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治疗反复发作盆腔炎的效果
2014-08-15杨淼
杨 淼
(黑龙江省绥棱林业局医院 黑龙江 绥化 152200)
盆腔炎(简称PID),在女性疾病中属于盆腔腹膜疾病,是上生殖系统的一种感染性疾病[1],因为此疾病比较复杂,有很多的病因和诱因,因此患者患病后治疗比较困难,容易复发,这也是对女性患者的一种折磨,本文就中医疗法来治疗此疾病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根据158例我院接收的盆腔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他们经诊断符合《妇产科学》所定制的诊断标准[2]。采用随机分组来进行研究,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患者。在各项诊断之后,发现患者几乎都存在下腹疼痛、白带异常等症状,有部分患者还有不孕、湿热淤结的症状。
1.2 研究方法:79名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法治疗,另79名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疗法治疗,其中湿热淤结类型患者本研究最多,特点是腹隐痛、低热、白带多且黄、胸闷等症状,应散瘀清热,利湿化结,服用银甲丸;气滞血瘀者症状特点为腹胀刺痛、月经有血块排出、痛经、可有不孕等,应止痛行气,散瘀活血,选择血府逐瘀汤;其他的如寒湿凝滞型选择少腹逐瘀汤以散寒湿,止痛化瘀;气虚血瘀型则以理冲汤治疗来益气健脾化瘀散结;还有肝郁脾虚型选择疏肝理脾,活血止痛的逍遥散加制香附、姜黄、丹参、延胡索、莪术、肾虚血瘀型应补肾活血止痛化瘀,选择六味地黄丸合失笑散加川牛膝、丹参、川芎、赤芍。先仔细根据病人自身症状等作出准确诊断,再施以相应中药治疗,根据病情特点还可加用相应中成药如:金刚藤胶囊、妇科千金胶囊等治疗附件炎性包块等。术后发病的患者,采用中药来让其气血活络,对其血流动力学具有促进作用,改变凝滞状态,而且该药物可以增强免疫能力,让患者获得比较好的抵抗能力,要注意为患者行气止痛。两组患者均进行了常规护理和相关卫生知识宣教。在治疗后对比分析,且将一年后的复发率进行记录。
1.3 诊断标准[3]:疗效评价为:显效者为临床体征症状消失,子宫内膜活检或超声或腹腔镜提示正常,无不良反应;有效者:临床体征症状改善,子宫内膜活检或超声或腹腔镜提示改善,无或有轻微不良反应;无效者:各症状检测手段示未有改善或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通过SPSS15.0系统软件分析结果,并把P=0.05设做有意义差异的衡量标准临界,对资料采用X2检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数据。
2 结果
研究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盆腔炎的发病因素比较多,影响因素也比较多,这些因素会让该疾病出现反复的情况,盆腔炎的发病并非单纯的内外因所导致的,而是两者的结合,人体因为精神压力、外部环境、经期等导致了其疾病的产生。主要的外部因素为:急性期治疗不够彻底,急性期患者使用抗生素,但是方法不正确,就导致了体内的菌群失衡,抗生素的使用和感染菌种的鉴定、细菌抗生素敏感试验、药物选择、药量等等都具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所以使用不当就会导致病情的反复;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个人卫生不注意,外阴的清洗、内衣裤的更换等均比较不注意,在经期采取坐浴、性交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是为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渠道;性生活卫生不注意,性生活频繁、性交后为清洁、多个性伴侣等;下生殖道感染而没有治疗,引起上生殖道感染。
盆腔炎在中医辨证分型中,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和症状来进行分型,使用不同的方剂进行治疗。主要有气滞淤血、肝郁脾虚、气虚血滞等等类型,中医治疗比较注重对个体和疾病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是中医的特点和有点,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采取治疗措施。根据患者的情况来使其气血活络,行气化湿,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其增加抗感染的能力。西医则是以抗感染为核心,抗生素的使用不当就会引起各类感染和耐药的情况。
此次研究的患者中,对照组患者的效果明显要差于研究组,说明盆腔炎患者使用中医治疗的效果比较好,且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率,复发率也比较低,临床中应该推广使用,让反复发作的盆腔炎得到良好的治疗和控制,为患者提供一个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
[1] 要永卿,王研,胡云华,等.盆腔炎反复发作因素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2,25(10):51-53
[2]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23-125
[3] 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1):246-251
[4] 李健琼,李玲.盆腔炎反复发作的中医辨证施护[J].中国中医急诊,2009,18(4):659-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