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炎胃溃疡的临床中医研究

2014-08-15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肺气胃溃疡气机

吴 尉

(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1)

胃炎胃溃疡的临床中医研究

吴 尉

(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1)

胃炎胃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其症状与中医脾胃失和不无相似,如果能以中医理论解释说明这类疾病,必将为我们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提供方面。笔者深入研究了中医脾胃论,并详细介绍了脾胃病的分型以及临床症状,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希望能为胃炎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胃炎;胃溃疡;中医;脾胃;关系

随着社会及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人们的工作与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各种身体、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均有所上升,胃炎、胃溃疡类疾病正是其中之一。因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相关医护人员一直对其非常关注,现阶段临床治疗以西医方式为主,能够达到一定的疗效,但远不及预期,治疗时间较长,药物不良反应严重,且治疗痊愈率并不高[1]。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现将得出的理论报告如下。

1 脾胃失和与胃炎胃溃疡发病之间的关系

1.1 常见的理论包括:①肺气升降实现宣发、肃降。其中宣发是指肺气向上向外的运动,能够将机体内邪气秽物呼出,将脾脏提供的津液、水谷精微等向人体上部重要脏器及全身肌肤皮毛传输,宣发秽气并排泄汗液等;肃降是指肺气向下向内的运动,能够从外界吸入清气并形成宗气以滋润元气,将津液、水谷精微等向人体下部重要脏器传输,代谢浊液并排泄尿液等。②肝主疏泄,能够调达气机升降形势。肝脏是调节气机运动的关键,通过其疏泄作用,保证气机通畅而又不过为活跃。如果气机不通畅,则机体消化功能降低,将会出现食欲不振等问题;如果气机太活跃,则机体难以有效消化食物,容易出现泄泻便溏等问题。③肾主纳气,是实现气化的主要脏器,对气机的主要作用变现在三方面上:首先,藏精,以此作为“气”的物质基础;其次,提供机体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即元阳;最后,将肺气肃降所吸收的环境清气收纳。

1.2 脾胃论中协调气机升降的原则与方法。脾胃失合致气机升降失调主要表现在气机升降缓慢、逆向等方面上,因此中医治疗原则主要有三:其一,滋补中气以助气机运动;其二纠正反作以引导气机运动;其三,调理升降以稳定气机运动。

1.3 脾胃病的病理及症状分析。脾胃病即脾胃中气机升降失调的疾病,其根本症状表现即脾胃功能失常,站在中医的角度看,其病理因素主要包括六方面:①饮食因素。脾胃是机体内直接和食物消化相关的重要器官,过食或少食都可能导致脾胃病,与此同时,食物不清洁、过于肥腻甘甜、过于冰冷、烟酒过量、偏食均可能直接伤及脾胃;②外邪因素。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均能伤及脾胃,而又以燥、湿为主,燥伤胃,湿伤脾;③精神因素。思为脾志,在高度集中精神的前提下进行思虑时,常出现食欲下降的症状,思虑过度,脾气不足;忧与胃的关系较为密切,忧虑状态下胃气运动失常;④劳逸因素。劳作过度会损伤多种机体功能,而久坐或久卧都会导致脾脏功能受到损伤;⑤寄生虫因素。多种寄生虫都主要寄生于脾胃除伤害人体;⑥病理因素。脾胃失和可能产生多项临床症状,而这类症状往往又直接与上述前5项因素有互相促进作用,进而加剧脾胃病症状。

2 胃炎胃溃疡的中医分型及治疗方案

从上面的讨论不难看出,中医脾胃病的临床表现与胃炎胃溃疡的临床症状之间不无关系,中医学甚至明确提及了“胃脘痛”“吐酸”等胃炎胃溃疡常见症状,虽然完全以中医取代西医对该类疾病进行治疗并不现实,但合理利用传统中医理论进行辅助治疗,是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的,不少研究资料都明确表明了这一点。

2.1 胃炎胃溃疡的中医分型。

2.1.1 脾胃虚寒型。机体内阳气不足,易导致脾胃虚寒,而脾胃虚寒又会进一步导致脾胃功能下降,气机运动无力[2],表现出胃炎胃溃疡的部分症状,如胃部持续性疼痛,按压后疼痛缓解,大便不成形,喜食温,其余症状还包括舌质淡、舌苔发白等。

2.1.2 胃阴不足型。机体内虚火旺盛,易导致胃阴不足,而胃阴不足易使胃气逆行,气机反向,从而表现出胃炎胃溃疡的部分症状,如反酸水、胃脘隐隐作痛[3],间断性剧痛,口干舌燥等,食甘甜后疼痛更剧、食欲不振、腹胀、便干等。

2.2 胃炎胃溃疡的中医治疗方案。根据具体分型的不同,其病因、表现均有差异,因此,治疗的针对点及药方均有不同,分述如下。

2.2.1 脾胃虚寒型。该类胃炎胃溃疡的基本病因在于脾胃运转无力,因此治疗的针对点在于滋补中阳、健脾益气。常用的药方有黄芪建中汤、参苓白术散等[4],其中黄芪建中汤的主要药材包括:黄芪10g、白芍15g、桂枝10g等,参苓白术散的主要药材包括:人参15g、茯苓10g、炒白术10g等。

2.2.2 胃阴不足型。该类胃炎胃溃疡的基本病因在于胃阴不足,因此治疗的针对点在于生津和胃、滋补阴气。常用的药方有沙参麦冬汤、旋复代赭石汤等,其中沙参麦冬汤的主要药材包括:北沙参10g、麦冬10g、扁豆10g等,旋复代赭石汤的主要药材包括:旋复花15g、代赭石10g、生姜10g等。

3 结论

从上面的讨论中,不难发现传统中医学对脾胃病早有系统化的研究,其脾胃的概念甚至以超出了现阶段解剖学下的脾胃概念,而从宏观上涉及到了机体各组织功能,因此其脾胃病的概念完全包含,甚至超出了西医诊断下的胃炎胃溃疡。中医配合西医治疗,必然能有效提升其疗效,且不会产生额外的副作用,意义重大,然而要进行合理的中医治疗,还需要我们对疾病进行有效的分型,针对各种病型,采用特定的治疗方案。

[1]代莉,雷艳,汤红玲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消化性溃疡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1):30-31

[2]谭尕朵.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27):79-80

[3]李兆云.自拟益胃康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体会[J].当代医学,2010(12):152

[4]李毅,张小萍.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分析[J].江西中医药,2009(9):8-10

R573.1

B

1009-6019(2014)03-0041-02

猜你喜欢

肺气胃溃疡气机
从气机升降失调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探讨思虑过度所致失眠症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针刺配合印堂灸治疗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
《金匮要略》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研究现状
辣椒素-预防胃溃疡的发生
中医食疗治疗慢性胃溃疡30例
论中医气机升降出入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治疗胃溃疡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