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芍药甘草汤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血虚型痤疮临床观察

2014-08-15陈志宏谢秀俊指导程立红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2期
关键词:汤合血虚酸枣仁

陈志宏 谢秀俊 指导:程立红

(1江西中医药大学2011级研究生 南昌 330004;2江西省中医院 南昌 330006)

芍药甘草汤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血虚型痤疮临床观察

陈志宏1谢秀俊1指导:程立红2#

(1江西中医药大学2011级研究生 南昌 330004;2江西省中医院 南昌 330006)

痤疮;血虚型;中医药疗法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青少年的发病率高,容易影响局部美观,给患者的身心造成较大的痛苦。笔者从血虚论治青春痤疮3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例为门诊患者,其中女性患者24例,男性患者6例;年龄为15~40岁,其中15~20岁9例,21~30岁16例,31~40岁5例;病程最短为1个月,病程最长10年。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青春期开始发病,好发于面部、上胸及背部皮脂腺发达部位,对称分布。(2)皮损为毛囊性丘疹、脓包、结节、囊肿、黑头粉刺,伴皮脂溢出,呈慢性经过[1]。

1.2.2 中医辨证 具有以下症状症者辨证为痤疮(血虚型):皮疹颜色一般红而不鲜,反复发作,伴有面色淡白少华或萎黄、头晕、心悸心慌、寐差多梦、手足麻木、畏寒、大便干结,女性月经量少、闭经,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等[2]。

1.3 治疗方法 中药予芍药甘草汤合酸枣仁汤加减:酸枣仁10 g、川芎6 g、炙甘草6 g、白芍10 g、炮姜6 g、当归10 g、阿胶10 g、知母6 g。虚火不明显者可去知母。疗程:1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饮食调理:忌食生冷、辛辣、油腻、煎炸食物,忌节食减肥、熬夜。饮食宜荤素搭配,保持大便通畅、调畅情志。

1.4 疗效标准 痊愈:皮损全部消退;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偶有新皮疹发生;有效:皮损消退70%~35%;无效:皮损消退不足35%或无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以治愈加显效及有效计[3]。

1.5 治疗结果 痤疮患者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临床治愈11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

2 典型病例

易某,女,28岁,2012年12月15日初诊。主诉:面部痤疮反复发作3年。初起为分散小丘疹,偶用手挤压,有米粒大小白色脂栓,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就诊时患者两颧部有小红色丘疹,局部溶合成小片,色红而不鲜。月经周期28~30 d,经期5 d,经量较少,经期偶有乳胀、小腹胀,无腰痛;白带量、色、质可,无异味。时有心慌易惊,夜寐多梦,脾气较急躁,孕2产1流1,夏天畏热,冬天畏寒、手足不温,胃纳较少,大便干结,1~2 d一行,既往有节食减肥史。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略弦。中医诊断:痤疮,血虚型。药用:枣仁10 g、川芎6 g、炙甘草6 g、白芍10 g、炮姜6 g、当归10 g、阿胶10 g、柏子仁10 g、知母6 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15剂为1个疗程。嘱其保暖、增加营养。2013年1月16日复诊见:痤疮基本消失,余症亦基本痊愈,随诊半年未再复发。

3 讨论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常发于颜面、上胸及背部。一般可无自觉症状,炎症明显时可伴有疼痛,好发于青春期的男性和女性。痤疮的发病主要与皮脂腺大量分泌、性激素水平、痤疮丙酸杆菌增殖[1]及炎症等因素有关。此外,饮食、生活习惯不合理,如过量摄入脂肪、糖类或节食减肥及熬夜等,也会诱发和加重本病。

痤疮属中医学“粉刺”的范畴,古代医籍对此早有论述,王冰注《素问·生气通天论》曰:“皶刺长于皮中,形如米,或如针,久者上黑,长一分余,色白黄而瘦于玄府中,俗曰粉刺。”中医学认为,痤疮的发生与多个脏腑有关[4],外感、内伤均可导致此病。《素问·刺禁论》曰:“心部于表[5]。”《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其华在面[5]。”《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5]。”以上说明心与发于表的痤疮有密切关系。《灵枢·五癃津液别》曰:“肾为之主外[6]。”皮毛属于“外”,可见发于“外”的痤疮,与肾也有联系。《素问·生气通天论》云:“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5]。”气血不和,气血逆乱,运行不畅可导致痤疮的发生。《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寒薄为皶,郁乃痤[5]。”外感寒邪郁闭也可导致痤疮。《外科正宗》曰:“肺风、粉刺、酒渣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酒渣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7]。”说明痤疮的发生与肺、脾有关,与血热、瘀血阻滞也关系密切。

笔者认为,血虚型痤疮发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一方面,根据阴阳对立制约关系[8],阴血亏虚,不能制阳,虚火相对偏旺,火性炎上,循阳明、太阳经上冲而在面、胸、背部发为痤疮。另一方面,《景岳全书》曰:“凡人之气血犹如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9]。”阴血亏虚,血虚而致瘀,瘀血阻滞局部而发痤疮。再一方面,阴血亏虚,濡养之力不足,使痤疮发而色不鲜,病情反复发作难愈。由此可见,该型痤疮是以血虚为本,虚火、血瘀等为标,治宜养血为主,可兼顾活血清虚热。故以芍药甘草汤合枣仁汤加减治疗。两方均出自《伤寒杂病论》,芍药甘草汤在原书中治疗伤寒汗后阴虚的脚挛急症。酸枣仁汤在原书中治疗肝血不足,虚热内扰的失眠症。两方加减合用,其中白芍味酸苦,性微寒;酸枣仁味酸性平;炮姜味苦、涩,性温;甘草味甘,性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曰:“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5]。”辛甘化阳,酸甘、苦甘化阴。所以芍药、酸枣仁、炮姜与甘草配伍应用能酸甘、苦甘化生阴血。阿胶为血肉有情之品,能养血滋肾;当归、川芎能养血活血理气;知母能补不足之阴,兼能清内炎之火[10]。上药配伍,补血、行血、退虚热,阴血得充,虚火得降,瘀滞得通,则痤疮可愈。

[1]吴志华.现代皮肤性病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145-154

[2]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67

[3]钟琼仙,冯亚葵.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肺胃积热型痤疮20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7):30

[4]石捷.从五脏论治痤疮[J].江西中医药,2010,41(1):18-19

[5]何永,马君,何敬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9-311

[6]田代华.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2

[7]明·陈实功.外科正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87

[8]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2-13

[9]明·张介宾.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58

[10]许济群.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18

R758.733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4.02.044

#通讯作者:程立红,E-mail:191132668@qq.com

2013-08-22)

猜你喜欢

汤合血虚酸枣仁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酸枣仁:失眠嗜睡均可调
血虚体质人群日常调理很重要
血虚≠贫血
血虚≠贫血
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效果观察
归脾汤与酸枣仁汤合用治疗抑郁症25例疗效观察
桂枝芍药知母汤合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78例临床观察
自拟解郁启阳汤合西地那非治疗阳痿38例
芪归金蝉方治疗慢性荨麻疹血虚风燥型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