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作业设计 张扬学生个性

2014-08-26吕新华

教育界·上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学生个性历史学科作业设计

【摘 要】新一轮课改的根本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重视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全面、健康的个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如何改进作业设计方面,阐述历史学科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程 历史学科 作业设计 学生个性 培养

所谓个性,是指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即一个人心理特点的总和,它大致包括兴趣、能力、气质与性格等方面。而一个人个性的好坏对其前途往往有着重要影响。由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社会文化传统、家庭背景、性格、兴趣爱好,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都是有独特个性的人。但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过于注重学生发展的共性,而对学生的差异性关注不够。因此教师只强调人的共性的一面而忽视了个性,这往往影响了人的和谐发展。

新一轮课改的根本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重视学生完整的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实现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整合,《历史课程标准》提出:“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作为学校德育主渠道的历史课在培养学生全面、健康的个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作业是教学的延伸和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本人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根据自主、激趣和开放性原则,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对原有的作业重新进行设计,以达到张扬学生个性的目的。

一、自主选择作业,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学生自主选择的结果是知识的获得,如果受教育者没有科学的选择能力,知识的获得是困难的,能力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更不必谈创新和创造了。可见,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能否做到“有选择”是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选择也是对学生主体性的最好诠释。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的不同,布置不同内容、数量灵活、时间机动的作业,每个层次的作业目标和要求不同,由学生自由选择。所以,我在上完一节课的内容后,分别布置了基础练习题、编写知识提纲、对有关历史观点发表评论等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可以全部都做,也可以选做其中的一题,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来确定。这样既可以避免优秀的学生吃不饱,又可以防止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吃力的现象。学生通过自主选择,会创造出丰富多彩、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个性化作业,把自己的作业完成得与众不同,独具匠心。促使每个学生乐于学习、学有所得,个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并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设置开放性的作业,促进学生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

1. 组织学生制作“历史模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西方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来源于实践,而实践能力的形成关键在于感知知识,用自己的参与行为提升理解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历史具有不可再现性,再加上距今年代久远,与现实联系不强,容易使学生产生距离感和隔膜感。为了让学生感知历史,体会历史,理解历史,在学习过程中,我专门布置学生制作一些与课本历史知识有关的模型和实物。如:在学习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时,涉及“筒车”这一历史内容,由于书本介绍的知识较零碎,趣味性不强,又以说明性语言为主,比较枯燥。所以我在课后就指导学生在查找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制作筒车的模型。学生积极性很高,都按时上交了作业。通过对模型展览和评价,展现了学生的成就感。这样做不但增进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拉近了古代社会与现实的距离,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

2. 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独立、团结协作的个性。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它以探究学习为主要特征,强调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通过研究性学习这一载体,引导学生贴近社会,走近科学,参与实践,服务现实,以增强对社会和未来的关爱,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收集、处理、提取信息能力,强化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养成,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进而陶冶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道德。如:本校所在地丽水是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积淀文化古城,拥有丰富的历史资源,我充分利用这一乡土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并要求写出调查报告。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项活动中去,自行组成研究性课题小组,查找资料,确立课题,开展研究。本校有九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处州古城进行了考察研究,通过前后一个多月的调查、考察,学生基本上了解了古城的历史风貌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体会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面对困难敢于抗挫的精神,而且学生自我调控的意志品格和善待他人、团结协作的交往水平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动脑的实践中真切感受人格体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为个性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3. 撰写历史小论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探究钻研精神。江泽民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教育创新的核心,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只有使学生掌握较为渊博的知识,才可能形成知识综合、知识迁移的能力,才能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能力。学习历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求他们能对历史发表见解,或者运用历史知识正确认识、剖析当前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为此,我在历史教学中,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加深他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理解,提高他们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后,我给学生们布置撰写历史小论文的作业,鼓励学生自己设立论文题目。从作业的结果看,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部分学生提出的观点很有实用价值,其中几位学生合作上交的小论文《孔子教育思想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作者通过自己从小学到中学的亲身经历,介绍了现行教育中贯彻的孔子的思想。如我们平时开展的辅优补差活动、举办的兴趣小组等是“因材施教”的体现;单元复习、期中期末复习贯彻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思想等。endprint

多歧为贵,不取苟同。论文式作业的观点给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发挥提供了自由的空间,通过论文写作,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探究钻研精神,学生知道了到哪里去查找资料,懂得了如何去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写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思维更缜密,更有深度和广度。

三、创设情境,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1. 鼓励质疑,强化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在探究性学习中,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把发现问题作为日常历史作业之一,适时教学生掌握一些起码的置疑方式,引导、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结合所学及个人能力利用网络资源挖掘历史内涵的广度和深度,展开联想,提出最具个性特色、最适合自己的设问,并整理出自己认为最满意的答案。例如学完《新兴力量的崛起》一课后,学生提出了“为什么法德会和解”这样深刻的问题。我及时引导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和材料分析,得出结论:推进西欧联合的共同利益是促使法德和解合作的重要因素。通过鼓励学生质疑,不但强化了学生独立思考意识,也激发了学生的成功动机。

2. 编排历史剧,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能力。历史学科具有时间、空间、人物的特定场景,老师可利用这些特点,根据材料组织同学编写历史剧,“再现”历史,回溯历史、感受历史。用语言、形体和道具等表现出特定的历史场景,在表演前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目的。如学习“科举制”前,可以让学生编排文学作品“范进中举”历史剧,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感知历史、在对人物角色的发挥中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通过精心的准备,学生把人物的性格、动作、造型等表演得惟妙惟肖,有的学生还适度创新,台词、动作都夸大渲染。通过演出,使学生认识到,开始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选拔官员上有其积极作用,在明朝之前曾推动了我国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已经走向腐朽,成为一项愚民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残害了知识分子。编演历史剧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知识,锻炼了学生的口语的表达能力、文学写作的能力、舞台表现能力、美术设计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多角度思维能力。

3. 布置辩论式的作业,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辩论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通过思考、判断,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产生一种新颖、独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来认识事物,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培养了学生批判地接受事物的创造个性。如讲完金的建立与宋金的和战有关内容后,结合所学内容,我提出这样的辩题:你是如何看待南宋以屈辱的条件换取和平这一选择的?让学生自愿分成正反两方,然后根据各自的分析理解,并通过查阅资料、充实论据,写一份辩论稿式的作业。正方观点:这种选择是理智的,利大于弊,反方观点:这种选择是耻辱的,弊大于利。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明白了怎样展开辩论,从而提高自己的历史思辨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给学生提供空余时间就是创造宝贵财富”。历史作业既是教学的目的,又是教学的手段。作业的设计只有积极引入新课程理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作业形式,在这种情况下,作业才能变成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张扬,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

【作者简介】

吕新华,1973出生,男,浙江松阳,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从事高中历史教学20年。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个性历史学科作业设计
初中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的研究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初探
新课程高考对学科思维素养的创新考查
合理把握教学设计中问题的“度”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学生个性的发展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途径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