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民不争——读《道德经》有感之三

2014-08-22李良智

基础教育论坛 2014年1期
关键词:不争道德经孩子

李良智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道德经》第三章

《道德经》第三章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意思是:不推崇有才干的人,使人民不争功名利禄;不看重稀有商品,使人民不去偷盗;不显耀那些能诱发人贪欲的东西,使人民的心性不被搅乱。

猛一看,老子的思想似乎有点消极,但静下心来想一想,在争名夺利过热的氛围里,这样的思想其实是大智慧。几千年来,我们习惯了把自己过分地出演“儒家”,太投入,太入世,“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求取功名利禄的路上,常常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把功名利益看作成功的标准。习惯于追逐老子天下第一的境地,宁为鸡头,不为牛后。习惯于看重奇珍异宝,直到法国奢侈品店的商品被中国游客抢购一空,成为全世界第一的奢侈品消费国。习惯于摆弄那些诱人贪欲的东西,从而让拍卖行里不时爆出新高,一瓶茅台酒炒作到上百万,一幅画作上千万上亿元。“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今天有些奢侈品的炒作价格,何止十户中人赋呢?且不说奢侈品这些少数人消费的东西,单说家家衣食住行之必备的房子,价格天天飞涨,又是刚需品,举家为了一个房子,几乎一辈子为房子打工。一个叫房子的看似是实物其实更多概念化的符号化的甚至有些虚拟的东西擅用吸金大法,将你的甚至你的整个家庭的一生劳作化作一堆钢筋水泥。但人们依然在争购,有钱的则囤积,房子基本失去了居住属性,成了有钱人的投资品,成了房奴的一生背负,成了穷人的镜花水月。

是不是推崇有才干的人,似乎有点争议。曹操唯才是举而强大,现在我们讲德才兼备,虽然贪官依旧纷出,但起码提法没错。到底是不是应该“尚贤”?是不是应该推崇有才能的人?可到历史中找些借鉴。《淮南子·齐俗训》记载:

昔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相见,太公问周公曰:“何以治鲁?”周公曰:“尊尊亲亲。”太公曰:“鲁此弱矣!”周公问太公曰:“何以治齐?”太公曰:“举贤而上功。”周公曰:“后世必有劫杀之君!”其后,齐日以大,至于霸,二十四世而田氏代之;鲁日以削,至三十二世而亡。

这是齐鲁两国的治国之道和迥异结局。周公治鲁国,尊重应该尊重的人,亲近应该亲近的人,民风淳朴,百姓乐业,虽国力不强,但比齐国更长久。齐国举贤尚功,所以国力强大,成为七霸之一,但通过对争功夺利选拔上来的人员,功利的诱惑又刺激了弑君等更大的祸乱。

“不争”,并不是叫人不上进,不是叫人避世厌世、与世无争,而是不刻意争,是不争之争。正如“无为”并不是叫人不作为,而是不刻意而为一样。俗话说:“命里没有莫强求。”可是反观我们的当下,人们活得累啊,几乎都活在竞争里。为官者,争官,几年不升一级就心慌;为商者,争利,利润永远是无尽的追求;为学者,争名,不惜学术造假,搞了不少花费经费不少却对社会没有多少效益的所谓成果。特别是这些年来,国人对金钱的追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狂热。当然,这也是给逼的,因为金钱似乎已经是当下给予自己安全感的让自己畅通无阻的除了权力之外的唯一通行证。所以,为了追逐金钱,大家不惜易粪而食,不惜把道德踩在脚下,甚至把礼义廉耻都不要了去换钱,然后用换取的金钱去满足自身几乎遍及任何方面的需求。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在人人都在创一流的口号和氛围里,能够正确地审时度势,保持一份理性,找准自己的定位,甘于舍得与退让,有时更是一种清醒。“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时候确实如此。俗话说:“出头的椽子先烂”,“退一步海阔天空”,看似消极,细细品味,千年的俗语,必定有其正确的含义所在。《红楼梦》中有句话:“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是在说人的贪念,明明已经拥有很多了,却还在争名夺利,还是不想停下来,继续为贪念所控制,一错再错,直到泥足深陷,才发现已经无路可走,想浪子回头,但为时已晚。

不妨拿我相对熟悉的教育来说说“不争”的道理。当下的教育乱象,似乎根源在于一个“争”字。学生在争名次,家长在争名校,学校在争名气,教师在争职称,校长在争提升。到了升学季,家长争名额,学校争生源。到了毕业季,家长争路子,孩子争位子。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被强解到竞争的快车上。不知哪位别有用心者,我想大约是培训类的商家或拿了人家好处的伪专家吧,喊了一声:“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天下大哗,家长纷纷乱了阵脚,从孩子还小时就开始死磕死揪,絮叨者有之,棍棒者有之,“狼爸”有之,“虎妈”有之。人生是长跑,“行百里者半九十”,终点线才是评判的标准,压根与起跑线和跑道没多少关系。善于长跑者,哪能在起跑线上就超支了体力呢?刘翔起跑后摔倒的那两次,起跑线可都没输哇,可惜计时计分的裁判不看起点看终点哪。原浙江大学教授现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在报告中说了这样一个观点:西方人让小孩尽情玩,长大了,玩够了,也上大学了,开始认真学习,直到研究出诺贝尔奖等成果;中国人不让小孩子玩,孩子们没时间玩,被大人玩,“被刻苦”,“被兴趣”,激情和兴趣在孩提时代开始丧失,等上大学了,“老子终于可以玩了”,抱着笔记本电脑,守着网络,开始大玩特玩。兴趣班成了抹杀兴趣班,一般的孩子都不会继续儿童时代兴趣班的专业,为啥?烦了,厌了。如果把人生比做10000米的长跑,西方孩子前3000米在散步,后7000米在奔跑;我们则是前3000米透支了力量,后7000米停滞不前。

看看我们的孩子,人生刚起跑,其实就已经失掉了真正意义上的童年。家庭里,兴趣班,特长班,奥数班,班班不止。学校内,优秀生,三好生,特长生,层层选拔。先是学校大排名次,争个一二三四五。后来不让学校排名次了,却又嫌“三好学生”一个荣誉太少,又加上优秀班干部、特长生、优秀生等众多荣誉。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此不假。但反过来想,也是多了一批不好的学生。譬如,比学习,有优,必有劣;比体育,有优,必有劣。事物是相对的,有某一方面尺子能量出好学生,必然这把尺子也量出了这一方面的差学生。有的班级,为了所谓的赏识教育,全班都有奖状,虽然奖状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但是都有奖状,其实就是都无奖状。在肯定一个学生一方面“亮点”的时候,其实同时昭示了这个学生还有很多的方面则是“暗点”。所以,班级的事,还是少搞一些名目来让孩子竞争,少在各个名目上排队。有名目的比较,就有该名目的优劣,肯定了一部分学生,必然同时否定了另一部分学生。少搞些人为的争斗,教育就是教育,安静些更好,让每个学生的心思尽可能多地用在学习上,使之不争或少争。

有了争的名目,精力必然旁移,让竞争的压力和骈拇枝指的无意义的事务,消解了学习力,让一部分学生干部自小成了告密分子,一部分学优生从小学起就成了小红花的争抢高手。直到有一天,他们步入大学门,在竞争环境中抢先出来的这些孩子们,很多孩子已经深谙争抢之道,终于把自己培养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社会在发展,但发展的主要是科学技术,并非人的道德水准。相反,人类的道德水准整体水平似乎呈现下降趋势。历史上确实曾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时代;曾经有一群贤人把人主的地位推来推去的时候,看到别人比自己能,就把权力禅让出去。孟子则说:“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后来,岂止是取得天下要动杀戒?一将功成,都必将万骨枯槁。胡亥之杀扶苏,曹丕之杀曹植,李世民之杀李建成,亲兄弟之间为了争夺皇权,都不惜将对方消灭。而科学技术是双刃剑,一旦掌握在无德人之手,少则同室操戈,饮水机下毒,重则祸及整个人类。人类最大的敌人,正是人类自己。人类最终从地球消失,最大的可能性也正是人类自己所为。不说别的,就说现在地球上的原子弹吧,足足可以把地球毁灭多次。记得钱文忠报告《国学与国运》中说的好像是七次,记不清了。恶性的竞争,必将加速这个进程。所以说,老子的小国寡民理想,是有其道理的。落后点有时不可怕,落后不一定就要挨打。富而不强才会挨打,因为你富,打你才有必要;因为你不强,所以才打得过你。

对学生要创造条件,使之少争。对待教师,也应该是如此。要让教师的着力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让教师的精力放在培养下一代上,而不是放在所谓的职称、荣誉、论文上。啥名师,啥标兵,啥精英,少搞一点,就让教师更安心一点。很多教师,课堂上上着课,课下做着报告,电视里出镜的时间似乎比课堂的时间还多。搞一点花架子,就成了教改,到处“传经送宝”,借课改口红,到处招摇。很多教师,为了职称一类的荣誉,争斗忙碌于出版所谓的专著和造假论文,精力在研究室里,在故纸堆里,在报告会里,在职称、称号、经费里,唯独不在一线课堂里,出现了很多教授专家不上课的现象,这不是天下奇观吗?教师的生命在课堂、在培养下一代上,要让那些务正业的教师有实至名归的待遇。

适当的竞争,能激发动力;过多过滥的竞争,必将让事物的发展走向反面,甚者,就会以人类的道德底线做代价,是取祸之道。“不尚贤,使民不争”,老子的思想总是有其先见之明的。你可以对此观点嗤之以鼻,一笑了之。老子在后文中有话等着你呢:“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猜你喜欢

不争道德经孩子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张之洞的“三不争”
艾草
不争的函谷古道
不 争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