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未学其文先悟其理
2014-08-15潘海云
潘海云
【摘要】我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我们语文课堂来说,一个好的导语能够先声夺人,就像一场戏的开场锣鼓一样,未开场先叫座。本文主要就是探究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导入的策略,希望能对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 导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个好的导入能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氛围良好。教学效果好必然需要学生对其有兴趣,所以要学生在愉悦的情况下,乐于接受教学。下面就是一些初中语文导入的几点尝试,与大家共享。
一、问答式导入
在我们的课堂最为常见的导入就是问答式,这样能设置悬念。悬念设置的好,往往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一方式非常适合在上新课时使用,因为悬念能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猎奇的愿望。这一方式比较适合小说、戏曲等体裁的文章。在设置悬念时,一定要认真研究,做到新颖、奇特,这样才能擒获学生的内心,让其产生兴趣。细化来说,就是导语内容上要能突出人物及事件;在手法上或概括全文或选取某一情节;在技术上一定要能引发人思考,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而且在导入时不一定发问的一定是教师,我们也能让学生来发问。因为正常都是教师发问,所以我们要是让学生来发问,会让他们感到很新鲜,对自己设置的问题也更能踊跃发言。这样也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设置导入情境
情境导入法更适合抒情文章。教师可以在导入时设置与要上课文相关的情境,如播放音乐或视频、教师诵读诗句、讲故事等等。在教学《春》时,就可能让学生搜集与春相关的诗句进行导入,且要让学生感悟诗句中的感情,这样就能给上课做好情感的铺垫,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当时对抒情文章教学时,要是能配以音乐效果会更好。除了在抒情文章教学中可以设置情景,在其他文本中也能,例如在学习《国宝—大熊猫》这样的说明文,也可以这样导入,因为总的来说说明文讲起来还是比较枯燥的,很多说明的对象学生都还没见过,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在导入中展示图片或者视频来填补空缺,这种直观的展示,能让学生更有印象,胜过文本及教师的语言叙述。因为学生大部分都只有十几岁,但是我们的很多课文与他们的年龄不相符合,这也就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要说教学效果了。所以在课堂导入时用歌曲、图片、视频能够让课堂鲜活起来,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氛围。
三、比较探究式导入
现在的教材和过去相比,开始关注对学生比较阅读能力的养成,那么我们教学中也就可以用这一办法进行导入,我们可以用学过的相关课文去引入新课,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前后联系,让知识体系化。就像学《范进中举》时,我们就可以联系《孔乙己》引入,这是因为这两篇课文很相似,主题都是对封建制度及等级制度的批判。这种前后联系的导入,由于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有印象,所以对于学生的认知是渐进式推进的,不会出现大的跳跃。这样的从已知收获未知更利于掌握,这样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学生也更便于吸收。从刚学过的主人公“孔乙己”进入,还能够及时地让学生对这两个人物进行比较,产生有机的联系。在教学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时,要让学生更好地领悟作者的洒脱以及朋友之间浓浓的友谊,教师就可能让学生回忆并吟诵一些相关的诗词,如: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陆龟蒙的“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然后将这些送别诗蕴含的情感进行分析比较,看看与所学的诗中有什么异同。这样的导语不但能够让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也能让学生去感悟李白诗歌用景写情的方法,去为了解李白与朋友的浓浓友情做最好的铺垫。我个人认为把一本书里的一些类似文章进行比较式导入,能够省下很多的时间,也能让学生系统化掌握一个类型,更可以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
四、情感导入
我们说要想让人感动,最好的莫过于用感情。教师在引入新课时,一定要力争做到以情动人,利用自己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将自己的感情和作者的情感进行融合,这样才能让学生动心,滋生感情,利于学生在学习时与教师及文本产生共鸣,这样就能有个好的情感氛围。
由于我们的学生年龄不大,经历也不多,所以很多文章的情感他们很难理解,所以他们很多时候对文章情感的把握都是被动的接受,因此对其进行情感激发特别重要。例如在上《父母的心》时,让学生讲一些父母做的让你感动的事情,去体会父母对儿女深厚的感情。也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让父母难受的事情,对比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样可能让学生泪流满面,实现一次情感的洗礼。
当然,在教学中还有很多好的导入办法,例如介绍背景式、走进作者式、欲扬先抑式等等,在有些时候也可以多种方式并用,这样会让语文教学在起始的几分钟就制造更为丰富的多彩的艺术景致,让课堂更加高效。
总而言之,导入就相当于一个戏剧的开端序幕,或者一个曲子的优美前奏。做好开头才能吸引观众,引人入胜,我们的学生既是观众也是参与者,所以我们要在课的开始就先声夺人,一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能让他们尽情地参与。而且导入也能体现教师把控与钻研教学的独具匠心,展示超凡的教学艺术与智慧,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钻研导入。
参考文献
[1]梁修贵.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教学探析[J].新课程,2011(5).
[2]黄洪洲.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导入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2(26).
(编辑:刘佳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