱了层皮。看得村民们说:“我们没看错人,把咱们的土地交给她放心!”

短短6个月时间,王思妮建成了29栋日光温室、68栋春秋温室、200亩节水灌溉,把办公区、交易收购大棚、机井、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都建好了,前后投资了1500万元。合作社社员达176户。

王思妮是个紧跟潮流的人,她将自己果蔬的经营与电商平台相结合,积极拓展电商新平台。目前,王思妮利用微信、微博平台已将果蔬卖到了上海、成都、沈阳等各大城市。如今,园区春秋两季果蔬销售额达400万元。

在创业的同时,王思妮不忘带动周边留守妇女就业,从园区建立到现在,她解决了100多名留守妇女就业。

刘和兴在现代农业园内

刘和兴创业不忘惠家乡

文/窦 琨(本刊记者)

刘和兴出生在白河县仓上镇天宝村一个农民家庭,17岁时在邻居的带领下到县城修路,每天只有两块钱的工资。他不仅把自己的活干好,还勤于学习钻研。翌年,他当上小组长带起了班。

1996年,刘和兴承包了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的部分项目。他白天和工人们一起肩挑背扛,摸爬滚打,晚上挑灯夜战,研究图纸。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他先后承包了汉中勉县娘娘滩水库的分项工程和安康市汉阴县水库的排沙泄洪工程,开始涉足公路、桥梁、水利等工程项目。凭着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技术能力,凭着一项又一项的优质工程,刘和兴在建筑领域赢得了良好信誉,由一个小包工头转变成拥有百万元资产的大老板。

2002年,刘和兴入股白河县兴达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被选为总经理。刘和兴和公司一班人不负众望,在建筑施工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11年,白河力神汽车制造项目遭遇资金瓶颈,刘和兴出资进行整体收购,成立了白河县神达汽车有限公司。力神汽车制造项目总投资3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6000万元,将建成年产3万辆力神汽车的总装生产线,填补了陕南汽车制造业的空白。

为回报家乡人民,刘和兴成立了天宝现代农业开发公司,按照“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的思路,把天宝村三组的6000亩土地一次性流转过来,又整理土地500余亩,新修田间作业道路11条(22公里),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富民产业。他在山下裴家村建设了新型社区,妥善安置搬迁群众,当地农民在产业园内就业,成为产业工人。该项目被省政府授予“省级农业园区”。

图片新闻

9月26日,省委组织部邀请河南省林州市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李蕾作红旗渠精神专题讲座。从9月起,省委组织部在部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厉行节约 艰苦奋斗”专项教育活动。

梁生树/报道

猜你喜欢

张家辉
《低压槽·欲望之城》发布会
关咏荷张家辉:相守23年成模范夫妇
张家辉:谁说影帝不能吃大排档
想得细致才能演得出来
路一直都在
影帝张家辉:我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娶了关咏荷
影帝张家辉的“杠杆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