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翻译理论浅析《论语》卫礼贤德语译本及其“仁”字的跨文化翻译
2014-08-18李小龙
李小龙
(中国政法大学 外国语学院 德语系,北京 102249)
1.引言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成书于战国时期,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行。汉代时开始在朝鲜半岛以汉语传授《论语》,之后传入日本。在16世纪末开始翻译成西方语言,先后被译成拉丁语、法语、英语等多种版本。在德语版本的诸多《论语》译本中,卫礼贤(Richard Wilhelm 1873—1930)的译本被视为是“迄今为止最为权威的一个译本”(李雪涛,2010)。卫礼贤于1899年作为传教士来到青岛传教,在华长达25年。卫礼贤深深地被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折服。他办学、讲学、翻译了大量中国经籍,撰写了许多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在德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是魏玛共和国时期著名的汉学家,为东西方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卫礼贤《论语》译本相比其他译本,在翻译方法和对待特殊文化概念的翻译上有其独特之处。
本文主要依据功能翻译理论和跨文化相关理论,以卫礼贤的《论语》德语译本为研究对象,对其跨文化翻译的总体思路做出阐释,分析其翻译方法的必然性,同时选取“仁”这个重要概念的翻译进行一定的分析和阐释。
2.《论语》德语译本及卫礼贤
《论语》第一次从中文直接翻译成德语可以追溯到1826年柏林的绍特(Wilhelm Schott 1802–1889)的译本,是卫礼贤译本出现前德语地区唯一的早期译本,在当时的德语地区起到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以来,《论语》的德译本有十几种之多,如Hans Otto Stange、Ralf Moritz、Ernst Schwarz等人的译本在德语世界中也有较大影响,但是这些译本都无法与卫礼贤的译本相提并论。虽然这些译本存在各种差异,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卫礼贤译本的影响。
卫礼贤作为传教士于1899年来到青岛,开始时对中国认识和了解甚少,后来则成为中德之间重要的文化使者,著名的汉学家。卫礼贤在青岛早期主要编写德汉学习教材,翻译了《三字经》,节译了《大学》、《诗经》等,发表了大量向德国读者介绍中国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现状的文章。这一阶段的重要事件即1910年翻译的《论语》全文由德国Diederichs出版社出版。这个译本的出版,在当时“有教养的德国资产阶级陷入文化危机……的时代”(吴素乐,2004:44)引起了较大的轰动,赫尔曼·黑塞等人都给予了称赞性的评价。
卫礼贤的译本既具有超越之前绍特译本的因素,又具有超越英国汉学家理雅各译本的因素(理雅各的译本非常强调译文忠实源文)。同时卫礼贤的译本试图通过追溯传统注疏理解《论语》,而非是以当时作为正统的朱熹注疏(宋儒重义理而主观太盛)理解。撇开细节之处不说,卫礼贤译本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译文采取了两种形式:一方面是采取了尽可能按照字面意思的、对于汉字所表达内容的翻译(文献型翻译)。另一方面是更多属于改写形式的、适应德语习惯和德语思想内容的翻译,即工具型翻译,此种翻译方式致力于在德语的语境中呈现中文内容,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内容。为此,卫礼贤从德国或欧洲的文化中选择相应的概念,并据此“或含蓄或清楚的制造一种可比性”(罗梅君,2004:140)。此外,他给每一小段加上标题,使译本篇章进一步体系化。在1914年第二版中,卫礼贤又加入详细注释(列在译本之后),注释中包括各种东西方文化参照符码,如《圣经》、康德、歌德等。
卫礼贤的翻译在当时引起强烈反响,一方面得到各界的褒奖,认为他的翻译十分清楚,总体上是准确的。另一方面,当时一部分的汉学家也责备他在释意方面较为随意,加入自己的解释时过于自由,缺乏对于中文词义的忠实再现。下面借助功能翻译理论对卫礼贤的翻译从跨文化的角度作出分析和评价。
3.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代表人物为赖斯(Katharina Reiβ)、弗米尔(Hans J.Vermeer)和诺德(Christiane Nord)。主要理论分别是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弗米尔的目的论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并对翻译类型做出整合,是当今翻译界比较重要和影响力较大的流派。本文主要借助目的论和翻译类型简要分析卫礼贤《论语》德语译本的翻译策略。
3.1 目的论
目的论(Skopostheorie)围绕目的(Skopos)这一中心概念展开,认为翻译过程最重要的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翻译行为由其目的 (或功能)而决定 (Reiβ/Vermeer 1984:101)。以此为基点,弗米尔提出了目的原则:“每个篇章均为既定目的而产生,亦应为此目的服务。由此,目的准则是指:译/释/读/写皆遵循某种方式,此方式可让篇章/译本在其使用环境下运作,面向想要使用篇章/译本的人,并且完全按照他们所希望的方式运作。”(Vermeer 1989:20)目的准则可以解决意译和直译、动态对等和形式对等等问题。译者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完成翻译任务(Übersetzungsauftrag)都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便是译文预期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和交际需求。弗米尔将目的论原则总结如下:(1)译文由其目的决定。(2)译文在目标语文化和语言中提供关于源语文化和语言的信息。(3)译文以不可逆转的方式清晰地提供信息。(4)译文应篇内连贯。(5)译文应与原文保持篇际连贯(Reiβ/ Vermeer 1984:119)。这五条准则按等级顺序排列,翻译目的处于主导地位。
功能翻译目的论的提出,动摇了传统的“源文至上”的翻译观念,将源文理解成信息供源,译者可根据翻译目的及其功能决定译文篇章生产,从而扩大了翻译研究的范围,在翻译理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3.2 翻译类型
诺德将豪斯的隐性翻译和显性翻译及赖斯的篇章类型基础上的翻译类型进行整合,概括出翻译过程的两种基本类型:文献型翻译(dokumentarische bersetzung)和工具型翻译 (instrumentelle bersetzung)(Nord 1997/2005:60-68):第一种翻译类型旨在用目标语创造出一个有(某些)交际活动的文件,记录原语文化的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在原语文化条件下通过原文进行交际。第二种翻译类型则(在某些方面)模仿原文用目标语制造一个工具,为原语文化的信息发送者和目标语文化的接受者创造一种新的交际活动。换言之,文献型翻译更加强调源文和译文在语言结构层面方面的联系,而工具性翻译更加注重源文和译文在功能方面的联系。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借助上述功能翻译理论对卫礼贤的跨文化翻译译本和策略作简要分析。
4.卫礼贤译本及“仁”字的跨文化翻译
4.1 跨文化性与卫礼贤的翻译
“翻译意味着语言和文化的转换”(Reiβ/Vermeer 1984:104)。弗米尔认为,翻译是跨文化交际活动的特殊类型。在跨文化的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要做到科学的认知和分析,一定要认清跨文化性。“跨文化性是两种文化相遇所具有的特殊性,而且由于多种参数的介入使这种特殊性的体现方式千变万化,成为一种异态复型体,以至到目前为止还很难总结出固定的规律”(钱敏汝,2000:207)。翻译作为两种语言和文化相遇交流的过程和产物,其介入的参数和因素非常多。作为汉学家的译者卫礼贤,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双重符码性的生动体现”(范劲2011:14)。作为译者,他是源语文化(汉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德语文化)两种文化的跨界者和中间者。在理解《论语》、翻译创作的过程中,他处于一种临时的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两种文化的 “重叠状态(berschneidungssituation)”。在这种跨文化翻译过程中,他熟知两种文化,具备“双文化性”(bikulturell),但他思考和行为方式不能完全按照两种文化中任何一种要求,而应处于两者之间的中间状态,以便更好地完成跨文化翻译过程。
由于古典汉语与现代德语的差异和中德文化的巨大差异,卫礼贤对于《论语》的翻译是建立在他本身对于源语篇章理解之上的。按照钱敏汝的观点:“篇章包容承载了一种无限极的创造,即篇章生产是创造,篇章理解也是创造,而且是无极限的创造。这是由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决定的。”(钱敏汝,2001:325)由此可认为,译者对源文篇章的理解和译文篇章的生产都是无限极的创造。卫礼贤尤其在译文篇章的生产上体现出其创造性。如上文所述,卫礼贤对于每一章节都采取两种翻译形式,在此试举一例。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篇》
卫礼贤译本中给这一段加的总结性标题为 “崇敬作为国家秩序的基础”(Ehrfurcht als Grundlage der staatlichen Ordnung),以便读者首先获得总体概念。首先采取文献型翻译,译文为“Meister Yu①sprach:≫Daβjemand,der als Mensch pietätvoll und gehorsam ist,doch es liebt,seinen Oberen zu widerstreben,ist selten.Daβjemand,der es nicht liebt,seinen Oberen zu widerstreben,Aufruhr macht,ist noch nie dagewesen.Der Edle pflegt die Wurzel;steht die Wurzel fest,so wächst der Weg.Pietät und Gehorsam:das sind die Wurzeln des Menschentums.②”其次是工具型翻译译本:“Meister Yu sprach:‘Wer sich pietätvoll dem Farnilienorganismus einordnet,der wird schwerlich ein politischer Oppositionsmann sein.Wer sich von politischer Opposition fernh lt,der wird sicher kein Empörer.Ein umsichtiger Regent wird daher im Familiengefühl die Wurzel der staatliehen Ordnung pflegen.Ist diese Wurzel gesund,so durchwächst von ihr aus das Prinzip der pietätvollen Unterordnung das gesamte Staatswesen;denn die Ehrfurcht ist die Grundlage aller sozialen Ordnung.”
在文献型翻译译本中,卫礼贤尽量做到译文与原文在字面上的忠实。尽管中德文差异较大,他也努力做到句式上的基本对等,如“孝悌”翻译成“pietätvoll und gehorsam”,“本立而道生”翻译成“steht die Wurzel fest,so wächst der Weg”,“仁”在此翻译成“Menschentum”。当然,卫礼贤的文献型翻译译本也没有追求字面上的完全对等,否则对古汉语的完全对等翻译 “会让人觉得就像口吃和吐字不清的人结结巴巴地讲话一样”(威廉·许勒,1930:13)。
工具型翻译的译本在源文信息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创造加工,为了达到读者更易接受的目的,对源文做出相应调整,采用一种类似改写的翻译,按照新的(德语)的“语言和文化条件下,对于源文的叙述”(Vermeer 1986:33),表达更加符合德语习惯和德语思想。
此外,在1914年的第二版中,他又给全文加了详细的注释。在此段中加的注释即上文中的Meister Yu①(有子)和Menschtum②(仁)。这种注释的添加,与当时欧洲语文学意义上的翻译不同,但可以理解成是卫礼贤受中国传统注疏的影响所采用的方式,比如之前辜鸿铭在翻译论文的英译本时就采用了引用西方作家格言阐发中国思想的做法。
4.2 “仁”字的跨文化翻译
《论语》的核心思想历来有“仁”和“礼”两种看法,历来研究者多认为是主讲“仁”的。著名语言学家和文献学家杨伯峻先生在著作《论语译注》中指出,《论语》的核心是“仁”。《论语译注·论语词典》中统计“礼”字出现74次,而“仁”字出现109次。孔子批判性地继承春秋时代的思潮,以仁为其思想核心,正如其所述:“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作为儒家基本概念,“仁”字的解释很多,其意义的多重性也构成了卫礼贤翻译的最初难题,对其阐释影响了全书翻译的方向。
上文《论语·学而篇》的例子中“仁”字是首次出现,卫礼贤在文献型翻译译本中给出“Menschentum(人格、人性)”的翻译,在此符合上下文的具体含义——“这是人性的基础”,并加了详细的注释:“Das chinesische Wort,jen‘ist eines der schwierigsten,aber auch wichtigsten.Es bezeichnet subjektiv Humanität im Sinn unserer klassischen Zeit,die Entfaltung dessen,was man sein muβ,um Mensch im vollen Sinn heiβen zu können.Man kann es oft fast mit der neutestamentlichen áγαπƞ gleichsetzen.Es ist im folgenden der Einheitlichkeit wegen fast durchweg mit,Sittlichkeit‘übersetzt.”(笔者自译:中文“仁”字是最难理解和最为重要的词之一。它主观描述的是我们古典时代所说的“人道”,也就是人之所以能够称为人所必须发展的东西。它基本上可以与新约中的“圣爱”相比拟。为了做到统一下文通译为Sittlichkeit。此处没有直接用Sittlichkeit也是考虑具体的篇章接受情况,如果此处用Sittlichkeit(美德),就可能会让德语读者产生刻板印象,即以为汉语源文的“仁”和“Sittlichkeit”是完全对等。
笔者借助AntConc软件对自建《论语》语料库中汉语源文进行检验检索,“仁”字前后共出现109次,然后分别找出对应的篇章及德语译文。在文献型翻译译本中,卫礼贤尽量做到了统一,“仁”字有99次被翻译成Sittlichkeit(美德,德行)或者其派生形式sittlich或der Sittliche。除此之外,在上例中翻译成 “Menschentum”,根据篇章具体的因素还被翻译成“Menschenliebe”(《八佾篇》3.3中两次),“gute Menschen”(《里仁篇》4.1中两次,《尧曰篇》20.1中一次),“der Fromme(仁者)”(《雍也篇》6.23中两次),“die Besten(仁者)”(《卫灵公篇》15.10中一次),“lieblos(不仁)”(《阳货篇》17.21中一次)。这几个概念可以看做被包括在Sittlich这个上位词中。此外,在其工具型翻译译本中对于“仁”字采取的翻译则更灵活,如“alle soziale Ordnung(所有的社会秩序)”,“wirkliche Güte des Charakters(品格的真善)”,“moralische Haltung(伦理立场)”,“Sittengesetz(道德规范)”,“Menschlichkeit(人性)”,“Humanität(人道)”,“Wohlwollen(良好意愿)”,“Vollkommenheit(圆满)”等,所有这些译法都是根据具体的篇章情况而决定的,均是成立的译法。为了得到一个尽可能统一性和包容性的概念,卫礼贤选用了Sittlichkeit和sittlich作为总括性的表达,他认为这个词“受社会条件所限制的事物,它在后来的发展中渐渐扩展,成为——在尽可能地提高自身和他人的自我的意义上——公正而充满关爱地对待他人的理想”(Wilhelm 1914),他认为这与中文意思是大体一致的,当然也并没有用这一个词完全翻译“仁”这一个概念,而是考虑德语读者的情况,根据具体的篇章情况选用其他概念阐释,从而让读者尽可能全面地认识这一概念。然而译文不同于源文,通过译文永远不可能在各方面都能够全面了解源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是充当了“转述者(Weitererzähler)”(Nord 1989/2011:25)的角色,为了充分利用目的语文化和语言,他必须在转述(即翻译)时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结语
本文对《论语》德语译本做了简要综述,以著名汉学家卫礼贤的译本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在华经历和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以功能翻译理论和跨文化性为理论支撑,分析卫礼贤译本采取的翻译策略,以“仁”这个概念的翻译作为范例,对其跨文化翻译过程简要分析并加以阐释。综合来看,可以对卫礼贤的《论语》译本作出以下评价:
(1)卫礼贤的《论语》德语译本在理解汉语源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德语读者的接受背景,将译文以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两种形式呈现,这可以认为是其译文篇章生产的创造。
(2)卫礼贤在翻译“仁”这个特定文化概念时,尽量在文献型翻译译文中给出一个大体一致的德语概念,同时在工具型翻译译文中,也给出了其他可能的概念,在具体的篇章中让德语接受者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仁”在源文中的意义,达到了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功能和目的。
注释:
①是向德语读者介绍有子的基本情况,在此不作赘述。
②是对于“仁”字的解释,下面部分将做详细分析。
[1]Nord,Christiane.Funktionsgerechtigkeit und Loyalität -Theorie,Methode und Didaktik des funktionalen Übersetzens[C].Berlin:Franke Timme Verlag,2011.11-27.
[2]Nord,Christiane.EinfrührungindasfunktionaleÜbersetzen[M].Tübingen und Basel:Franke Verlag,1993.
[3]Reiβ,Katharina/Vermeer,Hans J.Grundlegung einer allgemeinen Translationstheorie[M].Tübingen:Niemeyer Verlag,1984.
[4]Vermeer,Hans J.Übersetzungswissenschaft-Eine Neuo rientierung[C].Tübingen:Franke Verlag,1986.30-53.
[5]Wierlacher,Alois.Handbuch interkulturelle Germanistik[C].Stuttgart:Verlag J.B.Metzler:257-262.
[6]Wilhelm,Richard.Konfuzius Gespr äche[M].Köln:AnocondaVerlag,2007.
[7]范劲.卫礼贤之名——对一个边际文化符码的考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8]罗梅君.东西方之间——中外学者论卫礼贤[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113-158.
[9]诺德.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2005.
[10]钱敏汝.钱敏汝选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205-214.
[11]钱敏汝.篇章语用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12]威廉·许勒.东西方之间——中外学者论卫礼贤[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11-25.
[13]吴素乐.东西方之间——中外学者论卫礼贤[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30-53.
[1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5]杨伯峻今译,杨逢彬前言,卫礼贤德译,李雪涛整理.论语(汉德对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