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人生之三:探索读写

2014-08-19张赛琴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内容课文语言

张赛琴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这个语文实践,就是听说读写实践。其中,读写能力是语文核心能力,强大的读写能力能够带动听说能力。

读写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深水区、重难点。

这几年,我在钻研教材设计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读写训练的内容、方法、途径,有成功,有失败,有收获,有教训。

探索之一:如何读,才能提高读的能力?

过去,我在课堂里要求学生“大声朗读”“把课文读通读顺……”“有感情地朗读……”,似乎是为训练朗读的语音、语调、语气、语情等。现在看来,为“读”而读,对训练语用能力意义不大。朗读教学的价值取向是语文素养,应该侧重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比如,为概括内容而读;为体味语言运用而读;为训练读写技能而读;为理解文章写法而读;为欣赏文体特色而读;为想象情景角色而读……

1.初读,读出“不懂”。

学生初读课文,对文字内容陌生,读不对、读不顺、读不通是常理。教师无视初读课文的现实,提出“读准、读通”要求,实际是一句空话,一般情况都是提归提,读归读,学生是否读准读通,谁也不清楚。

我自己初读课文,也是疙疙瘩瘩,经常读错,比如“玉米叶子哗啦啦地响”,就会错读成“哗啦哗啦地响”,谁知这一字之差,忽略的是词意之差。细想,“哗啦啦”是响成一片的声音,“哗啦哗啦”是一阵一阵传出的声音。再比如“在12月10日下午4点半颁奖”(《诺贝尔》),就会错读成“4点颁奖”,吃了个“半”字,这一字之差,意义也完全偏离,“12月10日下午4点半”是诺贝尔的出生时间,定为诺贝尔奖颁布时间,具有传承意义,怎么能随便读成“4点颁奖”呢?

有意思的是,读错的这些内容恰恰是精彩的“教学资源”。如果教师及时辨析纠错,就能让学生自然地感受语言的奥妙,培养学生仔细朗读课文的好习惯。

所以,学生初读课文,我总要说“认真朗读的学生,才会知道自己哪里读错”,还让学生展示自己难读易错的语言,达到初读也深学的境界。

2.通读,概述内容。

“通读”课文,就是把课文语言读一遍,设计的意图是整体理解课文,有“贯通”课文内容的意思。怎样才算贯通课文呢?从语文课程意义来看,应该是将具体的课文内容转化为“课文概述”,即,简明扼要地概述课文内容。

学生通读课文,注意的是文字材料和内容情节,仅将文字转换为具体的印象。要求语言表述“课文内容”,他们会不知从何说起。

通读课文,要进行概括式思维训练,提“一句话概述课文”要求,让学生从内容、写法、人物、情节等多个角度中任选其一练习概述,以提升阅读概括能力。

比如一句话概述《钱学森》:

一个日夜盼望回到祖国的人;

一个几十年如一日为回国做准备的人;

一个在美国享受优越条件、优厚待遇的科学家;

一个饱受美国当局迫害的科学家;

……

再如,一句话概述《卢沟桥烽火》:

一场发生在平津通往华北咽喉要道上的战斗;

一场中日之间的浴血争夺战;

中国全面抗日第一战;

一场全歼日寇的战斗;

一场中国守军反败为胜的战斗;

一场经三次激战失而复得的战斗;

……

3.演读,读懂语意。

演示朗读,是用形象的动作、语态,生动地演示语言意义。演示朗读,是一种新型的朗读方式,深受学生喜爱。

语言文字是实际生活的反映,几乎所有的语句语段后面都对应着形象化的生活。演示朗读,能使学生对课文有更生动的理解;演示朗读,有利于记忆积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比如《秦兵马俑》。若逐节分析兵马俑的姿态风采,课堂教学就单一松散。不妨在教室里留出一块“空”地,将学生分为两拨,一拨人朗读,另一拨人扮演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等等,各俑扮演的动作神采必须符合课文语意。一遍读完,两拨人角色互换再次演读,学生对兵马俑细微传神的描写就有切身体验和形象理解了。

再比如《开国大典》,只从文字角度去理解,难以感悟其壮观的场面。演示朗读,也可在教室里留出一块“空地”,作“T字形广场”,让学生表演“群众队伍入场”的场面。让他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还要表演“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的场面。学生听朗读学表演,训练的是场面描写能力。

又比如《珍珠鸟》,教师朗读第7~9节,学生扮演“小珍珠鸟”,从“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一直飞到“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小珍珠鸟们”在现场飞着飞着,忽然发现“珍珠鸟”越来越接近“我”了!终于理解了信赖,就是零距离接触,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演示朗读还有一个好处:全体学生都乐于参与,都能自觉接受语言的美妙意味,都能亲身体验语文阅读的乐趣,自然就能避免出现教学边缘人群。

4.猜读,读出语感。

“猜读”课文,事先要略去课文中的特异点,用“□”表示。一个“□”为一个字,让学生猜测“□”里的字词。略去的内容有:有表现力的词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句,运用修辞法的句子,贯穿课文的比读内容等等。

有“□”的课文阅读起来是不连贯的,学生要结合课文语境想多个答案,要对这些答案反复比较辨析,要在理解了这些答案的细微差别后,才能得到准确答案。这个过程,是训练语感、段感、题材感、篇章感的过程。

这个课例,已经在“教学设计”一章里《鲁班和撸板》提及,故不赘述。

5.创意读,读出深度。

“创意读”,是着眼课文中的某个人物、某件事物、某条线索,在这个角度重点读出课文中的某类内容、某个写法、某种理解等等。也可以变换原文特点,读出另一类文体特色;或者是,改变原文题目,要求通过朗读,补充或删减原文语言内容,形成新的文章等。

创意阅读,是以语文文字为基础,以语言学用为目标的智慧阅读。

无论如何创意阅读,共同点是要有语言训练的深度。

比如,寓言《画蛇添足》,在初步理解寓言的内容后,可以设计这样三个板块阅读:

(1)用“画蛇添足者”的口吻讲述故事过程。

(2)用“夺酒者”的口吻讲述故事,补充描述“夺酒者”的两三处心理。

(3)用其余众“舍人”的口吻讲述故事,补充描述“议酒”“画蛇”“评蛇”三个场面。

比如,散文《变色龙》,初读课文之后,可以设计这样三个板块阅读:

(1)搜集记叙变色龙的全部内容,分层列出提纲。

(2)按照《变色龙》的提纲,删减原文某些内容,把原文改读成说明文《变色龙》。

(3)对比朗读散文《变色龙》和说明文《变色龙》,说说两类文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创意阅读,活用了课文,巧用了课文,着力训练了语言思维。其本质是,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

探索之二:如何写,才能提升“写”的能力?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难以克服的重点、难点。小学生耗在课内课外的习作时间不算少,但为什么一直笼罩着“怕写、写不出”的阴影呢?

原因在哪里?我以为:

1.作文教学缺乏课程意义上的标准。教学时间配置、作业训练设计、考试内容权重、作文课程一直处于混沌状态,没有得到课程层面上的重视。

2.语文理论界对作文教学几乎缄口不言,基层教师看不清作文教学方向,缺乏指导思想,没有目标体系,更无内容方法。

3.《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稍有片面,仅仅提出“了解……体会……领悟……判断……”使阅读教学单腿前行,没有负起习作教学的应有责任。

4.语文素养的核心是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体系中,重点、难点是读写,写比读更难,占有四分之三时间的阅读教学轻写重读,习作教学处于语文教学的边缘地带。

因此,阅读教学理应设计最具读写价值的练习,进行最具实效的读写训练。一般说来,低年级重点要读懂句子的写法,把句子写完整;中年级重点要读懂细节语言和内容层次,把内容写具体;高年级重点要读懂篇章结构和内容布局,把内容写生动。

以下,我们分享一些课例。

例一:读写句式。

有着一定表达形式与结构特点的句子形式称为句式。从内容看,有长短句;从修辞看,有排比句、比喻句、拟人句;从结构看,有过渡句、总起(结)句;从表达特色看,有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

如,沪教版《风姑娘送信》:

风姑娘送一片落叶给燕子。燕子一看,说:“啊,秋天到了,我要到南方去。”

风姑娘送一片落叶给松鼠。松鼠一看,说:“啊,天气凉了,快采松果,准备过冬。”

风姑娘送一片落叶给青蛙。青蛙一看,说:“啊,冬天快要到了,我要挖个地洞好冬眠。”

这是一组排比句,从“风姑娘送……”的角度,引出燕子、松鼠、青蛙的语言,描述了入秋的自然变化。句子形态整齐,节奏鲜明,动词“采、挖、冬眠”很准确,具有读写训练价值。

教学中,在理解和熟读句式后,教师可设计以下训练:

1.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收到风姑娘送来的落叶?(蚯蚓、蛇、小熊……)

2.其他动植物收到风姑娘送来的落叶时,会怎么说?

3.在想象中,分角色表演。

4.仿照课文句式,续写3、4句。

再来欣赏苏教版《鸟岛》里的长句。

每年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

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小岛成了鸟的世界。

第一个长句写“鸟儿飞来”,运用了四个定语——“每年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一群一群”,这些修饰语,表明了鸟儿飞来的时间、环境和数量,句子内容具体丰满。

第二个长句写“鸟岛最热闹的时候”,作者用“各种各样”“聚”言简意赅地说明了鸟岛的

热闹景象,给读者留出丰富的想象空间。

教学第一句,先想到与这个句子义项相同的情景:“上学、放学、下课、唱歌”等等,再让学生练写长句。比如:“吃好早饭了,背上书包了,走下楼梯了,我和阿玲、媛媛一起上学去了。”再比如:“钢琴弹起来,小手拍起来,屁股扭起来,歌声唱起来,教室成了欢乐的世界。”

教学第二句,先让学生具体想象“各种各样的鸟儿”,再表演“鸟儿怎样欢聚”。然后逐步完善句子,写出一个长长的语段:

六月,太阳热热地照着,鸟岛最热闹的时候到了。尖嘴巴的鸟,大眼睛的鸟,全身金色的鸟,闪着绿光的鸟,扇着大翅膀的鸟,长着红爪子的鸟都聚在鸟岛上,有的欢叫,有的追逐,有的嬉戏,有的打架……小岛成了鸟的世界。

随文训练各式句子,既不脱离课文,又有训练内容,是最有效的语言实践教学。关键是,教师要自觉积累探秘句式的经验和学用句式的敏感。

例二:读写细节

一篇吸引人感动人的文章,必在细节取胜。但是课堂阅读中,若对细节加以微言大义的分析,那就是画蛇添足的拙策了。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在练写细节中体验细节描写的妙处。

如苏教版三年级《鹬蚌相争》第一节:

一只河蚌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晒太阳。有只鹬看见了,猛地把嘴伸到壳儿里去啄肉。河蚌急忙把壳儿合上,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

这是一段情景真切动态的细节。“张开壳儿”“猛地……伸……啄”“急忙……合上……牢牢地夹住”这些词语,极其传神地再现了河蚌和鹬的每一个动作,增强了语言的情景感。

教学时,可以这样设计读写作业:

1.通过变换的语速、轻重的读音,读出寓言的故事味。

2.通过动作表演,体现动词状态,读出寓言故事的情景。

3.仿照课文第一节的写法,先演一演“有个渔夫看见了……把他们捉住了”的过程,再写出描写渔夫多个动作的场景。

这是练写的细节教学。通过朗读表演,理解动态描写的方法,再通过动作表演学写另一个动态细节:

有意发现课文的细节,形成常规读写训练,能使阅读教学生动有趣高效起来。

例三:读写古诗

古诗教学,重在意境。如何突出这个重点?一是吟诗,二是译诗,三是练写诗境。

许多语文教师都止步于译诗环节,在完成字面翻译之后,就急急忙忙总结诗意,淡化虚化了古诗的浪漫意境,以致学生都不太喜欢读古诗。

欣赏和推敲古诗诗句,最好的做法是做诗中之人,听诗中之音,看诗中之画,察诗中之情,演诗中之意,写诗中之语。这过程,能使古诗教学充满趣味。

比如《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中“怜”惜苍苔的心情,“小扣”柴扉的动作;窥见“春色”的联想,“红杏出墙”的惊喜,都是欣赏体验的要点。

在理解基本的诗意后,就请学生放开联想,扮演诗人,再现“访友不遇”的情景。然后各选一句,当即练笔,描写诗句意境。如第一句:

诗人凝视着紧闭的院门,啊?院内的主人是闭门读书,还是谢绝来客?看这门前台阶平展展地铺满了浓密的绿茵茵的小草,想来主人很长时间没有出门了。我想上前叩开院门,便踮起脚尖欲轻上台阶,却又久立不动,怎能让脚底的屐齿印毁了这绿茵小草啊。

一个“怜”字有如此丰富的意境内容,那么联想“小扣”“春色”“红杏”等词包含的动作、景物神韵,都可以写出美妙幽雅的语段。

读古诗,写意境,是散文写作的笔调,能有效提高古诗鉴赏水平。

例四:巧读文章,学用语言

巧读,指有目标地选择某个角度去朗读文章。这个角度或是内容,或是文体特征,或是主要人物,或是旁衬的事物,或是文章中最具特色的段落、标点、层次、结构。

巧读是为了“改写”,改写的目标是更好地理解内容,掌握写法,提高语用能力。

请看一例,《钱学森》的读写简案。

1.通读全文,用一句话概述钱学森。

2.引入补充资料,以时间为序,将原文和补充资料整合成一篇长文。

3.通读整合的长文,以时间为序写一份《钱学森个人简历》。

4.引入补充资料,结合原文内容,以冯卡门教授的口吻给钱学森写信,劝导其放弃回国。

5.代言钱学森,给冯卡门教授写一封回信,感谢教授的关切之情,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

这个课例,巧读了原文的两个亮点:一是以时间为序写作内容的章法,二是美国海军司令狠话阻止钱学森回国的语段内容。为弥补原文内容略显单薄的缺点,就补充阅读相关内容。通过写作“个人简历”“劝导信”“回信”,全面理解钱学森的崇高思想,又达到训练应用文写作的目标。

阅读教学中的“读写”,是在语言材料中“摄取素材”,是在赏析写法中“练习写作”,是以写的练习推进读的深度,是以读的深度促进写的能力。

(责任编辑 刘忠信)

猜你喜欢

内容课文语言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