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的思考

2014-08-29吴伟鹏李延光

艺术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

吴伟鹏 李延光

摘 要:《室内设计原理》是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基础课程,其贯穿于大学四年的设计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期间对室内设计理论和技术的学习,还对学生进入设计行业后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从目前我国《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结合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深入分析教学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进一步提出教学改革的建议,力图促进我国环境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方向的教学改革进程。

关键词:室内设计原理 室内设计教育 工学结合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是设计艺术学专业室内设计专业方向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是对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技术要点的概括与总结,其核心内容是室内环境设计的基本原理及其系统方法。课程的特征表现为理性概念与感性表现并重,且涉及广泛的室内装饰内容,实践性强。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全国不同高校对其定位不尽相同,有的将其定位为专业基础课,还有的将其定位为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但相同之处在于任何学校都一致认为其是“研究室内设计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是承上启下的重要课程之一。室内设计的原理主要是根据建筑物的实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 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能够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当然,所创造的室内空间环境应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又能够反映建筑风格、文脉和场所氛围灯谨慎因素。《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的重点是: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把所有的专业课程进行“穿线”,具备初步的实践性设计能力,为后续的专题设计课打好基础。

一、《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现存的主要问题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的涵盖范围广,涉及美术学、建筑学、建筑物理学、人体工程学、心理学及文化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因而知识容量非常大。这对学生了解室内设计、研究和探索室内设计的方法及基本规律、训练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提升表现能力及创新意识既十分重要,又具有一定的困难。因其讲授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过渡,因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该课程授课的教师往往仍沿用传统的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辅以优秀作品展示、作业要求,这往往造成了学生以照抄照搬“范例”的形成完成了课程设计,并没有真正意义理解室内设计原理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更缺乏了设计创新性的培养,使整体设计构思与实践严重脱节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的出现,根据笔者的研究发现,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模式陈旧,课程连贯性不佳

在教学模式不断更新的今天,设计专业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很多设计专业的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理论教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将《室内设计原理》课程当作一门传统的理论课来讲授,按部就班地进行教材传授、大量的理论板书使学生进行繁重的“纸上谈兵”式的笔记记录。这严重地造成了笔记记完不求甚解的问题。特别是设计到人体尺寸问题的时候,学生记录了一系列的数据,却不知其与设计真正的关系为何;多媒体播放了大量的大师和优秀作品,学生却仍然不知其究竟好在哪里,与理论指导的关系为何。如此几节课下来,学生养成了被动填鸭的学习习惯,而失去了主动探求新的设计问题的兴趣。教师在课程中没有发挥应有的激发学生求知欲和课程衔接承上启下的作用,反而造成了学生厌学的情绪,更没有使学生掌握为何学、怎样学的方法。在这样陈旧的教学模式和“不知所以然”的课程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导致了学生最终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课程设计与实践脱节,滥用CAD模块问题严重

设计的灵感来源于最初手稿的反复推敲。一套完整而成熟的设计是多方面要素综合在一起,反复思考的结果。《室内设计原理》课程中涉及的很多基础理论都是支撑设计实践的原理性内容,需要在设计中进行表达和体现。但目前,很多学生在课程设计中,无视设计理论的应用,而是用现有的CAD模块进行生硬的堆砌。应有的空间处理、建筑结构选型、设计风格定位、家具与人体尺度关系等问题,都没有在设计中合理的考虑和解决。这样做的结果是:虽然“照猫画虎”的做了一些施工图和效果图,但由于其严重脱离实际,因而根本无法实现,更是毫无实施的价值。失去了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引导和基础意义。

3.过分注重效果表现,缺乏创新思维训练

《北京宪章》提出:建筑教育应能“随时吸收新思想,运用新的科学成就,发展、整合专业思想,创造新事化”。目前,在设计教育领域,很多学生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产生了过度依赖,电脑设计几乎进入了所有的设计课堂。从一年级的基础课开始,到了二年级,几乎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熟练的使用计算机进行绘图了。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这当然是一种教育手段和媒介的进步。但是其也造成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过分注重电脑效果图的画面效果、过分追求技术手段的先进,而忽视了设计本身的创造性和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思维训练。目前,很多国际和国内的设计竞赛的获奖作品中就足以证明了这一问题的存在。在实际的室内设计原理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确实应该充分肯定计算机技术的高效和快捷,其强大的潜能必将在未来的设计领域被激发出来,而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其对设计理论的负面影响,学生对徒手表达能力的忽视、创新思维训练的缺失、设计整体考量的不足等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过度的注重电脑效果图的效果性,过度的将精力投入到效果图的技术层面的提高上,使学生设计理念和设计能力的提高进入了停滞状态,其将严重的制约着我国设计水平的提高。这从目前很多设计专业《室内设计原理》课程华而不实的课程设计中可见一斑。

二、《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的建议

1.运用现代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改变固定教学模式,强化训练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学习积极性。这是现代设计教育必须实施的改革举措。在设计实时更新的今天,传统的课程讲授教学模式不仅会引起学生感官的疲劳,还会使教学质量滞后于国外设计发达国家。根据笔者的调查,国外一些大学的设计专业课程其不仅早就开始运用现代的教学模式,如PBL教学模式、CDIO工程教学模式等等。并且,其越来越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实题实作的方法,既增加了对实际项目的实践分析,又提高了学生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整体的教学质量。endprint

2.利用模拟实践教学,提升教学互动

互动式教学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早在多年前,其就已经在很多设计专业的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室内设计原理》课程也不例外。但是,由于在长期的教学中这种互动往往是以语言上的问题式的。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认为,模式实践教学也能够作为一种互动的教学方式来实施。学生在模拟实践中遇到问题,随时与教师讨论,教师亦在学生实践过程中给予适时的辅导。具体的做法是:模拟甲方与乙方进行方案探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来进行真实设计项目的投标与竞标模拟等等,以此来丰富教学互动的形式,提升教学互动的效果。

3.加强课程交叉,促进能力全面培养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是最基本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学生由“门外”进入专业殿堂的必要“途径”。其不是设计专业教育的全部,也不是评价学习好坏的唯一课程标准。过分强调其重要性则会造成学生对其它设计课程的忽视,这就是所谓的“偏科”现象。全面的设计教育被其中某一课程的狭隘解释所损害,这并不是环境设计教育者所期望的。从行业发展来看,一个合格的室内设计师应该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开阔的视野、商务经济组织管理知识、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等等。前面提到的著名的《北京宪章》中提到:创造性的扩大视野,建立开放的知识体系——进德教育、智能教育、通才教育、管理教育等等。其亦要求设计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作为一名设计教育工作者,在《室内设计原理》的课程教学中,要清醒地认识到其作为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不仅要对本专业的课程衔接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要在环境设计及其设计的其它相关专业之间搭建一个交叉的平台,正确引导学生强化本课程与其它科目和课程的关系,将素质和能力教育真正落实到教学中,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促进全面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方向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只有从基础做起,根据设计行业的实际需求,合理改革与组织教学,找到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 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更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和行业要求的室内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齐伟民.室内设计发展史[M].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郑曙旸.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刘树老.室内设计系统的研究[C].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4]【美】卢安·尼森,雷·福克纳,萨拉·福克纳等,陈德民,陈青,王勇等译.美国室内设计通用教材[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5]刘琩.西方室内设计史(1800 年之前)[C].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

作者单位:黑龙江财经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
基于工学结合视角的高职院校勤工助学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探析
浅析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
探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信息时代高职图书馆如何服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讨
工学结合模式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