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商务汉语学习动机分析
2014-08-22周晨萌
周晨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文学院,北京 100029)
1.概说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我们可以用学习动机来解释引发、定向与维持学习行为的原因。由于学习动机的多样化,导致对学习动机作用解释的多样化,由此派生出多种不同的动机理论,如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归因理论、成就动机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等。
2.商务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分析
目前随着汉语热的兴起,汉语学习者越来越多,这些学习者在商务汉语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学习动机有哪些类型?动机类型与自我认同的变化之间有何关系?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各类学习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2.1 问卷设计与被试选择
我们在编制问卷前就“你为什么学习商务汉语”这一问题咨询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40名留学生的意见,要求他们尽可能多地写出他们学习的原因,之后对结果进行了归纳,同时,我们还参照以往的研究文献加入了部分问题,最终编制出20道题目,力求罗列出各种不同的学习动机类型。就问卷形式来说,主要采用了李克特五度量表的形式。
通过调研,我们共回收问卷413份,有效问卷400份,有效率为96.85%。在对数据进行整理后,我们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其进行了分析。问卷的整体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alpha)为0.859,第一部分的信度系数为0.814,教材期望分析题目的信度系数为0.797。
在调查样本中,韩国、哈萨克斯坦的人数最多,分别为81人和60人,其次是俄罗斯(26人)和印尼(24人)的学生。在年龄构成上,主要分布在18~22岁上,占总样本的63.3%,其次是23~25岁,占总人数的21.3%。在性别构成上,男性人数略高于女性。学习汉语的时间基本都在半年以上,主要集中在1~2年之间,共占总样本的32.3%。此次调查样本的主要职业是学生,占总样本的95.8%。
2.2 动机类型分析
通过SPSS的统计,我们发现问卷整体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KMO值为0.837,大于0.5,Bartlet'ts球形检验结果显著)。我们采用斜交旋转(DirectOblimin)自然归类得出了3个因子,累积解释的总方差为45.94%,正交旋转(Varimax)的累积解释百分比完全相同,其中第1个因子的贡献率最大,为25.69%。总的来说,此次调查各因子损失的信息较多,各题目在因子上的负载量较低(如表1所示)。
表1 动机类型因子特征值及方差百分比
具体来看,各题目在因子上的归属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旋转后因子间的差异更明显,第一个因子主要用来解释题目5、6、7、8、9,集中反映了学习成绩、老师、同学、课程和教材对学习的影响,都属于学习环境方面的因素,我们可以依据D?rnyei扩展模式把它命名为“学习情境类动机”;第二个因子主要用来解释题目1、2、3,主要是对语言、汉语、中国文化、中国商务文化的喜爱,集中反映了对语言文化的兴趣,具有明显的内在动机或是融合型动机的特征,我们把它归属为“内在兴趣类动机”;第三个因子所涵盖的题目较多,包括题目4和题目10~20,有近景的“获得毕业证书”、“来中国读大学”、“通过考试”、“学习其他专业”等动机,也有远景的“获得好工作”、“获得升职机会”、“获得奖励”、“为将来做准备”、“为了和中国做生意”等动机,都反映了学习的功利性目的和实用价值,符合工具型动机的类型,可以命名为“个人发展类动机”,其中题目4“为了更好地和中国人打交道”和其他题目的离散度较大,差异不显著。
图1动机类型的因子结构图图2商务汉语学习动机分类
依据对3个因子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学习者学习商务汉语的动机分为工具型动机、兴趣型动机和情景型动机三类(如图2所示)。工具型动机是指以汉语为工具来达到特定的目的(如升职、找工作、做生意等),其内部差异仅在于服务的目的不同。兴趣型动机是指对语言文化的关注,与Garder的融合型动机有相似之处,只是我们的研究中主要涉及的是内在兴趣、是否喜欢,但还没达到融入目的语文化社团这一程度,因此我们这里不用“融合”来概括。情景型动机则主要体现了学习环境对学习者的影响。综合比较这三种动机类型可以发现,工具型动机所占比重最大,这说明商务汉语的学习价值主要体现为实用性、商业性,经济活动成为目前最能体现汉语学习价值的领域。
此外,具体到影响学习动机的社会因素,我们以性别、年龄、学习时间为自变量,商务汉语学习动机类型(因子分析中得出的因子负荷值)为因变量,对不同组别的学习动机类型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学习时间对动机类型有着显著的主效应(p=.001、023),而性别对动机类型没有显著影响。
3.结果分析
3.1 动机类型及特点
(1)学习动机合并为三大类型。商务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主要有三大类型:工具型动机、兴趣型动机和情境型动机。其中,工具型动机体现了汉语的经济价值。兴趣型动机则是以文化为指向的,主要体现为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但它并没有融入目的语文化社团中。而情境型动机则体现了学习者对学习环境的要求,再次证明了学习动机研究经典扩展模式中的“学习情境层面”。
(2)工具型动机突出。工具型动机涵盖内容较多,所占比重较大,汉语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与以往的学习需求相比,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价值正由语言文化领域向商务活动领域扩展,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对外商务汉语教学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必然会继续高速发展。
(3)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相结合。学习者学习动机是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相结合,个人功利目标较为明显。学习者在工具型动机方面,既有为目前的学习考试而进行学习的目标,又有为今后找到好的工作、有个好的发展前途的目标,以汉语为工具进行学习的目的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是为个人发展服务的,体现了较高的实用性。
3.2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汉语的经济价值,加快汉语国家推广的步伐。目前,汉语的商业价值日益增加,学习需求也必将逐步扩大,我们可以以商务汉语为切入点进行汉语的国际推广,扩大我国的对外教育服务贸易。而对外商务汉语教学的历史较短,各项研究还不完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组织相关学者对商务汉语的理论和教学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调查研究,逐步完善教学体系和管理制度,加强学习情境各要素的建设。
(2)以个人发展动机为基础,培养内在兴趣动机。商务汉语学习者大都有明确的个人发展目标,但从长远来看,学习的长足进步还需要内在动机的推动。而对目的语语言和文化的内在兴趣又是影响学习者自我认同变化尤其是生产性变化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培养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兴趣,同时也要注意加深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内化和积极的自我认同变化。
(3)做好学习情境的建设,培养长久动力。学习者对学习情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教材、课程等因素对商务汉语的学习有着直接、近景的影响,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对学习需求的分析设计出贴近学习者的教学材料,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培养优秀的教师,为学习者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并进一步推动汉语的国际推广。
4.结语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是目前教育领域尤为重要的因素。尤古罗格卢(Uguroglu)和华尔伯格(Walberg)研究发现学习动机和成就之间98%是正相关。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动机的中等程度的激发或唤起,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而动机过弱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动机强度过高则又会造成学习效率的降低。因此,对不同类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类型和特点的研究将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3]陈秀丹.中职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4]丁安琪.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研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5]高一虹等.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社会心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6]刘惠军,王斐.1994—2002年国内学习动机研究状况分析[J].教育探索,2004,(12):112-113.
[7]刘明娟,肖海雁.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综述[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9,(1):93-95.
[8][美]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人类动机的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