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超敏C反应蛋白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2014-08-24余艳华李军荣侯卓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23期
关键词:汀对内脂阿托

余艳华, 李军荣, 侯卓然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 神经内科, 江苏 南京, 211123)

急性脑梗死(ACI)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具有高致死率和致残率的特征。动脉粥样硬化(ATH)是ACI的重要发病基础,研究[1-2]表明ATH不仅是单纯的脂质沉积过程,炎症反应也是其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重要指标,一氧化氮(NO)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有研究[3-4]报道, ACI患者治疗前NO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内脂素作为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他汀类药物除具有降脂作用外,还可抑制ACI患者脑缺血-再灌注状态下的炎症反应,延缓ATH进程,改善患者预后[5]。本研究观察了阿托伐他汀对ACI患者血清内脂素、hs-CRP及NO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5月住院治疗的ACI患者70例,均为ATH性血栓性脑梗死,且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6]中的诊断标准;排除严重的心、肝、肾功能衰竭者,肿瘤患者,重度全身感染者以及对他汀类药物过敏者。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7例: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46~78岁,平均(63.19±4.52)岁;病程10 h~3 d,平均(2.16±0.45) d。对照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45~76岁,平均(63.82±4.17)岁;病程12 h~3 d, 平均(2.05±0.36) d。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低颅内压、改善微循环、调控血压、脑保护剂以及清除自由基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商品名:立普妥,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20 mg,1次/d,连续给药14 d。

2组均于入院第2天及给药14 d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3 mL,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内脂素、hs-CRP水平,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测定血清NO水平。操作按照试剂说明书严格进行。

观察2组临床疗效差异,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血清内脂素、hs-CRP及NO水平变化。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差异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判定。

疗效判定:痊愈: NIHSS评分下降>90%, 病残0级;显效: 50%≤NIHSS评分下降<90%, 病残1~3级;有效: 20%≤NIHSS评分下降<50%, 生活可基本自理;无效: NIHSS评分<20%, 生活无法自理,甚至死亡。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治疗14 d后,观察组痊愈3例,显效1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91%(30/33); 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有效率72.22%(26/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2组治疗前NIHSS评分及血清内脂素、hs-CRP及NO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2组NIHSS评分、血清内脂素、hs-CR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 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 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血清内脂素、hs-CRP及NO水平变化

与治疗前比较,**P<0.01; 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 论

ACI的病理基础为ATH,ATH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为动脉内膜形成粥样斑块,动脉壁僵硬,随着病情进展会发生动脉管壁堵塞或粥样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最终导致ACI的发生[7]。ACI的治疗以溶栓和抗凝等为主,但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错过了3~6 h的溶栓时间窗[8]。

ACI患者往往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状态,而内脂素是一种具有调节糖脂代谢、抗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抗ATH等多重作用的脂肪细胞因子,其血清表达水平在ACI疾病早期可能代偿性升高,且与ATH的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这可能是由于内脂素可增加细胞间黏附分子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引起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导致[9]。此外,研究[10]表明,内脂素表达水平与脑梗死面积、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等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脑梗死发生后机体会继发明显的炎症反应,从而影响病情进展和预后。hs-CRP是炎症反应的敏感标志物,大量研究表明,ACI发病早期,机体血清hs-CRP水平显著升高[11],与梗死的体积、部位等均密切相关。此外,在慢性炎症发展过程中, hs-CRP可在ATH的病灶处沉积,促使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素-1等细胞因子释放,加重机体炎症反应,引起血管内皮损伤、脂代谢异常,促进血栓形成,因此, hs-CRP不仅可反应ACI患者的炎症状态,还是脑梗死的致病因子之一[12-13]。NO在血清中的正常表达可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缺血性损伤,增加血流灌注、改善凝血功能以及抑制黏附分子活性等作用。ACI患者往往出现血清hs-CRP水平升高,后者通过降低NO合成酶的表达、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表达等降低血清NO水平[14]; 而血清NO水平降低又可促使炎性因子分泌增加,产生大量hs-CRP, 促进ATH患者血栓形成,导致ACI发生。

他汀类药物可通过抑制单核细胞黏附、下调肿瘤坏死因子-α、IL-6表达,实现对脑缺血、缺氧和再灌注状态下粥样斑块进展的抑制[15]。阿托伐他汀是一种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除调节脂代谢以外,还具有抗炎、抗ATH、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ACI的治疗。陈琳[16]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ACI, 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2.7%和86.8%, 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脂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者。刘丽艳等[17]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对ACI患者血清hs-CRP表达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常规治疗。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ACI,可获得更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同时,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血清内脂素、hs-CRP水平并上调NO水平,延缓病程,改善预后,与国内外相关报道[18-19]一致。

[1] Khan M M, Motto D G, Lentz S R, et al. ADAMTS13 reduces VWF-mediated acute inflammation following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mice[J].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 2012, 10(8): 1665.

[2] Denes A, Thornton P, Rothwell N J, et al. Inflammation and brain injury: acute cerebral ischaemia, peripheral and central inflammation[J].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2010, 24(5): 708.

[3] Mohammadi M T, Shid-Moosavi S M, Dehghani G A. Contribution of 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 in blood-brain barrier disruption during acute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normal rat[J]. Pathophysiology, 2012, 19(1): 13.

[4] Sprigg N, Selby J, Fox L, et al. Very Low Quality of Life After Acute Stroke Data From the Efficacy of Nitric Oxide in Stroke Trial[J]. Stroke, 2013, 44(12): 3458.

[5] 赵水平, 吴军, 谭利明, 等. 他汀类药物对急性脑梗死的抗炎作用[J]. 中华医学杂志, 2005, 85(40): 2841.

[6]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 43(2): 146.

[7] 季芳, 李蕾, 戚筠.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2, 38(7): 397.

[8] 马琪林, 童绥君, 张艺丹, 等. CT灌注指导下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6~9 h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3, 12(11): 1101.

[9] Lu L F, Yang S S, Wang C P, et al. Elevated visfatin/pre-B-cell colony-enhancing factor plasma concentration in ischemic stroke[J]. Journal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2009, 18(5): 354.

[10] 吴锦英, 龙健中, 秦超, 等.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影响[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1, 37(12): 749.

[11] Camerlingo M, Valente L, Tognozzi M,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in the first three hours after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1, 121(2): 65.

[12] Di Napoli M, Papa F, Bocola V. C-reactive protein in ischemic stroke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J]. Stroke, 2001, 32(4): 917.

[13] 王爱民, 周颖, 肖波. 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5, 18(2): 153.

[14] Vellimana A K, Milner E, Azad T D, et al.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mediates endogenous protection against subarachnoid hemorrhage-induced cerebral vasospasm[J]. Stroke, 2011, 42(3): 776.

[15] 矫黎东, 贾建平. 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6, 3(5): 208.

[16] 陈琳.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4, 33(5): 457.

[17] 刘丽艳, 常焕显, 王以翠, 等.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11C): 3712.

[18] Rajeshwar K, Kaul S, Al-Hazzani A,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and nitric oxide levels in ischemic stroke and its subtypes: 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 outcome[J]. Inflammation, 2012, 35(3): 978.

[19] 刘伟民, 杨晓武, 周红兵, 等.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9, 22(1): 59.

猜你喜欢

汀对内脂阿托
内脏脂肪素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内脂素与肥胖、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强化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阿托伐他汀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
负荷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PCI术后预后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对Aβ损伤的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