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人性论及对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
2014-08-15王瑾
王 瑾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1.孟子对“人性”的规定
孟子对“性”亦即“人性”的规定是由与告子的驳难引发的。告子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早给人性概念下了定义的思想家之一。告子认为 “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他把天生的资质称为性。孟子则认为,只有人的天生资质才能叫做“人之性”。如果笼统的说“生之谓性”,那就会混淆“犬之性”与“牛之性”、“牛之性”与“人之性"(《孟子·告子上》)的区别了。可见,孟子与告子所论之性是不同的,告子之性为事物之性(包括人性和动物性),告子并没有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而孟子之性则专指人性。
孟子看到了人生来具有的两类属性,既有食色欲望之性又有仁义道德之性。食色欲望之性不足以区分人与动物,不是人类所具有的特殊属性,不能反映人的本质属性。所以孟子不承认人的自然本性是性,而只承认人的社会本性是性。孟子进一步认为,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有先天的四种道德观念。可以看出,孟子讲的人性不是自然本性,而是社会本性,并以此来区分人与动物,孟子将人的道德属性定义为人性。
2.孟子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
2.1 人有四个善端
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生而固有四种善良的心。这四种良心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人所具有的仁、义、礼、智四种善良的社会道德因素,本来就先天地以某种萌芽的形式根藏在人的心中。他认为,人心中有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属性的萌芽,即善的动机,它们能够发展成为仁义礼智等道德属性。如果将“四端”比喻成树木种子的话,那么“四德”就是大树,道德形成就是“四端”发芽、成长的过程。孟子认为一切人都具有“四端”,它不是后天陶铸而成。就是说,如同人生而有四肢一样,“四端”也是生而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种心,在孟子的性善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这四种心即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的开端。孟子还认为,如果这四个善端扩而充之,就会发展为仁、义、礼、智四种社会道德因素,即使人去“为善”;如果因某种原因使“善端”遭到泯灭,就不仅不会发展为仁、义、礼、智,反而会使人去为“不善”。既然四个“善端”可能得到扩充,也可能遭到泯灭,那么可以看出,处于萌芽状态的“四端”,仅仅是为人性发展为善提供了可能性,并未包含必然性和现实性。要使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取决于环境和教育条件。
2.2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在孟子看来,侧隐之心的产生是发展仁义礼智这一道德体系的基础,侧隐之心,为第一“端”,其余三“端”,皆由此“端”发源,孟子为了说明人人都有“不忍之心”,孟子设定了一个特定的场景:“孺子将入于井。”(《孟子·公孙丑上》)此时任何一个路遇此事的人之所以会对将入井的孩子突然产生一种惊惧心疼之情。首先,他并不是想要纳交于孩子的父母,不是想从他们那里得到酬报,得到好处;其次,他也不是要邀誉于乡党朋友,获得一种热心救人的好名声;最后,他也不是因为孩子如果掉入井里,其哭叫声将使他产生一种生理上的反感。总之,他不是为了自己的感觉,为了名利心而产生“怵惕恻隐之心”(《孟子·公孙丑上》)的,这一侧隐之心是纯然善的,是绝对和无条件地具有道德价值的。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只要是人都会有这种情感。这种特殊情感,就是“不忍之心”。由此,孟子断定“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孙丑上》)。以恻隐之心作为性善论立论的基点。孟子进一步推论——人人皆有“不忍之心”。在孟子看来,不管这一侧隐之心是多么微弱,多么“几希”,如“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孟子·公孙丑上》),但它的产生及其纯洁性却是毫无疑义的,从此一善念即可证出人性善。
此外,孟子进一步反复说明人人都有“不忍之心",并将对人的恻隐之心延伸到一般动物。孟子根据齐宣王看到一只将要被宰杀用来祭钟的牛哆嗦,不忍牛之痛苦,用一只没有看见的羊来代替它祭钟这样一件事情,断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这个“不忍之心”表现为不能忍受禽兽被杀时的痛苦。连禽兽的痛苦都不能忍受,就更不用说对人了。孟子认为,君子远离厨师、厨房正是不忍看到、听到牲畜被宰杀时的痛苦,这正是“不忍之心”的表现。由此,孟子进一步推论——人人皆有“不忍之心”。
3.孟子的人性修养主张——“尽心养性”和“反求诸己”的道德内求路向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恶是由于外部环境使人泯灭了善性。人性皆有善端,人之为恶也不是出于人的本性,而是改变本性的结果。这样,孟子就把为不善完全归咎于外在之势。孟子接着举例子:丰收年成,少年子弟多半懒惰;灾荒年成,多半强暴。这不是因为他们天生资质不同,而是环境使他们心情变坏的结果。这里所谓心情变坏即泯灭了心中的道德意识。人能否发展其善端,除了取决于年岁富凶外,还取决于人是否有向善的愿望。孟子认为,心灵(含四心)产生善性(含四德)就象大山生长树木一样,长树是山的本性,但假如每天去砍伐,牧羊毁林,山也会变成光秃秃的。同样,人本来就有仁义之心,之所以失去,也完全是外界环境影响的结果。
孟子确信仁、义、礼、智这四个“善端”,如果得到“扩而充之”,就会发展为社会道德,使人去为善。而使“善端”“扩而充之”的外在条件就是环境和教育。要使善良的本性在心中永驻,首先就必须“求放心”。(《孟子·告子上》)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回来。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天所赋予人的“天爵”和“良贵”,它把人和禽兽区别开来。但并不因为人先天具有良心就可以安枕无忧了。因为环境的洗染和欲望的诱惑,人随时可能丧失自己的良心,良心一旦失去,人就不成其为人了。所以,人应当时刻警醒自己,保护好善心。一旦失去了,及时找回来。求放心的根本途径就是“寡欲”,(《孟子·尽心下》)培养人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欲望。孟子认为,欲望与道德是对立的,追求欲望是道德修养的最大障碍,修养品性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减少欲望。如果为人很少有欲望,即便(善性)有所失,也不会丧失太多;若为人欲望很多,即便(善性)有所保留,也不会保存得太多。关于欲望与道德的关系,孟子认为二者是此消彼长的。欲望越多,道德的空间就越小,所以必须不断把欲望排除出去,这样才能充分地保有良心。孟子进而指出,要真正做到“寡欲”,就必须“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所谓“浩然之气”,既是一种修养方法,也是修养所达到的一种极高的境界。这种方法的实质在于通过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充分体会心中的“善端”,并使之充分扩充,发展壮大。孟子的“浩然之气”至刚至大至勇,是一种涵盖一切、包容一切、压倒一切的精神气质。它无与伦比,最大最刚,能使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立于天地之间而超越个体的社会道德限度。
其次,反求诸己。在孟子看来,良心、本心是内在的,能否求得本心、完善本性完全靠自己,既不能依赖别人,更不能抱怨别人。他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反求诸己就是在完善人性的道路上首先从自我做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强调道德修养的个人责任。尽管人性本善,但由于环境的影响和人的自然惰性,很容易将本有的良心丢失而不善。“求”就是自己向内寻找自己本有的四心。任何行为如果达不到预期效果,那都要反过来追寻自己的责任,并加以改进。通过自反,反思自己的良心、本心,进而自得,“自得”就是自己得到良心、本心,使内在的可能性的善,转化为外在的现实的善。
4.孟子人性论对现今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伴随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深层演进,当代中国的人性沉沦具体表现为道德信仰的危机即道德失范和道德沦丧,其深层意蕴乃是人性之理(精神生活需要)与欲(物质生活需要)的冲突、善与恶的冲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也一直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十分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提倡“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再次强调了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报告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报告同时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孟子人性论及道德修养方法对现今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4.1 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孟子的人性论是将仁义视为道德本性,它对内是道德本心,对外是道德规范。孟子将伦理和政治融为一体,把个人修养和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历史责任感,自觉担当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重任。孟子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十分强调道德自觉和道德境界的实现,对我们今天道德建设和“以德治国”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以德治国”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形成需要道德主体的自觉努力。“以德治国”是立足于现实的实践而提出的,它有利于推进改革的深化,市场的繁荣,更有利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德治国”强调的不是道德本身,而是道德人格对社会的影响。孟子的人性论正是对道德人格的追求,在我们今天强调“以德治国”的大背景下,孟子道德式的人格又有了发展的新土壤。
4.2 积极乐观的道德修养道路,可望又可及的道德修养目标
孟子发掘了人性之善,肯定了人的自身价值和实现完美道德的可能性,引导了社会的道德归向,激发着人们对理想道德的重视与追求,为人们指明了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虽然性善论思想在马克思主义角度上讲存在许多不科学因素,但它却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性论,一种反映人类美好精神的学说,具有积极的正面价值。它肯定人类自身在道德方面所拥有的天赋,以心言性,高扬人性向善。认为人天生的“良知”本能地赞扬和支持善的、道德的、充满正义的东西,反对恶的、不道德的、非正义的东西。它支配着人们的道德行为、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帮助人们摆脱个人私欲的干扰,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为人性向善提供了学术根基,有助于社会进步。
孟子认为通过自觉的道德修养,“人皆可为尧舜”(《孟子·告子上》),为人们的道德修养树立了既可望又可及的目标。一个有道德的人并非高不可攀,只要自己主观上愿意,客观上行动,就可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雷锋、郭明义就是这样的道德榜样,以及层出不穷的“最美”人物,他们有血有肉,就在我们身边,绝非高不可攀。每个公民如果都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些有益的事,都可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修养。勿以善小而不为,集腋成裘,积土成山,每个人都可以是英雄。
4.3 存心养性、反身内省的修养方法
孟子对道德修养特别重视,认为道德修养其实就是心的修养,并为人们提供了一套存心养性、反身内省的修养方法。从而为道德教育及道德修养提供了重要的启示。道德作用的有效发挥离不开道德内化。道德内化是指通过一定的道德理论、道德规范或道德观念等作用于人们,使人们产生身心的某种影响和需要,使人们不仅真诚地信服、接受和遵守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而且自觉地将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纳入自身品德结构之中,变为自己的观点和信念,成为支配、控制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内在力量的过程。孟子提出了向内求的道德修养方法,主张以内心作为起点,当遭遇他人的横逆时应首先做到自我反省,勇于择善固执,保持一股无所畏惧的盛气。提醒人们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就是自觉地向内心探求,发挥主动精神,用道德标准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检查、反省,找出缺点不足加以克服,从而提升道德境界。
4.4 道德保障制度建设
孟子在重视道德的主体性的同时,提出了“五伦”的具体行为规范,并将之与政治和制度相结合,从而强有力地保证了道德对于社会生活的规范和调节作用。孟子这种软硬结合的思想对于强调以德治国、充分发挥道德作用的我国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因为,虽然道德自律可以显现人的主体性和人格意志,但在社会秩序体系不稳固、人们觉悟水平不平衡的社会条件中,道德的劝导力就会缺乏感召力而表现为软弱性、乏力性。同时,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某些阴暗面也会加剧人们内化的艰巨性。因此,道德对于人们行为的约束是有限度的,因此需要与一种外在强制性的、具有形塑力的制度相结合,这就需要建设社会道德保障制度。救人反遭诬陷,捐助却被私贪,善心被欺骗、被利用,由此,道德愈加不能彰显,所以我们要建设道德保障制度,让好人有好报,让善心没有后顾之忧,让善心更有安全感,切实消除人们行善的后顾之忧。有了制度的保障,见义勇为者将不用担心被诬陷或讹诈,捐助善款者亦可清楚地了解自己所捐款项的落实情况。所以,自律加建设,才能形成一个健康的社会道德环境。
4.5 道德环境的营造
孟子的人性论及道德修养论非常重视环境对道德修养的影响作用。所以,我们在道德环境的营造方面应该注意一些问题。整个道德舆论环境应该是进步、光明、向善的,不应该过分放大那些败德事件,各类大众传媒应增强社会责任感,不能依靠负面报道来吸引眼球,过分夸大道德“滑坡”的舆论,使公众产生道德不信任感。而那些在默默无闻的场合、做着默默无闻的善事的平凡的道德模范们,却难以成为小报小刊和网络媒体关注报道的对象。
所以新闻媒体应肩负起应有的道德责任,平凡善良的人物故事不占领舆论的制高点,公众就会被负面报道牵着鼻子走。
我们应该加强以引导健康向上、具有高尚情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的道德教育,“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和“最美警卫战士”以及其他许许多多好人好事的出现,使我们看到社会光明的一面,振奋人心的一面,也使我们更懂得了要学会区分主流和支流,要学会发掘那些表面看来平凡但却隐含着时代光辉和不平凡意义的实质性东西。通过对“最美的人们”的宣传,我们再次看到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积极和正面的导向,人民精神财富的日益积累和发展,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极大改善而带来的道德风尚的升华和提升,我们相信在道德和信仰的领域中,目前无论还有什么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华民族还是大有希望的。
4.6 更高的道德境界——道德之乐
孟子认为成就道德会给人带来愉悦,这即是道德之乐。在孟子看来,道德本心源自上天。心之喜欢礼义,恰如口之喜欢肉食的美味。道德本心判断为善之事,会推动、鞭策人去实施;而道德本心判断为恶之事,则会加以阻拦。所以,人们听从道德本心的指挥,按照要求去做,就能够体验到莫大的快乐。向善行善,本身就是快乐的,所以要不停地向善行善,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快乐。孟子的“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之乐,就是人只有对得起良心,才会无愧于心,才会有乐。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不能忽视甚至排斥人们正常的物质需求,但也不能一味地强调物质需求,应该把物质需求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平衡好。如果一味追求物欲,不注重道德修养,没有道德理想甚至缺乏道德底线,个人会感到空虚,对社会也是很危险的。现代社会中,一些人觉得生活无意义,正是由于道德理想缺失,在所有的物质欲望满足之后,就会留下空虚感。如果能够确立自我价值感,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反而会从内心产生真正的愉悦,也会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和悦纳,这才是人的安身立命之处。快乐的人生是有道德信念的人生,一个以道德满足为人生信念的人是不会为物质的匮乏而产生埋怨的。人们对某种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规范在内心的确信就是道德信念,它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可以使人生更加平和,从而减少抱怨,减少人生的许多苦恼。这对十八大提出的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 [M].上海:三联书店,2001.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张岂之.中国思想史[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
[4]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5]江文思,安乐哲.孟子心性之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张鹏伟,郭齐勇.孟子性善论新探[J].齐鲁学刊,2006,(4).
[7]姜强.孟子的道德理想人格之修养[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