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课课改方向
2014-08-20毕邵君
毕邵君
摘 要:体育已经不单纯是锻炼身体,它还可以作为很好的社交手段,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更要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拓宽体育知识,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兴趣;运动损伤;以人为本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认识的不断进化,加之多年教改不断深入探索,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更加关注体育课。体育课就是锻炼身体的时代已经过去,当今我们应赋予体育课程更多精华,提高其生命活力,才能使其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认识水平的提高。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在需要投入很大精力、体力的体育课中,一定缺乏热情。如何提高学生的热情和兴趣?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增强学生对运动的兴奋程度和自信心。只有学生对某种运动感兴趣了,才能在运动中得到心理的满足,才能投入更多的热情思考。
增加学生对不熟悉的运动或动作尝试的勇气。通常在课堂中教师不管是上理论课还是做动作示范,都习惯性地引导学生“怎么做”,却忽略了为学生讲明“为什么这么做”。其带来的结果是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忽略了自己的感受,也忘了问“为什么”,形成了一种机械填鸭式的教学习惯,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无法增加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的兴奋及成就感。所以,授课时教师要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参与到课程的互动中来,不仅仅教师要讲授“做什么”,更要让学生主动提出“为什么”。这样的课程才会生动、深刻。教师要注意在学生做练习或动作示范时,及时给予肯定,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积极性。通过游戏潜移默化地达到热身和锻炼目标,也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导入课程。只有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二、拓宽体育课学习的知识面,使学生真正地认识到体育锻炼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也投身到运动的队伍中来。其实,很多想运动的人都不知道怎样运动,而不正确的运动方式、强度,不但会影响到锻炼效果,甚至会损害身体健康。我们体育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某种技能,更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念,从而受益一生。
我认为现有体育课内容在达到课程要求的基础上,应该增加一些理论课程,增加学生的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的宽度及广度。例如,在课堂中可以试着让学生了解奥运的起源及对世界的影
响;了解各种运动的起源及演变;了解兴奋剂对竞技运动的影响;了解体育在世界上的位置……教会学生宏观地了解体育,用体育这双眼睛来看世界。比起学习某种技能,更重要的是教授学生正确的运动观念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激情。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及治疗
运动中各种因素都可能引发运动损伤。教师在教授运动技能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一旦学生肌肉力量或柔韧灵敏发展不平衡,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学生在做练习时,教师要时刻提醒,引导学生注意力集中。除了思想上重视之外,还应教授学生损伤预防及治疗的正确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时也学会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学会保护好自己,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教师把这个题目当做一项技能来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走出课堂也可以具有安全有效运动的能力。改变传统的只有在课堂上,只有在教师的提醒和督促中才可以做到安全的被动式教学运动方式。安全是运动的前提,我们的每一节体育课都要为学生今后独立、自主完成运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留下正确和深远的影响。
四、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学生的身体健康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活和未来,更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健康和未来。体育教学不管是在课堂中还是在考核中,都要做到以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兴趣为标准。教师和学生都要适应角色的转变,课堂再不是教师的舞台,而是学生展示自我、发展个性、表现才能的天地。尽量多鼓励学生讨论、练习,让每位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成为体育课堂中的主角。
同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被教材拴住腿脚,仅仅讲授书本知识而脱离实际,要敢于尝试不同的授课方法,体会和学生的密切配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感觉每节课都新鲜有趣,记忆深刻。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让体育运动已经普及世界。在工作、学习之余,运动已经成为大家或休闲、或娱乐、或健身、或养生、或兴趣、或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运动已经慢慢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掌握正确的运动观念,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拥有卓越的运动技能,不仅让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增加个人魅力,更会影响到身边的人,让自己更加受欢迎。而这些,都是我们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做的,应该带给学生的新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赵日萍.论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7(01):23-25.
[2]张颖,林安贵.论体育引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J].科技创新导报,2012(18):227-228.
(作者单位 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