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加强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4-02-05扈航

枣庄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师生建设文化

扈航

(山东建筑大学 党委、校长办公室,山东 济南 2501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①,这不仅凸显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也为各类文化建设包括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档案文化是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平台,是高校厚重人文精神的有力支撑,是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载体。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加强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挖掘档案文化资源,开发档案文化产品,为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增砖添瓦,是高校档案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积极探索的问题。

一、新时期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定位

(一)建设原则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①,明确了文化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高校档案文化始终处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之中,高校档案既是校园文化的物化载体和真实记录,又具有各个时期的社会文化烙印。新时期加强高校档案文化建设,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抓手,以“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为基点,加快档案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构建良性档案文化生态,彰显档案文化价值,展示特色档案形象,不断增强档案文化建设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为建设高水平大学、实现美丽中国梦提供档案文化支撑。

(二)建设目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党中央对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理念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档案文化建设是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手段而非目的,因此档案事业的发展目标应该是档案文化建设的最高纲领,即推动经济文化建设实现更好更快发展。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现阶段的目标应该是转变档案工作模式,强化档案的文化属性,以满足师生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将档案工作融入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在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中深深打上档案的烙印,充分发挥“留史存真,记录当下,凝心聚力”的效用。增进与社会公众及文化环境的互动,引导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提升档案服务社会文化发展的能力,为和谐社会创建与社会科学管理贡献力量。

二、新时期高校档案文化建设实践路径

(一)加强档案文化载体建设

1.丰富馆藏档案资源。档案是文化的伴生物,是高校办学积淀和大学精神的承载者,是大学发展的基石和源泉。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高,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日益增多,客观上要求档案馆(室)和专兼职档案员做好各种档案的收集。牢固树立“大档案”理念,加强档案法学习宣传,提高全员档案意识。建立健全档案工作检查、考核及重大活动提前介入制度,完善部门立卷标准,坚持“四纳入、四同步”,扎实做好档案归档工作。拓宽收集渠道,多渠道、多层次征集学校各项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以及与档案有关的实物、视听资料、缩微材料等多载体信息。对学校“四重一特”,即重要活动、重大事项、重要科研项目、重点建设工程和特色工作,档案工作要重心前移,超前服务,全程跟踪,同步进行,确保能收尽收。实施“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加紧对特色档案史料和已散失档案的收集、征集,为学校记忆留存更多鲜活个体和精神范本。档案资源建设要具有前瞻性,要有意识地收集校友的实物资料,包括毕业证书、获奖证书、成绩单等,确保应归档尽归档。要抓好校外档案资源的征集,重点加大对人物档案、视听档案和实物档案等的征集力度,着力构筑体系合理、内涵丰富、载体多样的档案资源体系,促进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结构优化。加强档案资料的整理保护工作,对馆藏档案要摸清家底,建好账目,做到整理规范、管理有序、保管完好、利用方便,实现档案资源的“全覆盖”。

2.建设建筑文化实体档案。建筑是文化的符号,是凝固的艺术。高校的每一座建筑,都蕴藏着这所学校的历史与文化。当前,随着各高校新校区基本建成,一批档案新馆库投入使用,库房面积大大增加,档案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但也有一些高校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档案馆库设施较为薄弱,从馆库面积到保管条件都不能达标,影响了档案文化建设的进行。有关高校要切实解决档案馆库的问题,尽快落实资金,建设面积达标、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档案馆库。在此基础上,高校要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深入挖掘省内外人文历史和社会资源,有效整合利用学校资源,建设以档案馆为主体,博物馆、专题性展馆、二级学院展馆、建筑文化景观带为骨干,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突出、内容丰富、多馆并举的学校实体档案新格局,打造一系列校园文化实体档案精品项目,建设一流的建筑文化实体档案园区,为加强档案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3.搭建档案文化网络平台。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创新成为高校档案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而创新的基本路径,就是要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电子档案建设,丰富数据档案资源,构建档案文化网络平台。要以满足当前利用需求、保护档案原件为重点,优先对急需利用的档案和馆藏重点档案、珍贵档案、利用频繁档案进行数字化。要把数字档案馆建设、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建设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有计划、分步骤扎实推进。对文书档案、学生档案、人事档案、干部档案、实物档案等进行条目著录,形成档案机读目录,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开辟档案文化专题网页,设立档案报刊、编研成果、网上展厅、视频点播、基地巡礼等栏目,以立体多维数字化手段集中展示学校的历史文化、标志成果和特色资源,实现档案文化信息资源的优化和共享,使档案文化真正成为师生文化生活的一道大餐。

(二)发挥档案文化育人功能

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档案具有丰富的育人资源和强大的育人功能,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师生思想道德素养,凝聚师生智慧力量具有重要作用。在社会阶层分化、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的今天,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强化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把握高校特点和师生需求,充分发挥档案的育人功能,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和沂蒙精神,创新方式方法,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做到耐心细致、潜移默化,真正把师生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来,在共享建设发展成果的过程中理解和认同党的主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前,要重点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这条主线,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档案宣传活动,进一步激发师生的爱党爱国热忱,引导师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2.增强档案文化育人功效。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档案馆已不仅仅是保存和提供利用档案的机构,更被赋予了建设具有鲜明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使命。高校档案馆要准确把握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定位,开拓档案工作谋发展、服务全校师生促和谐、传承校园文化出成效,积极发挥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拓展资源来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凝练校园文化深层内涵。要用好用活档案文献资源,积极参与大学文化建设,弘扬学校优良办学传统,开展丰富多彩的档案资源主题宣传展示活动,在校庆活动、新生入校、教职工上岗培训、重要纪念日、杰出校友诞辰时举办大型展览,发行纪念册、宣传图册、回忆文集等,让师生从珍贵的档案中了解学校艰苦奋斗的历程,感受深厚文化底蕴和显著发展成就,增强爱校荣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达到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凝聚人的目的。要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开放日”、专题讲座、学术论坛等活动,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为师生提供多样的文化体验和精神熏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文化新业态融入档案馆的展览展示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扩大档案与校史文化的辐射面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育人效果。

(三)提供档案文化产品服务

1.强化档案资源编研。档案文化建设要突出服务主题,立足于面向师生,一切方便广大师生,努力满足广大师生需要。特别是要高度重视档案编研工作,不断充实档案编研队伍,切实把编研人员选好配强,努力形成人人搞编研、出产品的良好氛围。积极推进校史研究工程,建立以校史正史编撰为核心,以大事记、史志编写和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要成果、重要时期等专题研究为两翼的校史研究与档案编研体系。编研工作要紧贴学校中心工作和现实需要,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档案资源进行专题编研,在本科教学评估、平安校园建设、校志编写、对外交流、学历认证、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力争多出编研成果,努力为中心工作和师生员工提供更为优质的档案服务。此外,高校档案馆(室)应进一步挖掘馆藏档案有用信息,通过编研资政参考为高校管理者提供参考,凸显档案文化的自身价值。

2.开展特色档案资源服务工作。特色档案是追寻大学记忆、传承大学文化的重要媒介,特色档案文化的挖掘和传播,将有力促进人们对大学文化的认知。随着高校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高校档案部门要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准确把握社会各方面的档案需求,找准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的切入点,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档案的利用需求,最大限度发挥档案工作在社会各项建设中的作用。突破传统思维定势,推动特色档案积极“走出去”,为社会各界文艺创作、建设文化工程提供档案资料服务,为各类文化产品的创造提供营养。积极开发特色档案文化产品,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提供更多、更生动的档案素材,为历史研究和现实工作编辑更多、更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出版更多喜闻乐见的档案文化精品,影响并引领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三、加强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档案文化建设是一所高校办学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党委、行政要树立“大档案”工作理念,把档案文化建设纳入大学文化建设总体部署和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不仅要在方向上牢牢把握,工作上及时指导,而且要在政策、资金上大力支持,投入上切实保障。学校各部门、单位要切实提高文化意识,将档案文化建设纳入工作日程,指定专人负责,精心组织实施。档案馆要强化对档案文化建设的监督考核,形成“党委行政领导、档案部门为主负责、相关部门支持配合、师生积极参与”的档案文化建设格局。

(二)强化队伍建设。要牢固树立“人才兴档、人才强馆”理念,重视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与学校办学规模相适应的档案机构,配齐配强档案专职人员。加强培训工作,从系统规划、更新内容、改进方式、拓宽渠道、完善机制等方面入手,找准、抓住亟需解决的问题开展培训,用档案研究的最新成果武装员工头脑。档案工作者要切实增强文化意识,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善于通过本职工作学习档案,用好档案,继承和创新档案文化,不断提高文化素养,为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提供文化支持。

(三)营造有利环境。坚持高境界、高起点、高标准,加强档案文化建设的宣传工作,努力构建档案文化“大宣传”格局。深化档案文化阵地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档案文化宣传教育普及活动,进一步激发档案工作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树立高校档案馆(室)的文化新形象。成立高校档案文化研究会,开设档案文化论坛,加强档案文化建设理论研讨和学术交流,吸引更多的师生关注和参与档案文化建设。

加强高校档案文化建设对彰显大学文化特色和打造文化品牌有着重要作用。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下,坚持传承和创新,进行系统规划和协同实施。高校要抓住档案资源的源头管理和后续开发两大要务,全力打造档案文化品牌,创新机制,整合资源,着力构建学校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现地、档案文化的传承智库、凝聚广大师生校友的精神家园,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强大的档案资源支撑。

注释

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北京,2013.

[1]尹合娣.高校档案文化的价值归属及实现途径[J].档案管理,2010,(3).

[2]马丽.对建设高校档案文化的思考[J].云南档案,2011,(4).

[3]冯喆.档案文化宣传是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N].中国档案报,2012-05-28.

猜你喜欢

师生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