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人名中的修辞意蕴

2014-08-26王明理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2期
关键词:心理分析文化内涵

王明理

内容摘要:姓名是一种符号,不仅饱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而且与修辞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不仅窥探了汉族人名中的文化内涵,且揭示了汉族人名中蕴含的修辞意蕴。

关键词:汉族姓名 文化内涵 修辞意蕴 心理分析

拥有一个响亮悦耳、意境高雅的好名字,无形中提升了一个人的气质,增添魅力,让人受益终生。汉族人名中不仅饱含深厚的文化意蕴,而且与语言学中的修辞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汉族人名中的文化内涵

(一)姓氏的起源

姓氏起源于原始的图腾崇拜。在社会生产力落后的时代,图腾是氏族社会的崇拜对象。人们希望图腾能过保佑他们子孙繁衍,生产发展。图腾逐渐演变成了姓,如:凤姓源于风鸟图腾,龙姓以龙为图腾。

姓氏的起源还与母系社会有关,一些古老的姓都以“女”为偏旁。如:皇帝以“姬”为姓,炎帝以“姜”为姓,舜以“姚”为姓,禹以“姒”为姓。

(二)姓名的意义

人名中,不仅蕴藏着伦理精神,还体现了宗教色彩和宗族观念。姓是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是家族的共称。名字作为个人的特称,它承载着我们的人格修养、道德品质等。

二、人名中的修辞

姓名作为一种符号,在人们的交往中形成。透析汉族人名,它与语言学中的修辞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语音上的修辞

人的姓名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人们最先感受到的是音,通过音联想到其意义。

1.声韵方面的修辞

首先,取名时要注意声韵的配合和使用。双声和叠韵要恰当使用,叠韵的名字如:杜甫、杜牧、岑参等;双声的名字如:王维、曹操、魏巍等。

其次,叠音在取名时也常常使用。这样的名字叫起来音乐感较强。如范冰冰、刘诗诗、郭晶晶等。

但是对于声韵的搭配,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同声母韵母的字要慎用。如:诗人颜延年,“颜”、“延”、两个字母均为零声母i,这样的名字说得快的话,就显得含混不清。

(2)容易混淆的声母和韵母不要同时出现在姓名中。如:张自忠,姓名的声母分别为:zh、z、zh,z,zh着两个音容易相混,读起来就会拗口不顺畅。

(3)避免出现同音的姓和名。如:李莉莉、袁媛媛等。

2.声调方面的修辞

合理安排名字中每个字的声调,才能达到悦耳动听的效果,体现汉语的音乐美。

首先,单名一个字,如:阴平类:朱熹、朱军、江涛等。再如:阳平类:吴昕、冯巩、王菲等。这些名字听起来都比较舒服。

其次,对于双名,如《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孙少安、田晓霞、郝红梅等都不失为好名字。

但是我们在取名字时还要避免下面几种情况:

(1)不要同调相连。如刘德华、吴奇隆等,声调都相同,读起来给人一种单调沉闷的感觉。

(2)平仄相间。如:舒庆春、周树人、周恩来等,读起来节奏感、音乐感较强。

3.谐音

在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谐音的方法,如《官场现形记》中的:“史耀全”即“死要钱”,“魏翩人”即“为骗人”,“王伯高”即“王八糕”等。但如果运用不当,会让人陷入尴尬的境地,如秦寿生(禽兽生)、吴用(无用)等。

(二)语义上的修辞

对人名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人名中使用修辞使名字显得生动形象、意味深长。

1.人名中的比喻

人们在取名字时用事物来比喻被命名者,寄托了真挚的情感和祝福。如:赵子龙、成龙、王熙凤等,都承载着“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思想。

2.人名中的引用

从成语或诗文典籍中择字取名是一种是常见的现象。如:马识途取自成语“老马识途”。作家路遥取自诗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3.人名中的双关

利用双关使一个名字表达两种语义。例如,巴金的名字就包含两层含义。其中一层含义是:以巴金为名来纪念老家巴山蜀水。另一层含义是:以巴格宁和巴鲁泡特金作为自己的老师。

三、取名心理分析

姓名作为一个载体,犹如一面镜子,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文化,折射了命名者的某种心理状态。

第一,注重封建伦理精神。人们希望后代子孙能够弘扬美德,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就用德、任、义、忠、孝、信等字来命名。

第二,名字中隐含着浓厚的封建宗族观念。人们在命名时体现出强烈的宗族观念。如,在名字的排行字辈上,用伯、仲、叔、季来区分长幼次序。

第三,蕴含命名者的价值观念。如:人们喜欢用福、寿、安、康等字来取名字。希望后世子孙为祖国繁荣、民族昌盛而奋斗。

姓名与人生相伴,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个流畅动听、意境高雅、超凡脱俗的名字。了解人名中的修辞和文化内涵,有利于我们取一个悦耳动听、耐人寻味的名字。

猜你喜欢

心理分析文化内涵
高职女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局外人”到“局内人”的转变
浅析艺术院校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