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中国流通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
2014-08-29路红艳
在流通业对外开放过程中,与“引进来”相比,我国流通业“走出去”步伐缓慢,真正以商业存在形式“走出去”的流通企业还处于探索阶段。“十二五”末期到“十三五”期间,伴随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国际服务业转移和服务贸易迅猛发展以及生产方式和流通方式的创新变革,中国流通业“走出去”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应开拓思路,顶层设计,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构建流通业“走出去”的战略路径和政策体系。
一、中国流通业“走出去”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服务业对外开放中,流通业已成为市场化程度最高、开放程度最大的领域。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我国流通业对外投资规模显著增长,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从2004年的8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136.7亿美元,年均增速约40%,高于同期我国采矿业、制造业等行业平均增速。但从流通业对外投资的形式来看,主要是以进出口贸易公司为主体,从事矿产品、钢材、粮食的批发和转口贸易,如宝钢集团、中粮集团、中石油集团、中国铝业等大型国有企业都是我国以贸易公司形式进行批发和零售业对外投资的主力军。与之相比,境外中国商贸城、零售企业开店等形式“走出去”还处于探索阶段。其中,境外中国商贸城因规模小、产品档次低、服务功能单一,存在产品质量差、经营不规范、偷逃税、非法务工等诸多问题,发展形势不容乐观。零售企业“走出去”一直步履蹒跚,成功的案例较少,如北京天客隆进军俄罗斯市场以失败而告终,国美集团2013年初也已宣布将逐步关闭其在香港的6家门店。零售企业“走出去”面临定位不准确、国际化人才短缺、经营模式转型等诸多风险。可喜的是,近年来伴随我国部分流通企业实力不断增加,以国美、苏宁、华联等为代表的流通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走出去的形式也从直接开设店铺逐步向合资、并购等方式转变。2005年12月,北京华联集团投资400万新元收购新加坡西友百货,通过并购,北京华联集团拥有新加坡三家门店。2009年6月,苏宁电器收购日本家电连锁第四大品牌LAOX27.36%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2013年,北京王府井国际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出资6.8478亿美元购买香港中国春天百货有限公司全部股份,成为近年来北京市零售业投资额最大的境外收购项目。
二、加快流通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十二五”末期到“十三五”期间,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国际服务业转移和服务贸易迅猛发展以及生产方式和流通方式的创新变革,为我国流通业“走出去”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加快流通业“走出去”步伐,开拓国际市场,不仅对于促进制造业升级、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流通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加快流通业“走出去”是参与服务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当前,全球经济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全球服务业跨国转移和服务贸易迅猛发展,许多服务业领域的跨国公司逐渐将发展重点转向海外,投向服务业的跨国投资明显增多。2012年,全球服务贸易额为84526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达18.6%,服务业跨国投资已接近全球跨国投资的2/3。这表明全球经济发展格局已经由制造业全球化转向服务业全球化,服务业全球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在实现“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和跨国转移的同时,参与服务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将不断拓展。特别是随着中国积极加入服务贸易协定(TISA)谈判,与冰岛、瑞士等国家自由贸易协定逐步签署,以及中韩自贸区、中美投资协定和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稳步推进,我国双边服务贸易市场自由化趋势将会加速,一些国家市场将进一步对我国服务业开放。这要求作为我国服务贸易主要行业的流通业,顺应服务全球化趋势,加快商业存在形式的“走出去”步伐,深度参与服务全球化和国际竞争。
(二)加快流通业“走出去”是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长期以来制造业“大而不强”,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环节,在研发、品牌、销售、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没有比较优势,商品流通渠道控制权和价格主导权被控制在国外品牌商手中。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产业链的低端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品牌、渠道等上下游环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虽然我国在制造技术创新方面已取得较大进步,但由于我国流通企业“走出去”步伐缓慢,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建立具有渠道控制权的销售网络服务体系,很难获得更多的附加值和利润,制约了制造业向高端环节转型升级。因此,迫切需要加快推动流通业“走出去”,建立“中国制造”的海外分销渠道和服务网络,提升流通渠道控制权和价格主导权,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三)加快流通业“走出去”是提升流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流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我国流通企业经过近年来快速发展,已形成百联集团、国美电器、苏宁电器、大连大商集团、农工商超市等入围全球零售企业250强的企业,但在市场销售额、业务国家/地区数量等方面,与世界大型零售企业存在较大差距。如我国最大的零售企业——百联集团2012年的零售收入为1.59亿美元,仅相当于沃尔玛的3.56%、家乐福的14.07%。流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实力不强,已成为制约我国流通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迫切需要加快流通企业“走出去”步伐,只有“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才能熟悉国际市场运作的惯例,才能更直接地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推动中国流通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
长期以来,制约中国流通业“走出去”的关键问题在于在宏观层面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和系统的政策支持,在微观层面缺乏敢于冒险、敢于自我挑战和自我超越精神的流通企业。在新一轮改革开放过程中,要加快推进流通业走出去,必须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路和长远的政策路线设计。
(一)加快制定流通业“走出去”战略规划
国际经验表明,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流通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例如,2013年英国贸易投资署(UKTI)推出了零售业国际行动计划,重点扶持1000家中小零售企业国际化发展,通过提供财政激励、发展供应链等措施,帮助全渠道零售商获得更多国际市场进入机会,并扶持英国奢侈品牌进入国际市场。我国要高度重视规划对流通企业“走出去”的引导作用,加快研究制定流通业“走出去”战略规划,明确未来流通领域对外投资发展方向、重点区域,引导流通企业积极“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实施“首家连锁店支持计划”,为零售、餐饮、酒店首次开拓新兴市场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市场提供支持。
(二)培育和扶持具备“走出去”条件的流通企业
从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中国流通企业要“走出去”,要到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必须拥有一批敢于冒险、敢于拼搏的企业。
一是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近年来,尽管我国致力于培育一批流通领域的国家队,但大型流通企业成长一直十分缓慢。未来培育大型流通企业仍然是我国商务领域的重点工作。首先从机制上,改变过去只关注流通企业自身、忽视以流通企业为核心的产业联盟的弊病,推动流通企业与上游制造业合作,打造产业联盟或形成贸工一体化的企业集团,推动流通企业集群式、联合“走出去”。其次优化流通企业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再次继续鼓励有实力的流通企业通过并购、兼并等方式,迅速壮大,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二是培育特色化中小流通企业。特色化是流通企业国际化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对于具有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特色流通企业,其生命力比一般企业更强。因此,在积极培育大型流通企业的同时,要积极鼓励特色流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予企业政策支持,引导特色流通企业积极“走出去”开拓国际化市场。
(三)建立健全流通业“走出去”的法律、政策和服务体系
流通企业对外投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支撑。
一是要加快完善流通领域对外投资相关的法律体系。借鉴国外经验,加快研究制定内容较为全面、高层次、权威性的海外投资法,以法律性文件取代政策性文件的主导地位,把流通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纳入法治化轨道。同时,针对海外投资法案,加快调整和修改完善对外直接投资保险、监管、税收、外汇法、产业等规定,出台相关行业的海外投资法细则,使对外投资法律体系更具有整体性和体系性。
二是加快完善适合流通企业对外投资的政策体系。设立流通领域“走出去”专项促进资金,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开办商贸城或连锁门店,设立贸易企业或流通企业。对流通企业海外市场调查研究等前期投资成本,减免所得税,同时对流通企业实施加速折旧、延期纳税、设立亏损准备金等间接鼓励措施。设立流通企业海外投资发展基金,并将其与国家援外基金贷款和政策性贷款紧密结合在一起,争取援外优惠贷款、援外合资合作项目基金的金融支持与合作,支持促进流通企业海外投资的私人投资基金发展,扩大流通企业境外投资资金来源渠道,缓解企业“走出去”的融资难问题。
三是要健全政府和行业协会服务流通企业“走出去”的机制。加强商业领域走出去相关的管理部门,包括商务部、外交、外汇、金融、保险、公安等部门之间合作,加强信息沟通和部门间协调互动,以一站式窗口加网上服务的形式,为商业企业境外投资提供政策咨询、风险评估、融资服务等全流程服务。鼓励行业协会加强与当地政府和工商界交流,作为我国政府的“代理人”,协调解决流通企业“走出去”遇到的问题,推动流通企业国际市场竞争提供支持。
(四)站在全局高度实施流通业“走出去”战略
为推动流通领域对外投资规模和质量双提升,实施流通企业“走出去”战略,应根据我国对外经贸合作、制造业国际转移流通企业发展基础条件,实施以下五大战略:
一是援外跟随战略。对外援助是我国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未来的战略投资。近年来我国对外援助形式和领域不断拓展,对外援助体系、援助机制不断完善,特别对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援助已拓展到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在我国实施对外援助过程中,一些企业由于承担援外项目建设,已成为“走出去”的领军企业。未来为推动流通企业“走出去”,借鉴安徽外经建公司海外商业发展模式,可以依托援外项目配套输出万达广场模式、城市综合体模式等,带动流通企业集群式“走出去”。
二是制造业带动战略。目前,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品牌和渠道控制力已成为重要趋势。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一些家电、纺织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汽车等产业向东南亚、非洲等地区转移趋势逐步增强。如红豆集团投资柬埔寨、奇瑞投资巴西等。我国流通业“走出去”应紧紧抓住制造业“走出去”的机遇,一方面,实施制造业产业链或集群战略,鼓励流通企业与制造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完善研发服务、营销接单、物流配送、品牌推广等功能,逐步形成辐射全球的营销网络,提升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分销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利用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建设,鼓励流通企业与境外合作区开发企业合作,投资设立批发、零售、餐饮等贸易营销企业,推进流通企业“走出去”。
三是商贸城升级战略。目前,商贸城是我国流通业“走出去”的一种重要形式。针对目前境外商贸城面临电子商务冲击和经营模式调整等问题,未来应加快推进海外商贸城改造升级,通过完善商贸城研发设计、展览展示、物流配送、检验检测、购物休闲等功能,提升商贸城服务水平。加快商贸城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动线上与线下融合互动发展。加快商贸城诚信体系建设,加强与当地政府和行业组织沟通和交流,吸纳当地人就业,增强商贸城与当地人民的亲和力。
四是流通企业并购战略。跨境并购是企业走出去的一种重要模式。目前,从我国对外投资看,跨境并购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洲、欧盟和大洋洲的发达国家(地区),香港地区、韩国、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是主要并购地区。国际金融危机后,一些国家流通企业正在力图通过对外转让股权和引入战略投资者获得发展,我国应利用这一有利时机,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和实力的流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新设、参股、收购等多种方式拓展国际市场,打开迈向国际市场的大门。
五是深耕新兴市场战略。理论上讲,流通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诉求是寻求更大的市场空间。对于流通企业而言,香港以及东盟等亚洲地区,由于与中国的地缘和政治关系较好,消费习俗和习惯有很大相似性,因此亚洲市场应是未来我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区域。应鼓励有实力的流通企业通过建立营销网络、开设专卖店、专业店或并购等方式,逐步拓展亚洲市场,把亚洲市场作为中国商业领域对外投资的前沿阵地,以此为基础,逐步向全球拓展。同时,近年来随着非洲开发战略的深入拓展,我国与许多非洲国家都建立了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矿产能源、农业等许多行业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非洲、拉美等地区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经贸合作关系较好,投资限制少,流通领域发展滞后,市场潜力较大。流通企业对外投资要积极抓住这一机遇,利用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以及援外跟随、制造业带动“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非洲、拉美市场。
(路红艳,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市场流通、服务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