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上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4-08-30钟春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9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初中数学

钟春

摘要:要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在课堂上营造好的解决问题的环境;在课堂上寻找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上不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意识;在课堂上不断鼓励学生解决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质疑意识;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088-02

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常常把培养学生质疑意识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教会学生质疑解决问题,使其在质疑中学会探索问题,提高解题能力。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和学生解答疑难问题的一个过程,都要从问题出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在课堂上营造好的解决问题的环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把学生直接引导到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上,让学生通过问题,积极思维,直接将质疑引入课堂,在设计中首先要明确提问的意义,明确提问不仅考虑知识的生成,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接受程度。例如:在教“图形放大和缩小”一课时,我出示了小红同学在天安门的相片,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等等,接着问学生们:你观察到的图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图像?它们是整体图像发生了变化了还是局部发生了变化呢?小组请交流一下。同学们积极性特别高,都踊跃发言,有的学生还在小组内提出很多问题并加以解决,紧接着小组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相片、图片、卡片等,在方格纸上进行操作并按各自不同的比例画出所需的放大和缩小的图形。

二、在课堂上寻找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认为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作为教师要灵活地利用学生的思维特征,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有兴趣解决老师所提出的问题,然后在延伸拓展的基础上质疑等等。例如,在教到《全等三角形》一课时,让同学们探究“边角边”时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提出质疑,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出一个△A′B′C′,使A′B′=AB,A′C′=AC,∠A′=∠A。

学生提问:(1)怎样画出三角形?(2)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3)通过画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4)本题的符号语言是什么?布置好后让同学们4人一小组,在小组里探究这些问题,这样就可以发挥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比如:旋转:如果一个图形绕某一定点沿某一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学生提问:旋转的特征有哪些?

学生围绕以下性质解决问题:①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即旋转前后的图形是全等形。②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结合小组探究进行练习: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作是四边形AOBC,它绕O点旋转后得到四边形DOEF,在这个旋转过程中请问(思考后再回答):①旋转中心是什么?②经过旋转点A、B分别移到什么位置?③旋转角是什么?④AO与DO的长有什么关系?BO与EO呢?⑤∠AOP与∠BOE有什么大小关系?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要给学生留出一些考虑问题的机会,不急于给出答案,给学生有个思考的时间,学生会在讨论、交流、研究中解决更多的疑难问题。教学中我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分别认识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再让学生把这种旋转方法类推到平面图形的变换上,学会在方格纸上把一个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这一层次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

三、在课堂上不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我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学习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探究解决问题的环境,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发现新问题,围绕知识点展开问题,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例如:问题: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分析: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每人分3本,共分出3x本,加上剩余的20本,这批书共 本。每人分4本,需要

本,减去缺的25本,这批书共 本。

提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教师:(启发学生)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它的两个式子应相等,列方程得:

(学生板演)解: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3x+20=4x-25。利用等式的性质1,得:3x-4x=-25-20。

请同学们观察、思考:上面方程的变形,相当于把原方程左边的20变为-20移到右边,把右边的4x变为-4x移到左边,把某项从等式一边移到另一边时有什么变化?

教师启发:定义:像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作移项。学生板演:解这个方程得:

3x+20=4x-25

3x-4x=-25-20

-x=-45

x=45

学生学会对新的问题产生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指导学生课堂上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提出质疑,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疑问为主师生共同参与为辅,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学生质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培养。

四、在课堂上不断鼓励学生解决问题

课堂上学生在研究问题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要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独特见解,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养成勤学、勤思考的习惯,不断鼓励学生并促进学生质疑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发展。例如:有理数的乘方一节,我分成:四个小组,提出若干个问题,学生积极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再比如:李老师比小明身高高15厘米,小明的身高与李老师的身高的比是10∶11,问李老师身高是多少,小明身高是多少。猜一猜:李老师身高有多少?小明身高有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用你自己认为最简单的方法来做。由学生列式解答。

例如:小华看一本数学复习用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6,第二天看了42页,这时已经看的页数与全书的页数的比是2∶5,小华两天共看书多少页?1-2/5=3/5 42÷(1-1/6-3/5)=42÷7/30=180(页) 180×2/5=72(页)学生根据问题探究解决问题。

我在习题的安排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应用,这是一道开放题,答案不唯一,意在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的“变”与“不变”的美妙与统一,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求知欲。使他们主动去学习、去思考,从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同时全面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不断鼓励学生质疑解决问题。积极启发、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研究用质疑意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总之,今后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意识带进课堂,要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带进课堂中,以此提高数学的课堂教学水平,在上课前要经常深入到课堂上重点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中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使学生体验做数学的乐趣,提高中学生的数学素质,加强对新知识的掌握并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成绩。endprint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初中数学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用推理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
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