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家国情怀教育初论
2014-08-26易连云毋改霞
易连云++毋改霞
摘要 在全球化时代境遇下,对中小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彰显中华民族传统精华的家国情怀教育,可以激发个体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与历史使命感。立足学生的生活世界,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学校、家庭、社会合力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的生成与爱国行为的产生。
关键词 中小学德育;家国情怀教育;改进
作者简介 易连云,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毋改霞,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一、充分认识紧迫性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放大。[1]从先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汉唐“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三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两宋“精忠报国”,明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民国“我以我血荐轩辕”,再到当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终生,反映出历代中国人民一种浓厚的家国情怀。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家国情怀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凝聚着伟大中华民族的爱国之心与报国之志。爱国主义教育也一直是中国传统及至现代教育的重要主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与重视。
如今,全球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且已渗透到政治和文化领域,这意味着跨国界不同形式的意识形态与文化价值间的碰撞与冲突、交流与融合。在这种时代境遇下,中小学德育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彰显中华民族传统精华的家国情怀教育,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国家认同意识与浓厚的爱国之情就显得尤为重要。[2]
爱国是个体作为一个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德性与所应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现代公民的首要美德,是调整公民与国家关系,满足公民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的道德需要。[3]在校园内弘扬家国情怀,培养“没有国,哪有家?”的国家归属意识,就是要深化学生对祖国传统、现状与未来的认知,强化爱国之情,激发爱国之志,实现个体人格的全面、和谐、健全发展。通过对学生个体家国情怀的培育,激发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与历史使命感。
二、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
面对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念的冲突,在我们反思未成年人家国情怀教育现状的同时,更应拷问学校德育的责任,直面教育过程中的偏失。
第一,德育内容上的偏失。现实表明,作为学校德育主旋律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不高的首要原因,就在于教育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脱节。我们多年实施的爱国主义教育,多是对传统文化尤其是近现代历史知识的单向灌输,而对微观层面的日常行为缺乏明确的引导,导致学生知与行间的脱离,最终流于空洞低效的说教。学生面对西方国家标榜的自由、民主等霸权文化的强势渗透,充满好奇,在缺乏全面理解与引导的情况下极易陷入盲目崇拜而贬低本民族的优秀传统。
第二,德育目标上的偏失。多年来,我们比较注重学生认知的提升与行为的规范,而忽视学生态度的转变与情感的共鸣。德育过程虽然必定伴随着道德认知的进步、道德行为的表现,但更为牢固的基础和深层的核心在于人的情感—态度系统的改变。[4]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教育多以对学生灌输爱国知识为主,学生亲身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的机会不多、体验不足,忽视对学生情感的唤醒。比如我们坚持开展升国旗、唱国歌、戴红领巾等活动,而身心发育未成熟的青少年,多数时候只是按规定行事,并未理解行为准则背后深层的家国理念,很难引起学生态度系统的转变,更难以做到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去思考、反思自身的行为。
第三,德育理念上的偏失。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间存在脱离,很容易引起学生的信仰冲突与困惑。家国情怀的培养,理应从小渗透于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生活中,然而,我国多数家长的教育理念,多聚焦于孩子的物质条件与智力发展,相对忽视其精神需求与思想道德品质。父母的行为有时与学校倡导的德育理念相悖,这便在潜移默化中降低了学校教育的正面功效。[5]学校德育对社会生活中真实案例剖析的不足,对学生具体行为引导的欠缺,使得学生常常面临信仰困惑。我们要知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学校是培养孩子家国情怀的主战场,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而社会则是强化爱国主义精神实现的最佳场所,这三者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缺一不可,唯有三者形成合力,全方位地实施影响和教育。
三、理性思考改进办法
基于上述对当前家国情怀教育偏失的分析,笔者认为,学校德育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辅之以合理的家庭引导与浓厚的社会熏染,共同促进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具体改进对策如下。
(一)理念革新
在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与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指导思想,而爱国主义教育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强国才能保家”“富国才能安家”的核心理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全方位地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渗透。尽管当前多元价值理念的介入在某种程度上消解着我国传统的文化权威与价值标准,消解着大众的民族身份与国家意识。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对传统精华、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以及未来走向的高度凝练,满足了人们在现代社会的根本价值诉求,学校德育亟须以一种与时俱进的核心价值理念来引导学生的价值体系。
家国情怀是一种对祖国、对家庭强烈和真挚的情感,是一种立足于热爱家庭,自觉承担家庭责任并积极报效祖国的稳定情感,同时,它也是一种责任。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它是一种为祖国勇于担当和奉献的精神,是一种自觉维护家庭和谐、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力量的纽带,这种情感是一个国家、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民族团结也成为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的鲜明特征。几千年来,在这种精神的支配之下,中华民族保持了高度的稳定而没有分裂。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不断走向成熟与辉煌的重要引领力量。家国情怀教育,无疑是要立足于引导学生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的基础之上。强调“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指导思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德育内容体系之中,将个体道德与社会理念、国家精神进行有机融合。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要让青少年学生认识到,爱国不应当是抽象的,更不应只停留于口号,而是要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件细微的事情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其中的“责”,正是体现一个人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祖国应尽的义务。责任就是担当,担当是人的脊梁,是人立于天地间的支柱,家国情怀教育的着力点就在于这种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培养。“博学于文”和“行己有耻”,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德责任在个体道德实践上的具体要求。推进学校家国情怀教育,就要注重学生日常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激发学生秉承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容忽视的是,我们应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家长吸收学校的先进教育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注重对孩子心理与情感的关注,注重对孩子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家庭美德的塑造,以从小家到社区再到国家的顺序,渐近地引导孩子的家国情结。
(二)内容拓展
围绕民族精神,开发融合式、开放式的校本课程体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中小学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时,应当把握爱祖国与爱世界、牢记历史与展望未来、提升认知与升华情感的辩证统一,培育学生理性、开放、自觉的爱国情操。民族精神,其核心就在于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不仅弘扬了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结合时代与社会的需要增添了新成分,与时俱进地发展着。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体系,涉及历史、文化、伦理、政治和经济等多学科,学校德育必须以培养学生健全的民族精神为目的。[6]
在家国情怀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应围绕民族精神开发融合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际,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层次分明、实效性较强的校本课程体系。融传统的京剧、书法等国粹于语文、思想品德教学之中;融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科学家的民族气节、科学界的新发现于数学、地理等自然科学中;融中国的对外政策、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世界的发展趋势于历史教学中;融日常用语、社区的文化遗产于英语教学中;融传统民歌、时代主流歌曲于音乐教学中;融国画、剪纸等传统手工艺于美术、劳动教学中;融中国武术、体操、排球、围棋等于体育教学中,使学生在生活中真实地感受祖国的精髓、民族的神圣。
学校德育还有责任开展对教师的培训,加强学科教师对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落实到课内外教学,增强教师在教学中的渗透意识与能力,充分保证教学课时的充裕,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逐步纳入对教师、学生的考核体系中。
(三)方法改进
学校德育课在认知教学的基础上,重点采取体验式、感悟式的实践教学,促进学生爱国情感的普遍化。家国情怀作为主体的一种深层次的情感归依,必须由主体自我去主动建构,这就要求教育不能只是单向度的灌输,而必须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在生活实践中使学生经验、感受、体悟爱国的真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区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什么是虚伪的爱国。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逐级预设一些个体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间该如何抉择的两难情境,引导学生做出道德判断与选择。
课外的参观、宣传、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是深受少年儿童欢迎的有效教学形式,学校德育应充分利用当地的社区文化资源,如世界遗产、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等,定期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历史的震撼,在直观中感悟教育背后的家国理念。在节假日、纪念日等特殊日子,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开发、组织各种趣味性的爱国主题活动,在师生心与心的平等互动中唤醒学生的爱国情感。除此之外,学校德育还应该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进行最基础的家国情怀教育。
总之,家国情怀教育应当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引导中小学生深刻认识到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只有国家强大,才有中华民族的自豪。中国梦并非无根之梦,它植根于悠久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迅速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之中,从而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理想追求。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让他们有深厚的爱国之心,强烈的报国之志,更具有理性的爱国之行,真正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的生成与爱国行为的产生。
参考文献:
[1]肖群忠.儒家道德的当代价值[J].中国德育,2014(8):35-39.
[2]赵孟营.跨入现代之门院当代中国的社会价值观报告[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1.
[3]黄晓婷.国家意志还是自主选择:爱国主义公民教育政策探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9-73.
[4]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卷一)[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28.
[5]高中建.当代青少年问题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309.
[6]李太平.对中小学民族精神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7(4):37-41.
责任编辑/李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