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选择

2014-08-15曲永军王苗苗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吉林省

曲永军 王苗苗

(长春工业大学 a.教务处;b.工商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十二五”期间,为了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我国全面实施了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战略的重要途径。在我国进行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战略的背景下,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使经济社会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作为后发地区的吉林省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所以,研究吉林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

我国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带来了经济总量的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增长了约70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从1.8%提高到11.5%,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态势不断显现,后发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也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随着国家地区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对于后发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推动着后发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而要解决自然资源禀赋和环境的差异问题,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重要途径。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技术和产业新的发展方向,具有很强的潜在发展空间,后发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速成长,可以高起点地与发达地区产业同步发展,从而促进后发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二)有利于促进后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

作为后发地区的吉林省,从2000~2013年,经济总量有了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951.51亿元增加到12981.4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7351多元提高到47200多元,增加了近7倍。但与我国发达省份相比则相对较低,2013年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六省(直辖市)人均GDP为77265元。在后发地区加工工业基础薄弱、产品附加值低、增值能力弱、产业集群发展缓慢、区域经济缺乏系统的产业支撑,致使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第三产业比重虽呈上升趋势,但因起步晚、规模小,尚不足以形成竞争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种关联度很高的产业,有很强的引领和示范效应。后发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可以逐步形成其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产业发展的先导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后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有利于实现后发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有待产业转型,形成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作为我国经济转型与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经提出就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具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发展前景广阔等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破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等难题的重要举措,对于后发地区的发展将是一个新契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这种潜力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长期的、可持续的。所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社会真正实施创新驱动,摆脱经济发展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各类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虽然意识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是政府部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刻,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往往出现大而空、笼统等错误观念,如在吉林省政府发布的《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2011~2015年)》中,将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也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并作为重点。同时,现行经济和科技管理体制对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也不十分合理,还存在有些脱节的现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激励机制、财政金融、投融资及税收制度等具体的政策措施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对具有技术研发实力企业的扶持力度有限,亟待进一步完善。另外,在研发、生产准入、示范运营、产业化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以及支持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以及人才培养、引进与使用等方面的政策还不成体系,甚至有些方面还存在制度性缺陷或空白。

(二)新兴产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对地区经济带动能力和整体竞争实力不强

虽然吉林省新兴产业在生物制药、生物化工、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某些领域发展得很好,但缺乏“龙头”企业、“拳头”产品,叫得响的企业太少。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优势,关键是要有拉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目前,吉林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缺乏辐射范围广的拳头性产品和名优品牌,难以形成知名企业和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地方可利用资源相对偏少。另外,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吉林省内企业从事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部件研发和生产的企业仅十几家,且企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还难以自主承担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满足整车配套的要求。还没有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对地区经济带动能力和整体竞争实力不强。

(三)区域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匮乏

有研究表明,作为后发地区的吉林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多个科技投入指标中,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重要指标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明显不足。另外,大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薄弱,没有真正成为科技创新主体,部分企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产品更新换代缓慢,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用于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不足。此外,吉林省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服务体系也不尽完善,直接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进行科技服务的中介机构较少,服务功能不齐全,使产学研脱节,科技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大学及科研机构没有成为企业和区域创新的知识源头。

(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产业化有待提高

吉林省科技禀赋较好,拥有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地理所、应化所,以及长春生物研究所、高等院校等多家科研单位,但是还缺少产学研技术联盟的建设,缺少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和机制,还没有形成相互协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合力,从而使很多科技成果没有真正实现其价值。吉林省的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研发与产业化起步较早,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并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也具有很强的科技研发潜力,吉林省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继续完善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措施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五)缺乏科技创新高端人才、团队和产业领军人才

吉林省科技人才资源丰富,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但是由于吉林省整体经济状况在全国处于中下游,且总体收入水平也在国内处于中下游,另外作为后发地区,其地理位置、发展水平、经济社会内外部环境等因素,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相对较弱,同时高端人才也流失严重,单凭人才引进很难解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如何建立和完善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使用、交流、激励、引进政策,形成凝聚力强、稳定的人才队伍是吉林省所要面临的一大问题。

(六)资金投入力度不强,科技投入仍显不足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初期,其关键是靠项目和投资来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新技术产生后,出现了新产品,新产品不断成熟逐渐形成了新产业。在“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的形成过程中,新技术是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质上是以新技术为重大突破形成产品和产业,对新技术的研究和探索需要巨额投入,投入的来源就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所以经济实力与创新能力是不可分开的,没有经济实力,就没有技术创新,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于北京、上海这样动辄拿出四五十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地区来说,吉林省的财政支持力度还不够。从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结构角度看,对于重点支持吉林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示范推广应用、配套设施的建设、关键核心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方面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三、吉林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选择和政策措施

(一)以制定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为指导,科学布局和分工,合理确定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及扶持顺序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吉林省制定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和《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2011~2015年)》,明确了全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但总的来说还比较宏观,很难同时加大对所有类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扶持力度。吉林省应该在国家已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框架内,根据本省财政状况、资源特色和优势及现有产业基础,在众多类别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科学选择与其相呼应的对本地区最具战略意义的产业作为培育发展的具体方向和重点,并制定出相应的配套扶持政策和时间表,否则就可能贻误最佳的发展时机。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利用区域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遵循差异性和重点突破的原则,即产业要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要有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能够创造就业机会,产品要有良好的市场需求,同时要能带动一批相关及配套产业的兴起,集中整合省内资源,设立目标,强化项目管理,加强重点产业整合,着力形成相关政策、资金支持、各类服务向重点产业倾斜的发展态势。

(二)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选择适合吉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模式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是实现自主创新,要以吉林省全面实施“三动”战略为动力和支撑,针对不同产业特点,采取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不同的自主创新模式,全面提升区域、产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产业关键技术;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攻关,加大产业协同创新力度,形成产学研联合新机制;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产业、企业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建设研究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夯实产业创新基础。重点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要建立创新成果发布制度和技术转移机构,促进技术转移和扩散;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发展科技成果推广、技术评估咨询、技术产权交易等中介机构,为技术转移提供便利;制定有利于引导、鼓励技术成果的形成和转化的各项激励和扶持政策,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和专项计划,吸引社会资金投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研发或科技成果转化。

(三)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和省内高新园区为基地,重点培养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

依托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优势区域,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结合各地市高新园区和相关产业基地的建设,实施规模经济策略,以带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坚持突出重点与完善体系相结合,为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努力培育领军企业,选择主业突出、拥有核心技术、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园区企业,集中采取财政扶持、税收减免、人才培育、推动上市等措施,大力培育行业领军企业。鼓励企业通过资金注入、品牌运作、技术输入、管理参与等方式,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集聚优势资产,实现强强联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建立完善企业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产品标准化水平,培植“专、精、特、新”产品。形成一批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集群化。

具体而言,要依托吉林省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依托长春大成集团等骨干企业,突破精深加工和原料替代技术,提高产业集中度,构建生物化工产业集群;以一汽集团为核心,集中省内汽车产业的优势资源,支持一汽新能源汽车研制,积极发挥一汽的技术优势,依托一汽技术中心,建立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指导和引领全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制造、攻关、评估等工作,带动全省新能源研发体系的建设,推进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保障一汽新能源汽车在吉林省的配套和实验要求,使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保持国内领先地位;以修正药业、东宝药业为重点的生物疫苗、现代中药等产业集群;以吉林碳谷、吉林化纤、吉化为代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产业集群等等。

(四)以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完善的财政支持政策为保障,促进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发展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要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初期市场认知度低、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但成本较高等特征,积极培育市场,要通过政府补贴等方式,组织实施节能惠民等重大示范工程,拓展示范领域应用;二是加强相关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要通过政府资金和政策引导,有序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在发展初期必须具备,但社会资本又不愿介入的市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完善标准和市场准入制度,要加快建立健全有关行业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四是要支持商业模式创新,要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行形式多样的新型商业模式。

加强金融支持政策,一是要加强财税政策扶持,要研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要专项集中支持重大应用示范工程等,要加大力度实施企业所得税激励政策、要完善有利于促进产业发展的增值税制度等;二是要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和要求的多元化、多层次融资体系,建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进一步扩大相关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规模,要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作用,对产业的示范推广应用、配套设施的建设、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给予重点支持,开展融资信贷方式创新,加大力度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五)以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合作为支撑,以人才引进和培养为载体,满足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

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合作,一是要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要鼓励相关企业、研发机构和高校在国内外合作建立研发中心或基地;二是要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外资在省内设立研发机构或投资企业,同时支持企业积极开展全球研发服务外包;三是要促进省内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走出去,利用经济合作、对外援助等途径,积极促进产品、技术和服务出口及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在国内外推广应用,加强企业和产品国际认证合作,以及积极培育国际化品牌等。

要努力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加快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人才培训体系建设,加强国际间和校企间合作;强化优势资源共享和互补,支持科研人员在新兴领域开展创新创业;建立健全人才培训体系和评价体系,完善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质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培训市场化机制;积极开展国际人才交流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有计划地在现有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制定具体措施,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和高校互相建立培训、实习和实训基地。

[1]2010中国产业发展报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2]李姝.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12,(3).

[3]王新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研究及路径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4).

[4]王小明.地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路径与策略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11).

[5]王延伟,张丽娟.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3,(7).

[6]宾建成.国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与中国对策[J].亚太经济,2012,(1).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吉林省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我国将24种矿产确定为战略性矿产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回望“十二五”:中国的战略性转换与评估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在新兴产业看小元件如何发挥大作用
党内民主:战略性的正能量