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服务化时代到来
2014-08-29傅经治
■傅经治
2013年我国服务业占比已经超过制造业,从2014 年来看,这种趋势仍在加速。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边界开始变得模糊,服务业开始制造业化,制造业也开始服务业化,两个趋势中后者较为明显。据统计,2013 年我国服务业占比首超制造业是因为制造业在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即制造业开始服务化。未来的中国不可能是单一的制造大国,也不可能是单一的服务大国,而是制造服务业大国。
扬起微笑曲线
“微笑曲线”是一个产业经济学概念。处于“微笑曲线”前端的研发设计、市场研究、咨询服务和后端的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优化、销售服务是利润丰厚的区域,而且盈利模式通常具有较好的持续性;而处于笑脸中间底部区域的生产制造只能获得较薄的利润,而且由于相对较低的进入门槛,这一部分竞争激烈,可替代性强,又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
“微笑曲线”本身已经指明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想要摆脱传统制造业的低附加值境地,就必须向“微笑曲线”的研发和服务这两端延伸。对应于产业层面,前者意味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后者则是要提高制造业周边服务业的比重。小米手机的成功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小米公司本身并不生产手机,只专注于设计研发和客户服务,手机由代工厂家负责制造。除了手机本身,小米通过移动端应用A P P和家居衍生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完整的生活服务解决方案,在“微笑曲线”的两端创造巨大的附加值。
我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还不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这使得中国制造长期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普遍存在“两个70%”现象,即服务业占GDP的7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70%,而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不足50%,差距十分明显。
更要注意到,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加快到来,工业机器人应用日益普及、3D打印技术日臻成熟,生产的分布式特征更加突出,这使得人人都有望成为生产者。如果上述场景真能成为现实,那单纯的制造商必将面临空前激烈的生存竞争,向平台服务商转变是一个理想选择。
从产出服务化看,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制造业产品中服务含量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把服务作为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制造业成为同时对物质、信息和知识进行处理的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产业。传统的三次产业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物质生产投入不断融入更多的服务业务,物质产品的产出形态体现出功能性和服务性。
发达国家的趋势
从世界范围看,服务化是不少跨国制造业企业的共同选择。广为人知的I B M、通用电气、耐克等跨国企业集团,原来的主营业务均集中在制造领域,如今都已实现了向生产性服务业的转型。通用电气非常典型,这家全球500强企业中的佼佼者,本是纯而又纯的制造业企业,但现在却升级成了一个多元化的科技、媒体和金融服务公司,其绝大部分营收都来自于服务。发达国家正是依靠在研发设计、商务服务、市场营销等领域的领先优势,主导着全球生产网络和产品价值链,显著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获取了巨大的超额经济利益。
IBM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提供硬件、网络和软件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其一多半的营收来自I T服务。耐克严格来说也已非制造业企业,该公司的生产环节大都外包了出去,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和品牌维护等服务,才是其主业。苹果公司出售的是一个智能移动终端与数字内容服务有机融合的产品;卡特彼勒更是提供了一个工程机械产品精准、高效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据统计,经合组织国家制造业产出中服务所占的比重,从20世纪70年代的15%上升到2000年的30%。2010年德勤公司的研究报告《基于全球服务业和零件管理调研》表明,在其调查的80家制造业公司中,从平均水平看,服务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超过25%,其中,有19%的制造业公司的服务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特别是在航空和国防领域、汽车制造领域、消费品领域、工业自动化领域、高科技和通信设备制造领域、生命科学和医药设备领域,服务正在成为制造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全球500强企业获得的数据看,占56%的企业从事服务行业,全球跨国制造企业中,服务收入比例超过25%,两成制造企业的服务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从先行国家和地区实践看,相比产值服务化,产出服务化在就业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制造业产出服务化首先在就业人员中集中表现出来。比如,发达国家在其大都市服务化过程中,传统的制造企业,特别是大型的制造企业集团表现出明显的服务化趋势:从就业构成看,制造企业内部从事非制造职能,比如从事管理、科技研发、品牌销售等服务活动的人数快速增长,也就是说,白领比重增长大大超过了蓝领,其结果就是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增长远远超过产业总就业增长和其他服务业就业增长。
在制造业服务化的现代经济潮流中,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座城市参与产业分工竞争力的关键。
国内产业现状
科技企业的制造业服务化已经成为中关村创新驱动的显著特征。仍旧以小米科技为例,在相关申报时很难界定是“工业企业”还是“服务业企业”。与其类似,很多中关村企业经济结构是“微笑曲线两端”,即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中间的制造环节不在北京。这个特点代表了中关村引领高端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
海尔集团多年前就明确提出,将放弃大部分生产业务,把主要精力用在研发和渠道服务上。2014年以来,海尔公司大规模裁员,改用外包形式开展生产,“服务化”趋势越发明显。
在制造业重镇佛山,制造业服务化还是一个较为新鲜的名词,但一些先觉的企业已经走在了前面。2014年,美的集团发布M-Smart智慧家居战略,与阿里签订云端合作,发布物联网智能空调,计划将在未来3年投入150亿元重金打造智能家电生态圈,将由一家传统家电制造商,转型为一家智能家居创造商。
东鹏陶瓷依靠分布在国内的3000多个终端门店,将收集数以万计的客户信息,了解掌握客户群体的消费偏好,更好地指导研发设计及生产。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把消费者需求、设计生产、物流配送等供应链管理的整个链条无缝连接起来。
美的、东鹏等制造企业所走的正是这样一条制造业服务化的路子。而像云计算这样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之所以在佛山集聚,也正是看中了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于信息技术的旺盛需求。在制造业服务化的现代经济潮流中,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座城市参与产业分工竞争力的关键。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是个年轻的装备制造业企业。然而,从2007年成立至今的短短7年间,取得的成绩让人瞩目:建成了国内最大的盾构产业基地,自主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盾构近3年占据国内国产盾构半壁江山,年产量和市场占有率目前国内第一;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道岔、弹条扣件生产线,占据国内三分之一的市场。
铁建重工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壮大,除了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外,就是能遵照服务型企业的发展理念,针对客户的需求,从产品研发、制造到服务提出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构建了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全新服务模式。在价值实现上、在生产方式上、在组织模式上、在全员服务上都充分体现了服务型企业的特色。从企业建立之初,公司高层就做了大量调研,决定定位为服务型制造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