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蔬菜标准化生产的对策思考
2014-08-15周东红张雪晗
周东红,陈 曦,张雪晗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近年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越来越重视全省蔬菜生产,全省各地也把蔬菜标准化生产摆上重要日程,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意见》的要求,强化政策支持,培育优势产区,调整种植结构,蔬菜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利用自身优势,在用标准化规范蔬菜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如何利用黑龙江蔬菜标准化生产的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更好地发展蔬菜标准化生产,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一、黑龙江省实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的有利条件
一是产品质量优势。黑龙江省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生产季节昼夜温差大,受工业污染程度轻,空气质量好,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生产出的菜口味纯正、品质好。近年来,全省各地启动了“放心菜”工程,蔬菜生产由数量型向优质、安全、营养型转变,“三品”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蔬菜安全质量水平明显提高。二是生产科技优势。目前,全省蔬菜科技示范园已达130多处。随着物化成果推广步伐的加快,新骨架、新保温材料、新棚膜等广泛应用,微滴灌、工厂化育苗已形成一定规模。同时,多项科技新技术被广泛示范推广应用,全省蔬菜无公害化、特色化、优质化、专业化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三是特色品牌优势。全省已有36个注册商标的无公害蔬菜抢占了国内外市场。近年来“三品”认证数量逐年增加,提高了蔬菜产品数量和质量。四是市场流通优势。目前,全省除建立了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绥芬河、东宁、黑河等部级定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16个规模较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外,各县(市)也培育起160多处季节性农产品批发兼零售市场,拓展了市场销售空间。大中型城市通过扶持成立蔬菜配送中心,使我省无公害蔬菜进入沃尔玛、家乐福等各大超市,并且外销到上海、北京等地。五是市场优势。我省蔬菜出口主要是销往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对俄出口具有一定的地缘优势。与我省接壤的俄远东地区有人口近700万,每年蔬菜缺口55万吨,其中马铃薯约20万吨,他们缺口的这部分蔬菜绝大多数要从中国进口。从生产的季节性看,黑龙江省7—9月是蔬菜生产的旺季,而南方的大部分地区此时正是蔬菜生产的淡季,这对我省北菜南运提供了良好的外销机遇。
二、黑龙江省实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的不利因素
一是标准化生产意识还不够强。目前,推行蔬菜标准化的重要性还没有被一些农民所认识,一些农民对标准化生产还不了解,有些农民还进行粗放式的生产。二是生产规模小,总量明显不足。目前,有些地方蔬菜标准化生产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因为达不到一定规模,在当地很难形成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出现卖菜难,增加了卖菜成本。三是资金投入不足。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经费不足,存在大路品种多、主导品种少,一般产品多、优质产品少的问题,影响了蔬菜标准化生产。四是市场机制不健全。蔬菜外销量较小,多数地产菜处于自产自销的状态。在北菜南运上,因蔬菜属鲜活产品,北菜南运的难度大于南菜北运,加之生产成本高于南菜,南销的推进速度较慢。此外,经销企业和中介组织的数量较少,有的素质不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产品外销需要,也是影响蔬菜外销的重要因素。而优质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混区经营,达不到“优质优价”,严重挫伤了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性。五是地产菜出现了结构性生产过剩。全省蔬菜生产季节性强,市场供销不均衡。全省年蔬菜自给率65%上下,每年需外进蔬菜200-240万吨。长期以来,我省地产菜的生产和供应一直处于“春菜不足,夏秋菜过剩,冬菜断档”的状态。7-9月是本地菜生产的旺季,但种植品种趋同、上市时间相近、产量相对集中,经常发生滞销甚至烂市的现象。而冬春淡季蔬菜生产严重不足,价格上涨,需要大量外进南方菜补充市场。六是贮藏和加工的规模小。我省蔬菜保鲜设施现在大部分落后,越冬贮藏多以小型的菜窖为主,技术水平较低;蔬菜多以原字号的销售为主,初加工水平低,深加工比重小,形不成规模;产品生产标准低,分检包装的少,多为低价位销售。
三、黑龙江省蔬菜标准化生产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标准化、规模化建设步伐
一是提高生产标准。加强新品种的选育和引进工作,积极推广蔬菜多茬次、优质和“三品”标准化栽培技术,搞好培训和示范引导,提高标准化的普及率。二是提高产品质量标准。积极引导生产者进行产品认证,积极建设“三品”生产基地,不断扩大基地规模,提高产品质量,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安全蔬菜食品。三是加大对规模化蔬菜生产的投入。以建设优势露地品种基地和冬季蔬菜生产基地为突破口,增加资金投入,努力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采取政府扶持、银行贷款、招商引资、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将自有资金尽可能地投入到设施建设中去。
(二)发展加工、贮藏业
一是通过招商引资上项目,鼓励各地搞好加工、贮藏项目,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广泛吸引投资客商上加工、搞储藏、建基地、开辟市场,实现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依托城镇市场,鼓励郊区农民大力发展窖藏,提高地产菜自给率和附加值。三是建造小型低温库,采用机械制冷,周年使用,一方面对地产菜外销进行低温处理,达到出口的要求;另一方面贮藏地产菜,反季节销售,提高附加值。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多发展设施生产,扶持蔬菜深加工大户和蔬菜保鲜项目,鼓励支持农民发展气调、窖贮、冻藏、库储蔬菜项目等。
(三)扩大出口规模
一是提高批发市场的整体功能,增加投入,完善配套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二是建立蔬菜出口生产基地,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确定种植产品类别,同时,因地制宜,制定蔬菜出口规划。
(四)加快物流体系建设
应建立产地批发市场和产品销售网络,强化市场信息服务,利用我省完善的农业信息平台和村村通工程,收集、整理、发布国内外蔬菜生产形势、市场动态、市场价格信息,实现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同时,搞好蔬菜产业情况调研。
(五)继续搞好相关体系建设
加强示范推广体系、农产品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产品认证体系、质量追溯体系、市场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对农产品生产、销售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做到生产有规程、质量有标准、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管,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无害化。
(六)落实责任机制
为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实施,应建立定期检查、定期通报、年终考核三项制度,把农业标准化工作作为农业工作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农业部门的主要领导要把农业标准化工作纳入主要日程,集中精力抓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