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攻击行为研究回顾与探索

2014-08-29刘奕林曾练平杨忠玉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攻击行为攻击性攻击者

刘奕林,曾练平,杨忠玉,黄 曼

(1.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贵阳550001;2.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410131)

青少年攻击行为研究回顾与探索

刘奕林1,曾练平1,杨忠玉2,黄 曼2

(1.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贵阳550001;2.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410131)

攻击行为是指针对他人并以造成其精神上、身体上的伤害为直接目的的行为,同时攻击者表现出有意伤害性,且被攻击者试图躲避。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理论主要有心理动力学观点、习性学的观点、社会学习的观点、挫折-攻击假说和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认知模型等;影响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因素和认知因素;所产生的后果主要有对攻击者的影响和对被攻击者的影响。

青少年犯罪;攻击行为;青少年攻击行为

引言

青少年暴力犯罪所导致的校园暴力事件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于2007年发布了《中国“十一五”期间青年发展状况和“十一五”期间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十五”期间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量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长迅猛,五年间上涨了68%。倪林英,谢文静(2012)[1]的研究指出,在北京市海淀区,四年时间共受理校园及周边暴力犯罪案件238件,涉及大、中、小学,且每年的数据呈现持续稳定的态势。一些严重的青少年暴力犯罪往往会涉及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在心理学领域,青少年攻击行为同样是研究的热点。有研究指出(Johnson,2009)[2],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会造成以后的暴力犯罪、人格扭曲和行为失调;而那些经常受到他人攻击的青少年则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严重者还会导致自杀。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其行为具有可塑性,及时的行为矫正和心理矫治有利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减少。因此,对攻击行为、尤其是青少年的攻击行为进行研究是极其必要的。目前国内并不缺乏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实证研究,但是综述性研究还比较匮乏。本文拟运用文献法,对青少年攻击行为做一概述性研究,为今后在该领域继续深入探索提供理论参考资料。

一、攻击行为的界定

在1961年Buss就提出,攻击行为(Aggression)是指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那么,这种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是攻击者有意为之还是无意而为呢?Feshbach(1970)[3]和 Berkowitz(1964)[4]认为,攻击行为应该考虑攻击者伤害他人的意图,而不应仅仅衡量其行为的后果。也就是说,只有有意的伤害行为可以称为攻击行为,而对他人造成的无意伤害则不能称作攻击行为。Anderson(2002)[5]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攻击行为是指直接针对他人并以造成其伤害为直接目的的行为,同时攻击者明白其行为将伤害到目标,且目标试图躲避。相较其他定义,An-derson所提定义更为全面且得到更多认同。国内对攻击行为的研究起步较晚,并以国外研究为基础,因此国内外学界对攻击行为的界定并无根本上的差异。

综上所述,攻击行为必须具备以下特点:(1)具有“有意伤害性”,即攻击行为是行为者有意向所为的;(2)最终对被攻击者造成的伤害并不局限于身体上的,还包括精神上的;(3)被攻击者有回避攻击的倾向。

二、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理论与相关研究回顾

(一)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理论

1.心理动力学和习性学的观点

心理动力学观点以Freud(1927)为代表,认为人的攻击行为源于死的本能,人类的攻击能量从出生起就在不断积累,并且必须在这个能量到达危险水平之前释放和排解。因此Freud解释,各种形式的暴力都是这种攻击能量释放的表现。

习性学家Lorenz(1996)认为攻击是人类和动物的一种遗传性本能,其目的在于保护自己的领地。Lorenz同样支持Freud的“发泄”观点,认为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会选择将积累在个体内部的能量发泄出来,表现为攻击某个目标。

2.社会学习的观点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Bandura(1960)认为,人类的攻击行为是在后天的成长环境中习得的,即用观察学习的理论来解释人类的攻击行为。Bandura(1983)界定了三种类型的榜样:家庭成员、亚文化群体成员和大众传媒提供的象征性榜样。接触攻击性的榜样是儿童习得攻击行为的第一步,但这并不能保证观察者以后一定会表现出同样的攻击行为。观察学习的另外一个影响变量是所观察榜样的行为结果,如果榜样的攻击行为受到了惩罚,就有可能会抑制观察者的攻击行为。另外,对行为定期的强化也是保证行为得以持续的关键,攻击行为也是如此。

3.挫折-攻击假说

挫折-攻击假说的创始人Dollard和他的同事(1939)认为,那些经历过挫折、阻碍、伤害的人会表现出攻击行为,并且表现出攻击行为的人总是受到挫折、阻碍和伤害。可以说攻击是对挫折的自动反应。Berkowitz(1962)对挫折-攻击假说进行了修正:他认为攻击不是挫折的唯一行为结果,并重新解释了攻击行为被引起的步骤(某人阻止实现所期望的目标→产生挫折、愤怒→愤怒使个体倾向于或准备好做出攻击行为);他对攻击行为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补充:(1)个人在多大程度上把自己所遭受的不公正对待看成是故意的;(2)个人对所遭受的挫折的厌恶程度。

4.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认知模型

(1)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由Dodge(1994)提出,他将一个行为的产生划分为六个认知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六阶段

在线索表征阶段,若个体对线索进行了曲解(如进行敌意性归因),那么个体就容易发生攻击行为。在构建新反应阶段,倘若个体很容易在长时记忆中搜寻到攻击与暴力行为,个体就有可能对刺激做出攻击反应。

(2)攻击行为一般模式(GAM)。GAM由Anderson(1995)提出,以社会学习和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为已有的攻击理论提供了一个整合度较高的框架,是攻击行为认知模型的新发展。GAM理论认为,特定情境下发生的攻击行为是一个循环过程:输入变量→过程→结果→社会性遭遇(又可视为再循环中的“输入变量”),如图2所示。第一,在输入变量阶段,有两个因素影响人的攻击行为:人的因素和情境因素。前者包括个体的人格特征和生理素质,其中,人格特征包括个体的特质、信念、态度、价值观和长期目标。后者是指当时情境中唤醒或抑制攻击行为的各种特点,包括:攻击性线索(能启动储存于记忆中的攻击情感、行为的对象和事件)、挑衅、挫折、疼痛与不适、酒精和药物、诱因(即个体希望达到的目标或希望得到的东西)。第二,过程阶段主要探讨的是个体内部状态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内部状态包括3个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唤醒水平。需要指出的是,内部状态的这三个过程只要其中一个得到激活就会扩散至其他两个过程。第三,结果阶段也就是评价和决策过程,包括即刻评价和重新评价。如果个体没有充足的资源(如时间和认知能力),或者资源充足但是认为评价结果是不重要的,就会引发冲动性行为;如果个体有充足的资源且认为评价结果是重要但不满意的,就会进行重新评价,重新评价有可能多次循环,直至得到满意的评价结果,引发慎思性行为。

图2 攻击行为一般模式

(3)认知-新联结模型。该模型由Berkowitz(2003)提出,以挫折-攻击假说为基础——厌恶刺激(即挫折)引起最初的负性情绪反应(情绪唤醒),经过个体认知加工,产生攻击行为。但该模型认为攻击的行为倾向并不是厌恶刺激导致的唯一结果,其还可能导致另一种反应倾向,即逃避。如图3所示:

(二)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测量方法

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测量方式,以下三者较之其他更有代表性。Buss和Perry(1992)编制的攻击行为问卷(Aggression Questionnaire,AQ)为国内外攻击行为研究者广泛使用,其中,中文版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4。该问卷共29个条目,分为四个维度: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和敌意,评分采用Likert 5点评分法,信效度良好。刘俊升等人(2009)[6]将被试替换为中国青少年,对Buss和Perry的攻击行为问卷做了初步修订,修订后的问卷共20个条目,包含四个因子:(1)身体攻击,包括6个项目;(2)愤怒,包括5个项目;(3)敌意,包括4个项目;(4)替代攻击,包括5个项目。

图3 认知-新联结主义模型

潘绮敏(2007)[7]编制的“青少年攻击性问卷”结合了国外的研究,进行了青少年攻击性二阶模型和三阶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三阶模型的拟合度更高(CFI=0.928,RMSEA=0.068)。并对三阶模型的信、效度做一检验,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实证效度也较良好。该问卷分为三个分量表: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认知和攻击性情绪。其中攻击性行为分量表由口头攻击、身体攻击、自我发泄3个维度构成;攻击性认知分量表由敌对、恶意、报复心理3个维度构成;攻击性情绪由易怒性、冲动、缺乏自我控制能力3个维度构成。

另外,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8]修订了“青少年攻击性量表”,该量表共30个条目,采用Likert 5点评分法。包括躯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自我攻击5个分量表,各分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数都在 0.67 以上,总量表的 Cronbach α为 0.89。

(三)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和相关后果

1.影响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社会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有家庭因素与大众媒体因素。

青少年攻击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环境都存在一定关系。史俊霞和余毅震(2007)[9]对11至16岁的学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攻击行为青少年父母较多采用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等不良教养方式;另外,攻击行为青少年的家庭矛盾性得分高于无攻击行为青少年,而亲密度与知识性得分低于无攻击行为青少年。卢莉和李建平等人(2001)[10]的研究将少年犯作为研究对象,所得结果支持上述观点。但是,也有一些研究稍有偏颇:李董平和张卫等人(2012)[11]的研究所得结果显示,教养方式(权威、专制、纵容)对直接攻击独特效应不显著,但是对间接攻击有独特效应;另外,教养方式(权威、专制、纵容)与间接攻击的联系显著强于其与直接攻击的联系。综上所述,家庭因素与青少年攻击行为之间存在一定联系。父母应避免采用消极(专制、纵容)的教养方式,并多给予孩子及时的关心及爱护,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个家庭矛盾较少的成长环境,以避免家庭因素成为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直接诱因。

随着科技进步,大众传媒早已无处不在,青少年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传媒信息,包括电视、电影、游戏、电子文字等。根据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青少年是可以从大众媒体塑造的榜样中学习攻击行为的,目前已有很多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Huesmann(2003)[12]等人对儿童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儿童观看暴力节目的时间与其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表现出暴力行为的可能性存在显著相关,并且对其他无关变量(如父母忽视、早期攻击行为等)进行控制后,该相关仍然显著。曾凡林等(2004)[13]的研究对初中生进行了调查,所得结果支持Huesmann等人的观点。赵军等人(2010)[14]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并对社会学习理论于攻击行为习得的解释做出了修正和完善:该研究将未成年犯以及普通中学生作为被试,得到结果显示:未成年人通过媒体暴力资讯习得的并非攻击行为方式本身,而是反社会、反规范的态度或行为倾向。因此,应该尽量对青少年所接收的传媒信息做出过滤,以避免青少年从大众媒体中习得攻击行为。

(2)认知因素。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认知因素主要有注意偏向因素与归因偏向因素。

目前,探讨攻击性与注意偏向的研究并不少见,但是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的并不多。张林和吴晓燕(2011)[15]的研究以中学生为被试,得到结果为,攻击水平高者对攻击词做出判断的反应时均长于攻击水平较低的学生,表现出显著的优先选择倾向。曾丹薇(2012)[16]将少年犯作为研究对象,得到了一致结论,并且提出注意偏向在不同犯罪类型(暴力犯罪、非暴力犯罪)上没有显著差异。刘灵和倪林英(2013)[17]的研究也得到一致结论。

国外已有研究证实,攻击行为与个体敌意归因偏向有关(Bailey,2008)[18]。在国内,李静华等人(2012)[19]的研究结果也支持了这一观点。其研究得到结果显示,未成年犯的攻击和敌意归因偏向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学生,在去除普通学生样本后,结果显示敌意归因偏向对攻击行为有显著影响。叶茂林和杨治良(2004)[20]的结果也显示,未成年犯的内隐归因方式与正常未成年人存在显著差异,其内控程度低于正常未成年人的内控程度。

综上所述,认知因素对攻击行为的产生有一定影响。因此可以采用认知训练的方法对青少年攻击行为做出干预,改善其认知策略,减少攻击行为的产生。

2.相关后果

(1)对攻击者的影响。青少年攻击行为会对攻击者同伴关系产生影响。孙晓军等人(2012)[21]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追踪研究,研究发现,被试者一旦减少自己的攻击行为,同伴积极评价就会增加;反之,同伴的积极评价就会减少。李科生(2012)[22]的研究发现心理安全感对工读学生攻击行为产生影响,工读学生在成长历程中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情绪安全感、人际安全感缺失,自我控制能力差,遇到过激情景易发生攻击行为。卢莉等人(2011)[23]以少年犯作为被试,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研究发现,少年犯个性特征具有精神质、神经质倾向。王俊、余毅震(2006)[24]的研究支持了卢莉等人的研究结论。蒋俊梅(2005)[25]使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也得到相似结论。以上研究都说明,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会影响人格形成,不利于个体今后的发展。

(2)对被攻击者的影响。刘小群等人(2013)[26]将初中生作为被试,得到结果显示,参与欺负的学生(欺负者、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的抑郁和自杀意念都高于未参与欺负的学生;另外,欺负-受欺负者的抑郁和自杀意念水平显著高于受欺负者,而受欺负者与欺负者的抑郁和自杀意念水平无显著差异。陈礼鹏等人(2012)[27]的研究同样强调了攻击行为对被攻击者负情绪的影响。该研究说明,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不仅对攻击者有消极影响,对被攻击者还存在更大的负性影响。因此,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出现还会对被攻击者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并且有一部分的被攻击者也会产生攻击行为,且这部分青少年会体验到更多的负性情绪,不利于个体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研究趋势

目前,国内对青少年攻击行为问题比较重视,相关研究也较多,但仍有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继续探讨的。首先,在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方面,研究较多的有父母教养方式、媒介环境、学校环境、注意偏向和归因偏向等,并且都有研究证实以上因素均可影响攻击行为。但是有研究提到(李宏利,宋耀武,2004)[28]攻击行为的发展有一定的稳定性,表明一些研究者未识别的因素在影响攻击行为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上述因素与攻击行为间存在某些未被识别的中介变量,对攻击行为的发生起到中介效应,今后可就此方面做进一步研究。其次,还有研究提到(马中锐等,2012)[29],反社会行为始于青少年期的暴力犯罪青少年较始于儿童期的暴力犯罪青少年遭受了更多的童年虐待、忽视,前者的家庭社会环境更糟糕,但后者的攻击行为更强。因此,对不同类型的暴力犯罪青少年因根据攻击行为的产生因素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不可一概而论,今后的研究也可基于两种不同的暴力犯罪青少年进行干预方式的探索。最后,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测量在国内仍比较缺乏,尤其缺乏信效度、拟合度良好的优质量表。因此,今后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研究也可从测量学的方面继续深入。

[1]倪林英,谢文静.高校学生攻击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教育评论,2012,(3):66 ~68.

[2]Johnson,S.L.,Improving the school environment to reduce school violence: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ournal of School Health,2009,(10):451 ~465.

[3]P.H.Mussen,Carmichael's manual of child psychology[M].New York:Wiley,1970.

[4]Berkowitz,L.,Aggressive cues in aggressive behavior and hostility catharsis[J].Psychological Review,1964,(2):104~122.

[5]Anderson,C.A.and B.J.Bushuman,Human aggression[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2,53:27 ~51.

[6]刘俊升,周颖,顾文瑜.Buss-Perry攻击性量表在青少年中的初步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4):449~451.

[7]潘绮敏,张卫.青少年攻击性问卷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1):41 ~46.

[8]北京回龙观医院编制.青少年攻击性量表[C].北京: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量表论文集,2005.

[9]史俊霞,余毅震.青少年攻击行为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7,(10):893~895.

[10]卢莉,李建平,张敏,朱玲,王祎.少年犯父母教养方式及个性特征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1,(1):54~55.

[11]李董平,张卫,李丹黎,王艳辉,甄霜菊.教养方式、气质对青少年攻击的影响:独特、差别与中介效应检验[J].心理学报,2012,(2):211 ~225.

[12]Huesmann,L.R.,Moise - Titus,J.,Podolski,C.L.,Eron,L.D.,Longitudinal relations between children's exposure to TV violence and their aggressive and violent behavior in young adulthood:1977 ~ 1992[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3,(2):201 ~221.

[13]曾凡林,戴巧云,汤盛钦,张文渊.观看电视暴力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35~37.

[14]赵军,彭志刚,彭红彬.暴力资讯与未成年人犯罪实证研究——以社会学习理论为主要修正对象[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104~110.

[15]张林,吴晓燕.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注意偏向与冲动控制特征[J].心理学探新,2011,(2):128~132.

[16]曾丹薇.未成年犯攻击性的注意偏向及其攻击性与人格的关系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2.

[17]刘灵,倪林英.青少年学生攻击行为认知特征与预防策略——基于攻击型青少年认知特征的实证调查[J].教育探索,2013,(5):139~140.

[18]Bailey,C.A.and J.M.Ostrov,Differentiating forms and functions of aggression in emerging adults:Associations with hostile attribution biases and normative beliefs[J].Youth Adoles,2008,(6):713 ~722.

[19]李静华,申田,郑涌.少年犯与普通中学生攻击敌意归因偏向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5):550~552.

[20]叶茂林,杨治良.未成年人归因的内隐特征与攻击行为[J].心理科学,2004,(4):821 ~823.

[21]孙晓军,范翠英,热娜古丽·艾赛提,张笑容,陈洁.同伴关系与攻击行为稳定性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3):301~307.

[22]李科生.工读攻击性绘画治疗初步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2.

[23]卢莉,李建平,张敏,朱玲,王祎.少年犯父母教养方式及个性特征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1,(1):54~55.

[24]王俊,余毅震.攻击行为学生的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配对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3):222~223.

[25]蒋俊梅.青年罪犯的人格特征研究[J].心理科学,2005,(1):217 ~219.

[26]刘小群,卢大力,周丽华,苏林雁.初中生欺负、受欺负行为与抑郁、自杀意念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1):85~87.

[27]陈礼鹏,陈阳阳,方乐.中国四城市初中生受欺负者自杀风险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8):576~580.

[28]李宏利,宋耀武.青少年攻击行为干预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4,(4):1005~1009.

[29]马中锐,蒙华庆,胡华,邹志礼,王慧,杜莲,张洪银.反社会行为始于青少年期和儿童期的暴力犯罪青少年童年受虐史攻击行为的差异比较[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24):2511 ~2514.

Review of Research on Aggression among Juveniles

LIU Yi-lin1,ZENG Lian-ping1,YANG Zhong-yu2,HUANG Man2
(1.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550001;2.Hunan Justice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Changsha,Hunan 410205)

Aggression means the behavior that caused mental or physical harm to others with direct intentional purpose,and the attackers show their intentional nocuity from which the victims try to escape.The theory of aggression among juveniles mainly includes the perspectives of psychodynamics,ethnology,social study,frustration -aggression hypothesis and also the cognition model of aggression among juveniles,etc;its influence factors include social environment factors and cognitive factors;and the consequences mainly include the influence on the attackers as well as the victims.

Juveniles delinquency;Aggression;Aggression among juveniles

D913.15

:A

:1008-2433(2014)04-0051-06

2014-04-05

2012年度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社会生态学视角下青少年学生早期过激行为的艺术治疗研究”(12C1133)的阶段成果;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危机中的青少年学生攻击行为绘画治疗研究”(XJK012CXL005)的阶段成果。

刘奕林(1990—),女,贵州贵阳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3级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犯罪心理学;曾练平(1975—),男,湖南武冈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贵州省基础心理与认知神经科学特色重点实验室教师,教育心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杨忠玉(1986—),男,江苏连云港人,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司法系教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刑事法学;黄 曼(1975—),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司法系副教授,教育心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犯罪心理学。

猜你喜欢

攻击行为攻击性攻击者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机动能力受限的目标-攻击-防御定性微分对策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正面迎接批判
有限次重复博弈下的网络攻击行为研究
“爱”的另类表达,婴儿的攻击性行为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高职学生攻击行为探析
非攻击性话语引发的冲突回应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