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春有功——记教育与德育工作案例
2014-08-15李倩
李 倩
(重庆机械电子高级技工学校,重庆 400037)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绵绵春雨随着轻柔的春风在夜里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这好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受熏陶。教育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既要教书还要育人,面对着一个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学生,需要老师付出诚挚的爱心、坚定的决心和千万倍的耐心,才能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的技能人才。在讲台上耕耘了近9年的我,常常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反复思考,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下是我在工作中的几个自认为较成功的德育教育案例。
案例主题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这门学科
1.背景陈述
我校的学生,多为初、高中毕业生,他们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不仅数学基础差,而且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时常表现出不喜欢数学课程,不肯动脑,没有学习计划;忽视预习,课堂上,坐等老师用填鸭的方式灌输知识点;不懂得如何归纳重难点,事倍功半;死记硬背,不懂装懂,一知半解;轻视基础知识点,频繁抄作业,缺乏自学意识;不愿总结,懒于复习等等。
2.情景再现
(1)在给每一届新生上第一堂课时,我会抽15分钟时间生动、具体、真实地介绍我国古今数学成就,一定要为学生们提到的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数学成就显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圆周率,自西汉刘备、东汉张衡,三国时刘徽、直到南北朝祖冲之等多位数学家,为之进行艰苦探索,得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准确的圆周率。南宋数学家秦九韶1247年就编著《数学九章》,同代数学家杨辉揭示了二项式展开式系数的规律,比法国数学家早四百多年。祖冲之的儿子祖恒对求几何体积有独特创见,比意大利数学家早一千多年。近代的徐光启、李善兰以及当代的华罗庚、陈景润,在他们所研究的领域中都对数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用真实而生动的案例教学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降低他们的排斥心理。
(2)在以后的每一堂课中,我将数学知识点与方法有效地交融在一起,在教学中引入许多教学方法,如:换元法、降次法、图象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等。通过对具体数学方法的学习,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后便能独立自如地解决难题;当讲解“二次不等式解集”时应当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来理解和记忆,在板书中为学生总结归纳出解集在“两根之间”和“两根之外”的情况,利用数形结合方法,比较顺利地完成新旧知识的过渡;当进行数学概念讲授时,必须要运用数学语言完整、精练地叙述;对公式所起的作用,要讲得确切,必要时应多举例题说明;在板书的过程中要条理清晰,推理要有根有据;书写步骤详尽规范,时时刻刻给学生做出榜样,让他们养成严谨的态度和求实的习惯。例如:对于学生不合格的作业,一定要在评讲时立即指出,哪怕只是偶尔的错字、不起眼的小数点也要强调学生纠正;比如在几何证明题中时常出现的“反证法”思想,本身这种方法对于解题是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由于反证法与一般的证明方法在程序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学生在掌握上就显得很有难度了,针对这些问题,我尽量举有针对性的例题为学生分析说明“反证法”的精髓,让学生能够完全掌握这种证明方法。
3.实效综述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们逐渐接受数学这类在他们眼中相对单调和枯燥的基础课程了,并慢慢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在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技巧后,能举一反三并独立完成课后作业了,抄袭的现象也减少了很多,期末考试的合格率也大幅提高。
4.案例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而且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掘自身对数学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为了提高教学进程或者弥补某个知识点而随意加快教学进度,否则学生在接触过程中会感到知识点抽象难懂,高深莫测,从而导致他们对数学失去信心,在反复思考后提出了以下相应的数学学法指导的途径和方法:
(1)在课堂上全程渗透课前导入、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完成作业、知识点反馈等5个重要环节之中。
(2)开展对学习常规的指导,如:重视教师课堂40钟的传道授业;重视课后学习,例如认真读书,整理笔记,勇于向老师提出问题;最后是重视作业,数学这门课程考的就是知识点必须“手上过”,也就是说老师讲百遍不抵自己做一遍,因此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对于知识点的巩固和学生的把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也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步骤。对课堂教学的改进后,大大增强了师生的互动。学生逐步形成了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氛围,由被动学习逐渐过渡到主动学习,学习困难也相应减少了;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经历成功的体验中发现自己数学潜力,在与他人的交流合作过程中,既可看到自己的长处,也发现别人的学习优点,从而更加努力,更有信心投入学习。
案例主题二:善待孩子,宽容孩子
1.背景陈述
我班上的学生来自天南海北,有城区的,有农村的,几十名学生由于专业而编在一个班里,共同生活和学习。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多,很容易就能从这个群体里区分出优劣。落后生,是很多人歧视的对象,科任老师特别不喜欢,同学故意回避,甚至连家长自己也称没办法。由于学习成绩差,他们从小学到中学都被置于班级的“特殊位置”。有个曾经一度被学校开除的学生苏钰在重新回到班级后给我说了这样一句话:“老师,再不讲理的学生也有讲道理的时候。”其实,后进生也想被老师重视。通过他的这句话使我意识到很多学生也许是在用这样一种错误的方式引起老师的注意。想让老师关心和帮助他。
2.情景再现
在之后的时间里,我起早贪黑和学生们混在一起,发现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也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无意间的一个动作,也许能让一个不理想的学生“扭转乾坤”。我觉得学生就好比班主任的影子。时间长了,学生和我从性格到言行举止,到看问题的方式方法,都越来越相近。这真的是句实话。因此我采取的方法是:
(1)做学生思想工作时,放下高高在上的老师架子,拉近与学生们的距离,与他们谈天说地,成为他们心中的“知心姐姐”。让他们感到班主任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从而消除他们对班主任的戒备心理,这样他们才会讲真话、诉真情。遇到问题时才会及时向你汇报。
(2)一个班集体不可能全部是听话的乖学生,也不可能全部是调皮娃,我会拿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宽爱”落后生。当你真的和他们贴近时,你也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3)不管生活用哪一面面对我,我都会用微笑面对我的学生。有一段时间,我因为课特别多,整个人状态特别的疲惫,从而导致心情也不好。每天脸上别说是笑容,就连正常的脸色都很少见到,老是把脸拉得长长的,对学生也没什么耐心,动不动就大声的呵斥他们,用粗暴简单的方式惩罚他们,严格的过了头。那段时间学生情绪低落,整日战战兢兢。后来,班长终于鼓起勇气走进我的办公室,和我进行了正式而严肃的交谈。我立即意识到自己犯了多么大的错误,立即反思,并在一次班会上向全体同学表示歉意,并做了保证。那时我才明白:老师乐观、良好的心境能感染学生们,老师的微笑就像冬日里的一缕暖阳,能温暖整个班级成员的心。从此,无论我情绪如何低落,都始终保持着微笑的脸庞走进班级与课堂。
3.实效综述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以苏钰为首的那些后进生的改变有目共睹。原来他们在班级里调皮捣蛋、欺负同学;如今他们会在运动会上积极主动参加比赛,为班级争光。课堂上,也时常能看到他的发言,原本自卑的他变得开朗。学习上,他主动向老师同学求助,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在日记里他写到:我以前总是希望用犯错的方式引起老师的注意,希望成为别人眼中的“焦点”。是班主任让我学会了尝试,从尝试中我找到了自信,在自信中,我不断进步,我为自己能在这样的集体里感到自豪,我爱这个集体……因为家庭的原因他提前毕业,全班同学自发为他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欢送会,我虽然对他非常的不舍,但是我并不担心他的将来,因为他已经具备了健康积极的心态,我相信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获得人生、事业的双丰收。在此后的几年里,时常接到他的电话,交谈中也流露出对我和班级同学们的思念与美好的祝福。
4.案例反思
我们应该宽容、尊重、热爱、理解学生。没有老师的关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应该像宽阔的海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更像涓涓溪流,滋润心田,沁人心脾。我们应该知道:无论学生成绩有多么差,有再多让老师头疼的毛病,也一定有他自己擅长的专业。也许我无法让每一个学生成绩得到很大提升,但至少我可以尽量帮助学生克服他的缺点,帮助他树立人生的自信,让他尽可能多学一点专业知识与技能,少浪费一点时间去调皮捣蛋。其实,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广阔的世界,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学生是没有差别的,有差别的是老师对待他们的方式,因为老师对待他们的方式不一样,才有了优差生之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己的道德标准。我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必须注意换位思考。当学生犯错心情沮丧时,轻轻拍拍他的肩膀,这些无声的肢体语言有时候要比严厉的批评更激人奋进。
无声的风,吹绿大地;无言的爱,滋润心田。夏丐尊先生在他翻译的《爱的教育》里有这么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1]让我们带着对学生们的爱,做一位塑造美的艺术家吧,尽管我们塑造的永远不是成品!
[1][意]亚米契斯.爱的教育[M].夏丐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