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
2014-08-26张瑞英
张瑞英
【摘 要】语言的教育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语言为媒介,来传递信息,学习新知识、掌握技能并发展智力。即使在今天多媒体教学时代,语言依然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扮演者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运用语言时,要“准”“精”“美”“活”。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师语言 课堂语言 语言艺术
教育质量的提高首先源于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因为教师发展是教育发展的保障。教师修养的尺度决定着学生的发展高度,只有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不断提高,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水平。教师除了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高尚的职业道德外,还应该着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提高业务素质。其中教师语言素质的培养丝毫不容忽视。
一、语言教学在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课堂语言
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根据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来源与途径不同而划分为:语言的方法、实习的方法、直接观察的方法等几类,其中的语言的教育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讲课之前,必先经过反复的钻研,在深入理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将文字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传递给学生。这不仅是文字转化为语言表达的过程,更是知识再造与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处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整节课的学习效果,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对该学科的喜好。
(二)生活语言
教学中教师像灯塔是学生的指路明灯,生活中教师又是学生的做人指导者。为了和学生搞好师生关系学生,平时要与学生促膝谈心,就要用到课堂语言以外的生活语言。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做到润物于无声,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融,灵魂与灵魂的沟通。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对文化科学知识的强烈渴求,对学生的欣赏鼓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感情基础。
二、教师课堂语言的基本标准
教学语言艺术与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一堂课评价得好与坏,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教学语言艺术。而所谓教学语言艺术,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所教的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是双师型人才,所谓“双师型”就是既要有良好的教师素质技能,还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所以,要让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起来,真正使学生实现能力与学识双重提高。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语言艺术使用显得更加重要,在课堂教学运用语言时,要“准”“精”“美”“活”。
(一)表述清晰准确,语言通俗易懂
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时,教师内在的意向和拥有的知识是通过语言传送给学生的,学生只有理解了教师的语言,才能理解和领悟教师所要讲授的内容。通俗易懂的语言是教学语言互动的基础,它会将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拉近。有利于对知识交流。
(二)讲解生动形象、用词简洁练达
课堂语言可以生动形象,也可以简洁明了。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讲课能否扣人心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认识到学科的重要性、实用性。因此,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密切联系的笑话、故事、格言、成语、民间谚语、歇后语等均可引入课堂,随心所欲,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有趣,知识易于理解,从使学生认真听讲。
教师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照本宣科,语言枯燥无味,学生听得如同嚼蜡,课堂纪律也变得难以维持,真是“教者劳心劳而无功,学者心烦意乱而无获”,是教学语言不简洁的结果。
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与社会应用的紧密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以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吸引学生。通过课堂艺术语言应用,不仅使学生增加科学知识的积累,更能让学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懂得科学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能把同学们关心的话题引入教学,抓住学生心理,巧妙地运用艺术语言展开课堂教学,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言辞热情诚恳,富于激励性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对教师提出的最实际,最基础的要求。迷茫困惑的时候,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传道”,更重要的还在于“解惑”;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还在于“育人”。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融入自己的言语里面去,使“情郁于中言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与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对学生的启蒙教育,正确人生观的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育教学改革强调“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与教师的课堂引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此外,还要注意教师语言的启发性。思维的规律告诉我们,思维的启动往往以惊奇和疑问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知识的果实塞到学生嘴里,也不是把知识的果实放在学生触手可及的地方,而是告诉学生获取果实的方法。
教育改革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教师语言艺术是亟待提高的基本功之一,优秀的教师,无不得力于教师的语言功力。然而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掌握语言艺术,增强语言表现力,让自己的语言的教育性和审美性达到完美的统一。还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上好每节课,不断提高教师语言艺术,才能提高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袁振国 .教育新理念[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2]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1998.
[3]陶行知. 陶行知全集[M].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4]赵贤洲. 文化差异和文化导入论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