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浮动月黄昏
2014-08-29张勤周行
张勤 周行
摘 要:钢琴组曲《镜子》在1905年由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创作完成。这组作品是拉威尔创作日趋成熟的重要基石,也是印象派的一组杰出作品。这套作品既结合了传统的音乐形式又运用了20世纪音乐新的风格与方法。组曲由五首风格各异的小曲组成。其中诗情画意、流光溢彩的旋律使得这部作品超凡脱俗。本文对作曲家拉威尔的生平经历和艺术风格进行探究,并对《镜子》组曲进行创作手法的分析。希望可以更深一步的理解这部作品。
一、拉威尔生平及音乐创作的特征
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1875-1937),印象派杰出作曲家,一生致力于印象派的音乐创作。他一生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阶段是1900年——1911年的创作。这一时期有拉威尔各种钢琴语汇创新源泉的作品《水的嬉戏》、有拉威尔最具有古典精神的作品《小奏鸣曲》、有鲜明色彩性画面的钢琴组曲《镜子》;1911年——1931年是拉威尔创作的后期阶段。在这一时期,由于1914年战争的爆发,拉威尔身心受到了沉痛的打击。 所以他写的《钢琴三重奏》充满了民族精神;而在战争期间构思的钢琴组曲《悼念库泊兰》则直接反应了战争年代的生活,被认为都是作者最富于深情的杰作。
拉威尔是一位印象派的音乐大师,他早年的创作深受印象主义音乐的影响:色彩丰富,善于抓住瞬间的变化表现曲中意境。但拉威尔的音乐不是朦胧的,他的作品明晰而又经典,并追求更加明确的音乐语言。拉威尔的音乐色彩纷呈、跌沓起伏但流畅自然。在钢琴外向性炫技上拉威尔的风格继承了李斯特和圣桑的艺术追求与理想。他喜欢明亮的钢琴音色,常用高音区的滑音和琶音经过句来取得晶莹透亮的音响效果。他的钢琴作品体现出更多的法国式的古典性:结构严谨,织体清晰,句式均衡。
二、《 镜子》组曲的创作背景与结构分析
《镜子》组曲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整体由五部分组成:即《夜间飞蛾》、《悲哀鸟》、《海上孤舟》、《小丑的晨歌》和《幽谷钟声》等。整个作品旋律优美,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卷。五首曲子之间的顺序没有连续性,而是以空间调换为主进行的,曲子所描绘的是镜子里反映出来的现实形象。拉威尔在钢琴上采取了“绘声”的方法,将听觉的声响转为视觉的景象。同时在钢琴演奏技巧上也充满了新鲜的元素,演奏时有相当的难度。
第一首《夜间飞蛾》
《夜间飞蛾》的旋律轻巧明快又渗透着一丝感伤。描写了在月夜中飞舞的夜蛾,时而上下飞舞,时而振翅欲歌,最后扑向黑夜灯火。断断续续的持续音,时有时无,仿佛感叹夜蛾的悲剧命运。
《夜间飞蛾》采取了复三部曲式结构。曲子的第一部分是单二部结构,A段是1—20小节。由两个乐句构成,调性采用的是降D大调。从乐曲一开始上下声部便使用了三对四的节奏对位,这是拉威尔常用的作曲手法,用以表现飞蛾挥翅膀,动上下飞舞的生动形象。第10——20小节是第二句,调性转为降B大调,节奏也有3/4拍转换为5/8拍,并添加了新的材料使旋律更加具有流动性。B段是21——36小节,这一段同样有两个乐句组成。拉威尔运用上下声部旋律及其他声部半音下行表现出了夜蛾的鸣叫声。歌唱性的旋律演奏出飞蛾在火光周围不断的靠近和起舞的景象。整个B段充满了古典倾向,因为调式的确定上都采用了由属和弦到主和弦的方法。
曲子的中间部分是单二部曲式。是一首忧郁的歌,右手在持续的F音上方歌咏出一段暗黯淡的旋律。旋律的气息短而细碎具有强烈的印象派风格。C段是第37——62小节,这一乐段仍然由两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采用了连续切分节奏和持续音,表现了夜蛾悲叹的一面,第二句穿插了快速上行的琶音,动静结合,画面精致细腻。D段是63——93小节,这一乐段主取材于前两个乐段的素材。第92——93小节运用第一乐句结尾中的二度和音材料向再现部过渡。从37小节两手以ff的力度快速交替到以平ppp 的力度旋律下行,好像夜蛾从灯火下跌落,盈盈闪闪要弹奏筱筱零落的感觉。
再现部是单二部曲式。A段是94——104小节。这材料取自A段材料并加以变化。B段是105——120小节,是属调上的再现。调性由降D大调到e小调后到降B大调。
尾声是第121——131小节,调性由G大调转降D大调,与第一部分的第一乐段正好呼应。其中双手平行上行的和声,极富有色彩性。演奏时不要有发硬的声音,要柔和的触键营造朦胧的气氛。结尾句要一气呵成,画面和情绪要在这里停滞。
第二首《悲哀鸟》
《悲哀鸟》模仿鸟儿在黑压压的森林里迷路而发出悲哀的呼唤。《悲哀鸟》这首乐曲是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在这首乐曲中,拉威尔运用典型的印象派创作技法。通过钢琴上不同音区的音型,生动的描绘了森林里各种鸟儿迷途后的哀鸣声。
引子(1—3小节)通过同音反复的手法恰如其分的表现出鸟儿的哀鸣。调性明确体现了拉威尔传统的调性思维。
A段(4—12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在降e小调的基础上运用了多声部手法以烘托出鸟儿的哀鸣声。在第二句,作者在旋律上运用了同音 反复的手法进行创作。
B段(13—20小节)用一个乐句创作而成,是主题同音反复这一材料的变化发展。作者运用了三十二分音符的快速同音反复的手法,意在表现群鸟寻路时焦急的叫声。而低音和弦的进行意在模仿鸟儿飞行的情景。
A1 段(21—29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由g小调开始最后发展到E大调上,一系列的调性变化使得乐曲效果色彩纷呈、意境悠远。仿佛远方 一直飘来似有似无的鸟鸣声。
尾声是29—32小节,采用了降e,小调进行创作。由主题的第一个材料变化而成,旋律与和声织体交相呼应,群鸟的哀声一直萦绕于耳边 。
第三首 《海上孤舟》
这首曲子采用了变体回旋曲式。乐曲以暗涌起伏似的大琶音和快速流动的音符相结合。为听众描绘了广阔无垠的大海上,小舟此起彼伏的飘荡的深邃场面。
A段(1—28小节),是第一主题乐曲为重复乐段。由升f自然小调转向G大调。拉威尔采用了大量的复合节拍,表现出海水跌沓起伏的场景。
连接部(29—37小节),音符快速流动,织体形成上下翻动的态势。高声部的旋律紧张而富有激情,描绘了波涛汹涌的场面。
C段(38—45小节),。这一段是模仿水生的音乐,不同于汹涌的波涛,C段更加注重波浪起伏的场景。在上方高音区采取震音的表现手法来模仿水波的声音,将画面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
B段(46—60小节)这是本曲的第二个主题。极富感染力的创作,作者通过切分节奏,来表现穿行海面的跌宕情景。
A1段(61—67小节)由升f自然小调转入属小调升c小调上。它再现了第一主题。
C1段(68—75小节),这里再现了第一插部。降B是调中心音。
B1段(76—91小节),是第二主题第一次变化再现。乐曲运用大小三和弦作为材料,上方声部为和弦的分解进行,下方声部运用了一个七和弦映衬。
D段(98—110小节),是展开段,作为乐曲的第二个插部,通过低音声部的和声与高音声部的流淌性的旋律,继续刻画海上孤舟的空旷场面。
B2段(119—131小节),是第二次将插部一重现。调性也从A转到了升f小调。
A2段(132—139小节),继续讲主题一变化后再现。最后加入六小节补充,终止全曲。
第四首 《小丑的晨歌》
《小丑的晨歌》是组曲中最常被单独演奏的一首。此曲具有浓郁的西班牙色彩,最为明显的是钢琴上到处出现模仿西班牙吉他声响的同音反复的乐段,还有描写小丑蹒跚步态的节奏型,与表现丑角内心悲叹的朗诵调旋律交替出现,入目三分地刻画了丑角的内心与外貌。
《小丑的晨歌》这首乐曲的曲式结构是减缩的复三部曲式。
第一部分是带再现的但三部曲式,A段由轻快的西班牙民族特色的旋律以及民族舞蹈节奏创作而成。这一乐段使用了同根音不同性质的复合和弦并将低声部和声配置进行了传统的由属音到主和弦进行。由此再度见证了拉威尔的传统技法创作。
中部结构较为自由。乐段由表现小丑的悲叹情绪到西班牙舞蹈节奏交替进行发展而成。C1段由两个变化重复的乐句组成,是C段旋律节奏扩大的重复。D段是升f小调,旋律轻快,通过同一素材不断模进与C段的宣叙调形成对比。
再现部再现了乐曲的第一部分依然采用了西班牙音乐特点来进行创作。是全曲的总结部分。
尾声 含蓄内敛的结束全曲,意味深远,给人以无尽地遐想。
第五首《幽谷钟声》
《幽谷钟声》灵感得之于巴黎教堂正午时分齐鸣的钟声。乐曲描绘了从山谷间传来的幽静歌声以及那伴随这回荡钟声的神秘悠远的钟声。另外还有清脆悦耳的小铃声和中段传出的中古调式上的众赞歌,令人想起古老的寺院。
A段(1-11):开头的段落直接模仿钟声,巧妙地运用了高中低三个声部,使其错落有致地模仿出远近不同、大小各异的钟声。通过大三、小三和弦以及减三复合和弦的运用,在音乐色彩上形象鲜明。
B段(12-19):本段继续表现“幽谷钟声”那神秘而悠远的意境,由F大调转向C大调。大量运用了四、五度叠置的和弦进行。
C段(20-41):教会调式的运用刻画出了气息宽广而深沉的圣咏式的旋律。这也是拉威尔常用的创作手法。由于教会调式的交替使用,使得本曲进一步增添了乐曲悠远古朴的宗教色彩。
B1段(42-48):调式开始回归到主调上。是乐段B在属调上的重现。
A1段(49-54):调性回归到主调,是A段有有节制的再现。
三、《镜子组曲》的创作意义
《镜子》组曲是拉威尔对印象派音乐风格的开拓,也是他对古典传统作曲风格的继承,是一部传世之作。认真研究拉威尔《镜子》组曲,可以领会拉威尔早期作品的极具个性化的音乐创作技法。这些技法对近现代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钢琴音乐发展到印象主义意味着钢琴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对于钢琴演奏家来说,更是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在手指方面触键的新要求,不仅如此,听觉感受、观念意识、心灵体验都需要超越传统,进行全方位的更新。
同时,拉威尔作曲风格里这种创新与继承并重的精神和理念对现在的作曲家同样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希望通过对拉威尔及其作品的探究与解析,使更多的演奏者和音乐爱好者们走进印象派音乐,了解拉威尔作品的特点,继承和发扬作曲家的创作理念,为现代的作曲家们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使音乐世界更加繁花似锦。
参考文献
[1]【美】彼得·斯·汉斯,孟宪福译.二十世纪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2] 【德】瓦尔特·基泽勒,杨立青译.二十世纪音乐的和声技法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3] 【俄】伊·斯波索宾,伊·杜波夫斯基,斯·叶甫谢耶夫,陈敏译.和声学教程(上、下册)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4]桑桐.和声学教程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5]杨儒怀.音乐分析文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6]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7]吴祖强.曲式与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8]李吉提.曲式与分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9]沈旋.杰出的管弦乐色彩大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10]钟子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