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氧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及对Th17/Treg细胞免疫调节的影响

2014-08-24罗庆伟李志红田小林余召师赵敏健何建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23期
关键词:肠病炎症性磺胺

罗庆伟, 李志红, 田小林, 余召师, 赵敏健, 何建林

(1. 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 胃肠外科, 湖北 鄂州, 436000;2.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广西 桂林, 541001)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性疾病[1]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免疫、微生物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2]。已有研究[3]发现, Th17/Treg失衡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UC关系非常密切, Th17通过分泌IL-17等多种效应因子介导炎症反应,而调节性T细胞(Treg)则能够起到拮抗作用[4], Th17/Treg平衡对维持正常免疫应答,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高压氧(HBO)作为一种特殊的疗法,有其独到的优势和针对性,大量研究[5-6]证实高压氧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探讨高压氧治疗UC患者的疗效及其对Thl7细胞与Treg细胞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UC患者74例, UC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2007年制订的《对中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中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7]。随机分为高压氧组40例,男22 例,女18例,年龄22~58岁,平均(38.2±11.5)岁;对照组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龄24~59岁,平均(39.3±10.2)岁。2组年龄、性别及体质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1.0 g, 4次/d。高压氧组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的基础上(用量、用法与对照组一致)加用高压氧治疗。在高压氧加压舱内,设定压力0.06 kPa, 加压、稳压、减压各30 min, 1次/d, 7 d为1个疗程。2组疗程均为4周。

1.3 观察指标

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集空腹静脉血各2 mL, 加入EDTA抗凝,实验管分别加入FITC抗人CD25mAb、FITC抗人IL-17mAb IgG1各10 μL,对照管加入同型对照抗体(PE-CD4), 流式管内混合均匀,于室温下避光孵育30 min。加入红细胞裂解液充分震荡室温避光放置10 min, 待溶液完全透明。1 200 r/min离心5 min, PBS重悬后洗涤2次,采用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对Treg细胞、Thl7细胞进行检测。以CD4直方图设门区分Th细胞(CD4+),同型对照调零,最终以散点图IL-17、CD25染色阳性表示CD4+IL-17A+的Th17细胞和CD4+CD25+的Treg细胞,用Cellsquest软件获取并分析数据。

1.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7]

治愈:腹痛、血便、全身中毒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黏膜病变恢复正常;显效:腹痛、血便、全身中毒症状消失或轻微,结肠镜检查黏膜病变恢复正常或轻度;好转:腹痛、血便、全身中毒症状减轻,结肠镜检查黏膜病变好转;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得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如满足方差齐性,采用两样本t检验;如不满足,则采用秩转换检验方法。同组治疗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组均无完全治愈的病例,但高压氧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组患者在治疗前外周血Thl7细胞所占比例、Treg细胞所占比例、Th17/Treg细胞的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747, 0.149, 0.091,P>0.05)。经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对照组)或高压氧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高压氧组)后, 2组患者外周血Thl7细胞所占比例均明显下降(t=14.679, 17.486,P<0.01), Treg细胞所占比例均明显升高(t=9.85, 13.042,P<0.01), 而Th17/Treg 细胞的比值下降(t=12.5, 9.09,P<0.01)。高压氧组Thl7细胞所占比例下降程度、Treg细胞所占比例升高程度以及Th17/Treg细胞的比值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t=9.076, 8.638, 2.227,P<0.05)。见表2。

表1 2组疗效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h17细胞与Treg细胞所占百分比的变化

与治疗前比较,*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 论

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近年来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柳氮磺胺吡啶是目前临床一线用药,有一定的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多。HBO具有治疗方便、简单、无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治疗效果好等优点。本研究采用HBO与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应用,结果显示该法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柳氮磺胺吡啶,与国内学者报道一致[5-6]。其原因可能为[6]: ① HBO改善结肠局部氧供,增加血液及组织内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及氧的弥散距离,改善结肠黏膜局部缺氧状态,从而促进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形成,有利于溃疡愈合及坏死组织的修复; ② HBO使组织血管收缩,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渗出减少,肠壁组织水肿减轻或消失,有利于炎症吸收; HBO还可以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结肠黏膜血供,促进溃疡形成; ③ HBO抑制结肠局部抗体和细胞毒免疫反应,HBO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和抗结肠上皮的抗体产生,阻断UC的发病机制; ④ HBO抑制结肠内微需氧菌及厌氧菌的生长繁殖,增加白细胞的杀菌能力和机体对微生物的防御能力,与抗生素协同增强抗感染作用; ⑤ HBO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达到舒缓情绪,缓解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症状,阻断了UC的肠病理性恶性循环。

近年来,人们研究发现免疫调节异常在UC 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HBO是否能通过抗炎-促炎免疫平衡对UC治疗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却未见报道。有研究[8]认为,CD4+T 细胞中的两个亚群Th17细胞与Treg细胞,二者间转化平衡是维持肠道免疫稳态的重要因素,这可能成为人类导致炎症性肠病的原因之一。Th17 细胞是一类不同于Th1 细胞和Th2 细胞的新型CD4+T 细胞亚群,其在多种自身免疫组织损伤中有重要作用,它主要通过分泌IL-17A、IL-17F、IL-22 等多种效应因子介导炎症反应,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9]。Treg是一类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T细胞亚群,它参与免疫应答/免疫耐受的精细调控,能够抑制自身免疫并且保护组织损伤,对减少自身免疫和移植排斥反应具有重要的作用[10]。它主要通过分泌IL-4、IL-10 和TGF-β等细胞因子,与多种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11]。有文献[12]报道在发生UC时,Treg细胞数量可发生明显减少而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打破对于肠道细菌的免疫耐受而导致UC发生。因此,调控Th17/Treg的平衡,有可能是治疗UC的一个新的途径。

本研究通过HBO对UC患者Thl7与Treg细胞数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证实柳氮磺胺吡啶虽可降低患者体内Th17细胞水平,但联用HBO后抑制Th17细胞升高的作用更加明显(P<0.05); 不仅如此,联用HBO后患者体内免疫抑制性T细胞(Treg细胞)在外周血中所占比例显著升高(P<0.05), 表现出其促使抗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生物学活性。这一结果提示Th17/Treg失衡可能参与UC的发生发展,而HBO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正是通过有效的调节Th17/Treg的失衡关系,改善免疫抑制功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达到抗炎-促炎平衡从而发挥治疗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UC的免疫调节重要机制之一。

[1] Danese S, Fiocchi C. Ulcerative colitis[J]. N Engl J Med, 2011,365(18): 1713.

[2] Kaser A, Zeissig S, Blumberg R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 Annu Rev Immunol, 2010, 28: 573.

[3] Bai A, Lu N, Guo Y,et al. All-trans retinoic acid down-regulates inflammatory responses by shifting the Treg/Th17 profile in human ulcerative and murine colitis[J]. J Leukoc Biol, 2009, 86(4): 959.

[4] Zhang Y, Ma D, Zhang Y, et al. The imbalance of Th17/Treg in patients with uterine cervical cancer[J]. Clin Chim Acta, 2011, 412(11/12): 894.

[5] 绽永华, 彭娜娜. 高压氧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 医学信息, 2013, 26(3): 427.

[6] 杨金华,王钢. 高压氧综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12, 19(4): 224.

[7]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 中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 中华内科杂志, 2008, 47(1): 73.

[8] Xu J, Yang Y, Qiu G, et al. Stat4 is critical for the balance between Th17 cells and regulatory T cells in colitis[J]. J Immunol, 2011, 186(11): 6597.

[9] Dubin P J, Kolls J K. Th17 cytokines and mucosal immunity[J].Immunol Rev, 2008,226: 160.

[10] Bettelli E, Carrier Y, Gao W, et al. Reciprocal developmental pathways for the generation of pathogenic effector TH17 and regulatory T cells[J]. Nature, 2006, 441(7090): 235.

[11] Chen Z, Lin F, Gao Y,et al. FOXP3 and RORγt: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Treg and Th17[J]. Int Immunopharmacol, 2011, 11(5): 536.

[12] 王坤, 宣秀敏, 王莲, 等.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外周血CD4+CD25+Treg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2, 47(3): 354.

猜你喜欢

肠病炎症性磺胺
高盐饮食或可诱发炎症性疾病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炎症性肠病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的意义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养猪不能滥用磺胺药
两种磺胺嘧啶锌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
Th17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
含噻唑环的磺胺母核合成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