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合作学习
2014-08-15周小燕
周小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教育体制也逐渐发生变革。新课程改革观念的提出,促使教育界各个学科的学者开始积极寻求不同的策略和途径将新课程观念落实。新课堂观念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积极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意识。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合作性的必要性,对如何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几项具体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合作学习;运用
【中图分类号】G663 【文献标识码】A
一、初中语文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必要性
在应试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下,教师对于教学这块也没有提出什么新的教学模式,认为语文的学习知识为了应付“中考”,并没有认识到整个教学的意义和目的,所以教学中仍延续传统的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的观念,却不知学生到底接收了多少,而且整个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学生几乎接触不到什么外界新知识,导致出现与时代脱轨的现象。在这样传统的教学观念里,学生的一切学习目的都只是为了考试,严重影响到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开展。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需采用合作的学习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由先前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自愿地去学习,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教材。同时,在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默契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合作学习模式的引进是初中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合作学习的作用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秉承言传身教的观念,占据着整个教学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学模式是一成不变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殊不知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一点儿兴趣都没有。而合作学习模式的引进打破了这一传统方式,学生成为了整个课堂的主人翁,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学习探究。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上能够愉快地接受新的知识。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不仅因为它理解起来困难,更因为他本身的枯燥性,学生对其敬而远之,因此,他们的积极性也就不高,而一旦他们对其丧失了兴趣,学习成绩也就提不上来了。所以,为了保证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教师应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参与到问题探究中去,积极讨论文言文中的问题,让他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下掌握文言文的相关知识,通过这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合作学习模式
(一)进行分组
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水平和能力都是参差不齐的,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但是分组的过程中老师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组,一个班可以分成5—6组,每组人员中融入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切忌将同质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会让差等生产生心理排斥感,觉得这样的合作没有意思,进而丧失对本组合作的信心。因此,在一个合作小组中,应涉及不同水平能力的学生,优等生可以辅导差等生的学习,差等生也可以给优等生提供一定的帮助,而作为中等生的学生,可以从优等生和差等生的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不足,这种合作体现了小组之间的公平性,更有利于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
分组工作结束后的第一步就是给各组成员进行分工。小组合作中,岗位职责明确有利于整组学习内容的顺利开展。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在小组分组合作的过程中,到最后发言的时候,一般都是优等生在那里口若悬河地描述自己的观念,而差等生却坐在旁边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过分地依赖中等生和优等生,又或许是有的差等生想站起来发言最后却因为优等生而没有了机会,这个时候,教师就需时刻注意到学生的情绪,适当地给差等生一些机会,避免出现时间久了造成差等生不善言辞的习惯,这就违背了分组合作的最初目的了。为了避免在今后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再出现这类现象,在分组合作学习之前就需对整组的学习进行明确分工,保证每个成员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笔者认为,可以在一个小组中选择一个组长,由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分工,谁负责收集资料,谁负责相关问题的记录等。分工过程中,小组组长也可以有意识地将学生分配到不擅长的岗位,让他们尝试全新的工作内容,不断地挑战新的自我,比如可以让差等生做最后的总结发言工作,给他们一定的平台来不断的突破自我。这样一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锻炼了自身,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由此可见,新课堂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成为教育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相关的经验,以便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郝瑞经.语文合作学习策略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6).
[2]党从辉.浅谈初中语文合作学习中的统合综效[J].现代教育科学,2013(6).
[3]赵振翔.语文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浅谈[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2009(5).
(编辑:刘佳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